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打赢胜仗后,即刻下令阿玉率女鸟铳兵从白羊隘撤回府谷县大营,协助满天星加强大营防御。
三日后,分散追剿残敌的部队陆续归营。李明迅速组织人手统计此次战役的详细情况。经统计,在这一系列战斗中,明军共计斩获蒙古鞑子首级600多颗,俘虏1000多人。此次蒙古骑兵入侵共3000多人,除被俘虏与斩获的,剩余近千人在乌恩和巴特尔带领下,攻破清水口关后逃回草原。另外还有几百人逃散在延安府内,或落草、或被当地百姓打死、或冻饿而死、或被其他附近不敢上前的各路官兵捡便宜砍脑袋报功。
这1000多俘虏里有蒙古首领图鲁姆的妹妹乌兰,她会说一口流利的汉语。李明下令把乌兰带回营帐亲自审问。李明冷冷的看着她,严肃地问:“你们部落除了这次来犯的这些人之外,还剩多少人?其中能拿起刀枪弓箭打仗的壮丁有多少?老弱又有多少?部落位于何处?”乌兰坐在那里,双手被绑,抬起头,一脸不屑地回道:“呸!你们这些明军,别做梦了,我是不会说的。我们蒙古人不会向你们低头!”李明耐着性子又问:“你们部落的冬季粮草储备如何?后续还有没有能力再组织大规模入寇?”乌兰冷哼一声,别过头去,不再说话。李明再问,她直接开骂:“要杀要剐随便,想让我透露消息,瞎了你的狗眼,绝不可能!”李明被她激怒,下令把她押下去好好看管。
当晚,负责看押乌兰的几个士兵,见乌兰容貌绝美,而军营里就鸟铳兵那些黑脸悍妇是女的,他们瞬间起了邪念。可一想到军法处置的严重后果,又不敢乱来。这时,其中一个小个士兵眼珠一转,小声嘀咕:“要不把咱把总手下那些人都叫来,法不责众,到时候就算被发现,也能从轻处罚,甚至没事。”其他人一听,觉得有理,便赶忙去偷偷联络把总队里的兄弟们。一群人鬼鬼祟祟地聚在一起,趁着夜色摸进关押乌兰的营帐。营帐里顿时传来乌兰的哭喊声和惨叫声,但在这群人的暴行下,一切挣扎都无济于事。这事儿一传十、十传百,整个中军都有不少人参与,具体多少最后已经无人能统计过来了。
直到第二天,当其他士兵去换岗时,乌兰已经没了傲娇的神色,衣衫凌乱,身下血迹斑斑,虚弱得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李明知道后,怒发冲冠,立刻将参与此事的军官及士兵召集起来,当然这些人不是全部的,人太多只能拿最初那个百总队的来顶缸了。这些人吓得脸色惨白,纷纷跪地求饶。李明怒目而视,大声斥责道:“军规如山,你们竟敢做出这等伤天害理之事,败坏我军名声,不严惩不足以正军法!”于是下令将百总革职查办,其余士兵每人抽二十鞭子。
这时,旁边的谭师爷站了出来,拱手求情道:“将军,念在他们平日在战场上也算有些功绩,且此次犯错后已知悔改,恳请将军从轻发落。”李明眉头紧皱,内心权衡一番,最终说道:“既如此,处罚减半,士兵每人十军棍,百总降为副百总,暂时处理百总内事务以观后效,若再犯错,定不轻饶!”行刑时,军棍一下下打在士兵们的身上,听起来很响,士兵们也惨叫不止,不过这都是做做样子,其实棍子打的并不用力,因为这些行刑的士兵昨晚也参与了,总不好下狠手。
处理完这事,李明感觉一阵无力,对这个时代的士兵思想觉悟实在是不敢指望了。只能将受辱的乌兰和其他挑剩的俘虏,连同缴获的兵器、铠甲、旗帜等战利品,一同押送至巡抚处,并附上一份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的报功文书。文书里,李明把战斗细节添油加醋,将自己在战役中的决策描述得英明神武、无比关键,同时对部下的功劳也大肆夸大突出,把手下将士们都写成了在他英明领导下才发挥出作用的得力助手。
嘿,你瞧瞧这李明,在明朝这腐败官场的大染缸里,也算是彻底学“精”咯!大家都在这官场里各显神通,要是还傻乎乎地不懂包装自己、吹嘘功绩,那可不就真成了别人眼里的愣头青嘛。现在看来,李明也深谙此道,一头扎进这“浮夸报功”的潮流里,和这浑浊的官场风气渐渐融为一体了。
