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数字让在场所有人目瞪口呆,他们都知道相较于整块煤炭而言,破碎后的细煤几乎不值一提,在过去,甚至有人认为其仅能用于铺设乡间小路,即便如此,也因其易产生大量扬尘而被人们所嫌弃。
然而经由李承影一番妙手操作后,不仅将原本被视为鸡肋般的碎煤卖出了个好价钱,更重要的是解决了困扰多年的如何妥善处理这些碎渣的问题。
这简直如同传说中的点石成金般不可思议,更准确地说,是变废为宝,将原本无人问津之物转化为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
“日后各位再不要动不动就试图利用手中的职权谋取私利了,说句实在话,像今天这样的事情,参与者越多越好,即使这样会导致我们个人获得的利益略有减少,但能够让更多百姓受益才是长远之计。”
李承影神色庄重地说道,“毕竟只有当普通百姓都感到满足、幸福之时,国家方能真正稳固。
你们身居高位者,也只有在这片土地繁荣昌盛的基础上才能坐得安稳。”
闻言,在座众人纷纷点头称是,其中一人更是忍不住开口问道:
“李先生,请问按照您刚才所说的方法运作下去,难道咱们经营的水泥厂和铁厂也会有比现在更大的盈利空间吗?”
“恰恰相反,铁厂的情况还好一些,起码可以依靠制造农具和炊具来勉强维持生计,尽管这些小玩意儿的利润微薄。
而水泥厂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了,从建立到现在,基本上只有大量的投入,却没有丝毫回报,而且根据我们的预测,这种情况短期内恐怕难以改变。”
李承影缓缓开口,语气中带着无奈。
“这怎么可能!”
听到这里,天顺帝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在他看来,就算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型煤矿,也能带来不错的收入,怎么到了铁厂和水泥厂这里反而会亏本呢?
注意到天顺帝脸上的困惑与不信,李承影耐心解释道:
“你可能不太了解。
实际上,自从汉朝开始,盐铁行业就一直是官方垄断经营的对象。
我们这家铁厂也遵循这一传统,目标主要放在为国家提供服务上,尤其专注于研发新型武器装备。
因此,在产品尚未成熟之前,市场上看不到一分钱进账。
但一旦我们的武器开发成功,并且得到了军队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将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届时收益自然会相当可观。”
关于水泥厂,李承影接着说道:
“至于那个新成立不久的水泥生产设施,则面临更加严峻的问题。
目前它只能用于边疆防线建设以及城池加固工程等国防项目之中,这些都是受到朝廷极其严格的监管。
更糟糕的是,当技术趋于成熟、产量达到一定规模后,整个业务还将被强制转交给政府部门直接管理和控制,不允许有任何私人资本涉足。”
“先生所言极是。”
在一旁安静聆听着讨论的曹鼐这时候插话进来,“自古以来,铁器生产就被视为国家命脉之一,受到极为严密的监视与管理。
而如今,随着建筑技术的进步,优质的建筑材料如水泥更是成为筑城建房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如果我们让这样关键的技术或物资外流出去的话,对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来说绝对是一个巨大的隐患。”
他的语调平静却充满了严肃,仿佛在提醒所有人这项工作的重大意义。
“是啊,我和王大人都派了专人,全程紧盯着,唯恐有半分差池。”
邓栗一脸认真地说道,语气中透出不容置疑的坚定,眉宇间还带着些许不易察觉的紧张。
他显然明白这些技术泄露出去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这种谨慎不仅是对自己的职位负责,更是对整个国家的未来负责。
天顺帝听了邓栗的话,心中一凛,随即露出愧疚之色,“是我考虑不周了,没有全面地评估这件事的重要性与复杂程度。”
说着,他缓缓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恭敬地朝李承影行了个礼,表达出自己深深的自责之意以及对长辈智慧的尊重之情。
这一举动也展现了作为年轻领袖所具备的谦逊态度及敢于承担过错的勇气。
李承影见状,连忙摆了摆手示意天顺帝不必太过拘谨,“行了,事情也没有你想象中那么严重。
只要大家都能像现在这样全心投入,保证这些重要信息不会外泄,那么对于大明来说,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真正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在适当的时候,我计划创建一座学院。
在那里不仅会有文人墨客讲学授业,更将设立一个专门研究新式武器装备的研发机构——武研院。”
说罢,李承影顿了一下,目光转向铁厂方向:
“到时候我们只需重点关注那个地方就可以了。
至于这附近的煤炭生产,则完全可以放手给工人们去做,只要他们能够严格遵守规定,保证原材料的质量即可。”
“是,先生!”
在座的官员们闻言后纷纷表态支持,并保证定会尽全力配合好每一项安排。
然而当听到李先生继续说道:
“但我以为,仅仅拥有一个稳定的煤炭供应基地还远远不够。
为了更好地推动我们的改革和发展蓝图,接下来必须进一步扩大经济基础与人才培养规模。
所以,借此次科举考试之机,我已经初步拟定了几位合适人选,打算等殿试结束后便立即着手筹备创办新式学府之事。
那里不仅传授传统的儒家经典,还会涵盖更多实际应用的知识领域。”
屋内顿时陷入了短暂而又沉重的寂静之中……众人都在思考着这句话背后的深远意义及其可能会给自己所在位置带来何种影响。
李承影这话如果是对别人说的,那势必会引起新一轮的风暴。
真的,一个来自宣府边陲之地的秀才,竟要在京城开设书院,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宣府那种偏远地方,能有什么样的人才?更何况,他还是个初出茅庐、毫无名气的读书人。
然而,在这个风云变幻的朝堂中,竟然有人敢提出这样的计划,让人不禁感到一阵诧异。
“好啊,先生若是要开设书院,想必一定会引得全城轰动,万人空巷!”
吴春全在一旁激动地说道。
他的话音刚落,立刻意识到自己的话语有些不妥,气氛陡然变得尴尬起来。
其他人的表情都变得微妙起来,对他的话表示了强烈的质疑。
秦盛见状,轻轻拉了拉他的衣袖,低声警告他不要再说下去,以免引起更多不必要的麻烦。
“行了,你们也别这么为难,”李承眼中的光芒渐渐黯淡下来,带着几分哀怨的口吻继续道,“要不是我身份所限,我自己也能考个状元出来,到时候开宗立派还不是什么难事?”
说着,他看向天顺帝的眼神愈发哀伤。
天顺帝赶紧转头避开,心中却涌起一股莫名的同情与无奈。
尽管他理解李承影的理想抱负,但在当前情况下,实现起来确实困难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