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曾阿牛开了两枪。
打歪了!
AK47和他们平常打鸟,打野猪用的双管猎枪不一样。
后坐力太大,而且,曾阿牛怕人看见,都是用布包着。
这准头,自然偏的厉害。
但是就这两声枪响,直接让前面面包车里的两名特警全身一麻。
“怎么了?”秘密调查组组长见势头不对,连忙询问。
“阿sir,枪声,那不是农村里打猎的猎枪声,那是AK47的枪声!”一名特警神色紧张。
这乡巴佬手中怎么会有AK47?
那可是AK47!
“什么!”秘密调查组组长也惊了。
他虽然不上一线的,但是也摸过枪,非常清楚一把AK47有多大的威力。
可以这样说,只要打中车身了,他们所有人都要完蛋。
那直接可以将整辆面包车打个对穿。
双方火力就不在一个层面上。
如果对上双管猎枪,他们凭借两把警用手枪,还能抗衡。
那是一点都不发怵的。
但是对上AK47,那直接双腿哆嗦。
远一点,他们的警用手枪一点威力都没有。
但是对方隔着一两百米,都能精准射杀他们。
子弹的威力,能轻易洞穿汽车。
“还击,打他们的车胎。”秘密调查组组长此刻也顾不得可能引起外交纠纷了。
“砰砰!”两名特警还击了。
但是并没有打准。
这并不是他们枪法不行,而是这土路太颠簸了,后面还有一把AK47在追击,司机根本不敢慢下来。
如果过山车一般的状况下,想要打中,太难了。
而此刻,曾阿牛也被对方的枪声所激怒。
“哒哒哒~~~”
“哒哒哒~~~”
AK47宣泄着曾阿牛的怒火。
“啊~~”一声闷哼,AK47的子弹,意外穿过了面包车,打中了里面的秘密调查组组长的脖子。
这纯属意外。
谁也想过会发生这事。
秘密调查组所有人,都没想过这次过来调查,会出现枪战,更没想过对方会有一把AK47。
秘密调查组组长更没想过,自己会中枪,而且打中了脖子。
血汩汩地流,根本压不住。
曾阿牛也没想过,自己扫射中,会意外扫中对方。
曾阿牛也不敢开枪杀人,而是瞄准的对方车胎,和车底部。
但是,有时候,意外就是这样发生。
颠簸的土路上开枪,什么情况都会发生。
这时,被吓坏的老光棍惊恐地大叫起来,在车里挣扎起来。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脖子中弹,疯狂飙血的秘密调查组组长身上。
谁也没料到,一路上都老老实实的老光棍会发疯起来。
众人被其挤的东倒西歪。
等再回过神,想要控制老光棍,其已经拉开车门,跳了下去。
“咕噜噜~~~”老光棍来了个滚地葫芦。
“吱~~~”中巴车紧急刹车。
曾阿牛等人提枪就跳了下来。
“走!”秘密调查组一看形势不对,也不敢下来继续抢人,连忙驱车逃离。
而曾阿牛等人,也并不追赶。
他们的目标是将老光棍带回来。
既然老光棍跳车被他们抓到,那对方跑不跑,他们也无所谓了。
“老光棍,你这次可是惹了好大的麻烦!”曾阿牛上去就是一脚。
“别杀我,别杀我!”老光棍抱头大叫。
“妈的,谁杀你了。走,跟我们回村!”众人踹了几脚,将其带回中巴车上,返回村里。
陈暮那边在河里蹲守了数小时,没有任何收获后,也驾船返回。
这一返回,看见老光棍已经回来,并且已经被移交给王寡妇看管,长嘘了一口气。
“哥哥仔村长,他们还是出事了。”老村长将陈暮拉到一旁,将事情始末说了一遍。
“你是说,老光棍看见那个调查组的头被阿牛哥一枪误打中了脖子,估计活不了。”陈暮说。
老村长点头。
“对方死了人,这件事肯定闹大了。他们不敢过来闹事,但是海鲜舫这条路,我们肯定不能再去交易了。不然,对方肯定抓人。”老村长说。
陈暮点点头。
这一点,陈暮也是明白的。
之前港岛不抓人,那是因为没证据。抓了也没用。
你抓了我,最多告我一个非法贸易,还不是罚款了放人。
所以,之前陈暮不怕。
但是现在,对方死人了,而且死的是一名有职务的人,那就不一样了。
对方一定会报复的。
“我明白了。”陈暮点头说,“那暂时我们不要去交易了。我来想办法去和港岛其他海鲜工厂交易。”
这一条贸易路线,是一定要打开的。
现在渔民村这边,就是靠这个来发家致富。
至于说,其余村落,现在开始陆续出现了一些港岛商人过来开厂。
那些村民将房子出租出去,地皮出租出去,然后去打工的事,陈暮是不会做的。
那样虽然也能发家致富,但都是辛苦钱。
真正的钱,都给那些港岛商人赚走了。
陈暮可没那么傻。
“老村长,我去打开鱼市商路。这几天,就麻烦你去让大家投入到工地修建上去。工钱一样给。村里走账。让大家就算暂时不开工,也一样有工钱拿。”陈暮说,“和之前打渔待遇一样。”
“行,这个我懂。那需不需要曾阿牛躲一躲?”老村长询问,“他那把枪...”
“那把枪是我从海里掏的,没有任何人知道。查也查不到。他也不用躲。”陈暮说,“如果警方真的来调查,那将把那把枪扔海里去,到时我再捞上来就是。”陈暮笑说。
捞上来!这扔下去几十米,上百米深,他怎么捞?
不过老村长也没多问。
这就是陈暮的秘密。他好奇,但不问。
他这个村长怎么能担任那么多年,就在于他非常清楚什么该自己知道,什么不该自己知道。
听闻暂时不能出海,所有村民极为郁闷。
因为不出海,就没钱。
但随后听闻和李工头他们一起开工去修路,一样拿每天10元钱,顿时喜笑颜开。
有钱拿,没有人不开心。
猛然间,增加了数十名青壮年加入修建,村里的基建也开始提速。
至于李工头那担忧工程量不足的问题,陈暮直接给他们吃了一个定心丸。
等村里修完路后,就开始修学校,修医院,修祠堂。
这恐怕就今年就忙完了。
如果他们还要干,明年再给村里家家户户修小洋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