三天后,华南某地区的军事基地。
旅长兴冲冲地冲进作战室,手里拿着一份电报:\"好消息!军区批准了我们的请求,再给我们增派三百支新式武器,下周就能到位!\"
李营长闻言大喜:\"太好了!有了这批武器,我们可以扩大战果,彻底瓦解敌军在这一地区的防御体系。\"
旅长点点头,但表情又变得严肃起来:\"同时,上级也传来一个新情报。敌军已经意识到了我们新武器的威力,据说他们派出了专门的小分队,企图缴获我们的武器或活捉我们的士兵。\"
李营长冷笑一声:\"让他们来吧,有了这批武器,我倒要看看谁能接近我们。\"
旅长拍拍他的肩膀:\"不要掉以轻心。上级命令我们严格保密这批武器的情况,尤其是变形机制和内部结构。如果遇到被俘风险,必须销毁武器,不能让它落入敌手。\"
\"明白,我会向所有士兵传达这一命令。\"李营长郑重地说。
就在两人说话间,一名通讯员急匆匆地跑进来:\"报告旅长,侦察队发现敌军一个营的部队正在向我们的三号前哨推进,预计两小时后接触。\"
旅长和李营长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战意昂扬的神情。
\"正好,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新武器的厉害!\"旅长拍案而起,\"李营长,你带两个连的兵力,在山口设伏,给敌人一个迎头痛击!\"
李营长敬了个军礼:\"保证完成任务!\"
……
两小时后,群山之间的狭窄山口。
李营长带领的两个连已经按照最有利的阵型隐蔽在山口两侧的丛林中。
每个士兵都配备了那种神奇的变形步枪,弹药充足,士气高昂。
\"敌人进入视野,距离两公里。\"侦察兵报告道。
李营长举起望远镜,看到敌军一个营约四百余人正沿着山路缓慢行进。
他们谨慎地派出前哨,不断侦查周围环境,显然对可能的伏击有所警惕。
\"他们吸取了教训,变得小心了。\"李营长轻声说道,\"但这没用。\"
\"按计划进行,等敌军全部进入山口,再开火。记住,先击毙军官和通讯员,然后是重武器操作手,最后再解决普通士兵。\"
士兵们紧握手中的步枪,静静等待着命令。
敌军部队缓慢前进,逐渐进入山口的狭窄地带。
他们虽然谨慎,但在没有发现异常的情况下,队形渐渐放松,开始加快行进速度。
\"准备。\"李营长声音低沉,举起了手中的步枪。
敌军的主力已经完全进入山口,前锋距离后卫约有五百米的距离,正是最脆弱的时刻。
\"开火!\"李营长一声令下,同时扣动扳机。
山口两侧突然爆发出密集的枪声。
在第一轮射击中,敌军几乎所有的军官和通讯员同时倒下,重机枪和迫击炮的操作手也被精准击毙
敌军阵脚大乱,士兵们惊慌失措地四处寻找掩体,但山口两侧的我军狙击手枪法太准,即使是露出一个头盔,也会立刻被击中。
\"这不可能!\"敌军中校马洪达震惊地看着自己的部队在精准火力下接连倒下,\"他们怎么能在这种距离打得这么准?!\"
敌军试图组织反击,重机枪手拼命向山坡扫射,但等待他们的只有更加精准的点射,每一枪都带走一条生命。
\"变换位置,准备近战!\"李营长下令,亲自带领一个排从侧翼突围。
士兵们迅速按动武器上的机关,长步枪瞬间缩短变形,变成更适合近距离作战的突击步枪。
他们像幽灵一样出现在敌军侧翼,密集的火力如同死神的镰刀,横扫一切敌人。
\"这……这是什么鬼东西?\"一名敌军士兵惊恐地喊道,目睹我军战士的武器在他眼前变形,震惊得忘记了射击。
下一秒,他就永远倒下了。
战斗从一开始就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敌军的优势兵力在我军精准火力面前不堪一击,他们习惯的作战距离和掩体在这种远程武器面前毫无意义。
不到四十分钟,四百余名敌军已有三分之二倒在血泊中,剩余的士兵开始溃逃。
\"追击!不要让他们逃出山口!\"李营长命令道。
山口出口处,早已埋伏好的我军第二梯队开始射击,把试图逃跑的敌军压回战场。
敌军腹背受敌,陷入绝境。
\"投降!我们投降!\"敌军剩余的士兵纷纷扔下武器,举起双手。
马洪达中校目睹自己的部队全军覆没,心如死灰。
这不是战术上的失败,而是武器装备上的代差。
敌军的那种神奇变形步枪,完全颠覆了传统战场的规则。
……
\"战斗结束,清点战场。\"李营长命令道,满意地看着这场完美的伏击战。
不到一小时,四百余名敌军被击毙三百二十人,俘虏八十余人,我军仅有三人轻伤。
这样悬殊的战果,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当晚,军区指挥部。
\"这批武器简直太特娘的牛了!\"军区首长李云龙激动地对着电话那头的上级汇报,
\"两场重要战斗,我军以极小的伤亡,歼灭敌军近五百人。仅凭这一点,就值得大规模装备!\"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然后传来一个威严的声音:\"我已经收到报告,这批武器确实出色。不过,生产能力有限,暂时只能优先装备你们这支部队。请珍惜使用,同时严格保密。\"
李云龙连连答应:\"是,首长!我们一定好好使用,绝不辜负组织的期望!\"
挂断电话后,李云龙长长舒一口气,转向一旁的参谋长:
\"张大彪,传我命令,立即拟定新的战术方案,充分发挥新武器的优势。告诉李营长,准备更大规模的行动,趁敌人还没缓过神来,给他们致命一击!\"
参谋长敬了个军礼,迅速离开。
李云龙望向墙上的作战地图,脸上露出胜券在握的笑容。
这支部队并非寻常军队,而是一支特殊的精锐力量,在军队内部被称为\"闪电侦察营\"。
这支部队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战争时期的晋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