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第一团在陈哲的带领下一直如影随形地跟随着陈颐鼎。
夜幕降临,整个城市都被黑暗笼罩,但这并没有阻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
261 旅在夜色的掩护下,悄然从中山门出发。
他们沿着中山门通往太平门和玄武湖东侧通和平门的公路疾驰而去。
这条公路在黑暗中显得格外宁静,只有他们的脚步声和偶尔传来的车辆行驶声打破了这份寂静。
当他们来到一个特定的地点时,陈哲下达了命令,让预备第一团就地防守。
他自己则带领着警卫连一个排,继续追赶陈颐鼎。
终于,陈哲追上了陈颐鼎。
他喘着粗气,让士兵将两条橡皮艇交到陈颐鼎的侍卫手中,说道:“旅长,前面可能没有船只接应撤退部队了。这两条橡皮艇给您,您带着侍卫乘坐它们过江吧!充气泵也在里面,您放心使用。”
陈哲顿了顿,接着说道:“我要带我的警卫连去金陵女子学院找我的未婚妻,部队都已经跑散了,我不能丢下她不管。你们先走吧。”
陈颐鼎凝视着陈哲,目光交汇的瞬间,他的眼中流露出一丝难以言喻的感动和深深的敬佩之情。
他深知陈哲一直以来都是个正直善良的人,而此刻陈哲所做出的决定,虽然让他感到有些意外,但他完全能够理解。
毕竟,战争已经发展到如此惨烈的地步,谁也无法左右个人的选择。
陈颐鼎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部队,只见士兵们四处奔逃,队伍已经散乱不堪。
面对这样的局面,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阻止陈哲了。
沉默片刻后,陈颐鼎终于点了点头,语气坚定地说道:“好,你去吧。无论如何,一定要确保自己的安全。希望你能够顺利找到你的未婚妻。”
话音落下,陈颐鼎毅然转身,迈步离去。他的步伐显得有些沉重,仿佛背负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与此同时,侍卫们迅速上前,接过叠好的橡皮艇,紧紧地跟随着陈颐鼎一同离去。
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陈哲的视野之中。
陈哲望着他们远去的身影,心中默默祈祷着他们能够平安渡江。
希望这一次,陈颐鼎不用抱着木板过江了,他的侍卫也不用死了。
等陈颐鼎走后,陈哲没有丝毫犹豫,立刻下达命令,让部队迅速收拢那些跑散的 261 士兵。
时间紧迫,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
在短短半个小时内,陈哲展现出了卓越的组织能力和果断决策力。
他成功地将跑散的 261 旅的部分士兵和预备第一团近 1600 人集结起来,并带领他们朝着军需仓库的方向疾驰而去。
预备第一团从镇江一路打到南京已经死伤200多人,还好陈哲一直跟着旅部,这才少打了很多仗。
陈哲他们一路上,不时听到阵阵枪声,这显然是日军与其他守军正在激烈交火。
陈哲毫不犹豫地带领部队冲向有枪声的地方,毫不畏惧地与日军展开激战。
近 70 名身着防弹背心的士兵如钢铁洪流一般,紧紧护卫在坦克旁边,为其提供坚实的保护。
他们勇往直前,一路冲锋陷阵,消灭了好几股突入城内的日军,成功救下了几股顽强抵抗的守军。
陈哲的目标异常清晰,那就是先抵达军械库,然后再前往金陵女子学校。
来到南京的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如影随形地跟随着 261 旅。
即便拥有证件,他依然无法顺利进入城内,宪兵团严守各个城门,他们这些守外城的部队军官根本进不了城,更别提去寻找他的未婚妻赵月玲了。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他与赵月玲已经有足足十多年未曾谋面了,对于她如今的模样,他几乎可以说是一无所知。
然而,陈哲手中紧握着的这支强大的部队,却犹如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剑,让他信心倍增。
即使不去江边,他也坚信自己拥有足够的实力,能够一路杀出这座被日军重重围困的南京城。
面对日军的阻拦,陈哲毫无惧色,进城的日军已经分散行动,他们也没有电台,也都在乱跑。
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赵月玲!
