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浚在脑海中一点一点地印证着自己的推断。
首先,为财杀人的可能性不大,因为宅子中并没有翻箱倒柜的迹象。而且,刚刚衙役们也搜寻过了,装绫罗绸缎和金银细软的器物完好无损,并未有明显的失窃痕迹。
若真是为财杀人,一家十三口怎么会齐聚在大厅之中呢?而且,怎么会毫无防备呢?
既然为财,杀人之后,应该会将所有值钱的东西全部掠走,藏在别处,待坊门打开之后,再想办法一点一点运出去。
凶案现场财物没有丢失,这不合常理。
其次,仇杀的可能性也不大。这家人来到长安并不久,根基尚浅,不至于惹下灭门的大祸。
一般来说,如果在生意上发生冲突,首选也是用生意人的办法予以解决,比如协商、找商会调解或者通过官府仲裁,不至于一上来就要灭人家满门。
毕竟,在大唐的商业环境里,这种极端手段一旦被揭露,势必会遭到官府的严惩,没有哪个正经商人会轻易冒这样的险。
如果是仇杀,也不可能全家都聚集在一起。
再者,遇到仇家上门,正常人的反应,首先就是拿起武器应敌。
但现场没有丝毫搏斗的痕迹,很明显,被杀之人都是手无寸铁,毫无还手之力。
相比之下,杀人灭口这个推断更容易讲通一些。
昨天初步锁定嫌疑人可能就在宣阳坊之后,很快就发生了太子遇刺一案。紧接着就发生了这起灭门惨案。这之间看似没有联系,却似乎隐藏着一条若有若无的暗线。
会不会是叛军奸细感觉这家人不可靠了,或者被什么人盯上了,怕他们泄露秘密,所以杀人灭口呢?
什么人会盯上这些奸细呢?除了自己的京兆府和李藏用的金吾卫,长安城中是不是还有第三股力量?甚至第四股力量?
这些都不能排除。
不过,这一切都建立在自己的推断之上,目前没有任何证据支撑。
李浚深知,仅凭臆测难以定案,必须找到确凿的物证或人证才行。
于是,他决定从那湖丝残片入手。只要找到这残片的主人,谜团就可以迎刃而解。
他叫来邓仕通,让他拿着湖丝残片去东市和西市打听,看能不能找到一些蛛丝马迹。
同时,他命令几名脑袋灵光的衙役再去地保那里打听那些幽州商人的形貌,并带人在城中进行排查。
安排完毕,李浚在几名衙役的簇拥之下,回到了京兆府中。
午膳之际,司录参军来报,他们在永安坊的一处寺庙中排查到一个信息:五天以前,有一伙操幽州口音的商人来庙里进香。
这些商人出手非常阔绰,所以主持亲自出面接待,印象十分深刻。
不一会,保安寺的那名主持被带了上来。
“贫僧拜见府尹大人。”主持双手合十,向李浚行礼。
“大师不必客气。”李浚问道,“本府想请教大师,那些幽州商人有何特征?在贵宝刹待了多久?”
“阿弥陀佛!”主持宣了一声佛号,说道,“那天申时初刻,贫僧见众香客都已离去,便叫僧人将大门关上,准备做晚课。”
“这时,一群商人走了进来,说是要进香。既然有施主上门,自然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贫僧便令人放他们进来。”
“他们在大雄宝殿拜完佛,给了一大笔香油钱。”
“多少钱?”李浚问道。
“白银二十两。”主持回道。
“这也不少了。然后呢?”李浚继续问道。
“然后贫僧亲自出面奉茶。贫僧发现,为首的那名商人左脸上有一道长长的刀疤,眼光看起来很不和善。听他们的口音,贫僧觉得,这应该是幽州口音。贫僧年轻时曾云游到幽州,在悯忠寺挂单一年,所以识得幽州口音。”主持缓缓说道。
“那后来呢?”李浚又问。
“他们喝过茶之后,在寺中四处走了走,看了看,就自行离去了。”主持说着,又宣了一声佛号。
“还有没有其他发现?”李浚追问。
“其他发现?似乎没有了。”主持双手合十,再次向李浚致意。
李浚对他表示感谢,示意他回去。
那主持走了几步,又折转回来,说道:“贫僧刚刚想起来了,这里面有一个操洛阳口音的汉子,约摸四十来岁。”
“大师,你确定吗?”听到洛阳口音这几个字,李浚心头一震。
“贫僧云游四海,曾多次前往圣善寺、白马寺,自然识得洛阳口音。”主持说道。
李浚命人布施十贯香油钱,主持坚辞不受,施礼后离去。
如果没有巧合,那现在基本可以推断,这群幽州商人去嘉会坊见了东都商人之后,一起来到了永安坊中的这座寺庙。
至于是谈什么事,还是见什么人,现在还不得而知。
李浚不乏溢美之词地夸奖了司录参军,并要他安排几个便衣捕快,扮作香客模样,进入寺中打探消息。
不一会,邓仕通急匆匆地赶了回来。
“有什么好消息?”李浚问道。
“禀府尹大人,卑职去东市和西市打探过了,长安城中只有一家布庄出售这种湖丝。”邓仕通顾不得抹一把额头上的汗水,喘着粗气说道。
“有什么发现吗?”李浚又问。
“卑职问了布庄的掌柜和伙计。大概是五个月前,有几名操幽州口音的商人去过他们布庄,并订了一批货物。”邓仕通问道。
“还有其他发现没?”李浚又问。
“大人真乃神人也!确实还有消息。”邓仕通继续说道,“这些商人不仅订购了湖丝,还在隔壁布庄购置了一批黑布。”
“布庄的老板觉得很奇怪,穿得起湖丝的人,怎么会去买黑布呢?”
“这就是了,黑布可以做夜行衣。”李浚说道。这么看起来,这群幽州商人的嫌疑很大,极有可能就是安禄山叛军潜伏在城中的奸细。
“干得好。你再辛苦一下,多带一些人手,全城排查操幽州口音的人。而且,要把动静闹大一点,让全城老百姓都知道,京兆府正在抓捕幽州人。”李浚继续说道。
前面已经用过一招敲山震虎,他现在要再用一次。只要这个消息在全城传开,这些幽州商人将无所遁形,必然会采取行动。
到那时,自己只要等着收网即可,不怕抓不到大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