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看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1章 结束就是开始

1

万历四十八年七月二十一日凌展,湛蓝的西天,夜色犹未收尽,残存的七、八颗晨星,还在徒劳地放射苍白的光芒,东边的天空却已流动着几缕透明的彩霞,预告一轮红日即将普照大地。

在这光明与黑暗平分秋色之际,紫禁城似若化成了一簇簇虚幻而又峥嵘的剪影。

忽然,那剪影的褶缝里,冒出了一句句苍凉的呼声:

“天天下太平‘

接着是一串铃声,这声音在大内游荡了一阵,便又寂然,原来是更夫在报五更了。

老太监王安很早就起来了。

他在慈庆宫的后园漫不经心地散步着,而其实则是心事重重:万历帝这回生的病,远非寻常,已经半个月没有起床了。他让太子朱常洛三番五次到”干清宫“探病,都被守门的宦官挡了驾

这情形太不正常了。

本来,皇帝有病,太子不仅要在场侍候,还要先行试药,才让皇帝饮用;如今帝病临危,不让太子探病,万一皇帝大行,有人假传圣自康了太子,让其它王爷承嗣帝业,古昔秦国公子扶苏的悲剧,就不免要重演了。

皇长子朱常洛乃普通宫人所生,皇次子又夭折,皇三子福王朱常洵是郑贵妃所生。郑贵妃宠压六官,想越次立福王为太子,得到万历帝的默许;但朝臣与皇太后坚持按祖制办事: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皇后无子,只能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为了立嗣,双方斗法斗了二十年,朱常洛才得立为太子。为此,大批朝臣得罪了郑贵妃与万历帝,以“卖直”的罪名受了处分,同时,还有三个内阁大学士离职。朱常洛立为太子之后,斗争不仅没有结束,而且愈演愈烈,如今帝病垂危,却不准太子探病,看来这场斗争已经到了最后的关头了。

王安是太子伴读,在万历帝偏爱三儿福王的情形下,他与朱常洛的关系非止休戚相关,简直是情逾骨肉了。但王安无权无势,唯一的办法是让太子带着皇长孙朱由校,三天两头到“干清宫”外徘徊,或许能得万历帝的赐见。

幸亏苍天有眼,太子在“干清官”前,遇见了兵科给事中杨涟,诉说惶惑与尴尬,杨涟当即联络御史左光斗等人,奔走于外相方从哲及内相陈矩之间,中宫才传出令旨:允准于二十一日前往干清宫“西暖阁”探病。

今日便是二十一日了,皇太子终于可以带着皇长孙前往探病,王安虽然不能随行,但他得为太子及皇长孙作好一切准备。

其实没什么好准备的,父子俩到“干清官”走一趟便是了,什么东西也不用带。..... 但果真没什么好准备吗?去太早了,扰帝安息;去太迟了,有亏孝心;穿太好了,不悲;穿太素了,有如奔丧。..... 只要给郑贵妃任何一个借口,她就会将你赶出了“干清官”!

这种虚幻而又模糊的“准备”,当真是千难万难了王安正想得出神,蓦然被一道强光震撼了。那强光如十个太阳同时降临那般强烈,将紫禁城邦得比白昼还要亮丽十倍,万物显得异乎寻常地空灵与虚幻。

抬头一看,但见西天有一银灰色的大盘,不徐不疾朝正东方驰去。那银盘光芒四射,时为银灰色,时为桔黄色,变幻莫测,直向朝日初升的山巅进逼,正当与旭日相逼的那一刻,银盘突然不见了。

王安一时呆了,心中生发出一种莫名的恐慌,脑中却依然有个银盘在闪亮。

这时,传来了一阵锒铛作响的铁链声,但王安却浑然不觉。接着,一个发如霜雪的人,悄然立于面前。那人手脚都锁有铁链,似笑非笑望着王安,然后递给他一根雕刻异常精致的手杖,不冷不执地说:

“给哥儿····”说着,已转身走开。

“且慢!”王安略一犹豫,问道:“你看到了吧,刚才

”天象异常·“那人下一句话,还没说完,人已到了十步之外,但闻铁链声愈去愈远,终于没于枣林之中。

带铁链的白发人,名曰李永贞,他原是万历皇后的内侍,赐名”李进忠“。万历三十一年,犯事被锁,改回”李永贞“原名,他带锁链已经十八年了,宫中无人不晓。他把手杖递给王安,交代给”哥儿“,这';哥儿”便是皇长孙朱由校了。

