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整个人还是懵的。
他下意识往旁边一靠,离武则天远了点。
李治清楚,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东西,毕竟不会伪装,怎么坐得上太子之位?
但是武则天的狠超出他的想象了。
虽然赵定安说那是野史记载,但李治总觉得,武则天是做得出来的。
“太子……何故谋反?”
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他一阵恍惚。
记忆里好像也有人这么问过。
他是上一次太子谋反的既得利者,那这一次太子谋反的得利者是谁呢?
“你是说章怀太子李贤?”
赵定安思索道:“据旧唐书记载,李贤因‘私藏兵器’被武则天怀疑谋反,不过现在有许多学者认为这是栽赃陷害的把戏。”
“也有野史记载说,他是武则天姐姐和李治的私生子,本身就为武则天不喜。”
“当然了,我更倾向于他是权力斗争的牺牲品,毕竟东宫有卫队编制,私藏甲胄有点勉强。而且李贤其人聪慧且有政治抱负,曾监国理政,深得朝臣支持。”
赵定安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毕竟这段历史算是扑朔迷离了,谁知道是真是假?
而且李治和武则天都有了系统,赵定安不确定两个人现在身处什么时候,万一给人家干得反目成仇了咋办?
但是此刻的李治和武则天的关系,已经比原有历史上早了几年产生了裂痕。
“咱们继续讲,弘道元年李治驾崩,太子李显继位,是为唐中宗,尊武则天为皇太后。武则天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实际掌握朝政大权。李显试图提拔韦皇后家族,引发武则天不满。”
他手一拍:“所以,第二年武则天废中宗李显为庐陵王,改立第四子李旦为帝,但完全架空其权力,继续临朝称制。”
“这一年呢,李积之孙徐敬业在扬州起兵反武,骆宾王撰写《讨武曌檄》,武则天迅速派兵镇压,徐敬业兵败被杀。宰相裴炎被处死,清洗朝中反对者。同时改东都洛阳为‘神都’,筹备武周代唐。”
“垂拱这四年里,武则天广开告密之门,设立铜匦,重用酷吏,打击李唐宗室。同时自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在洛阳建明堂,为称帝造势。”
“永昌元年改用周历,废除唐朝正朔。载初元年,僧人薛怀义等伪造《大云经》,称武则天是弥勒佛转世。九月,武则天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周’,史称‘武周’,定都神都洛阳,改元‘天授’,尊号‘圣神皇帝’,降李旦为皇嗣。”
“七年时间完成登基称帝,这个效率是真的快。”赵定安话风一转,“当然了,人家称帝了还活了十五年,八十二岁才驾崩,妥妥的长寿啊,这个基因就这么水灵灵传给了李隆基。”
闻言,几位帝王都惊呆了。
好家伙,历史上晚年起势的本来就少,结果人家67岁登基还能再活十五年?!
[作为女性在封建王朝做到这样是真的很厉害。]
[确实,皇帝是个岗位又不是个性别。]
赵定安接过话道:“确实如此,我们评价一个封建帝王的所作所为和功绩,和性别没多大关系。我们关心,在这个帝王的治理下,国家内部如何?对外又如何?国家继承人怎么样?无非就这么几点,我们一点点来看啊。”
“武则天早期算是治国有方,她开创武举,首创殿试,亲自面试考生,提高科举公平性,扩大寒门入仕机会。增设‘同平章事’等职,强化中央集权。修订《垂拱格》,完善法律体系,强调‘宽刑省罚’。推行均田制,抑制土地兼并,稳定农业生产。”
“在封禅嵩山,打破传统泰山封禅,彰显女性帝王权威。”
“但是吧......”
[老师,这道题我会,是欲抑先扬。]
[一日不听主播的转折一日难受。]
几位帝王听到这里还在点头。
当明君无非是这么些事情。
朝廷管理,农耕生活,法律制度,军事战况。
军事赵定安没说,但是看着武则天的这些事情,确实还不错。
但就像网友说的,欲抑先扬。
武则天后期如何?
“但是,她七十多了之后,反倒开始沉迷享乐,宠信奸佞。”赵定安道,“宠信男宠,生病时让人代批政务,导致政策混乱。对于酷吏的清算太晚,导致朝政动荡。军事方面也失利,边疆不稳。696年契丹反周,攻陷营州,武则天被迫派大军镇压。而突厥默啜可汗趁机崛起,多次侵扰边境,武周军力衰退。与此同时,沉迷祥瑞,大兴佛寺,耗费国力,过度赏赐僧人,国库空虚,加重百姓赋税负担。”
[荒淫无度,七老八十了还有男宠。]
[她就好在她是个女人,要不然都被喷成啥了。]
赵定安摇头道:“批评她的过错,从来不是因为她是女性,也不是因为她有男宠。说句不好听的,谁不喜欢年轻的好看的?男的能找十八的女的也行啊,我是支持她晚年搞第三春第四春的。问题在于那不是男宠啊,那是奸佞啊,让奸佞代为把控,这才应该是她被抨击的原因。”
[这倒是,别的皇帝佳丽三千,有男宠就被骂荒淫无度,这是双标。]
赵定安总结道:“伟人这样评价:武则天确实是个治国之才,她既有容人之量,又有识人之智,还有用人之术。而从我之前的叙述来看,武则天的政治能力、识人眼光确实不错,最出名的,狄仁杰。可惜啊,如果她能一直保持就好了。”
[那岂不是虐待老人......]
[buer?你......]
[不行了,笑死我了。]
[那最后怎么还政于李家的?]
“神龙政变啊!”赵定安啪地一拍手,“所以我说讲讨论老李家继承,玄武门是从始至终躲不掉啊!”
唐朝之前的皇帝接受良好。
反正历史上牛波一的女人不少,什么妇好文姜宣太后吕雉,别管性格品行如何,没有皇帝之名,已有皇帝之实的不在少数。
李世民觉得这辈子就这样了。
李唐后面乱成那样,和他玄武门兵变关系真不浅。
他回过神来,在六位帝王完的群里痛斥道:“朱棣!你怎么不告诉朕这种事情!亏朕还把你当好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