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先从一个碗开始破局,中期割据一方积攒实力,后期大汉气运将至之时,挺身而出,三造大汉!本书主要基于《三国演义》,与历史有所出入,如果根据历史来写,很多经典战役就没了,希望义父们理解!】
光和七年
公元一八四年
涿郡城
刘基背靠老树,望着身上褴褛的麻衣,又瞅瞅脚边豁口的破碗,眼神空洞,满心都是难以置信。
他,竟穿越到了东汉末年这个群雄逐鹿的乱世,还成了个手无寸铁、饥肠辘辘的乞丐!
好在前世身为健身教练,他一身脂包肌也带过来了,可连着饿了三天,纵是铁人也快扛不住了。
想到不久后张角三兄弟就要在巨鹿县揭竿而起,到时天下大乱,自己这小命怕是更难保全,刘基心里一阵发慌。
不过当务之急,得先填饱肚子。
刘基原身也叫刘基,字子德,出身大汉宗室。
可这大汉传承四百余年,历经高祖开国、王莽篡汉、光武中兴…
再到如今,在历史最大阳谋推恩令的作用下,宗室后裔多如牛毛,他这一支早已和寻常百姓无异,不然也不至于流落街头,饿到快丢了性命。
这时,一阵叫卖声从身后传来:“卖草鞋咧!结实耐穿,穿上保准脚底生风!”
刘基回过头,只见一个摊位前人声嘈杂,摊主正眉飞色舞地推销。
“真有这么好用吗?我要一双!”
“那俺也要!”
“效果包真,走过路过千万不要错过!”
不过眨眼间,摊上草鞋就被抢购一空。摊主一边收拾,一边低声自语:“照这势头,明天可得多编些。”
嘴角的笑意都快咧到耳根了。
刘基顺势看去,好家伙,这摊主生得双臂过膝,唇若涂脂,大耳垂肩,面如冠玉。
“这不就是大耳贼刘备嘛!”
瞧着刘备手中满满当当的铜板,刘基的肚子不合时宜地 “咕咕” 叫起来。
当下,刘基决定先找口吃的。路过刘备摊位时,两人目光交汇。
刘备上下打量刘基,只见他虽蓬头垢面,却身形魁梧,气质不凡,眉眼间透着一股英气。
心中暗忖,此乃不可多得的人才!刚想开口招呼,刘基却已消失在人群里。
“此人相貌堂堂,日后定有一番作为,今日没能结交,实在可惜。”
刘备忍不住叹息。
此时的刘基可不知刘备对他另眼相看,他的注意力全被路边的蒸饼摊吸引。
“大哥,这蒸饼咋卖?” 刘基满脸堆笑地问。
摊主抬眼,瞧见是个乞丐,笑容瞬间消失,没好气地说:“没馅的五个铜板,有馅的十个。”
“有没有不要钱就能吃的法子?” 刘基厚着脸皮试探。
“没钱还想吃?快滚!别耽误我做生意!”
摊主不耐烦地挥手驱赶。
“大哥,我乃汉室宗亲,今日若你肯赠我几个蒸饼,日后定当重谢!”
刘基仍不死心。
“得了吧!前几日我才刚赶走一个自称汉室宗亲的人。按你们这说法,这汉室宗亲多如牛毛,今日你来要,明日他来要,那我还做不做生意了!”
摊主嗤笑一声,满脸嫌弃。
“竟然没有唬住你,罢了罢了,我堂堂大丈夫,岂会受嗟来之食!告辞,不用送!”
刘基故作洒脱,转身欲走。
就在这时,一道温润悦耳的声音传来:“公子且慢!”
刘基回头,一张眉清目秀、满含善意的面庞映入眼帘,一时间竟看得愣了神。
女子微微一笑,对身旁奴婢轻声吩咐几句。奴婢走向蒸饼摊,掏出铜板买了几个蒸饼,递到刘基面前。
刘基盯着蒸饼,一时不知所措。
女子以为他不好意思,便亲自上前,将蒸饼递到他手上。
刘基这才回过神,忙不迭道谢:“多谢姑娘赠饼,此等恩情,刘某没齿难忘!”
说罢,拿起蒸饼狼吞虎咽起来。
看到这一幕的女子先是一怔,随后笑意盈盈,微风拂过,鬓间发丝轻扬,一缕幽微香气萦绕而来。
“刚刚听公子说不受嗟来之食,我还担心公子不肯收呢!”
“哈哈哈哈!大丈夫生居天地间,当能屈能伸!”
刘基嘴里嚼着蒸饼嘟囔道,一旁摊主不屑地翻了个白眼。
“刚才听闻公子是大汉宗室,此事当真?”
女子好奇问道。
“千真万确,只是传到如今,空有宗室之名,早已没了皇室权势。”
刘基无奈苦笑,女子理解地点点头。
“小姐,时候不早,该上路了。”
奴婢在一旁提醒。
“嗯,知道了。对了,还不知公子尊姓大名?”
女子看向刘基。
“鄙人姓刘名基,字子德,还未请教姑娘芳名?”
“奴家姓陈,名茹。”
“陈茹,好名字!”
“让公子见笑了,时候不早,我该走了,有缘再见。”
陈茹说罢,示意奴婢拿出一袋铜钱递给刘基,“公子,这些钱你拿着,望你有朝一日出人头地,振兴汉室!”
刘基接过钱袋,望着陈茹登上马车离去的背影,暗暗攥紧拳头,发誓定要闯出一番天地。
有了钱,刘基找了间便宜客栈,购置一身干净衣裳。
一番收拾后,镜中的他容光焕发,仪表堂堂。
清点钱袋,除去开销,还剩八百钱左右。
“明日去铁匠铺打些趁手兵器,上山打猎,总不能坐吃山空。”
刘基思忖着,看向简陋的床铺,虽说比不上前世的榻榻米大床,好歹有了安身之所。
“管它呢,总比睡大街强。”
说罢,鞋也不脱,倒头就睡,不一会儿,房间里鼾声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