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你家訾言那体重,简直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啊!一个人就能顶游支庸四个,她那张床恐怕都是用精铁打造的吧?我还听说她闺房的门都快赶上太子府的侧门那么大了。而且她都结婚五次了,时间短的才两年,长的也不过五年而已,居然一个孩子都没生出来,这能怪人家男方吗?还不都是被你家訾言那大巴掌给扇死的。”
太子越说越气,最后竟然笑出了声。
“那我总不能眼睁睁地看着訾言当寡妇吧?”訾文海一脸无奈地辩解道。
“行了行了,我最后再帮你收拾一次烂摊子。这样吧,只要你家訾言能在一年之内把体重降到一百斤以内,我就许你一个县衙主簿当当,你看如何?”
太子突然话锋一转,抛出了一个诱人的条件。
“真的吗?”訾文海闻言,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满脸期待地问道。
“假的!”太子没好气地回答道。
“啊?”訾文海的心情瞬间跌入谷底。
“哈哈,逗你玩呢!只要你家訾言真的能在一年内把体重降到一百斤以内,我刚才说的话绝对算数。”
太子看着訾文海那副失望的模样,觉得十分有趣,于是又笑着补充道。
“行,那我试试看吧。”訾文海有气无力地应道。不过他心里也明白,自家女儿訾言这打死人的事情,总算是被太子给答应下来了。
太子看向訾文海的背影,要不是这人能为府里赚点钱,早都一脚踢飞了。要是药酒,不养生酒“至宝”生意,一直这样赚钱,也就把这人抛出去。赚钱少事还多。看着就烦。
大武六十四年,正月初八 胭脂城府兵营营部
今天是开年的第一次会议,会议室里坐满了人,气氛有些凝重。李三一坐在首位,他看起来有些疲惫,但眼神依然锐利。
“诸位,新的一年已经开始了。”李三一的声音低沉而有力,“不管战争何时何地发生,我们这里都是战争的最前线。”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训练不能停,我这里不欠任何人粮饷,我也不想让任何人战死沙场。只要你们有功,就能升职领赏;若是不幸牺牲,忠魂园也会为你们留一席之地。”
会议室里一片安静,众人都在认真听着李三一的讲话。
“所以,从明天开始,除了正常的执勤和巡逻外,其他人都要给我拼命地练!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平时多流汗,战时才能少流血!”李三一的话语掷地有声。
说完这些,他稍稍松了口气,然后说道:“好了,说说其他事情。”
这时,长史赵智站了起来,他手中拿着一封信,说道:“秦州大营来信,第二批下来的人明天就出发。这次还是五十人。”
李三一微微点头,表示知道了。他想了想,对赵智说:“行,五十人。这些人就归麻伟训练和指挥吧。另外,给他们起个名,就叫胭脂武院。”
赵智应了一声,然后李三一又接着说:“他们是第二期的一班,同时,从咱们府兵营的伍长、小旗里再选出五十人出来,组成二班。”
“嗯,这样,任何一个当总旗的人,若没有经过这个武院的认可,都绝对不许升职。在这里,我们要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他们已不再仅仅是一名普通的士兵,而是一名肩负重任的基层指挥官,他们手中掌握着的,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啊!所以,这里不仅要强调实战技能的训练,更要注重对他们责任感和领导力的培养。”李三一神情严肃地继续补充道。
赵智听后,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道:“那这么说来,这和咱们以前搞得差不多嘛。”
李三一微微一笑,回应道:“嗯,确实有相似之处,但这次我们会更加注重细节和全面性。”他顿了顿,接着说:“这件事就交给麻伟去负责吧,赵智你也多给些指导意见。”
“是!”麻伟和赵智赶忙站起身来,齐声应道。
李三一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说道:“还有,总旗和百夫长们也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这算是第三期培训了。这次的培训,就由我、董全勇和赵东初来负责授课。”
“是!”赵东初和董全勇也连忙站起来,大声回答道。
这时,董全勇似乎想起了什么,犹豫了一下,开口问道:“大人,您封地那边最近多了五个烽火台,您看是否需要多派一个总旗的人马过去加强防守呢?还是说让封地自行防守就可以了?毕竟,封地既可以自己组织防守,也可以由朝廷代为防守。”
“你安排吧,北面马坊镇、双河镇、张家镇所有烽火台北,五十步至一百五十步之间,全部挖出陷马坑,最好所有烽火台连成线。这个可以组织人手到我原来驻守的地方去学习。”
“大人意思,是防止对方敌兵?”董全勇问道。
“嗯,是这个意思。咱们现在只能保证指挥官有马匹,士兵绝大部分还是步兵,这些陷马坑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李三一解释道。
“好的,我回去就开始办理。”董全勇道。
在讨论府兵营其他事情,五人开了半天会,各自散去。
就在太子为訾文海之事烦闷时,又有暗卫来报,秦州大营那边传来消息,李三一在当地竟颇得民心,百姓们对他训练士兵、保护地方之举赞誉有加。
可也有一些朝中武将不满李三一并非正统出身却崭露头角,在朝堂上开始明里暗里弹劾他。太子皱起眉头,深知此事棘手,李三一若倒台,自己培养军事力量的计划将受重创。他决定亲自修书给魏安宁,让其务必保下李三一,同时加强对秦州大营的掌控。
另一边,訾文海回到家把太子的话告诉了訾言,訾言看着镜子中肥胖的自己,竟也有了一丝减肥的决心。她开始控制饮食,每天坚持锻炼,一时间,訾家宅院里鸡飞狗跳,不过訾言却咬牙坚持着,似乎看到了成为县衙主簿千金的希望。而太子这边,也密切关注着各方动态,等待着训练基地和秦州大营的好消息。
