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拉德利学生之间存在阶级之差后,顾安语气艰涩地问道:
“那么,这些没有归属的失败者会遭遇什么?”
阿尔弗雷德提醒道:“约书亚,还记得我们一开始的学术讨论吗?告诉我,阶级的本质是什么?”
顾安喉间像是哽着什么,语气愈发艰涩:“是剥削……”
阿尔弗雷德微微点头:“所以,好一些的,可能只是被无视;差一些的,就要沦为被随意差遣、肆意嘲笑的对象。至于更糟的......”
阿尔弗雷德没有再接着说下去,耸了耸肩膀,意思不言自明。
随后,他又着重强调:
“当然,学校是明令禁止公然的暴力行为的。”
顿了顿,他接着说:
“不过,以学生们的心性,一般也不屑于使用这种简单、低级的手段。”
顾安听了,心里一沉,很想问:这潜台词,是不是默许了私下的暴力霸凌,甚至其他更恶劣的行为?
-
此刻,顾安终于忍不住,追问道:“学校真的就完全不管吗?”
对此,阿尔弗雷德只是微微一笑:
“就如你之前所说,拉德利是一所历史底蕴深厚的学校,有着许多优良的传统。”
“约书亚,你期盼学校干涉的,恰恰就是这所学校流传至今的传统。”
“学校不仅不会干涉,反而会极力鼓励这一传统的传承。”
“要知道,拉德利这所学校要培养的,是能够完美适应美国社会规则的精英,而且是上流社会的精英!”
-
这句话一出口,房间内的气氛变得凝重而压抑。
阿尔弗雷德微微皱眉,目光扫过桌面,端起面前所剩无几的咖啡,仰头一饮而尽。
放下杯子后,他抬起头,伸手指了指顾安面前的咖啡杯,示意他也喝一口,舒缓一下紧绷的神经。
顾安小啜了一口温热的咖啡。
苦涩与醇香交织在一起的独特味道在舌尖散开。
随着咖啡因逐渐发挥作用,他有些混沌的头脑也清醒了些。
-
话题重新启动。
阿尔弗雷德总结道:“所以,约书亚,你要明白,你现在所处的环境,跟你此前所处的环境完全不同了。”
“而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一个能够表示自己所属圈子、所属阶级的徽章也是必要的。”
顾安:“阿尔,那这些社团是怎么划分阶层的呢?”
经过刚刚的谈话,他心里已经隐约猜到,美食社在学校里所处的地位,相对来说,一定是比较低的。
所以才会只有那么几个人,连一个新生都没有;
所以才会对自己的加入那般惊喜;
甚至,他们可能还被其他人反复捉弄过,才会以为自己的申请也是一场恶作剧。
这么想着,顾安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
阿尔弗雷德反问道:“约书亚,你觉得呢?”
顾安猜测:“总不能是因为兴趣不同吧?”
阿尔弗雷德摇摇头,否定了他的猜测。
“兴趣只是微不足道的一个方面。”
顾安一头雾水,不是因为这个,那还能是什么?
这时,阿尔弗雷德突然话锋一转,开口问道:
“约书亚,你还能回忆起来美食社那几位成员吗?”
顾安稍稍思索了片刻,皱着眉回答:
“嗯……我大概也就记得小组长的名字了-亚历克斯。”
“还有就是社团成员由 2 个亚裔,3 个白人, 1 个黑人组成,都是11、12年级学生。”
阿尔弗雷德显然对这个答案不太满意,继续追问:
“那么除了肤色之外,其他的信息,比如说他们来自的国家之类的?”
顾安又想了想,语气有些不确定。
“没记错的话……两个亚裔分别是韩国人和新加坡人,黑人是非洲的,小组长是墨西哥的,还剩下两个白人我不太记得了。”
阿尔弗雷德补充道:“剩下那两个,一个来自巴西,另一个来自摩纳哥。”
-
稍微停顿了一下,阿尔弗雷德又将话题引向了新的方向。
“约书亚,你知道学校里头总共有多少名国际生吗?”
