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泉六子还是太全面了些。
他们的排名均匀分布在榜单前、中、后。
所以,自郑英豪和崔毅之后,又陆陆续续来了不少说亲的人。
上至达官贵族,下至京城富户,应有尽有。
前者多奔苏润和司彦来,后者多奔叶卓然和梁玉来,至于中间的五六品小官,则多打徐鼎和张世的主意。
玉泉六子本想接了喜报就闭门大吉。
不成想,柳玉成竟然挑这时候,给他们安排了功课:
“虚与委蛇乃是官场必备之能。”
“当双方有利益冲突时,如何能在达成自己目的的同时,还不得罪对方,甚至与对方交好,这就是门学问了。”
“今日恰好是个机会,你们便提前练练吧,自己去婉拒亲事,但不能来横的,得罪对方。”
这功课是给徐鼎五人练手的,但却是给苏润磨性子的。
柳玉成可是知道,苏润这小子也就是看着脾气好,实际上可不是什么好相与的角色。
何况苏润要才华有才华,要能力有能力,不仅得太子看重,还跟皇室结了亲,如今只怕更加肆无忌惮。
要是不趁现在约束着点,他怕苏润日后在官场上吃大亏。
闻言,司彦几人蔫蔫的应下了。
倒是苏润不老实,拖着苏行在身边,还扬言道:
“二哥要是不管我,我回去就跟家里人说你今天差点被人捉婿的糗事!到时候看远河哥他们怎么嘲笑你!”
苏行震惊:连损招都出?
这弟弟不能要了!
苏行气闷,冷笑一声后,毫不犹豫撸起袖子:
“管!肯定管你!”
“二哥保证,只要二哥把你狗腿打断,柳大人肯定不会逼着你跟人虚与委蛇!”
苏行借走一侍卫刀鞘,随手敲在廊柱上:
“来!润子,把腿伸出来!二哥帮你一把!”
见二哥来真的,苏润立刻改口:
“不用不用!”
“圣人云,君子动口不动手,小弟自己动口,就不劳二哥动手了!”
说完,他立刻招呼人开院门,又跟司彦他们一起,去应付外面来说亲的人了。
六人拒绝完这个拒绝那个,焦头烂额,还得挂着笑容送往迎来。
柳玉成、宋修齐和谢天恩,连带着苏行和梁父,一行五人站在外面看不到的地方,乐不可支。
柳玉成和宋修齐还时不时笑呵呵的点评几句:
“子渊平日不显山不露水,这时候还真有些手腕,单论圆滑怕是昌永都不及,看来今日柳大人逼他一把是对的。”
“这几个孩子,除了子渊之外,脸皮都太薄了些,尤其是德明和卓然,这时候明显反应不及,不好意思拒绝。”
“重安中规中矩,还过得去。”
“倒是璨之,被人吹捧的有些飘飘然了,若等听够了再拒绝对方,那可是真得罪人。”
苏行和梁父站在一旁听着。
谢天恩加入群聊,认可道:
“虽说这六个孩子各有长处~又互相关照~互为羽翼~联起手来足以应对各种情况~”
“但他们早晚是要独当一面的~日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两位大人用心良苦~杂家代这几个孩子谢过了~”
当然了,他们看戏归看戏。
如果玉泉六子真遇上什么老油条,实在扛不住,他们也会适当出面撑撑腰。
至于忽悠玉泉六子悔婚的那几个无耻小官,不仅在宋修齐的批判下铩羽而归,而且还喜提了柳御史次日的弹劾奏折。
奏折上,柳玉成直言这几人教唆新进贡士行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举,有违圣人教诲,不堪为官云云。
有人弹劾,就有人保,早朝你争我辩,也是热闹得很。
争辩到最后,这几人虽然没被罢官,但熙和帝当天就传旨申饬了。
这申饬的圣旨是太子代笔的。
赵叡年轻气盛,见底下小官不仅想挖皇家墙角,而且还试图带坏自己妹夫,怒不可遏,故效仿汉高祖刘邦,直接在圣旨里开骂:
不肖之吏,潜身缩首,苟图衣食,犹恐不及,安敢引人行四不之举?竖子!几败朝廷大事!
就是说:不成器的官吏,躲躲藏藏、缩头缩脑,只求能混口饭吃,还唯恐做不到,怎么敢去做那些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事情呢?小子!你差点坏了朝廷的大事!
这事一出,京城津津乐道了好几日,从朝廷到百姓,都在讨论。
玉泉六子齐齐上榜,本就引人瞩目,此时又牵连到天子申饬之事,更是引人热议。
连带着与六子同乡、同窗的会试第二名的萧均,也被连累,翻出了放榜当日,礼部尚书、吏部尚书堵在会馆门前,唇枪舌剑争萧均当女婿,连工部尚书崔毅和刑部尚书张明哲都去凑热闹,四部尚书同抢一人,最后还是吏部尚书技高一筹之事。
声名鹊起,众矢之的。
往年会试放榜,都是南边的学子取中者多,排名靠前,但今年清河省青阳府大出风头,头两名都是青阳府人,连前五名里,青阳也占了三个。
加之玉泉六子接连研制出器物,引人嫉妒。
别说千余名落榜的失意学子,看他们春风得意而眼红。
就连上榜的,都有人趁这机会背后说酸话。
暗箱操作大开方便之门、奇技淫巧引贵人注意……反正怎么难听怎么说。
赵叡对此早有准备,几乎谣言一出,他的人就在暗中引导舆论风向。
柳玉成、宋修齐以及吏部尚书易和光也为了自家女婿出手。
故谣言还没有成气候,就被按死在了摇篮里。
相比之下,有攀附之心的人还是多,故小院这些日子不间断收到拜帖。
但殿试定在三月二十一。
苏润他们既要到礼部学习宫规礼仪,又得跟着秦镶三人了解朝政,累的七荤八素,完全无暇关注太多,谢天恩就将拜帖全都拒了。
他们忙活,其余人也没闲着。
苏行和梁父写信回家乡报喜后,也开始着手忙活百货商楼的准备工作,这些日子,出门见商业好友的频率直线上升。
苏行是想给小弟攒攒聘礼。
但苏润对此看得很开:
“不着急,等殿试后,我弄出些新的东西送给瑶光当聘礼!”
“物以稀为贵嘛!”
也是因此,他突然想起先前下注的事。
想着如今会试已经放榜,可以数钱了,他就让六顺去了趟瑞王府,催了催赵翊。
谁知道,这一催,催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