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其他人退却后,李亨将裴冕、王思礼、狄若曦和高适留了下来。
按时间计算,叛军很快就要开拔了。再过三四天时间,叛军的前锋就会兵临城下。
他要去城东看一看,这是高适负责防守的方向。
一行人骑着马,沿着夹城来到了春明门。
夹城的修建与唐朝皇室的生活方式和安全需求密切相关。
长安城东南角为芙蓉园,有曲江池。城东春明门附近有兴庆宫。东北角则是大明宫。为了方便皇室安全出行,便在原有的城墙之外又修筑了一道并行的城墙,从而形成了一道夹城。
在众人的拥簇下,李亨登上了春明门城楼。
夕阳西下,落日的余晖洒在春明门外,一片死寂在平野上蔓延。
数日后,战争打响,这里将成为血流成河的修罗战场。
他的目光落在脚下的护城河上,河面宛如平镜,没有一丝波澜。但他可以想见,只要战火燃起,无数生命将消失在这河流之中。
城墙上,神策军的军士们身姿笔挺,如雕像般沿着墙沿整齐伫立。见高适陪着太子到来,军士们纷纷行礼。
帐篷已经搭了起来,各种武器装备也都搬到了城墙顶上,有些则放进了帐篷里。
在城墙上,最显眼的莫过于那一架架投石车。
投石车是冷兵器时代最具威力的远程输出器械,大致相当于现在的火炮,重要性不言而喻。
看着这一架架的投石车,李亨心中不由得一阵阵发虚。
唐代的投石车还停留在人力拉动抛射的阶段。这样的一台投石车,需要上百人同时拉动,而发射距离仅仅六七十步而已。
作为一种本应具备强大威慑力的大杀器,如此之短的杀伤距离实在难以令人满意。
不过,在前一世,李若愚曾深入研究过投石车的发展与演变。蒙古攻打襄阳时所用的回回炮,便是一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新式投石车。据说,这技术是从西域传播过来的。
这种投石车采用了配重原理,巧妙地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而可以将几十斤的石弹抛出到两百步开外,其威力足以让坚固的城墙也为之震颤。
蒙古能打下襄阳,靠的就是这种新式投石车。
相比于叛军架设在城下的投石车,城墙上的这些投石车,射程要稍微远一点,但依然在对方强弩的射击范围之内。
若要拉大作战距离,减少己方人员的伤亡,就必须对现有的投石车进行改造。
“狄侍郎,这些投石车射程多远?”为了印证自己的猜想,李亨问道。
“禀殿下,这种投石车的有效射程为六十步。”狄若曦回答道,“我军的投石车架设在城墙上,射程要稍微远一点,可以达到八十步。”
李亨摇了摇头。守城的老兵数量非常有限,经不起消耗,他希望用这些投石车来消耗对方的兵力。
但是,这样的性能还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
“殿下,这已经是我大唐最先进的投石车了。”见太子不满意,王思礼连忙解释道。他久经战阵,对武器的性能相当了解。
李亨走到一架投石车面前,拍了拍支座,问道,“这种投石车可以发射多重的石弹,需要多少人操作?”
“一般是十二斤的石弹,最多不超过二十斤。发射十二斤的石弹需要三十人同时拉动。若是发射二十斤的石弹,需要六七十人同时用力。”王思礼解释道。
在他看来,如此先进的武器,对付仰攻的叛军绰绰有余。
更何况,他们还有太子殿下新研制的天雷和手雷助阵,这可是叛军见都没见过的大杀器,尽管数量不多。
“石弹重量太轻,用人太多。”李亨又摇了摇头,问道,“你们兵部现有多少会制作投石车的工匠?”
“一百来人。”狄若曦回答道。
听到这话,李亨很有点失望。才这么一点人,制作新式投石车肯定是来不及了。
他忽然想到,造新的来不及,但若是在原有投石车的基础上进行改造,那就快多了。也许只要三四天的时间,就可以将城东和城北的投石车全部改造完毕。
“快去叫一些工匠过来,本宫想改造投石车。”李亨说道。
“改造投石车?”裴冕等人听闻此言,脸上不约而同地露出了疑惑的神情。
这投石车不是挺好的吗?为什么要进行改造?太子殿下这是怎么了?
狄若曦使了个眼色,不远处的一名主事匆匆而去。
裴冕恭敬地问道:“殿下,不知是何种改良之法?”
李亨又拍了拍眼前的投石车,缓缓绕着走了几步,说道:“这改良之法,就是在原有投石车的基础上加装配重。”
“配重?什么叫配重?”众人听了面面相觑,他们想不明白,眼前的这太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尽说一些他们听不懂的词语。
李亨见状,连忙解释道:“配重,简单来说,就是在投石车的一端放置重物。
这重物如同一个助力,利用它自身下落的力量来带动投石臂,就像有人在用力推一样,让投石车将石弹抛出去。”
李亨怕众人听不明白,继续解释道:“诸位且看,目前的这些投石车完全靠人力拉动,耗费人力,而且射程有限。
我们在投石车主臂的一端增设一个大型配重箱,在中间装满石块。需要发射时,用绞盘将主臂前端拉下来,此时配重箱也会跟着拉起来。在投石车底座上设置一个制动装置,当主臂拉到底后,将主臂卡住,使整个装置处于待发状态。
此时将石块放置于投石兜内,准备就绪后,只需拔除制动装置,配重箱急速下坠,带动主臂快速转动,从而将石弹抛射出去。
这种新式投石车所发射的石弹重量更大,射程更远,轻轻松松就可以突破两百步。
如此一来,原先需要几十上百人才能拉动发射的投石车,现在只需要十几个人就可以操作了。”
众人就像听天书一样。当听到两百步这个数据时,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
他们对新武器的原理不了解,但对杀伤距离十分敏感。这样的距离意味着己方的石弹可以轻轻松松打到叛军,而叛军的投石车根本够不着,只能等着挨打。
这样的好事,谁不喜欢呢?
“而且,配重箱的重量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增减。配重大,射程就大。配重小,射程也小。”李亨补充道。
王思礼不由得两眼发光。潼关之战,他被崔乾佑的投石车压制得够呛,他亲眼看到一个校尉被石弹打成肉饼。
这一次,他终于可以报一箭之仇了。
他兴奋地说道:“殿下此计甚妙!只是这配重箱的制作和安装恐怕没那么容易。”
李亨说道:“王将军所言极是。本宫先画一个草图出来,让兵部的工匠照着去做。先造出几个样板,再将城中的巧匠都召集起来,依样改造,三四日之内,改造一两百台投石车,应该问题不大。”
高适此时也开口说道:“殿下的意思是,先将这些新改造的投石车用于城东和城北?”
“对。城东和城北首当其冲,要优先考虑。城南和城北有几台就够了,其他的可以慢慢改造,不急于这一时。”李亨说道。
李亨一招手,随行的太监就将纸笔递了上来。李亨将纸张铺开在女墙之上,随手就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