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样的紧要关头,“伯爷,定国公求见。”
楚铁的声音从门外传来,显得恭敬而又慎重,打断了房间内略显压抑却又紧张的气氛。
听到这消息,李承影并没有表现出过多惊讶或迟疑,“让他稍等一会儿,我马上过去。”
说完这句话后,李承影转身面向着站在自己身后的这群信任伙伴——他们是他的左膀右臂,在风雨同舟的路上从未离开。
紧接着,李承影沉声道:
“我打算过几日召开一次股东会议,讨论将我们共同奋斗而建立起来的煤场分割成多份股份,使大家都有机会成为这家企业的真正主人之一。
这是个好时机,希望大家能够做好充分准备。”
话音未落,他就迈出了房间,留下一室人各自陷入沉思之中。
看到李承影的身影逐渐消失在视野之外,一直与他相交甚欢的吴春全开口笑道,“咱们家先生还真是挺关心他那舅哥啊。”
然而此言甫出,立即遭到了秦盛的一脚虚踢,并厉声训斥道,“你给我老实点儿!”
话语间透露着几分戏谑之情却也掩藏不住内心的尊重之意。
其余众人其实早就心中明镜一般清晰:
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因为血缘关系让李先生格外照顾徐永宁,但实际上后者即将在即将开启的新篇章里扮演重要角色。
对于如何扩大公司规模以及未来发展蓝图,他们知道徐永宁必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关键人物。
这时,吴春全依旧不解地看着身边人,眉头微蹙,语气充满疑惑地问道,“但是我想不明白的是,为什么那些起初对我们嗤之以鼻、如今却垂涎三尺的人,李先生仍然愿意邀请他们加入?难道不应该更加谨慎吗?”
此番言论引起了所有人的思考,房间里瞬间陷入了短暂而静默无言的状态。
国公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李承影迅速整理了一下衣襟,脸上带着几分恭敬的笑容,迎接进来的贵客。
他虽身居高位,但在这位国公面前,仍显得谦逊而又不失礼节。
“伯爷太客气了,咱们怎么说也是一家人,你不要怪徐某冒昧才是。”
徐永宁摆了摆手,笑容温和,语气中带着几分亲切感。
他身上穿着一件深色长袍,头戴一顶绣有金丝边饰的帽子,显得气度不凡。
两人分宾主落座,仆役小心翼翼地送上茶水,那茶水散发着淡淡的清香,让人感到宁静。
房间里布置得简洁而雅致,墙上挂着几幅书法作品,增添了几分文人气息。
“伯爷这宅子狭小了些,与伯爷身份不符啊。”
徐永宁开口说道,话语中既有赞美也有隐含的关心。
他目光环视四周,在细细打量每一处细节,眼中流露出对这里主人品味的认可。
“国公客气了,李承影原本宣府一名落魄秀才,若非陛下恩典垂怜,赋予重任,何敢奢求这般荣华富贵,更不敢贪图享乐。”
李承音笑着回应道,声音平和中带着诚恳。
他的话透露出对自己过往经历的怀念,也表达了对当前处境的感激之情。
接着,两人之间开始了一段寒暄般的对话,虽然内容上没有什么实质性意义,但气氛却异常融洽。
直到后来,徐永宁才说出了他此行的真实目的:
“伯爷,这次徐某前来,一是因为伯爷获封爵位以来,我一直未能亲自登门道贺,心中实在不安。
二是奉家母之命,将应天府魏国公府送来的信件转交给伯爷。”
“国公真是多虑了,”李承影微微一笑,接过徐永宁手中递过来的书信,“如果不嫌弃的话,请直接称呼我为李承影就好。”
谈话间二人相视一笑,“楚兄过于拘谨啦,其实我很想知道,像您这样的贵族子弟,是否也有什么表字之类的呢?”
