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嫣不知道该怎么安慰苏哲。
她看到苏哲刚刚写的价格是一千万,就算现在把这幅画倒腾一番,撑死也就卖个八百万,还不一定有人要。
白白亏两三百万,是人都难以接受。
汪老以为苏哲真的出了五千万左右,也替苏哲心疼,宽慰道:“年轻人,古董这一行水很深,以后要多听多看多学,这次,就当是买一个惨痛的教训吧。”
苏哲听出他是好意,于是感谢道:“多谢汪老教诲。”
只是别人就没有这么和善了。
他们难得见到被当场打眼的,其中就有人忍不住卖弄道:“小兄弟,知道为什么你会上当么?”
“愿闻其详。”苏哲说道。
他来到这幅画的面前,指着画的落款道:“你看这个名字里面,有两个小点,这可不是什么墨水滴上去的。而是古人,因为太想展现自己技艺高超,故意留下的印记。为的就是打眼别人,实际上,你用心去看,会发现这两个点,其实就是造假者的名字。”
他还告诉苏哲,应该斜着看,只有斜着看,才能够看出来,如果只是正面看,就是两个黑点。
韩嫣感受到一阵尴尬,但是她并没有选择离开,或者是觉得丢人,而是选择跟苏哲一起面对。
她小声的对苏哲说道:“等画卖了钱,分我一半。”
苏哲点头道:“好。”
韩嫣的言外之意,就是竞价的一千万,她也要跟苏哲平摊,这样每人只亏损一百五十万左右。
苏哲感谢她的仗义。
那名滔滔不绝的老板,还想继续揶揄苏哲,他以为苏哲听不懂他之前,解释时候的指桑骂槐。
另一位“看不下去了”,“仗义”的说道:“人家这么年轻,还不许人家打眼了。小兄弟,你也别太难过,这幅画我出一千万收了!”
“多谢,不过一千万太低,我不卖。”苏哲说道。
这人的脸立马拉下来:“我好心好意帮你,你竟然不识抬举,活该亏死你!”
苏哲解释道:“这是真迹,如果一千万卖了,我才是亏死。”
“哈哈哈~”
“行啦刘老板,人家不愿意接受现实,你就让他自我陶醉去吧!”
苏哲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当着他们的面,小心翼翼的将两根嵌入式卷轴,从画中取出。
随后食指放在画的边缘,轻轻的扣。
所有人都不明所以。
可是一分钟之后,画的一角,缓缓出现了翻卷。
众人从刚开始的嘲弄,变成满脸的错愕。
懂行的他们,看起卷起的角,他们已经意识到,这是怎么回事。
画中画!
在民国时期,有一些手艺非常高超的人,为了防止国宝被东瀛人抢走,因而会用廉价真迹,套在国宝外,进行造假。
苏哲买的赝品就是廉价古董画,但是里面套着的真迹,才是价值连城的国宝。
当赝品表层被苏哲揭开,里面出现的,赫然是这幅画的本尊,柳宗元的真迹!
所有人花去比苏哲刚才更长时间,想要力求这幅画是假的。
然而,不管他们怎么验证,最终都证明这幅画是真的。
那么这幅画的价值呢?
首先这本身就是柳宗元的真迹,价值就不会少于七千万。
而且古董商往往都要编制一个离奇怪诞的故事,让古董变得离奇曲折,从而抬高古董价值。
这件真迹,是画中画,是民国时期工匠保护国宝不会流失海外,进行的以真乱假的杰出代表。
根本无需添油加醋,就能抬高价值。
赝品跟真迹摆在一起卖,光这个故事,就值一千万,总价值估计要上亿。
汪老此时脸上也挂不住,但他对于这么有历史价值的国宝,喜欢的不得了!
于是厚着脸皮问苏哲说道:“年轻人,都说君子不夺人所爱,不过老夫对这件宝物十分喜爱,可否忍痛割爱卖我?我出一个亿!”
刚刚还在揶揄苏哲的老板立刻加价道:“我出一亿两千万!”
此时他可不讲武德。
宋老板看不下去,立刻道:“一亿三千万!我替汪老买了!”
苏哲让他们打住,然后对汪老说道:“东西我可以转让给您,不过要一亿六千万!”
“小子,别蹬鼻子上脸!你仗着汪老喜爱,你就坐地起价?”旁人看不下去,直接说道。
韩嫣也想让苏哲见好就收,但她熟知苏哲的为人,不可能平白无故,做出这种坐地起价的事情。
汪老也是韩嫣的想法。
“他难道是在考我?这幅画还内有玄机?”
汪老拿起放大镜,开始仔细的端详这两幅画。
经过再三确认,第一幅是赝品,第二幅是真迹,没有哪里不对的地方。
但如果只是这样,苏哲不会开价一亿六千万。
这超出三四千万的部分,绝对是其他价值。
他忽然想起,刚刚苏哲可是花了很长时间观摩,没有把握,苏哲是不会这么自信的。
他努力回想苏哲刚刚的观摩画面,脑海之中,就跟放电影一般回放。
突然间,他回忆起,苏哲是整幅画观摩了好久。
整幅画……画轴也是整幅画的一部分!
他连忙用放大镜,仔细的观察画轴。
画轴不起眼,再加上原本所有人都认为,这幅画就是赝品,所以没有人会去在意。
可汪老经过仔细的掂量,发现画轴要比正常的木头要重一些。
他知道,画轴肯定有说法,但是他的水平,也止步于此,实在是不解其意。
于是他向苏哲请教道:“年轻人,还望解答。”
苏哲当着众人的面,将嵌入式画轴的嵌槽掰开,只见里面出现的,是一节二指长的玉管,管子里还藏着一份保存完好的竹简。
所有人都看傻眼了,他们哪里能想到,一幅赝品画里,藏着两件真迹。
苏哲再将另一个画轴掰开,里面同样是玉管,玉管里也是竹简。
汪老双手颤抖的打开竹简,只见里面出现的文字,赫然是西周鲁国的文字。
这是西周书简!两个画轴里,刚好是上下两册!
而且是保存的如此完好的书简!
其价值,三千万都算少的。
汪老激动且疑惑的问苏哲道:“年轻人,你是怎么知道,里面是竹简的?”
苏哲回答道:“我不知道里面是竹简,不过我知道,这位造假的工匠,想要保护的肯定都是国宝级的。”
“原来如此,不过你开价一亿六千万低了。”
“不低,我这纯属捡漏。一亿六千万对我而言已经足够。”
说着,苏哲把所有的宝物,都归了汪老。
此举让汪老颇为好感,因为苏哲如果真的爱钱,就这两件真迹,稍微炒作一番,绝对超过两亿。
他将自己的名片递给苏哲道:“我是文物局的汪泽,还未请教你的尊姓大名。”
“我叫苏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