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定了决心的白杰顿时也不管会不会被人类的光学设备直接“看到”了,径直向着中心区域游去。
大量的人类设备经过他的身边,已经不单是指示灯了,一些海底探照灯也开始照亮大小不一的范围,同时让白杰对于周围环境的掌握也顿时上升了老大一截。
可见范围内,他几乎认为自己是被人类的各种设备给包围了。
虽然人造物越来越多,但是应该不会有海底杀伤性武器。
开菊兽都能够安全的不断从突破口钻出,万里奔袭太平洋沿岸,那么至少证明在虫洞附近肯定是足够安全的。
第二次来到虫洞,白杰开始回忆电影情节。
那些所谓的官方资料不论,就按电影剧情和画面中展现的细节来看,那个所谓的虫洞都不可能是在马里亚纳海沟之中。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电影中机甲猎人走到虫洞附近的时候,头上甚至都还有从海面上透射下来的光芒,这是一点。
然后剧情上机甲猎人短时间内沿着海床到海底悬崖之后,跳下去的距离也极其短,最多也就是跳进一个小盆地的样子,又哪里称得上什么海渊。
然后还有充当背景的游鱼,那明显是浅海生物的样子好吗,深海生物哪有长得那么正经的。
而相对有技术含量一点的问题在于,剧情中机甲猎人携带的那枚核弹当量是120万吨,这听起来已经是非常恐怖了,上百万吨?
但是如果仔细对比电影的话,在那大场面的爆炸瞬间,危险流浪者弯腰蹲防后大概为五十米吧,核爆产生的水下空泡半径在至少五百米左右,代入危险流浪者的身高,那么一算,120万吨核弹炸出的空泡有一千米左右。
这里就可以引入一个理论试验案例,史上最高爆炸当量的“沙皇炸弹”达到5300万吨当量,如果在马里亚纳海沟试验爆炸,炸出的空泡是一千一百米左右。
所以说,120万吨这么“小”当量的核武器如果真的在万米深的海渊中爆炸,那你完全可以当它是个大号爆竹,炸开的空腔气泡或许连几十米都够呛。
即使是这个现实世界的虫洞位置明显高于马里亚纳海沟,海底压力会少个几十倍左右。
但是电影的爆炸效果那也不可能是区区一百来万吨核弹就能炸出来的
所以白杰非常怀疑环太平洋的编剧到底知不知道万米海渊代表着什么。
不过就算是有瑕疵,也不妨碍环太平洋是一部好电影,至少编剧比某749,或是皇子和亲这类剧情的创作者强太多太多了,咱就是说:文化创作者一定要有文化。
当然实际上,在真正播出的电影中,自始至终从未有一句台词描述过虫洞的具体位置,只能从电影展示的环境中推测。
白杰继续向前游去,明显感觉到空间壁越来越脆,越来越薄弱。
到了……
看着面前的虫洞,巨大的光痕将海水划分成两个部分,溢出的光线如同巨兽的脉搏,清晰而缓缓的跳动着。
之前来看,虫洞不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
之前自己进行的都是一些不靠谱的小实验,那么现在,就是时候验证自己的猜想了。
白杰胸口的橙黄色器官缓缓张开,一块连皮带肉的怪兽指骨被吐了出来,这是白杰当时吃那只开菊兽专门剩下的一小点,就是为了现在用的。
白杰依稀记着在原剧情中,正是只有开菊兽才能打开虫洞。
可惜,当白杰抓着这根开菊兽副肢的一部分,将之直直捅进红光裂缝的时候,这根爪子同样没能进入光芒之中,而是如同穿过幻影的似的直接出现在了裂隙的后方。
显然,此时的虫洞将任何东西都拒之门外,就连一脉相承的开菊兽都不例外。
这是什么情况?
咋的,虫洞还挑食了?
我都不挑食!
