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吼——”
一声怒吼在黑雾之中炸响,仿佛是从地狱深处传来的咆哮,震得人心神俱颤。
“列阵。”
追出北山关的闻家军士卒,听到这一声吼叫,纷纷停下追击的脚步。
“快,列阵。”
在将领的带领下迅速列阵,慢慢向着北山关退去,防备着黑雾之中妖魔的攻击。
闻仲站在残破的城墙之上,眉头紧皱,看向远处翻涌的黑雾。
他的第三只眼微微睁开,玄光闪烁,试图穿透那浓稠如墨的雾气。
“这些黑雾到底是什么。”
闻仲低声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凝重。
他的天眼竟然不能看穿。
闻仲眉头紧皱的,凝望着关外的黑雾。
“北山关的情况,恐怕比大王所预料的还要严重了。”
北山关的收复本应是一场值得庆贺的胜利。
然而,这一声吼叫,却是将闻家军上下的喜悦给震散。
他们心中不但没有喜悦,一股压抑紧张的气氛在闻家军中弥漫。
“将军,这黑雾……似乎比之前更加浓烈了。”:
副将快步走到闻仲身旁,低声说道。
他的额头上渗出了细密的汗珠,显然也被那黑雾中的存在所震慑。
“传令,列阵防备,修复城墙。”:闻仲向着副将下令。
“诺。”
士兵们开始忙碌起来,打扫战场,搬运石块,修复破损的城墙。
然而,空气中弥漫的那股压抑感,却始终挥之不去。
“将军,战报已经写好,请将军过目。”:一名文官快步上前,手中捧着一份奏章。
“来人,将这份战报发往朝歌。”
“诺。”
一队骑兵飞速奔驰,带着捷报,一路南下向着朝歌而去。
……
朝歌。
朝歌城外的田野上,金黄的阳光洒满大地,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芬芳和粮食的清香。
与北海惨烈的战事不同,这里的空气中,弥漫着对丰收的喜悦。
帝辛带着殷郊、殷洪,轻装简行一路骑马来到城外的农庄。
他们没有穿着华丽的朝服,只着简朴的衣袍,像是寻常的父子出游,而非一国之君与王子。
“父王,您看,他们在地里挖什么呢?”
殷洪指着远处田地中忙碌的人,好奇的问道。
他的眼睛亮晶晶的,充满了孩童的天真与好奇。
帝辛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一群年轻人正弯着腰,手持农具,在地里忙碌着。
这群年轻人,正是在南山上受训年轻的将领们,此时却是在地里刨着土豆。
隐隐能听到他们的欢笑声传来。
“土豆哪里挖”:一个年轻将领高声喊道。
“土豆山下挖”:另一个年轻将领回应,声音中带着几分戏谑。
“挖多少。”
“一挖一麻袋,谁挖谁知道。”
众人哈哈大笑,手中的动作却丝毫未停。
“挖完土豆挖什么。”
“挖完土豆挖红薯。”
又是一阵哄笑,田间地头充满了轻松愉快的气氛。
……
殷洪听得有趣,忍不住跳下马,向着地里跑去。
帝辛看着他的背影,微微一笑,对身旁的殷郊说道:
“那个啊,就是土豆,新粮食的一种。”
殷郊点了点头,目光却有些凝重。
他在这半年里,监国处理政务,深知这些新粮食的产量意味着什么。
它们不仅能让大商的子民吃饱饭,更是能让大商在未来的战事中无后顾之忧。
帝辛策马缓缓前行,来到堆放粮食的场地。
只见地上堆满了丰收的果实。
土豆一堆,红薯一堆,稻谷一堆,小麦一堆,每一堆都堆得像小山一样。
(封神世界,粮食统一春种秋收。)
帝辛看着这些粮食,长舒了一口气。
他在心中暗自庆幸:
“还好这些粮种在这个世界没有水土不服。”
“反而产量颇高,比他预计的还要多上不少。”
“哇,这就是主人您寻到的仙粮?”:胡媚儿清脆的声音突然响起。
手里捧着一个比她脑袋还大的红薯。
她眼睛瞪得圆圆的,满脸不可思议。
她从未见过如此硕大的粮食,忍不住用手轻轻摸了摸红薯粗糙的外皮,仿佛在确认它是否真实。
“主人,这红薯……真的能吃吗?”:胡媚儿抬起头,眼中满是好奇。
帝辛点头笑了笑:“不仅能吃,还非常美味,煮熟后香甜软糯,足以充饥。”
“还能晾晒成红薯干,吃法颇多。”
胡媚儿听完,眼睛一亮。
立刻跑到堆放土豆的小堆旁,拿起一个土豆仔细端详。
“这个呢?这个又是什么?”
“那是土豆,和红薯一样,都是高产的粮食。”:帝辛解释道。
殷郊站在一旁,看着满地的粮食,心中感慨:
他知道,这些新粮食将会给大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大商子民将再也不用为饥饿所困,国家的根基也将更加稳固。
殷洪跑回来,满脸兴奋地说道,“这些粮食真是太神奇了。”
帝辛摸了摸他的头,笑道:
“有了这些粮食当做种子,再繁殖几年,大商将实现粮食富足,大商的子民就再也不会挨饿了。”
就在这时,搬运粮食的农户们看见了帝辛,将粮食放下后。
纷纷跪地行礼:
“拜见大王。”
帝辛摆了摆手,温和的说道:“不必多礼,你们继续忙你们的。”
然而,农户们依旧恭敬的跪着,直到帝辛一行人离开才起身。
帝辛心中有些无奈,他只是想来看看这新粮食的产量,却是给这些农户带来了不便。
他们本可以专心干活,却因为自己的到来而不得不停下手中的工作行礼。
“走吧,我们在这里耽搁他们干活了。”:帝辛对殷郊和殷洪说道。
“是,父王。”:殷郊,殷洪点头,翻身上马。
一行人沿着田间小路缓缓离去,沿途的农户们见到帝辛,纷纷跪地行礼。
帝辛心中感慨,虽然这是对君王的尊敬。
但他更希望这些勤劳的子民,能过上安稳富足的生活。
“父王,我们接下来去哪里。”:殷洪问道。
帝辛看了看天色,笑道:“去学宫,去看看修建得如何了。”
一行人骑马离去,身后是金黄的田野和忙碌的农户,空气中弥漫着丰收的喜悦与希望。
胡媚儿跟在帝辛身后,手里还捧着那个大红薯。
她时不时就低头看上一眼,张开小嘴想尝尝这红薯的什么味道。
她抬头看了看前面的帝辛,最终还是将红薯收好,等回去之后她在尝尝。
殷郊则默默跟在父王身旁,心中盘算着如何将这些新粮食推广到大商。
让这些粮食惠及大商,让每一个大商子民都能享受到丰收的喜悦。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田野之上,映照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