这时,王安才仔细看那手杖,杖头雕刻一只小猴子,五官活灵活现,四肢极为灵动,栩栩如生地,直欲奔扑而去,果然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

“是我的吧?”这时,朱由校突然由王安身后出现,蓦地伸手拿走,并道:“他刚刚来过?";

朱由校审视杖头的猴子,赞不绝口,然后叹道

”我何时才能刻得和铁链公公一般好呢?";";太子殿下起来未?“王安问。

”哦。.....“朱由校忽地想起,急忙道:”对了,爹他在到处找你呢!";

他顺口说着,双目依然惊喜地欣赏杖头雕刻的小猴子。

王安立刻转回慈庆宫,他对皇长孙与李永贞之间所发展出来真挚的友情,颇感庆喜。

多年来,由于万历帝对太子的冷遇,以及太子的迭遇风险,太子朱常洛委实无心关照皇长孙;而皇长孙生母又早逝,当真与孤儿无异。万历帝又不准他出官受学,若非这个李永贞经常送来亲手雕刻的玩具,皇长孙的孤寂又如何排遣呢?更难得的还不仅是送来了许多自创的玩具,而且还十分耐心教他雕刻。一老一少对雕刻玩得那么默契,那么入神,甚至有点着魔,当真令人感慨万千了。

然而,又有谁能理解,在真情流露、长年伴随所建立起来的“默契”中,却深藏着另一层无奈与算计。

2

外相方从哲在走往“干清宫”的路上,深深觉得没有一步是为自己行走的,恰恰相反,全是为他人奔波。

人的不由自主,竟一至如此。

他于万历四十一年,以礼部尚书入阁,首辅叶向高于四十二年辞官去国,从此,方从哲独相了七年。

这七年之中,朝廷依然围绕两件大事明争暗斗:一是要不要撤回矿税的问题,二是皇太子朱常洛与福王朱常洵争当储君的问题。对这两件大事,表面上他尽量做得不偏不倚,使自己的行迹无懈可击;但心里却是往皇帝、郑贵妃、福王这一边倾斜,诚因这一额斜,才能独相七年;而心既倾斜,不落痕迹几乎是不可能的,人家来日不免要算这笔账,这是一笔非常可怕的账。

他是最早获知皇帝病重的消息,也知道郑贵妃封锁“干清宫”,不让皇太子入宫探病的情形,这分明是在做手脚,万一皇帝死了,她即可假造遗诏,废了太子,迎接自己的亲儿福王回京即位。这倒好极了,他本就倾向福王,这么一来,算是彻底胜利了。所以,他对此装作糊涂,对郑贵妃的作为不闻不问,自然也不告诉同僚,反而暗暗祷告万历帝早日驾崩,好让郑贵妃如愿以偿。

然而,人生不如意的事,当真十有八九。

三日前,杨连、左光斗等人风风火火来到他的府中,左光斗劈头就道:

“皇上病危,你知也不知?为何不让太子探病,不让大臣问疾?莫非有人想当赵高,想当李斯?";

御史左光斗,字遗直,当真是朝中少见的一条铁铮铮的汉子,好家伙,一句话像炸雷一般,震得人透不过气来。

”遗直啊,你先别急,方首辅的处境确实是很尴尬的,这件事实在很不妙,现在我们先得帮助方大人摆脱想帮忙福王的嫌疑才好。“杨涟拐弯抹角地说。

方从哲弄不清这些人的真意,迟疑半晌,小心试探道:

”我若率领朝臣入内问安,自然就摆脱了嫌疑,是也不是?但皇上讳疾,大家便是到了干清官,太监也不敢通报。..... 这却如何是好?";

杨涟瞪视他许久,似欲看穿他的心思,终于微笑道:“此事好办,大人不用为难,史有先例在。宋仁宗皇帝暴病,宰相文彦博前往探病被宦官所阻。文公日:天子有病,尔曹不令宰相知天子起居,志欲何为?从现在起,尔等务必时刻报告天子病况,否则,军法行事!方大人身为首辅,正是行使率相职权的时候啊!";

方从哲在他们软硬兼施之下,深知不让他们入官探病将是后患无穷,只好先行疏通,终于让太子及大臣得以入官探病;但他心里深知,这一探病,假诏废立之事便即告吹,太子朱常洛嗣统的局面便算大定。这样,朱常洛即位之后,必然要计较他方从哲过去褊袒福王之罪。所以,他这走向干清宫,其实就是走向失败;但是大势所趋,只能如此,一个内阁首辅若置皇帝的生死于不顾,且对皇太子探病受阻不闻不问,实在是罪上加罪了!