所以,现在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这个虫洞现在应该处于某种“休眠”状态,在这样的状态下除非是非常有针对性的进行时空方面的干涉,否则都决然无法碰触到它。
可是在白杰观察空间壁的感官里,这里除了空间壁更薄,更不稳定,并没有其他的异常了,至少这个虫洞他也看不出什么门道。
这似乎也不奇怪,毕竟虫洞出现在地球这边的只是一个出口而已,主体部分位于外星球的“开门”装置肯定拥有着很大程度上的主控权。
先驱可能在用这种虫洞入侵多个星球,所以他们一定不会让一些文明反向入侵自己的星球。
而且为了节省能量,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先驱完全没有必要在开菊兽不展开攻击的时候还一直开着门。
看来这就是人类无可奈何的原因了。
不过也有可能先驱没有一直维持传送门的能力。
白杰对此有个猜测,虫洞的开启和运输大型生物,这想必会是一个消耗巨大的事情,毕竟要做到符合客观规律,这可是是可以穿越无边星河跨越光年甚至是不同次元的神奇之物。
如果先驱对于虫洞的利用已经达到了随心所欲完全不用在乎任何消耗的程度,那么开菊兽也不应该是一头一头的出现,而是会在短时间内全军出击,转瞬间将整个地球推平或者完全污染。
所谓的收集人类反抗能力情报之类的理由,完全不足以说明先驱那种让开菊兽不断添油送死的举动。
你要真去测试人类的承受能力,那也完全可以一次性派个十头八头开菊兽之类的。
所以白杰判断,或许虫洞的穿越并非是简单的开门而已,甚至还有着“载货量”的限制,开门需要能源,通过不同等级的开菊兽更是需要消耗额外的大量能源。
越是大型、沉重,越是耗费巨大。
而为了提高虫洞的载货量,或许那会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海量物资和能源的过程。
这就解释了为何从开菊兽开始入侵地球以来,出现的怪兽等级越来高,间隔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却绝不会是一头接着一头源源不断出现的原因。
当然这种情况正在改变,在单个开菊兽袭击事件已经发展到如今这个阶段,紧接着出现的几乎肯定会是双重事件。
还有一点,虫洞开启的程度并非是线性的增加,而是以某种规律呈现迅速攀升的势头。
从2013年的第一次袭击开始,开菊兽的出现速度不断加快,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到了后来,单单2024年一年里就有十几起的怪兽袭击事件。
然后时间进入2025年,单只开菊兽袭击的历史也马上就要结束,接下来很快就要发展成两头开菊兽同时出现,然后是三头开菊兽,甚至根据赫尔曼博士的推测,或许再过不久人类就不得不面对几分钟就出现一头开菊兽的绝望局面。
在不知不觉中,白杰的想法与赫尔曼博士不谋而合。
关于开菊兽的出现规律,赫尔曼有着一个相对精确的数学模型,而其之所以能够进行准确预测的根源,或许就在于虫洞“开门“进程的固有规律。
想要捅破一个突破口很难,最初的扩张大概也是急不来,然后随着进度的推进,或许很快就会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通道了。
言归正传,毕竟此时离他进入这个世界也才五天多,对于虫洞白杰倒也暂时没有什么非要探索个清清楚楚的心思,无非是碰到有趣的事物下意识想要了解一下而已。
从短时间来说,他的主要目标还是放在一些更加实实在在的方面,比如那些大概很快就要穿越而来的开菊兽。
每猎获一头,都是一份巨大的收获啊!
只是关于捕猎方式的选择还有些说头。
是要直接逮住吃掉?还是放一只回虫洞,然后自己也跟着进去。
现在白杰已经决定,不让人类掺合这一次的狩猎。
如果人类的武装力量短时间内不会出现在这个远在太平洋东南域的角落,那么白杰就更可以专心致志的展开捕猎行动了。
在这方面,白杰还是有些把握的,毕竟开菊兽设定的目标可是人类,白杰选择直接捕猎说不定能打它们一个措手不及!
当然一些事先的准备也是少不了的。
白杰扫视了一下周围,对于附近海域大量的人类设备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不顺眼。
emmm,准备干点坏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