不过,城里的物资仓库他是绝对不可能弃之不顾的。
那里存放着他急需的弹药,这些弹药决不能让日本人白白得到,哪怕拿不完,他也要将其炸毁,决不能让它们落入敌人之手。
陈哲的预备第一团带着一群散兵直扑军械仓库,而且他的队伍越走人越多,好歹他有 4 辆坦克跟着,在城里横的很,日军小部队完全不是他的对手。
日军进城后,其部队显得异常分散。原本应该整齐有序的行军队伍,此刻却像是一盘散沙,毫无章法可言。
大部队的主力早已如饿狼一般,紧紧追逐着那些逃跑的部队,一路杀向了下关方向。
而此时,夜幕已然深沉,万籁俱寂。这座城市被黑暗笼罩,仿佛陷入了一场无尽的噩梦之中。
然而,就在这片黑暗中,一些日军士兵的兽性却开始逐渐暴露出来。
他们如同失去了人性的野兽,在街头巷尾游荡,肆意地发泄着自己的欲望和暴力。
妇女们成为了他们的猎物,遭受着惨无人道的奸淫和凌辱;财物被他们无情地抢夺,无论贫富,无一幸免;就连那些已经投降的小部队,也未能逃脱被屠杀的命运。
这座城市在日军的暴行下,瞬间变成了人间地狱,哀嚎声、哭泣声、求饶声交织在一起,回荡在每一个角落。
陈哲他们在城里反倒觉得十分安全,毕竟这里是城市,有着复杂的地形和众多的建筑,对于他来说,这些都是天然的掩护。
走在路上,他看到有一些百姓跟在他的队伍后面,他并没有去理会他们。
这些百姓或许是因为恐惧而想要寻求庇护,又或者是他的队伍人多。
不过,他并不在意,反正他们跟得上就跟着吧,只要不影响他的行动就行。
然而,当他的队伍行进到一半时,却遇到了一支督战队的拦截。
这些督战队显然还不知道撤退的命令,仍然坚守在岗位上,试图阻止他们前进。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阻拦,他毫不犹豫地命令手下缴械。
这些督战队的士兵们虽然有些不情愿,但在他强硬的态度下,最终还是乖乖地交出了武器。
解决了这个小麻烦后,他的部队继续浩浩荡荡地前进,终于来到了物资仓库。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里竟然还有一个连的守军。
陈哲见状,立刻上前与守军连长交涉。守军连长见到他的队伍,试图阻拦他们进入仓库。
陈哲见状,毫不客气地说道:“唐生智都已经跑了,你还守着这个仓库有什么用?难道你想把这些物资留给日本人吗?”
他接着说道:“12 日晚上,军长师长们都已经过江逃跑了,现在南京城里四处都是枪声,日本人已经打进来了!我要用里面的枪械和物资去杀日本人,你们要是想跑,那就赶紧跑;要是想和我一起杀日本人,那就跟紧我!听明白了吗?”
守卫军械库的这位连长显然并非那种刻板固执之人,他在听到枪炮声后,立刻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异常。
于是,他果断地做出决定,亲自引领陈哲一行人进入军械仓库。
这个军械库规模庞大,内部设有弹药库、武器库以及物资库等不同区域。
进入仓库后,连长迅速下达命令,要求一团和二团对跟随而来的人员进行整编。
在仓库守卫连和警卫连的协助下,他们顺利打开了物资仓库的大门。
紧接着,大量的军装、大衣、鞋子等物资被搬运出来。
连长让那些衣着破旧的士兵们纷纷换上崭新的军装,这不仅提升了士兵们的形象,也增强了他们的士气。
整编完成后,士兵们按照顺序依次领取武器和弹药。
其中,冲锋枪和手枪等精良武器被优先分配给了警卫连、宪兵以及守卫仓库的这个连。
经过整编,这三个连合而为一,组成了一个强大的警卫营。
对于陈哲的这一安排,宪兵队的上尉和守仓库的连长都表示毫无异议,显然他们对陈哲的决策能力和领导才能充满信任。
其他跟随的部队,每个人都配备了一支步枪,每 30 人则额外配备一支轻机枪,迅速地被编成战斗排。
每个人都配发了 150 发子弹和 4 颗手榴弹,以确保他们在战斗中有足够的火力。
有些士兵的枪支都没有丢失,陈哲要求他们能多带一支枪就多带一支,到时候用不上就丢长江里。
与此同时,那些跟随的难民也得到了陈哲的关注。
他毫不例外地给每一个人,无论老幼,都发放了一支步枪和 30 发子弹。
然后,他组织了一些人来简单地教导这些难民如何装填子弹和射击,下面如何就只能靠他们自己去领悟和实践了。
经过这样的整编,每个团都拥有了超过 2000 人的兵力,而警卫营则有 700 多人。
这些老兵们经验丰富,他们每人都多挂了一双鞋子在脖子上,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每个团还额外扛了一箱弹药,以增加他们的火力持续性。
在军械库里,有 20 门迫击炮和 30 挺马克沁重机枪。
经过合理分配,每个团都分到了 15 挺马克沁重机枪,而迫击炮则由警卫营负责携带和操作。
这样的安排使得各个部队在火力上都得到了加强,能够更好地应对可能遇到的战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