顾安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不过,根据他平日里在校园中的观察来看,国际生的数量应该相当稀少。
毕竟他平常基本上,很难见到其他肤色的同学身影。
阿尔弗雷德:“60个,在1200多名学生之中,仅有60个国际生。”
“而这其中非白人仅有8个,并不包括你在内。”
“约书亚,你并不在国际生的范畴之中。”
顾安有些咋舌,没想到总数这么少。
随即,他突然反应过来,非白人8个,美食社就占了一半!
-
“少数派。”
阿尔弗雷德提出了一个词语,停顿了一下,又接着说:“';少数派'; 是一个危险的标签。”
“在群体当中,少数派如果不能占据群体的顶端,居于统帅地位,那么少数派注定是被多数派排挤、孤立的对象。”
“在群体社会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即便自身受到了压迫,也可以通过压迫比自身阶层更低的人来获得满足。”
顾安也立即意识到,国际生们天然是学校的少数派。
分散到各个学院、各个年级中后,更是少数派中的少数派。
阿尔弗雷德点头赞同:“就是这样的。”
“更妙的是,国际生内部并不十分团结。”
“按照不同肤色、不同文化背景,会分化一次。”
“按照所来自的国家,还会再分化一次。比如,和美国的关系是怎么样之类的…”
“就这样,这60个国际生之间就出现了阶级差异。”
“优秀、机敏些的,早早就为自己寻找到了更合适、更高层次的圈子。”
“最后剩下的人就只能抱团取暖。”
“美食社中成员属于是全都占全了,不管是肤色,还是国家阶级。”
阿尔弗雷德有些意味不明地下了结论。
-
阿尔弗雷德也许觉得这种情况很正常,顾安却觉得有些难受。
人原来会因为这么多原因,而划分出三六九等?
即便阿尔弗雷德说自己并不算在国际生行列,但顾安仍觉得自己和国际生们没有什么差别。
中美混血、从小在中国长大、中途转学。
自己没准还不如这些一开始就入学,或者从小就接触了精英教育的国际生们。
-
阿尔弗雷德敏锐地察觉出顾安的想法,不由笑起来。
“约书亚,你不会真把自己带入美食社那批国际生的角色中了吧?”
看顾安尴尬的神色,明白对方还真是如此,他不免挠了挠头,叹口气:
“你都在瞎想什么?你和那几个国际生完全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
“你不可能沦落到和他们一样的处境!”
顾安有些不认同,他并不觉得自己能比国际生们好到哪里去。
“我说,虽然知道约书亚你来自中国,生长环境单纯,所以在某些方面很迟钝。”
“但我没想到,你对自己的情况真的是迟钝到一点都不了解!”
顾安更加摸不着头脑了,不知道阿尔弗雷德都在说什么。
但是他大致能明白对方的意思。
自己在学校的地位,应该是比国际生要高?
面对顾安懵懂的双眼,阿尔弗雷德有些心累地问:
“约书亚,你来自哪里?”
“中国啊。”
“不是这个意思,我换个问法,你的姓氏?”
“顾。”
“不,也不对。”
“什么不对,我不姓顾,我姓什么?”
又叹了一口气,阿尔弗雷德无奈指出:
“约书亚·希尔。约书亚你的姓氏是希尔,你来自希尔家族,这个美国老牌家族。”
简短的几句对话中,顾安有些明白对方的意思了,但还是迟疑地说道:
“阿尔,你知道的,我和希尔家族没有血缘关系。”
“约书亚·希尔,是我妈妈方便别人称呼才给我起的名字。”
针对顾安的不自信、迟疑,阿尔弗雷德一针见血指出:
“但是,你的入学登记名字就是约书亚·希尔,不是顾安,也不是约书亚·顾。”
接着补充道:
“并且,布鲁克·希尔每天都在和你一起用餐,而我,阿尔弗雷德·罗伊,是你的leader。”
“这一切都在向外界证明,你就是希尔家族的人!”
顾安有些怔住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就因为一个姓氏,自己就能和美食社的国际生们区分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