他心事重重地步入大明门,跨进承天门,在太庙太监的监视之下,又进了无数道门,端门、午门、皇极门、云台门、干清门。..... 忽然觉得每一道门都是一个圈套,豪华、庄严的圈套。他身边还紧跟着六个人,周嘉谟、张维贤、李汝华、黄嘉善、黄克绩、孙如游等,他又觉得自己实非率领他们进来,而是被他们挟持、押送进来的。

突然,有两只金狮子虎视眈眈地瞪着他,原来已到了“干清门”外,巍峨的“干清宫”矗立在眼前。

3

“乾清宫”象征了大明王朝当前的命运!

二十四年前的一场大火,烧掉了“坤宁宫”和“干清官”。两官乃帝后寝宫,必须重建;但国库由于西征、南征与东征已经空虚了,内库只够勉强维持十万宦官、九千官女构成的内宫的豪华挥霍,重建两宫必须耗银数百万两,哪里去拿?老百姓上缴的赋税已是逐年增加,不堪重负,再下令加收是不行了。于是想到了“开矿”,不向百姓伸手,但向地里挖钱。这实在是对百姓的莫大慈悲!

于是,“开矿”成为不可逆转的国策,内官的太监一拨又一拨奔赴各地,还带着成千上万的锦衣卫。他们开矿的模式如出一辙,都是往百姓的家里“开采”,往人的口袋里“开采”,往繁华的闹市、商阜“开采”,于是变成了一场旷日持久、遍及全国的“奉旨抢劫”,出面拦阻的官员都受到严厉的处分,白银、黄金则源源不断地流入了紫禁城。当干清宫、坤宁宫的围墙步步升高的同时,太监们在外城兴建的豪华私宅,更如雨后春笋般丛生。

万历帝见钱眼开,又派出一批批税使,分驰全国,地位与矿监一样凌驾在地方官员之上,处处“开采”银两,步步设立税卡,奸淫掳掠,无法无天,千百万家流离失所,引起无数的官员抗疏争议。

山西巡抚、右金都御史魏允贞说,监使一出“如虎如狼,家室立破”。

大学士沉一贯奏言,斯乃“群虎百出,逢人咆哮,寸寸张罗,层层设阱”,“海内久苦矿税,如在水火”。

“神州行将陆沉矣!”南京的官员上疏,发出警惕性的警讯。

所有奏疏,万历帝都“留中不发”,不予理睬,不与争论,我行我素:五府六部乃至内阁大臣接二连三辞职,五湖四海震荡不安,民变此起彼落。

方从哲知道自己的仕途已到达了终点,同时,也朦朦胧胧觉得大明王朝已到了穷途末路。

这时,司礼监陈矩出来迎接,将他们七个大臣引入官中,往右拐,跨入了月华门,再进一道凤彩门,即到了宏德殿,这便是皇帝起居所在,宫内称它为“西暖阁”。

皇太子皇长孙已先行到场,规矩地立在一侧,关切地望着平躺御床上的父皇。

贵妃坐在床沿,但一味流泪,英国公张维贤已先在场。

八个大臣站在去床三尺之地,敛神屏息凝望着龙颜,都摆出一副端详细察的样子,其实万历帝朱翊钧的脸,已耗尽了生机,看一眼即知完了。那御床东向而置,所以八个人默然朝西行了四拜之礼,站了起来。接着来了两个太医,一个膝行跪诊左手,一个膝行跪诊右手,过了一阵,两人又交换所诊的手腕,再次诊断,然后恭辞而出,开药方去了。

“如何?”周嘉谟肃然探问。

两位太医交换一下眼色,黯然的摇摇头,退出了西暖阁,方从哲又向御床低声致词:

“昨闻圣体违和,臣等不胜惊惧,伏望圣上宽怀,善为调摄,以慰中外臣民之望。”

万历帝终于开口说话:

“朕继承祖宗大统,历经四十八年,久因国事焦劳,以致脾疾复发,突然病倒不起,辜负了先帝重托。唯是皇太子已经正位东官多年,实赖诸位大臣和司礼监协心辅佐,遵守祖制,保固皇图。诸位大臣功在社稷,万世不泯。..... ";

皇太子朱常洛听到这里,知道遗诏里已清楚确定自己地位,心里吃下了定心丸;郑贵妃见自己为儿子争了三十八年的继承权终于落空,不觉失声痛哭。

万历帝似乎听到贵妃的哭声,又道:

