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率部撤回府谷后,十多天转瞬即逝。高迎祥义军依旧盘踞在河曲县,尚无渡河攻打府谷的迹象。然而,府谷县本就因连年战乱贫穷不堪,此前起义军与官兵反复争夺县城,致使城内百姓几乎逃亡一空,如今城内大多是李明的随军家属。城外,李明安置了两万多流民,因错过春耕,安排他们种植了成熟较快的黄豆。
粮草匮乏的难题,如巨石般压在李明心头。大军长期驻守黄河防线,粮草消耗巨大,府谷储备早已捉襟见肘。此前李明大力剿匪,绥德巡抚钱守庸治下土匪强盗大多被剿灭,残余逃至辖区外,如今境内无匪可剿,剿匪缴获补粮饷的办法行不通,粮饷难题愈发严重。
为解困境,李明在府谷营帐召集众将领商议。营帐内气氛压抑,李明神色凝重道:“如今高迎祥暂无动作,但粮草告急。黄河防线驻军消耗大,长此以往难以为继。咱们剿匪虽有成效,却没了缴获补粮饷,局面艰难。”
右营统领焦铭挠头道:“将军,要不从黄河防线撤些人回来?高迎祥短期内似无进攻打算。”
中军副统领张浩赞同:“是啊,将军,撤部分兵力可节省粮草,当下需权衡利弊。”
后营统领满天星皱眉:“话虽如此,也得提防高迎祥突袭,不可掉以轻心。”
李明思索后,叫来传令兵:“速去黄河防线,传我令,让左营统领赵刚率将士撤回府谷,留少量斥候警戒侦查。告知赵刚,与协助布防的苏怀玉安排好斥候,密切留意对岸动静,有情况立刻来报。”
传令兵领命,快马赶往黄河防线。此时,赵刚与苏怀玉正在河边大营指挥布防。见传令兵来,赵刚接过命令,思索后大声回应:“知道了,告诉将军,我和苏怀玉一定办妥!”
随后,赵刚召集左营将士传达撤军令。士兵们收拾行装,有序返回府谷。苏怀玉协助安排撤军,并部署斥候任务,确保防线监视无误。
左营撤回后,李明与众将再次商议,因粮草紧张,将军队训练改为两日一操。训练日,士兵严格操练提升技能;休息日,各营帮百姓屯垦,疏通沟渠、翻地劳作。
不久,黄豆迎来丰收。漫山遍野金黄,豆荚饱满,李明士兵与百姓一同收割,分工协作,田间一片繁忙。
收获完成,按安置流民约定,百姓向官府缴纳一成半黄豆作赋税,给李明三成黄豆。
收获后,天气转冷。李明调整训练计划为每三日一训,剩余两天组织士兵为过冬做准备。部分士兵挖地窝子、搭住所,部分收集柴火、稻草。同时,安排士兵帮百姓修缮房屋,准备过冬物资,增进军民情谊。
收完赋税后,李明安排的士兵衙役请示府谷县周威周县令:“大人,这批粮食是否上交知府大人?”周县令当即点头,写好公文盖上大印,派师爷带士兵衙役押送粮食去知府衙门。
知府大人收到粮食十分惊讶。他所辖其他各县受战乱、天气影响,加之底层腐败、乡绅横行,税收多未达一半,而府谷县竟能上交这么多。知府对府谷县,尤其对县令周威治理之功赞不绝口,称要将其作为典范通报各县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