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化门出,从春明门入,一箭不发就撤回去了,唐军这是在唱哪一出?
得到探马的消息,田承嗣又陷入了沉思。
“你确定他们都退回去了吗?”
“大将军,小人亲眼所见。看着唐军进了城,小人这才来禀报。”
田承嗣点了点头,让探马回去。
随即,他让参军传令各军:“加派探马,扩大侦察范围,密切关注唐军的一举一动。如有任何异常,立即来报!”
半个时辰之后,又有探马来报:约摸有五百名唐军骑兵,一千名步兵从通化门出城,往东而来。
田承嗣传令离通化门最近的吴竞申做好战斗准备。
命令刚发出去,这时又有探马前来禀报:“大将军,唐军往东走了两百步就停住了。过了一会,他们又从春明门进城了。”
奇了怪了!
田承嗣心中满是疑惑,唐军的举动实在是太过蹊跷。
如此频繁地出兵又退兵,难道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耗我军的精力和注意力?
又或者,这是在故意麻痹我军,等我军出现松懈,再发动进攻?
想到这里,田承嗣又发布了一道命令:“传令下去,各军严守阵地,不得有丝毫懈怠。今晚务必打起十二分精神,谨防唐军的突袭!”
又过了半个时辰,探马再一次来报:“大将军,唐军五百名骑兵和一千名步兵从春明门出来了。”
“这次没有回去吗?”
“没有回去。但是,他们往东走了两百步就停住了,现在还停在那里。”
田承嗣完全摸不着头脑。唐军每隔半个时辰就出来一次,这到底是为什么?
难道是引诱自己出战?这倒是有可能。
唐军离城门那么近,进可攻,退可守。一旦战况不利,很快就可以退入城中。
要不要出战呢?田承嗣在心中权衡着。
如果出击,唐军可能会立即退回。如果不出击,任由唐军这般反复挑衅,被人戏耍于股掌之间,又会让军心不稳。
斟酌再四,他还是决定派王泗翀率领一支骑兵出战。
临行前,他对王泗翀说:“不要恋战,一旦有情况,立即撤回。”
王泗翀领命,率领一千骑兵冲了出去。
见叛军骑兵杀来,唐军掉头就跑,直接从春明门进了城。
看着唐军逃之夭夭,王泗翀恨得牙痒痒的。
很快,唐军就关上了城门,城上鸦雀无声。
王泗翀已经见识过唐军炮石的厉害,不敢靠得太近,只好勒住马头,准备后撤。
这时,一骑探马飞奔而来。
“什么情况?”
“王将军,唐军又有五百骑兵从通化门出来了。一个叫薛贵的将领,高喊着要与王将军见个雌雄。”
王泗翀闻言,气得七窍生烟,骂道:“好你个薛贵,老子不将你碎尸万段,誓不为人!”
说着,留下五百骑兵在春明门外警戒,自己带着剩下的五百骑兵往通化门方向而去。
此时,薛贵已经出城一里多,摆好了阵势,就等叛军过来。他相信,只要是王泗翀领兵,听到自己的名号,一定会不顾一切地杀过来。
王泗翀很快就赶到了离薛贵不到两百步的地方。
见叛军前来,薛贵催动胯下战马,主动杀了过来。一时间,马蹄声和喊杀声震破夜空。
王泗翀也不含糊,马鞭一挥,率领众军迎了上去。
就在双方快要进入弓箭射程时,薛贵突然掉转马头,往城门方向跑去。
王泗翀见薛贵要跑,想都没想,催马紧追上去,口中大喊道:“薛贵小儿,今日便是你的死期,看你往哪儿逃!”
见王泗翀策马紧追,麾下骑兵也跟着奋勇向前。
因为唐军没有步兵接应,他们毫无畏惧,放心大胆地往前冲。只要追到射程之内,从背后放箭,就能给他们造成伤亡。
离城墙还有三百多步时,他们听到一阵弓弦声响,箭矢如雨点般朝着他们射来,冲在最前面的一排军士纷纷中箭落马。
王泗翀见状,声嘶力竭地喊着撤退,然而为时已晚。
骑兵们冲得太快,根本拉不住,一个接一个往前冲去。
王泗翀大吃一惊,唐军不是没有步兵吗?离城墙还有那么远,这箭到底是从哪里射出来的?
这时,埋伏在低洼处的神策军步兵从两边露出头来,拿着强弓硬弩对着叛军一顿猛射。
原来,薛贵和卫伯玉每次出城,并未将步兵全数带回去,而是留下三百人埋伏在土坎下面。
两次出城,一共布下了六百名身着双层铠甲的重步兵。
由于夜晚光线不好,叛军的探马看不清楚,误以为唐军全部撤回城里去了。
用轻骑兵打重步兵完全就是送死。王泗翀见唐军步兵露头,高喊着往回撤。
此时,被两边的神策军几轮交叉齐射,已经有几十人中箭落马,躺在地上一动不动。
骑兵们想要还击,根本够不着,骑弓的射程哪能跟步弓比呢?
王泗翀麾下的旅帅、队正们听到喊声,纷纷拨转马头,开始往后撤。
因事出紧急,四五百人的骑兵顿时乱成一团。
就在步兵向叛军发起攻击时,薛贵再次拨转马头,从左侧包抄了过来,准备截断叛军的退路。
王泗翀见状,扬起马鞭,狠狠地抽了胯下马几鞭子,那马吃痛,拼了命地往前奔跑。
骑兵们惊魂未定,也拼了命地抽打马匹,跟唐军抢时间。
他们清楚,一旦被唐军切断归路,前有骑兵拦路,后有重步兵追杀,很快就会被包了饺子。
薛贵见叛军想逃,也快马加鞭追了上来,很快就追到了射程之内。
这时,薛贵也不管看不看得清楚,射不射得准,弯弓搭箭,嗖的一箭射了出去。
齐鸿门、董大强、伍太敏等人见状,也纷纷搭箭张弓,将一支支破甲箭射向叛军骑兵。
那些原来冲得太快的叛军骑兵,此时已经落在了队伍的最后头,只听得一声声惨叫,一个接一个被射下马去。
薛贵率军继续追杀,一边追,一边喊:“别让王泗翀跑了!高将军有令,抓住王泗翀,赏银五千两!”
齐鸿门等闻言,也一个个跟着喊了起来:“抓住王泗翀,赏银五千两”
听到这熟悉的声音,王泗翀顿时暴跳如雷。
他本想掉转马头与薛贵拼死一战,但听着身后此起彼伏的惨叫之声,他咬了咬牙,决定还是先保住性命要紧。
这时,前边传来了马蹄声,是留在春明门外警戒的骑兵来接应他了。
王泗翀顿时大喜,果断掉转马头,准备再战。
薛贵见王泗翀还有后招,也不恋战,见好就收,拨转马头,往城门跑去。
那些落马还没死的叛军,刚刚艰难地站起身来,正好遇到了往回撤的薛贵。
薛贵二话不说,抄起马槊,将这些中箭落马的叛军全部斩杀殆尽。
王泗翀见薛贵撤退,也不敢再追,只好收拾残兵回营。
一仗下来,唐军无一伤亡,而自己却付出了七八十人战死、一百多人受伤的代价,一时窝囊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