”待太子即位之后,当册封郑贵妃为太后。.....“郑贵妃哭声停了,她生恐自己哭声干扰大臣、尤其是秉笔太监的视听,遗漏了这至关紧要的一句。同时,她又觉得那个”黑婆婆“当真是神乎其神,她的预言果然是如响斯应。

前日傍晚,方从哲入宫,陈说已无法拦阻群臣见驾,这么一来,废立太子之谋自然落空了。她失落之下,忽然想起了大内西北隅的那座”腾禧殿“,那殿的神龛中供奉-- 木雕神祗,因长年被香火熏染,黑糊糊面目不清,谁也说不清是何方神圣,许多老官人说是官女之神,而老太监却道是太监之神,那神几乎有求必应,传说中,有时竟然还能开口说话,预言吉凶。但太监也好,宫女也好,大家都称之为”黑婆婆“,连那座腾禧殿也改称为”黑婆婆殿“。记得万历十三年春天,她一个人悄悄地去黑婆婆殿求子,果然不久就怀了福王,第二年正月初五,福王出了娘胎,三月初二她就被册封为贵妃。心想,平生富贵全赖那黑婆婆所赐,过几天,即亲备斋果,前去答谢黑婆婆。

她敬祭之后,突然想起流传于官女之间一个神秘的传说,道是夜晚单独叩拜黑婆婆,有时会得到神的指点。想到此,她即把贴心的官女差到殿外伺候,自己单身再到鬼前叩拜,果然龛后有个声音低语道:

“你已受皇帝宠爱,应趁机求皇帝立你的儿子为嗣。此事须让皇帝与你一同到高元殿”真武帝君“面前暗誓,使他后日难以翻悔。”

她按黑婆婆的指示去办,果然心想事成,皇帝不仅在真武帝君面前答应立她儿子为嗣,还御书一纸,当面封缄玉匣之中,让她保存。

由于这个缘故,万历帝立嗣的事,明争暗斗了数十年,成了本朝两大政治漩涡之一。直到前日,方从哲入官传讯,使她废立的计划再度落空。为此,失望之余她又单身悄悄地去黑婆婆之殿,黑婆婆复又指示:

“你不必失望,皇上给你的玉匣依然尚在,不日即将遗诏让你为后。一旦为后,福王爷便是嫡子,所以希望更大了。”

果然一切与神示若合符节!

郑贵妃也吃下了定心丸。

病榻上的万历帝,又继续言道:

“朕派宦官外出充当矿监、税使,实为权宜之计,今一律撤回。..... ";

才说了几句,已然上气不接下气。

户部尚书李汝华窃思:

--矿税骚扰天下、涂炭百姓二十五年,哪有连续了二十五年之久的”权宜之计“?如今你就要归天了,花不了钱了,这才收回监使装好人!

--死前装好人的事,在你不是第一次,三十年春天,那回病得似乎没有指望了,你不是也召来大学士沉一贯,宣布取消矿监税使吗,可是等到第二天病一好转,却又立刻收回成命但愿这回你再也收不回成命。.......

想到此,李汝华忽觉自己有点大逆不道,不免又狠狠地自责起来。

这时万历帝又道:

“大僚、科、道缺员,可斟酌补齐;辽东欠饷,可先从内帑拨给。..... ";

说到这里,万历帝又气喘不已。

兵部尚书黄嘉善想:辽东前线累年积欠的军饷已达九百万两银子,战士衣食无着,纷纷逃亡,已到溃不成军的境地;可是你为了修建死后安身的陵园,花银也达九百万两之巨。你这一去,实是带走了辽东大块版图!

吏部尚书周嘉谟则想,当今朝庭早已瘫痪多年了。内阁大臣本应六员,今只一人,实为看守内阁,尚书缺三人,侍郎缺十人,科道官缺九十四人,巡抚缺三人,布政监司缺六十六人,知府缺二十五人,当真是个破烂朝廷。时至今日才想补缺、补漏,实是”船到江心补漏迟“了!

但礼部侍郎孙如游却不作如此观,心中反而有点兴奋:这大面积的缺员,正好为多年来因支持太子、反对矿税而被撤职的官员,提供了复职的机会,此乃”中兴大明“的大好时机,众人何以愁眉苦脸?