李承影轻声询问道。
闻言,徐永宁先是愣了一下,随后脸上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啊,倒是有个不甚考究的名字,叫‘少安’,当年在边疆之地时所取,意为希望年轻一代能够平安无恙。”
他的声音低沉温柔,仿佛那段岁月就在眼前,让人不禁陷入回忆之中。
“少安真是大才啊。”
徐永宁脸上堆满了笑意,语气温和地奉承道,那声音里透着亲近和赞赏。
他的眼光不时在李承影身上游走,是在细细打量这位少年英雄的模样。
几句话过后,气氛显得更加融洽。
这时,徐永宁站起身来,轻轻地一拱手,嘴角仍旧挂着浅笑:
“既然如此,我便不多打扰了,还有些事情等着我去处理呢。”
说着,便转身离开了房间。
这一去一来的简短交谈间,并未提及具体何事要求于对方,但是彼此的心中已是了然于胸——有些默契与立场无需明言自明,只待时机合适自然会有结果展现出来。
李承影并没有立即展开刚刚送来的那份厚重信笺,那是魏国公府亲笔所书,但他心中早已有数:
此番书信内容必定涉及对其与徐又蕊之间联姻之事的认可和支持。
要知道,虽则远在江南之地坐拥一方权力中心的魏国公主系出同源,亦是昔日中山王徐达之后裔,却因历史原因而未能完全融入京城的政治格局之中。
当得知皇上亲自指定了自己与徐家之女结为夫妻的消息那一刻起,李承影就明白过来:
哪怕自己日后得罪了不少权贵乃至天下读书人,在这种情况下只要陛下一日未变初衷,来自应天方面的支持便不可能消失。
反之,为了表示对皇上的绝对忠诚,这些看似高不可攀的老贵族们甚至还会表现出比平时更加尊敬的态度来对待这样一个年轻的盟友。
直到有一天圣意发生了变化为止……不过,这都是将来的事情了。
而现在,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眼前的局势。
“为了点荣华富贵,这可真是不容易啊!”
李承影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轻轻嘟囔了一句。
夜幕低垂,街角的灯笼发出昏黄的光晕,映照在他略显疲惫的脸上。
“先生在说什么呢?”
这时,一缕微弱的声音从门缝里传来,天顺帝半张着头,好奇地问道。
他那张带着几分狡黠的脸庞显得有些模糊,仿佛被门外的夜色浸染了一般。
“你是皇帝,竟然偷偷摸摸地扒别人的窗台,你不觉得这样很掉价吗?”
李承影转过身,无奈地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他摇了摇头,对天顺帝的行为颇感无语。
“在这里,我就是您的学生嘛。”
天顺帝一脸的无辜,嘴角却勾起不易察觉的笑意。
他的脸皮显然已经练得炉火纯青了,让人看了不由生出几分无可奈何的感觉。
“这次只要你不松口,徐又蕊我是娶定了。”
李承影微微皱眉,语气中透露出坚定。
他看着天顺帝的眼睛,仿佛要穿透他的心思。
“先生你可别干这种得了便宜还卖乖的事,”天顺帝露出一副认真的神情,说道,“天下谁不知道徐又蕊是出了名的才女?多少人对她仰慕已久,你这不是在自欺欺人吗?”
“只见过一次,连她的真容都没看清,我不是诸葛亮,哪来那么多未卜先知的本事?”
李承影眉头紧锁,语气中充满了郁闷。
他叹了口气,对眼前的事情感到万分头痛。
确实,他和徐又蕊在定国公府见过一次。
那时,徐又蕊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温婉端庄、举止优雅,一言一行无不透露着书卷气。
她对待人非常友善且谦逊,无论与谁交流,总是面带微笑,使人感到亲切。
至于容貌嘛,由于当时场景比较仓促,加上李承影自认为还处在“外貌协会”的初级阶段,对颜值有着较高的期待,所以没有太多时间仔细打量。
“你不知道吧,其实我亲眼看见过徐又蕊本人,她真的是美得不可方物。”
天顺帝一脸认真地说起这事时,眼神里闪过羡慕的光芒。
“那日她穿着淡紫色绣花长裙,在众多女子中犹如一颗璀璨明珠,让人过目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