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停靠在一条偏街。
静言从包袱里取出一锭银子,然后快速下马车,奔向布行。
见着眼前的粗衣,江知年忍不住蹙起眉。
这是最劣质的粗麻布料,若是不穿里衣,这布料总是磋磨肌肤。
唯一的好处便是轻便透气。
见江知年困顿的模样,静言耐心解释:“染儿不让我见你,所以她的衣服,我不能带去。这粗麻布料虽不好,眼下却是最适合我们的,带着上好绸衣,莫说染儿起疑心,倒也要那些地痞无赖盯上。”
江知年闻言,面色一寒。
似乎是察觉自己言语不妥,静言张了张口,还是选择了沉默。
眼看除了城,马车疾驰在一条山野小路,又向前行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静言忽而要马车停下,抱着包袱道:“我们步行。”
江知年往眼前的小径看了一眼,即刻心领神会,挥手让马夫将马车拴在一旁的树荫下。
两人闷头向前走了约莫两炷香的时间,总算看见一个残破的庙宇,布满青苔的石阶,阶梯两侧比腰还高的杂草,肉眼看的到的荒芜。
江知年微不可察的敛紧眉头。
这座荒庙并不大,进了正门,里面只有一间主殿。
让江知年没有想到的时,这庙里竟比庙外看起来还要破败。
许是背靠山阴,整个庙里显得有些潮湿阴冷。
静言深吸一口气,用眼神示意江知年在主殿门外等候。
“静言,是你吗?”
静言走进去后,主殿里响起一道熟悉的声音,江知年听得心脏微微一颤。
大病未愈,应不染的声音显得有气无力。
静言应了一声,从怀里掏出来一个肉包,递到应不染嘴边:“染儿,尝尝,还热着的。”
应不染见着还带着温热的肉包,眼眶一热。
她摇摇头:“我不饿,你吃。那布条可是挂上了?你有没有上前去看看,屋中还有没有生活的痕迹?”
言罢,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轻笑一声,垂下那双含着桃水的眸子:“他的心思极为细腻,应当猜出来,我是用香囊给他报平安,也不知骤然看见这布条,会不会着急。”
静言轻叹一口气,忍不住心道:哪里是着急,简直快病入膏肓了。
她有意想让应不染吃点饭食,便故意吊她胃口,扬扬手中的肉包:“你吃了这肉包,我便告诉你。”
应不染看着被强塞进手中的肉包,一分为二,将那另一半塞回静言手中,她知晓,两人身上加起来也没有几个铜板:“你我一人一半。”
静言拗不过,见着应不染将半个肉包吃干净,才道:“放心吧,他很好。”
应不染闻言,微微垂手,纤长的睫毛微微遮掩住她的双眼,让人看不清她眼底的情绪。
“染儿。”静言将包袱里的粗衣拿出,帮着应不染把身上破旧的衣衫换下来,才屈膝坐在稻草堆上。
“你既然这么关心他,为什么还要离开他?”
她终于问出这个她和江知年都很想知道的问题。
应不染微微一怔,视线落在手边翘起的稻草上。
这是间荒庙,除了一尊残破的佛像外,只有一张断了腿的供桌。
这正殿中的稻草堆儿,都是她和静言从庙外的草堆里抱进来的。
应不染伸手把那根翘起的稻草揪了起来,在手中漫无目的的绕来绕去。
然后,平静的说出自己的答案。
“因为喜欢。”
站在门外偷听的江知年,因为应不染的这一句话,那颗淹没在谷底的心脏,像突然过了电,再次鲜活起来。
“喜欢为什么又要离开?”静言从她手指上抽出那根被应不染弯折的稻草,放在膝盖上,侧眸看着。
这一问,又让江知年那颗跃到喉头的心脏,短暂的卡住。
应不染手上没了把玩的东西,就开始摩挲身上的粗布衣角,她失神的看着那扇坠了半扇的窗。
良久,才开口:“我是拖累。”
然后,她转头看向静言,继续道:“于你,于他,都是。”
静言心中微骇,继而便是刀割似的钝痛。
她将应不染轻轻拥进怀中,“你怎么会这样想?”
应不染摇摇头,将头埋在静言的脖颈处,低声道:“静言,你走吧,一路南下,你会生活的很好。”
静言眼见话题变得沉重,连忙从包袱里摸出江知年给的银子,想要转移应不染的注意力。
“染儿你看,这是我这几日出门,在城中布纺找了个伙计,今日掌柜给结了银钱。”她心疼的搂紧应不染,“你不是拖累,等你好了,我带你一起走。”
应不染的病还未痊愈,跟静言说不了几句话,就又陷入昏迷。
静言将一旁的衣衫盖在应不染身上,这才长出一口气,蹑手蹑脚出去寻江知年。
两人并肩而行。
这条狭窄的小路,来时分明觉地很长很长,回去时,竟意外的觉地很短。
江知年不说话,只是沉默的向前走,让人猜不出他心中的想法。
静言忽然道:“二公子,你能愿意跟我来,其实还是在意染儿的吧?”
江知年眸子闪过一瞬慌乱,而后又在静言眨眼之间恢复如常,甚至让她产生一种眼花的错觉。
“我其实看到了,那些人的身手很好。”静言顿了顿,又继续道,“二公子,你从未出过皇宫在,这些人的身手很好,向来是有人为你筹谋许久吧?”
江知年抬眸看了静言一眼,仍旧抿唇不语。
静言偷偷看了一眼江知年的表情,屏住呼吸,试探道:“复国?”
江知年脚步猛地一顿,凛冽的目光扫的静言浑身一颤。
几乎是张口否定了静言的猜测。
他的声音又恢复了往日的清冷,静言这才确定,自己触碰到了江知年的禁地。
对于江知年来说,这些兵力最初是他皇兄为了救他而偷偷散养在盛京城的,就是为了有朝一日,庆国与南疆撕破脸皮后,能将江知年平安带回南疆。
最初江知年并不在乎,可后来,直到他遇见了应不染。
他留下这下暗卫突然就有了理由。
对于江知年来说,这些暗卫就是他最后的退路。
如果应不染外嫁番邦,他就让这些暗卫一路追随,护她一生平安。
如果应不染不愿外嫁,这些暗卫会舍命护她离开。
当初他对皇后说的,自己会拼尽所有对应不染好,从来都是他不曾宣之于口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