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仅是给蓝电超级补电站适配嵌入式超充桩,船夫哥就感觉这项目与bYd非常‘有缘’。
整整10万座补电站,每座稍微配个10台超充桩,就有100万台的数量。
这样的大订单要是接到手,可比bYd现在卖整车和电池都挣钱!
因为2020年这会儿,国内有这技术能力搞超充的,除了bYd之外就找不出第二家来。
什么蔚小理、鸿蒙智行、星星充电等后发企业,那都还在使用400V的快充,比起bYd的e2.0平台技术落后了整整2个代差!
一个快充,一个高压超充能一样吗?
人家bYd在电池赛道领域深耕了20多年,积累了4万多项专利,可不是这些随随便便砸钱炒作的新势力能比的。
即便是特斯拉在2019年发布的具备250kw的V3超充站,目前都还处在从ppt到缓慢落地的状态,在北美市场或许还能找到几个,国内基本都看不到影子。
哪怕是等到前世疫情结束后,特斯拉在国内的超充站投放数量也没超过1800个,和蔚来的换电站一样都是瘸腿走路的典型代表。
如此一来,陈峰能选择的也只剩下bYd一家,这也是为何他会一口气举牌A股、港股的bYd股票的原因。
……
“这么大的项目规划,居然是被一个90后发起的?”
“真是不可思议!”
船夫哥心中感叹的同时,又琢磨到了几分不对劲。
他突然想到bYd能为了这超充桩订单,去加入陈峰发起的10万座蓝电超级补电站项目之中。
因为这样做,对于bYd而言可是实打实的到手利益。
那么没有超充技术的宁得时代呢?
人家曾博士总不能为了一张项目草稿图,就脑子一热答应了和这位90后首富的同行吧?
没有点利益到手,宁得时代能入这个局?
于是在带着一行人参观完bYd的技术展厅后,众人在一间敞亮的会议室内入座后,船夫哥就将这心中的疑惑当面问了出来。
毕竟是搞科研出身的理工科‘直男’,做事情谈生意都喜欢直来直去。
陈峰见状,就让随行的唐晶晶把提前做好的项目ppt放了出来。
只见会议室的投影幕上,一个打着‘蓝色超级补电联盟’标题的ppt首页出现在了众人视线当中。
除此之外,在这ppt首页上,还展示了一个类似竖直闪电一样的LoGo标志。
陈峰拿着手中的激光笔,先是指了指那个LoGo道:“这是中泰汽车原本的Z字车标的变体造型,未来的中泰都会采用这样的Z字闪电车标。”
众人一看全都面露恍然大悟的神色。
车企易主之后被更改车标设计的事情,这在行业内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特别是bYd的车标,过去更是因为造型难看被网友们疯狂吐槽。
一直到近些年从欧洲把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给挖来过来,让bYd的车系全部采用了独特的dragon Face家族语言,才让bYd造出的汽车越来越受消费者欢迎。
而bYd过去参考宝马bwm的圆形老车标,也在一系列改进中变成了现在犀利的银色扁平化设计,把build Your dreams(成就梦想)的品牌愿景给具象化。
现在看到中泰车标的变更,在座的bYd高管们可不得感同身受吗?
毕竟大家过去都是因为丑车标,被网友们狂喷的难兄难弟。
“这个闪电标,倒过来看确实像个Z字。”
“中泰能到峰总手里,看来是要脱胎换骨了!”
“这个LoGo设计的好看,一看就是出自大师手笔。”众人纷纷当面拍起了这位90后首富的马屁。
反倒是船夫哥盯着ppt上的标题,嘴上嘀咕道:“蓝电联盟?峰总这是打算搞个类似行业协会的组织框架?”
陈峰点了点头:“不错!过去国产品牌一直受到外资车企的打压,我想诸位bYd的朋友肯定比我更清楚。”
“一个新兴的行业如果缺少领导者,那么注定将来会像现在的国产汽车一样一盘散沙,各自为战。所以我们鼎峰投资预计将在接下来5年内出资5000亿,对外陆续投放补电站的同时,顺便对整个国产新能源汽车市场进行资源整合!”
话音一落,投影屏幕的ppt已经切到了第二页。
只见这第二页之中,除了展示了刚才船夫哥见到的补电站草图设计。
还在一旁标注了,适用于补电站内储存\/替换的不同类型换电电池的各种参数规格。
要知道,私家车的大小按照车身尺寸规格分为A00级微型车、A0级小型车、A级紧凑型车、b级中型车、c级中大型车、d级大型车这6种。
从小到A00级,也就是市面上常见的五菱宏光mINI、bYd的海鸥、奇瑞qq冰激凌这样的微型车micro搭载的微型锂电池。
再到常见的A级紧凑型车的比亚迪秦、宋的传统规格锂电池。
甚至于像d级纯电款的宝马7系、奔驰S级的电池模块规格,都能在这ppt上找到,而且还做了统一尺寸规格的设定。
因为陈峰搞的蓝电超级补电站,可不是像蔚来换电站那样,只能容纳一辆车进行换电、一个换电站里只储存3块备用电池的阉割产品。
而是在草图上展示的补电站模块化设计,能够按照不同投放地点需求,容纳多辆车进行同时换电\/充电,站内最少储备18块备用电池,几乎覆盖了市面上的所有电车车型的超级综合体!
哪怕是未来各家车企推出的新款式的电车,在电池规格、功率参数这块就必须按照这个蓝电联盟的行业倡导来进行设计。
因为一旦绕开这套尺寸参数标准,那么就无法享受到补电站的快充、快换电的便利性。
如此野心勃勃的行业联盟计划一出现,在座的bYd高管们全都被震惊都哑口无言起来。
国内的一众新能源车企眼下都还在为销量发愁。
结果人家峰哥一宣布进军造车,直接奔着奠定行业标准来搞的!
这格局段位的差距,合该别人当首富!
就连船夫哥这个技术大佬,都被这补电站的细节设计给惊地好半天说不出话来。
在看到单站最低储备18块不同类型规格电池的设计规划后,他就立马意识到为什么曾流群的宁得时代会同样加入这个蓝电联盟当中。
10万座补电站,初期最少180万块的备用电池投放。后续还涉及电池的维护、回收,没有200万块动力电池储备压根玩不转这个项目!
200万块动力电池是什么概念?
要知道,2020年华夏境内的纯电动汽车的保有量才达到400万辆而已。
如果能把这个天量单子接下来,哪怕是吃到一半的份额都够宁得时代、bYd赚的盆满钵满的。
“曾博士这老小子果然是无利不起早!难怪大老远跑来我们bYd来串门。”
“最低200万块备用电池的大订单,换作是任何一家锂电池制造商都拒绝不了。”船夫哥眼睛一眯,算是读懂了竞争死对头到底从哪里搞利益。
不过在他在盯着ppt上这个所谓的蓝电联盟白皮书看了片刻后,还是抓准了不小的漏洞问道:“峰总,您这个补电站概念确实十分先进前卫!一旦投放10万座,确实能在短时间内,解决电车续航补能的焦虑问题,助力国产品牌销量起飞。”
“但是……这个补电项目在我看来还有好几个大漏洞,容易被人钻空子!”
“光是一个电池的新旧替换后面临的衰减问题,贵公司该如何处理?”
“车主拿着旧电池,换到新电池,跑去外面的修理厂把新电池拆卸掉拿去兜售变卖该如何解决?”
“还有一旦这个蓝电联盟达成,那么未来各家车企该如何解决自产的电池问题。总不能对外卖的新车,不配电池包,直接就上个不装电池的阉割车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