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临当年离开京城之时,年岁尚幼,远未达开府建牙之龄,故而宫外并无他的府邸。
如今再度回京,以其当下年纪,居住宫中亦不合时宜。
好在他早有安排,已令人于城东的翠云居备好一处住所。
马车悠悠驶入城东,街道两旁的繁华盛景,渐被一片清幽竹林所取代。
翠云居隐匿于竹林深处,周遭环境清雅,仿若世外桃源,远离尘世喧嚣,正合姜临心意。
刚至翠云居门口,便见一名身着淡绿长裙的侍女,身姿如柳般静立门前。
她眉目如画,双眸仿若盈盈秋水,神情清冷,与苏儿的活泼俏皮截然不同。
见马车停下,她微微躬身,声音清冽犹如山间清泉:“恭迎殿下回府。”
“烟儿!”苏儿像只欢快的小鸟般从马车上跃下,脸上笑意盈盈,快步走到烟儿面前,一把拉住她的手,嗔怪道:“原来你已回京,殿下竟也不提前告知我!”
烟儿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眼中闪过一丝柔和:“苏儿,是我自行决定的,此前并未告知公子。”
苏儿听闻,也未多问。
她与烟儿同为姜临的侍女,相识已久,只是分工不同。
烟儿麾下掌管着一批搜罗情报的探子,往昔姜临所需的药材,皆是烟儿设法寻来。
正因如此,烟儿并非时常守在姜临身侧。
姜临随后下了马车,目光在烟儿身上稍作停留,微微点头:“辛苦你了,烟儿。”
烟儿低头行礼,语气恭敬:“为殿下分忧,乃烟儿分内之事。”
三人步入翠云居,庭院内布置得极为雅致。
假山错落有致,流水潺潺,花木扶疏,处处彰显着主人独特的品味。
姜临环顾四周,满意地点头:“不错,这地方倒也清静。”
苏儿拉着烟儿的手,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仿佛有千言万语要倾诉。烟儿虽话语不多,但眼中带着淡淡的笑意,显然并不反感苏儿的热情。
姜临看着二人,心中也多了几分轻松。
他转身对赵叔说道:“赵叔,你去安排一下,稍后我要入宫。”
赵叔点头应下,转身离去。
与此同时,皇宫深处,梁皇正端坐在御书房内,手中握着一份奏报,剑眉微微蹙起。
“姜临那小子回京了?”梁皇放下奏报,目光中带着几分复杂的神色。
一旁的老太监躬身答道:“回陛下,镇抚司刚刚传来消息,三殿下确实已经回京,此刻正在城东的翠云居落脚。”
梁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欣慰,可随即又露出些许不满:“那小子回京了,为何不来见朕?难不成还要朕亲自去请他不成?”
老太监微微一笑,语气温和:“陛下,三殿下一路舟车劳顿,风尘仆仆,想来是要先沐浴更衣。此刻应当正在入宫的途中。”
梁皇冷哼一声,语气中带着几分宠溺:“那小子从小就倔强,如今长大了,倒是越发不把朕放在眼里了。”
老太监低头不语,心中却明白,梁皇对姜临的疼爱从未减少半分。
当年那件事,一直是梁皇心中的愧疚,尤其是姜临因身体缘故无法修炼武道,更让他深感惋惜。
“罢了,随他去吧。”梁皇挥了挥手,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等他来了,朕再好好问问他,这些年在外面到底干了些什么。”
老太监点头应下,心中却暗自感慨。
三殿下回京,这京城怕是又要掀起风云波澜了。
翠云居内,姜临换上一身月白色长袍,长袍随风轻摆,腰间系着一条玉带,整个人显得清俊非凡,仿若谪仙下凡。
他站在铜镜前,目光深邃如渊,仿佛在思索着什么。
“殿下,马车已经备好。”赵叔的声音从门外传来。
姜临收回思绪,淡淡应道:“知道了。”
他走出房间,苏儿和烟儿早已在门口等候。苏儿眼前一亮,伸手在姜临身上摸了几下,笑嘻嘻地说道:“殿下,您这一身可真俊,娘娘见了必定欢喜。”
姜临无奈地摇了摇头:“你这丫头,越发没规矩了。”
烟儿则一如既往地安静,只是微微躬身:“殿下,路上小心。”
姜临点了点头,转身登上马车。
赵叔挥动马鞭,驾着马车缓缓驶出翠云居,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
马车内,姜临闭目养神,可心中却并不平静。
他深知,此次回京,注定不会安宁。
那些隐匿在暗处的敌人,绝不会轻易放过他。
“敢对我出手,就要做好流血的准备!”姜临低声喃喃,眼中闪过一丝冷意。
马车缓缓驶向皇宫,姜临掀开车帘,望着那熟悉的宫墙,心中思绪纷杂。
与此同时,皇宫内,梁皇正与镇抚司指挥使李无念商议姜临遇刺之事。
“三殿下遇刺,那些刺客没有留下活口,臣还需要些时间才能查清楚。”李无念沉声说道,眉头紧锁。
梁皇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担忧:“那小子怎么样?没受伤吧?”
“三殿下没事。”李无念应了一声,随即又补充道,“不过,刚入城的时候,三殿下打了户部尚书的儿子。”
梁皇闻言,先是一愣,随后松了口气:“没受伤就好。”他顿了顿,又有些好奇地问道,“户部尚书的儿子怎么会惹到他?”
李无念苦笑一声,解释道:“据臣所知,户部尚书之子刘万德在城门口纵马鞭挞百姓,三殿下看不过眼,便让赵全打断了他的腿。”
梁皇听完,眼中闪过一丝赞许:“这小子,倒是有些朕年轻时的风范。”他顿了顿,又摇了摇头,“不过,户部尚书那老家伙可不是省油的灯,怕是会借题发挥。”
李无念点头:“陛下所言极是。不过,三殿下行事向来有分寸,想来不会让户部尚书抓到把柄。”
梁皇笑了笑,语气中带着几分宠溺:“那小子从小就聪明,只是性子倔了些。罢了,随他去吧,朕倒要看看,他能闹出什么花样来。”
“陛下,三殿下已经到了宫门外,正在等候召见。”一名太监匆匆走进御书房,恭敬地禀报道。
梁皇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又恢复了威严的神情:“宣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