然而,就在太子满心期待训练基地和秦州大营有好消息传来时,意外却接踵而至。秘密训练基地刚有起色,就被朝中一位与太子不和的大臣察觉。这位大臣在朝堂上弹劾太子私自训练兵力,有不轨之心。
皇帝听闻后,龙颜大怒,责令太子停止训练,并派人彻查此事。太子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是政敌的阴谋,若处理不好,自己培养军事力量的计划将毁于一旦。
与此同时,秦州大营那边,弹劾李三一的声音愈演愈烈,魏安宁虽极力保他,但也有些力不从心。李三一陷入了内忧外患的困境,当地百姓虽支持他,却也无法改变朝堂上的局势。
太子无奈之下,只好暗中联络一些支持自己的大臣,共同商议对策,试图化解这场危机,让自己的计划能继续推进下去。
就在太子四处奔走、焦头烂额之时,訾文海突然求见。原来,訾言减肥颇有成效,体重降了不少,她还听闻太子的困境,想到一个办法。訾言利用“游家醉”酒铺在民间的影响力,发动百姓为太子和李三一请愿。
百姓们本就对太子府的养生酒“至宝”青睐有加,又感激李三一在秦州的保护,纷纷响应。一时间,京城街头巷尾都是为太子和李三一喊冤的百姓。
皇帝看到民意如此,也不得不重新考虑此事。同时,太子联络的大臣们在朝堂上据理力争,指出弹劾太子和李三一的大臣是出于私心。
局势逐渐有了转机,皇帝最终下令停止彻查,让太子继续训练,但需派人监督。秦州大营那边,弹劾的声音也渐渐平息。
太子松了一口气,他没想到訾言这胖丫头关键时刻还真帮了大忙,也更加坚定了培养自己军事力量的决心。
李三一对于这些朝廷纠纷是一点也不担心,朝堂是明面上有太子府撑着,暗地里有秦府护着,秦州大营监军大人太子府的事情,别人不知道秦州大营万户侯是舅舅。只要自己本身不翻车,其他人羡慕死也没用。
所以整个一二三月就在这纷纷扰扰的事情中过去了。
值得一提的是,李三一的大舅哥秦宇辉在元月初十这天抵达了双河镇。他听闻李三一酿造的药酒效果非凡,特意前来一探究竟。经过一番了解和品尝后,秦宇辉对这种药酒赞不绝口,并以五百文一瓶的价格一次性购买了五万斤。
李三一向秦宇辉详细介绍了这两种“至宝”——一种是对男人有益的壮阳药酒,另一种则是对女人有益的补阴养生酒“颜如玉”。他强调,在宣传时,不能贬低其他产品,而是要突出自家产品的优点和特色。同时,他还向秦宇辉保证,在大武境内,只有他们两家能够出售这种独特的药酒。
这一消息很快在长安城传开,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两家因为药酒的销售而赚得盆满钵满,每个月的出货量都稳定在七万斤左右。许多商人嗅到了其中的商机,纷纷从这两家购买药酒,然后运往中原其他王朝销售。
有些有心人更是别出心裁,将两种酒巧妙地合并在一起,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鱼水之欢”。他们还为其设计了精美的花式包装,售价高达五十两银子。这一举动引起了其他商家的效仿,各种富有创意的酒名如“花前月下”“巫山云雨”“情郎妾意”“夫妻恩爱”等相继涌现,各具特色,销售情况都相当不错。
两家也不干涉,各卖各的。成为大武商人的里程碑意义的存在。
有一次,熊毅武偶然间与李三一碰面,闲聊中谈及此事,不禁流露出满心的羡慕之情。当他得知这些产业竟然都属于李三一所有时,心中更是涌起一股不甘示弱的冲动。于是,他毫不迟疑地向李三一提出了自己的需求:每种酒各来五万斤!
李三一对熊毅武的要求并未感到意外,他微笑着答应下来,并表示会尽快安排发货。为了与李三一的酒有所区别,熊毅武还特意为这两种酒取了名字,一个叫做“秘境”,另一个则叫做“高山”。不仅如此,他还突发奇想,将这两种酒合在一起,取名为“琴瑟和鸣”,寓意着和谐美满。
就这样,熊毅武开始了他的发财之路。由于这两种酒口感独特、品质上乘,很快便在市场上引起了轰动,销量节节攀升。熊毅武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大发横财。
而李三一的这一举动,却在无意间成为了胭脂城几大巨头之间的链接纽带。这些巨头们因为对李三一酿造的美酒情有独钟,彼此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更加频繁起来。
与此同时,李府的产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除了香皂和香水这两大赚钱项目外,酿酒业的崛起无疑为李府增添了第四大盈利来源。再加上剿匪所带来的收益,李府的财富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令人瞩目。
值得一提的是,訾文海之女訾言,在父亲的亲自监督下,历经三个月的艰苦努力,终于成功地减掉了不少体重。这一成果令人瞩目,不仅让訾言自己感到惊喜,也引起了周围人的关注。
太子妃听闻此事后,亲自前往查看。当她见到訾言时,不禁为她的变化感到欣喜。虽然訾言的身材仍然略显丰满,但已不再是那种过度肥胖的状态。太子妃对訾言的努力表示赞赏,并鼓励她继续保持。
此外,訾文海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懂事。他不仅将自家经营的“游家醉”店铺和珍贵的酿酒秘方毫无保留地献给了太子府,还特意为店铺留下了一万两银子的流动资金,以确保店铺能够正常运营。
太子原本对訾文海并无太多好感,甚至曾打算在“至宝”赚到钱后,将他踢出太子府。然而,訾文海此次的举动让太子改变了主意。再加上訾文海提出的那个主意对太子府有所帮助,太子最终决定放过他一马,不再追究之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