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吾适也是来到大明才发现,自己以前看外貌猜年龄的那一套,在大明行不通。
尤其是面对中老年人的时候,更是行不通。
大明的穷人普遍早衰。
有钱人倒是还好点儿。
像朱元璋这样的武夫也还行。
农民,工匠 ,小商小贩,因为生活压力太大,每天都要从事体力劳动,早衰迹象非常明显。
所以啊,九九六真不是人干的,这是文明的倒退啊。
摊主看着比自己还显年轻的朱元璋,也没有托大。
“老哥,我这都是自己做的糕点,便宜又好吃,五文钱一份儿。”
“给我来几份儿尝尝。”
朱元璋麻溜地掏出一张冥币,换了一大堆的糕点。
摊主见大生意上门,当即喜笑颜开地给朱元璋拿糕点。
朱元璋将糕点分给女人和孩子,自己也拿起一块儿尝了一口。
朱吾适也尝了一口,只尝了一口,就赏给侍卫了。
不能说难吃,只能说也不好吃。
糖放得很少,而且还是大明本土的糖,杂质很多,甜味儿不足的同时,还带着 一股苦味儿。
做糕点的面也不是纯白面。
唯一的优点就是量大。
“伯伯,这个糕点苦苦的,一点儿也不好吃。”
朱安这个耿直的傻小子咬了一口手里的糕点就开始跟朱元璋抱怨。
摊主闻言,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
生怕朱元璋让他退钱。
眼前这群人,除了这个老哥穿的粗布麻衣,其他人穿的衣服都不是寻常百姓能穿得起的。
身后还站着好几个带刀的侍卫,一看就不是普通人啊,自己是万万得罪不起的。
可是这么多糕点,都已经分出去了,大家也都吃了,这要是退钱的话,自己可怎么活啊。
“老哥,我这些糕点都是卖给普通百姓的,本身就不是给贵人吃的。”
摊主说完,看向朱元璋的眼神中透露出哀求之色。
在他想来,眼前这个老哥应该是大户人家的下人,陪着主人一起出来游玩的。
大家都是穷人,他希望朱元璋能够帮他说说好话。
“没事儿,童言无忌嘛,他就是好东西吃多了,都不知道民间疾苦了。”
朱元璋对朱吾适教育孩子的方式很不满意,这么好的糕点,还挑三拣四的,咱小时候做梦都想吃呢。
朱元璋刚想开口教训朱安几句,就看到刚还说糕点不好吃的朱安,此时正皱着眉头,把手里的糕点一口一口地吃进肚子里。
再看看其他四个小朋友,都跟朱安差不多,没有一个人因为糕点不好吃就给别人,或者直接扔掉。
认识朱元璋这么久,朱吾适早就知道他是什么尿性了。
“老朱,是不是想骂人啊。你这个小兔崽子,这么好的糕点,你竟然还嫌难吃。你知不知道,咱小时候想吃这样的糕点那就是日做梦。
别说糕点了,咱家但凡能吃饱肚子,不对,但凡能吃个半饱,也不会有后来的事儿了,咱肯定安安心心当个农民。”
朱吾适说完,最了解朱元璋的马皇后实在是没忍住,笑出了声。
被说破了想法的朱元璋很尴尬。
但是他还没办法反驳,确实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朱安确实觉得糕点难吃,但是不浪费粮食这一点,还是很值得表扬的。
朱元璋干咳一声,选择继续跟摊主聊天,不搭理朱吾适。
“大兄弟,你说你的糕点都是卖给穷人的,那你在这湖边,能卖得出去吗,为啥不去城里卖啊?”
摊主见朱吾适他们并没有让他退钱的意思,这才松了一口气。
“能啊,在湖边比在城里好卖嘞,尤其是天气好的时候,有时候半天就能卖完。”
摊主的回答有些出乎朱元璋的预料。
“为啥湖边比城里还好卖啊?”
做成了一单大生意,摊主的心情还是不错的,也愿意跟朱元璋多说几句。
“城里有糕点铺子,那里的糕点虽然比我的贵,但是人家也比我的好吃。城里人日子好过点儿,他们更愿意去糕点铺子里买糕点。
湖边这里虽然人没有城里多,但是这附近没有卖糕点的。我这个算是独门生意。
我的糕点主要是卖给那些有钱人家的丫鬟下人。
他们跟着主家一起出来玩儿,嘴馋了就会买我的糕点。
有时候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没吃的了,也会买点儿。”
摊主最后还告诉了朱元璋一个小秘密。
“这个生意还是我闺女告诉我的呢,她就在大户人家当丫鬟,经常陪着她们小姐出来玩儿,有好几次想吃糕点了,都买不到。我就寻思着到这里来卖糕点应该是个不错的生意,就是我这个手艺不太行,让您见笑了。”
摊主也不怕朱吾适他们抢他的生意。就人家这架势,怎么可能看得上这点儿小钱儿呢。
朱元璋听完摊主的讲述,忍不住朝他竖了个大拇指。
“大兄弟你还挺有商业头脑的。”
“对了,那些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经常到这西湖边来游玩吗?”
“经常,就我闺女她们家大小姐,隔几天就要来一次,说是什么要为作诗寻找灵感。
结果都这么些年了,每次到西湖来,就只会做一首诗。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摊主可以啊,还会背诗呢。
朱吾适再也忍不住了,直接笑出了声。其他人也都是忍俊不禁的。
这个大小姐还挺有意思的,竟然把苏轼的诗说成她写的,也就能骗骗这些没读过书的人了。
朱元璋关注的重点不在这里,他也不是啥文化人儿。
“其他大户人家的公子小姐也是跑来找灵感的?”
摊主因为有个闺女在大户人家当小姐,对这些事儿知道得还挺多。
“有的是,还有一些纯粹就是来玩儿的。我闺女说这叫啥来着,对了,叫服用风牙。”
朱元璋听明白了,附庸风雅。
“他们还经常办个诗会啥的,反正就是经常来。也有一些奔着大户人家的小姐来的,一般都是一些读书人,总想着大户人家的小姐能看得上他们,一下就能变成有钱人了。”
摊主的意思朱元璋是明白了。
西湖这里挺吸引人的,尤其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还有那些不思进取,家庭条件一般的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