处理完战后诸多事宜,李明便接受了保安县县令宋知礼的邀请,前往城内赴宴。
李明随着宋知礼进了城,本以为会被引至县衙,没想到宋知礼满脸笑意,热情地说道:“李将军,今日定要让您感受一下咱们保安县的盛情,特意在这县里最大的聚贤楼为您设宴接风!” 说着,便将李明带到了聚贤楼前。
踏入聚贤楼,只见酒楼内人来人往,热闹非凡,空气中弥漫着美食的香气。大厅宽敞明亮,装饰得金碧辉煌。厅内高悬着几盏做工精巧的八角宫灯,暖黄的烛火摇曳,照在雕花的木椅和精美的瓷器上。墙壁上挂着的大幅山水墨画,为这热闹的场景添了几分文雅。
沿着铺着红毯的楼梯上到二楼,宋知礼将李明引入了一间豪华包间。包间内布置得极为雅致,檀木圆桌擦得光亮,摆放着成套的精美银质餐具。四周的屏风上绘着祥瑞图案,与角落里的几盆名贵花卉相互映衬,更显尊贵。
宋知礼满脸堆笑,疾步上前,拉住李明的手说道:“李将军,您可算来了!此次若不是将军您率神兵及时赶到,我保安县百姓可就要惨遭蒙古鞑子的毒手了,您可是我们全县百姓的大恩人呐!” 县丞也赶忙附和:“是啊是啊,将军这一战,打得那叫一个漂亮,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把那些蒙古骑兵打得落花流水,真是我朝的栋梁之材啊!” 一众乡绅也纷纷围上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恭维着,“将军年少有为,英勇无敌,实乃我保安县之福啊!”“此等战功,必定名垂青史!”
李明连忙拱手,谦逊地回应道:“诸位过誉了,李明不过是尽了身为将士的本分。这一战能胜,全靠手下兄弟们齐心协力,奋勇杀敌,还有保安县百姓在后方的支持,李明不敢独揽功劳。”
众人寒暄一番后,纷纷落座。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宋知礼起身,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再次向李明表达敬意后,话锋一转:“李将军此次神兵天降,解救我县百姓于水火,我等铭感五内。只是那些被蒙古人抢走的物资粮食,皆是百姓们的活命之本,还望将军能体谅百姓疾苦,将缴获的物资返还,让百姓能有个喘息之机。” 乡绅们纷纷附和。
李明心中冷笑,他太清楚这些官场官僚的德行,若是把物资交给宋知礼,大概率会被他们贪污进自己腰包,百姓根本分不到分毫。李明神色平静,缓缓开口:“宋大人,此次出征,我手下死伤上百号兄弟,战后抚恤、伤者医治,样样都需要银钱。那些立下战功的兄弟们,按规矩也得给赏银。而且战斗中损坏的武器铠甲需要补充,人吃马嚼,粮草也有不少损失。这些缴获虽说看着不少,可填补这些亏空都捉襟见肘,实在是没办法将物资返还。这些都是从蒙古鞑子手中夺来的战利品,按惯例,本就归我军所有 。”
宋知礼一听,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眼中闪过一丝不悦,但又不好发作。他还想再争取一下,刚要开口,李明却端起酒杯,站起身来,对着众人说道:“今日承蒙各位盛情款待,实在感激。来,我敬大家一杯,祝保安县此后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 这一杯酒,算是把话题给堵了回去。宋知礼见状,也只能无可奈何地放弃,陪着众人一起举杯。
第二天,李明便带着部队和缴获的物资,浩浩荡荡地返回府谷县大营。一路上,士兵们精神抖擞,战利品装满了一辆辆马车,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冰冷的光,似乎在诉说着这场胜利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