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已经定下来要称帝这一计划。
但是称帝之事兹事体大,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筹备。
而当务之急,是张角与黄殊的正式权力交接。
两日后
黄巾军高层将领纷纷受邀前来郡守府。
其中包含了黄殊的十一个弟子以及张角、张梁、张宝他们的弟子九人。
原本张角他们的弟子更多,多达数十近百人,但随着起义接连战死,如今也只剩下九个高层将领。
“诸位,今日叫你们前来,主要是老夫深感无法继续胜任率领黄巾军。”
“所以,老夫决定,将黄巾军的权力,交由师叔来执掌。”
“师叔他自从来到冀州后,屡次率领我们击败敌军,更是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提升。”
“相信,你们会比推崇我,更加推崇师叔。”
张角手持九节杖,对着在场的众人说道。
“大贤良师,那...那你呢?”
周仓不舍得看向张角。
虽说他也尊敬黄殊,认为黄殊同样能率领他们推翻大汉。
但他更加尊敬张角,毕竟,周仓是张角的弟子。
除了周仓之外,其他人也同样如此。
“我自然还是在的,不过以后黄巾军的决策,会有师叔来决定。”
张角欣慰的笑了笑,说道。
“其实,我也觉得大贤良师所言极是。”
“黄天大神不仅道法通玄,同时还曾在大汉朝廷坐到了太傅的位置。”
“我们太平道想要发展,政治方面同样不能有缺。”
从青州来的王度点了点头,十分认同的说道。
他曾经干过县令,对于黄巾军的问题也最有感触。
故而,他更加觉得张角的决定很正确。
“师叔祖来率领大家,我没意见。”
管亥目光灼灼地看着黄殊,笑道。
“我们也没意见。”
众人纷纷表态。
毕竟,黄殊的手段他们都见过了,没见过的也都听说过。
黄殊走到主位前与张角对视了一眼。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
“那以后,本座便执掌太平道、黄巾军的未来发展。”
“必定会带领诸位,推翻大汉的暴政,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
转过身,黄殊朗声对众人说道。
“黄天大神万岁!”
“黄天大神万岁!”
众人齐声高呼,拥簇着新一任太平领袖。
“百姓万岁!”
“百姓万岁!”
黄殊高举着拳头,运用一丝狮吼功,声音顿时盖过众人。
“百姓万岁!”
听到黄殊的喊话,众人立刻改换口号。
“停!”
良久,黄殊大声叫停。
众人立刻停止了呼喊,纷纷看向黄殊。
“既然,我们是要推翻大汉的暴政。”
“那么我们自己,也需要做出表率。”
“若是推翻了大汉,我们却成了当初我们痛恨的样子,那我们这么做的意义又是什么?”
“所以,我决定明年登基称帝,向天下以示我们推翻大汉的决心。”
黄殊身体如枪站的笔直,朗声对众人宣布道。
“这是好事啊!”
“对啊,这样大家也可以有功封赏,有过罚之,可以大大的激励将士们杀敌的决心。”
武将们纷纷露出笑容,一个个跃跃欲试。
此前他们立了功也没有向过去报功,毕竟黄巾军穷,也没有长远的规划。
立了功,顶多就是给你安排点人让你率领,然后让你吃几顿好的。
“有国家就有朝廷,有朝廷就有制度,有制度就要有法度。”
“我会尽快安排一套属于我们的制度,希望诸位能够遵循制度,唯有约束好自己,才能更好的约束他人。”
黄殊点了点头,笑道。
“我们不懂,黄天大神说什么就是什么。”
于毒、张牛角等人开口道。
“师叔,他们都是淳朴之人,胸无点墨的,等事情定下来交代他们去做就是了。”
张角哭笑不得的说道。
黄巾军中没多少识字的,跟他们谈政治,简直是在对牛弹琴。
“行,既然如此,那大家就先散去吧。”
“对了,抓紧筹备御寒的手套、靴子,过几日,咱们将要攻打河内。”
黄殊微微颔首,而后对着众将叮嘱道。
“诺!”
徐荣、颜良等人连忙应声。
众将士们纷纷离去,堂内就剩下黄殊与张角三兄弟,以及政治能力突出的沮授、田丰。
“师父,你刚刚提到制度,我们直接照搬大汉朝廷的制度不就可以了吗?”
田丰不解的看向黄殊,询问道。
“不,大汉发展到如今,已经证明了这套制度已经用到了尽头。”
“如今是改换制度的最好时机。”
黄殊摇了摇头,解释道。
“可,重新制定出一套新的制度来使朝廷运转如常,这怕是需要数代人的努力与完善。”
“从无到有...何其难也。”
田丰面露难色的叹息道。
诚然,大汉的制度有些陈旧,但想要重新弄出一套新的制度实在太难了。
黄巾军又缺乏政治人才,仅凭他和沮授,累死他们算了。
“在雒阳的这一年里,我一直在思索此事。”
“如今也算是有个粗浅的章程,这两日我争取把这套制度拟定出来,到时给你们拿去看看,查漏补缺。”
黄殊笑了笑,立即说道。
三省六部在后世朝代已经十分完善。
他虽然了解不算多,但是大概的框架是没问题的。
在有框架的情况下,田丰、沮授他们往里面填充、完善,应当是足以完成这一套制度。
三公九卿很多权力都有交叠的迹象,如果三公九卿足够完美,后面也就不会全都改为三省六部。
“师父大才,吾等敬服。”
听到黄殊这么说,沮授、田丰立刻肃然起敬。
以往,他们敬佩黄殊的实力、志向,如今他们又多了一条敬重黄殊的理由。
一个能够凭借一己之力鼓捣出一套供朝廷运转的制度。
何其恐怖!
“好了,田丰、沮授,你们也盯着点军中筹备御寒之物这件事。”
“此事关乎河内大计,万不可出现纰漏。”
黄殊目光在两位弟子身上停留,嘱咐道。
“弟子明白!”
二人躬手一拜,立刻离开了正堂。
“好了,我回去拟定制度了。”
黄殊起身,对着张角他们说了一句,动身返回自己的府邸。
“恭送师叔。”
三人同时起身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