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殿下素来淡泊名利,连陛下的奖励都不会主动争取,又怎么会在乎一个六品官吏的贿银?”
“三皇子言重了,六皇子绝不是这种人。”
“而且,区区一个六品的兵部主事,能拿出什么银子贿赂六皇子?”
“这可真是奇谈怪闻啊!”
……
让陈骏没想到的是。
他的话说出来,立刻就引起了一众清流大臣的质疑。
这一下,则是让陈骏气的肝疼,却又无可奈何,有点没有办法反对了。
正如他们所说的那样。
陈起再怎么不济,也是堂堂大炎皇子。
论身份,论地位,在大炎朝内都是除了炎帝之外度一档的存在,这样的人物哪里还需要去贿赂一个六品官吏?
而听了这话。
炎帝也是频频点头。
在朝堂之上,他可能会怀疑任何皇子结党营私,但绝不会怀疑六皇子陈起。
原因也很简单。
那就是陈起未来当上太子储君的机会太小了!
后宫无人,朝堂无人,就连炎帝都对他只是宠溺并非信任。
更重要的是,陈起疯疯癫癫的名号是满朝文武都知道的事情,这样的人注定和太子储君无缘。
因此和他结党也就没有任何好处。
这样看来,陈起推荐王世自然没有结党营私的想法,而王世这个人他还真没什么印象。
“老六,你认识这个王世么?”炎帝不禁来了兴趣。
“父皇您忘了,当时我去江南道的时候,就带着王世和我老婆,治水的时候王世可立下不少功劳的。”陈起解释道。
“哦!朕想起来了。”
“当时你前去江南道,没有带一个治水的官吏,反而带了一个什么兵部的侍郎,没想到还真让你把水患治好了。”
“不错不错,既然是立功之人,让他当这江南道知府也可以。”
炎帝这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
闻言,陈骏则是一阵失望,他明白有了炎帝的这句话,江南道知府的人选就算是定下来了。
而得到了炎帝的肯定。
李沧等一众清流大臣同样欣喜若狂。
只要派往江南道的知府不是陈骏的人,那么江南道就不会沦为三皇子的私人辖地。
江南道的百姓也就不用在受苦了。
当下,李沧等一众清流官吏也纷纷对陈起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只是对于这种目光,陈起则是直接置若罔闻,就好像压根没看到一样。
“啪啪啪!”
“陛下不愧是大炎之主,真是果决过人啊!”
就在这时,赞布则是一边拍手一遍笑着走了上来,笑眯眯道,“就连江南道知府这么大的事情,都能立刻做出决定,未来,大炎王朝的国运不可估量啊。”
这样的一番话如果从别人嘴巴里说出来。
或许炎帝还会相信是真心的。
可现在,这些话是从一直对大炎敌对的北莽使节嘴巴里说出来,炎帝哪里还能不知道这就是赤果果的嘲讽。
“没想到赞布使节竟然还没走啊。”
“朕原本以为,你这个没有完成任务的使节,早就应该早早返回了。”
炎帝也不客气的嘲讽道。
这一下,则是让赞布脸上一阵难看。
毕竟,作为一个使节,没有什么能比没有完成外交任务最丢人的事情了。
“陛下,难道真的不考虑和我们北莽修好?”赞布还是有点不甘心。
“赞布使节,修好这种事情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若是你们以为我们大炎王朝需要割地才能修好的话,这个好,不修也罢!”炎帝不客气的回应道。
“父皇此事是不是再斟酌一下?”陈骏有点着急了。
“斟酌什么?”
炎帝眼神中有点阴沉。
割地卖国。
这是他最痛恨也是最厌恶的事情。
在大炎的历代君主之中,他算不上是个多么雄才大略的君主,甚至因为才能平庸,大炎王朝国力还不如之前鼎盛时期。
不然也不会在外交上被北莽和东瀛掣肘。
可如今,自己最看好的皇子竟然劝说自己割地求和?
这是他不能接受的事情。
“父皇别误会,儿臣不是想让您答应北莽的割地请求,只是……外交上的事情,一直都是六弟操持,此事是不是询问一下了六弟的意思?”看到炎帝脸色不善,陈骏赶紧改口。
“那就问问吧。”听到这话,炎帝这才点头。
“割地?除非有一天,我大炎王朝亡国灭种,否则,绝不会答应如此条件!”陈起的回答很干脆。
“你……”陈骏不禁一愣。
“说的好。”
“老六这话说的有气势啊。”
炎帝则是对陈起的表现很是满意。
但陈骏则是抓耳挠腮,感觉到有点着急了,他这才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对劲了。
似乎并没有朝着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说好的山本龙一倒戈呢?
说好的陈起丢脸呢?
说好的炎帝震怒呢?
竟然一个都没发生?
“父皇,上一次我们大炎能和北莽针锋相对,乃是因为有了东瀛的帮助,可是现在……东瀛不见得能帮助我们吧?和北莽的外交,是不是再考虑一下?”陈骏无奈之下,也只能小声道。
“你觉得,东瀛会变卦?”炎帝听出了陈骏的意思。
“是啊。”陈骏连忙一副为国为民的样子,“父皇您想想看,之前这个东瀛使节山本龙一就是被骗的,若是他知道自己被骗,肯定会倒戈的,若是等到在战场上倒戈,岂不是更加危险?”
“那你就去问问,这个山本龙一会不会倒戈。”看着陈骏着急的样子,炎帝反而眼睛微微一眯,戏谑的说道。
“是。”
但陈骏则是完全没有注意到炎帝的表情变化。
听到炎帝的话后,他直接匆匆来到了山本龙一面前,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山本使节,上一次朝堂会见,你说要和我们大炎结盟,此事你可还坚持吗?”
这话说出来后。
大炎朝堂上的臣子顿时面色凝重了起来。
如今,大炎北莽东瀛三国本就是三足鼎立之态势,倘若东瀛真的倒向了北莽,大炎还真有点难以应对。
因此,山本龙一的回答可谓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