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陵安镇,1月的寒风带着彻骨的冷意,可镇政府大楼里却弥漫着一股紧张又期待的气息。一场关乎全镇发展走向的会议——陵安镇领导班子考核工作会议,即将拉开帷幕。
1月15日清晨,天边才泛起鱼肚白,镇政府四楼大会议室的工作人员就已忙得不可开交。摆放资料、调试设备,每一个细节都不容有失。8点刚过,参会人员便陆续抵达。
镇党委书记闫玉军站在会议室门口,神色凝重又带着几分期许,与每一位到来的同志握手。“老张,这次考核会议很关键,关乎咱们镇未来的发展方向,你可得打起十二分精神。”他对一位有着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村支部书记说道。老张用力点点头,“林书记,您放心,我肯定认真对待。”
8点40分,签到工作有序进行。可就在这时,负责签到的小李发现,镇直单位的一位负责人王强还未出现。小李心急如焚,赶忙拨打电话,电话那头却传来王强焦急的声音:“小李啊,我路上车突然出故障了,正着急呢,实在赶不过去了,能不能让我单位的小赵替我参会?”小李面露难色,“王哥,这可不行啊,会议明确规定一律不得请假、不得替会,您再想想办法,尽量快点赶来。”
9点整,会议准时开始。会议室里座无虚席,所有人都正襟危坐。县委组织部考核组的领导严肃地宣读考核的重要性和流程,强调此次考核结果将直接影响到陵安镇领导班子未来的工作部署和人事安排。
台下的参会人员纷纷拿出纸笔,认真记录。然而,就在这时,角落里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手机震动声。众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去,只见一位机关干部手忙脚乱地将手机调至静音,脸上满是尴尬。会议主持人皱了皱眉头,“请大家务必遵守会议纪律,将手机调至静音,这是对会议的基本尊重。”
会议进行到领导班子述职环节,镇书记闫玉军条理清晰地汇报着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和面临的挑战。“在过去一年里,我们大力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引进了新型蔬菜种植项目,带动了周边几个村的经济发展。但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尤其是道路修缮上,我们还存在不足……”
台下的村支部书记们听得格外认真,时不时在本子上写下对镇领导班子工作的看法和建议。一位叫刘大山的村支书心里琢磨着:“这一年镇里确实为村里做了不少实事,可灌溉用水的问题还没彻底解决,得趁着这次考核好好提一提。”
述职结束后,进入了提问和意见反馈环节。刘大山第一个举手发言:“闫书记,我是大山村的支书刘大山。这一年感谢镇领导班子对我们村的支持,不过我们村灌溉用水还是紧张,每到农忙时节,村民们都为抢水发愁,您看镇里能不能在这方面多考虑考虑?”闫玉军书记认真听完,点头说道:“刘支书,这个问题我们已经关注到了,之前也做了相关规划,接下来会加大力度协调资源,争取尽快解决。”
会议室内讨论热烈,大家各抒己见。与此同时,会议室门外,几个工作人员正为“三禁”工作的落实情况忙碌着。他们按照要求,收集各村转发“三禁”播放音频到村委会群的截图,以及用水印相机拍摄的喇叭播放视频。工作人员小张一边整理截图,一边和同事抱怨:“有些村就是不重视,都催了好几次才把截图发过来。”同事小王叹了口气:“没办法,只能继续盯着,‘三禁’工作关乎环境和安全,可不能马虎。”
在会议的另一角,负责收集异地参保表的贾思宇也没闲着。她仔细核对每一份交上来的表格,发现有些村的信息填写不完整。“张哥,你们村这份异地参保表,有些人员的参保地只写到了市,没具体到县,还有照片也没粘贴,麻烦拿回去重新整理一下。”贾思宇对一位前来交表的村干部说道。
而在统计吹歌、民俗队伍信息的工作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有个村的村干部打电话过来询问:“贾思宇啊,我们村有个吹歌的高手,但是他年纪大了,不太会用电子设备,没办法提供电子版信息,这可咋办?”贾思宇耐心地回复:“没关系,您可以帮他整理好,用手机拍照发给我就行。”
会议持续到中午,短暂的午休后,下午的讨论更加激烈。大家围绕领导班子的工作作风、决策能力、服务意识等方面展开了深入讨论。一位镇机关干部提出:“我觉得在一些项目的决策上,我们可以让更多基层群众参与进来,这样能让决策更贴合实际需求。”这个建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赞同。
考核组的领导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关键信息。在他们看来,这些来自基层的声音,将成为客观评价陵安镇领导班子的重要依据。
傍晚时分,会议接近尾声。镇党委书记闫玉军做总结发言:“今天的会议开得很成功,大家都坦诚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次考核不仅是对领导班子过去工作的检验,更是我们陵安镇未来发展的新起点。我们会认真对待每一条意见,努力改进工作中的不足。”
当参会人员陆续离开会议室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但陵安镇政府大楼里依旧灯火通明,工作人员们还在为整理会议资料、汇总各项工作信息忙碌着。这场会议,就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陵安镇激起了层层涟漪。它不仅是对过去工作的审视,更是为未来发展定下了基调,预示着陵安镇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都深知,从这一刻起,陵安镇的发展将迈向一个新的阶段,而他们,都将是这场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