万历帝还是不发一语,气喘嘘嘘。

这时殿外传来了金铁在地上碰击拖动的声音,司礼监陈矩忽然喃喃自语:

”李永贞。..... 是李永贞。.... ";

万历帝似乎也很熟悉这锁链的声音,眉毛一动,又挤出一句话:";是李进忠。..... 将他开释了吧!";

说罢,缓缓地睁开双眼,他想看看朝臣的模样。他大约有三十一年不上朝了,除了偶尔在内官召见内阁大臣外,连六部尚书都不见。此刻,他的目光缓缓地移动着,从每个人脸上扫过:方从哲、张维贤这两人有点印象,其它的人全似未曾见过,陌生得很;但都长得不好看,比他身边的宫人差多了。便这一转念,即满脸漠然,双眼的瞳孔渐渐放大,沉重的眼皮终于落下,枯焦的胡子动了一动,然后就无声无息了。

4

旧时代结束了,一个新的时代正要开启。未来的演变,究竟是往更好发展或是转向沉沦?是必能“人定胜天”新造历史?抑或庸庸碌碌,随遇而安?

没有任何人握有解答这个谜团的钥匙,历史似乎依循着它运行的规律,向前默默推进,但发生过的事,毕竟还是留下了一道道痕迹。

博看读书推荐阅读:双龙夺嫡,废物憨子竟想渔翁得利大明好舅子:拯救皇帝崇祯五代梦二周目阿斗,开局给刘备念出师表古玉穿越公子崛起汉末之全面开战盘点历史:开局十大农民起义家父是康熙紫鸾记烽烟起之龙啸天下那些年,我爱过的女人挽清:同治盛世始皇帝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贰臣华夏先祖屹巅峰扶明录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穿越异世:乞丐变首富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猎国!诗词无双,这个乞丐是诗仙大秦:开局祖龙先祖太孙收手吧,您登基一月灭了九国这位诗仙要退婚穿越,科举逆袭养媳妇大明未央带着系统来大宋三国:我刘阿斗真不是曹操的种啊半个医士成皇帝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三国之刘辩再造大汉江户旅人大唐:兕子是谁?系小公举吖!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魏武世子之偷香窃玉陪葬傻驸马,竟是绝代军神戏说西域36国契约娇妻:王爷的宠妃浪子列国历险记我从替身成为皇帝抗战之铁血兵锋公子出巡琅琊榜之安定天下大唐:误会了我不是你爹!运朝:开局赐婚,被封闲散王爷北宋群英录大明开着战舰做生意塞仙志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博看读书搜藏榜:七十年代那场战争春秋发明家三国第一狠人大明群英传歃血绝对荣誉出生后就被内定为皇后如何帮助女主在异世界建立势力?西楚霸王:开局进宫假太监三国之献帝兴汉大隋:我,杨广,又苟又稳帝国联盟大唐房二人生苦乐多:王朝中兴看我了银河武装:带颗卫星到大明生子当如孙仲谋我在古代逃荒人在三国也修真精灵降临!陛下,这叫宝可梦!一天拯救大明,我自己也没底贤王传大宋说书人大宋祖王爷三国纵横之凉州辞开局结交孙坚,截胡传国玉玺没想到吧我是重生的穿越三国,匡扶汉室!穿越乱世,我开创了盛世王朝大宋第一太子朱门华章录人在大唐本想低调三国之极品富二代终极潜伏蒸汽大汉:家兄霍去病特种兵之万界军火商郭嘉乱世枭雄之胡子将军秦有锐士极品妖孽兵王染谷君的异常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科举,这个书生会武功大唐:我摆烂后,武则天慌了!湛湛露斯卿镇国二公子王爷乱来:亲亲小痞妃向秦始皇送上大学生盛世第一妾冷王追爱,神医王妃有点坏宋末风雨之白衣天下
博看读书最新小说:退亲发家科举路,六元及第娶公主1951之大国重器伪装者:明镜老婆带我杀穿谍战界三国:穿越孙策,劝老爹放弃玉玺落魄皇子:开局暴揍父皇宠妃穿越知否,我为襄阳侯隋唐:我转投杨广,李二你哭啥烽火淞沪重生古代:从军户到一统山河!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阿姐,我中举了!天命缉凶录抗战:开局一把枪,发展成列强百万铁骑踏龙城,你管这叫疯癫王?边军:从将门奴仆杀到九五至尊大明:刚穿越的我,忽悠朱棣造反穿越后,我靠种田称霸天下抗战之重生当新四军大明弘治家的二皇子李渊:捡到野生皇孙,李世民懵了听闻我要退婚,娘子瞬间红温穿越弃子:凡日月所照皆为汉土!长生:我在大唐当土豪的那些年都贬为庶人了,再搞事我就反杀了!宋辽争霸:御虚门传奇千门36天局大秦:始皇帝,我真不吃软饭啊!大明皇侄:开局逼朱元璋灭倭三国:开局一个碗,看吾三造大汉起兵谋反!你们真当朕沉迷修仙?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