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吧。”朱厚炜开口。
张家兄弟急忙道:“又要去卖我们的宅子?”
朱厚炜摇头道:“不是,你们不是要请我吃饭吗?我有门生意可以透露给你们去做,应当能赚钱。”
“建设房屋生意?”
朱厚炜点头道:“嗯!”
张家兄弟打个哈哈:“二外甥哇,你还是去搞那些文官吧,搞生意的事咱们自己来,你要真照顾舅舅,不妨将红玉膏配方交给我们如何?”
朱厚炜摇头道:“这个不行,但房屋建设未必不可行。”
张家兄弟招招手道:“哈哈,二外甥,我们忽然想起来还有事要做,不耽误你忙了。”
朱厚炜:“……”
看着张家兄弟离去的背影,朱厚炜微微笑了笑,毕竟是一家人嘛……少要点吧。
朱厚炜想了想,转头直接去了一趟庆云侯周府。
自周太后薨后,周家就低调了很多,想必周太后临终前已经和他们交代了一些事。
以前周太后活着的时候,周家可以干一些出格的事,比如抢夺土地,违规兑换盐引,纵容家眷斗殴等等,现在他们都不敢做了,许多抢夺的土地全部归还,囤积的盐引也不敢违规兑换,家眷奴仆们都老实了很多。
这很好,最起码会有个好下场落幕。
也足以说明庆云侯周寿是真将周太后的话听进去了,亦或者说周太后给他们推演过结局,毕竟老太后历经三朝,看过太多权贵的起伏,知晓如何明哲保身。
蔚王突然莅临周府,让周府上下忙碌坏了,周寿带着所有家眷亲自来迎接朱厚炜,所有礼仪都做的很到位。
朱厚炜挥挥手,交代周寿不要那么客气,然后才单独召周家两位祖爷爷于中厅。
“经、经商?”
庆云侯周寿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蔚王居然让他们侯伯府经营商业事?
周寿忙不迭道:“殿下,可,可是老夫的两个小孙子开罪了殿下……他们不懂事,求殿下看在老夫一把年纪的份上,勿要和他们计较了。”
他们是正儿八经的勋贵阶层,现在蔚王让他们降低身份去经商,这还不足以说明周家开罪了蔚王?
周太后刚过世,现在周寿连找人商量的机会都没有,退一万步说,他们周家哪里有资格和蔚王扳手腕?
蔚王让他们要饭,他们都得老老实实去,不仅因为朱厚炜的身份,更因为蔚王妖孽的政治手段,想要对付他们周家,轻而易举,甚至都不需要皇上出手!
朱厚炜捂额:“祖爷爷,你莫要紧张,我有那么可怕吗?”
有的,当然有的!
你自己不知道而已,我们可是看着你成长到现在的,在你手下那些莫名其妙被贬官被杀的人还少吗?
“老祖宗才走,祖爷爷又归还了田地和许多盐引,收入来源匮乏,我这才想让祖爷爷找一门生意做一做。”
周家兄弟算是老实的,此前贪污兼并的土地,在周太后死后,一股脑全部归还,现在养活一大家子仅仅靠着俸禄。
朱厚炜好说歹说,才让周家两兄弟相信他不是要对付周家。
“那,蔚王殿下建议我们做什么生意?”
朱厚炜道:“建筑,建设房屋,在京师置卖。”
周寿:“……”
未给周寿开口机会,朱厚炜道:“我知晓木石榫卯等结构在造价上很高,建设时间很长,还需要大量的人工和匠工。”
“新房屋建设不用这些,用砖。”
“砖……”
周家兄弟再次震惊了,蔚王殿下,你还是专心的搞你的政治吧,不要插手来商业了。
你可知道你口中的青砖烧制成本,丝毫不比木石榫卯便宜?
虽然明朝的青砖耐用质量极高,但制作成本却出奇的高,但红砖却不同,虽然质量不如青砖,胜在便宜便捷,配上水泥完全够用。
至于水泥建设房屋,这不现实,在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下,水泥是很难支撑起房屋建设的。
朱厚炜道:“对,砖!”
“先就这样,过些时日我再来找你们。”
不明所以的周家兄弟,只好起身恭敬的送蔚王离开府邸。
……
大明的各行业还很匮乏,虽然丝绸业能带动上下游的经济,但大明所依赖的不能只是丝绸业,茶叶、瓷器等虽然能弥补丝绸在商业上的空缺,但商业经济毕竟不能只依赖这几个少数的行业。
朱厚炜需要给各行业设定好框架,让各行业先建立起来,带动上下游产业链,促进国内经济的运转,钱……不能只放在百姓手中,需要刺激他们消费,从而实现经济流通,提高税收收入。
宋朝就是最好的例子,民间商业高度发展,但朝廷财政却短缺,就是因为商品经济没办法在国内运转流通起来。
回到昌平蔚王府,朱厚炜坐在风雪亭内,先将烧制红砖的配比给写下来,红砖烧制不困难,粘土、页岩或煤矸石,混合煤渣以增加密实度。
然后和泥按照比例制作胚砖。
至于水泥无外乎黏土、石灰、粗砂搅拌,这个过程制作精细点叫做三合土,明朝城墙大量使用,不需要什么特别的技术,南北朝就发明出来了。
秀宜不明所以的按照朱厚炜的吩咐去找工匠烧制红砖,却也不明白自家王爷究竟在做什么。
淅淅沥沥的小雨渐渐从天而落,湖面泛起涟漪,一对鸳鸯悠哉的在水面遨游。
北方的军事已经告一段落,在瓦剌大军被击垮后,小王子并未在九边讨到任何便宜,灰溜溜的撤军。
本以为王越致仕会让大明北疆出现防守漏洞,只是怎么也没想到王越又给大明培养出来了一名出色的军事人才!
朱厚炜呆怔的望着湖心亭出神,少顷吩咐阿奴给他取了鱼竿过来,他也想试一试钓鱼究竟有什么乐趣。
就在此时,秀宜踱步而来,手中还拿了一份请帖,对朱厚炜道:“王爷,焦阁老约您明日去府邸小聚。”
“什么事?”朱厚炜专心钓鱼,心不在焉的问道。
秀宜摇摇头道:“阁老未在信中点明。”
那就是有事相求,还是不能说的事,朱厚炜点头道:“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