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爷,没什么事儿,今天人虽然多,但是有军队的士兵们帮忙,秩序还是不错的。”
士兵有功劳,但是绝对没有那么大,主要的功劳还是得给到老二。
有他这个罪恶克星在,应天府现在真的没人敢犯罪。
杀人不过头点地,老二这个罪恶克星不一样。
他是从肉体和精神两个方面入手,直到将你彻底摧毁。
“没事儿就好,未来一段时间也不能掉以轻心。”
以目前的情况来看,短时间内群英楼的人流量少不了。二虎他们肩上的担子还是很重的。
“王爷您放心,我带过来的都是步行街的老人儿,有经验的。”
“那就行,你们好好工作,等忙完了这阵儿,我给大家发奖金。”
要想马儿跑,就得多喂马儿吃草。
果然,听到朱吾适说要发奖金,跟在二虎身后的两个人露出了开心的神色。
他们在城管大队工作,工资待遇还是挺不错的,而且还受人尊敬。
从以前的社团份子摇身一变成了公职人员,这些人对朱吾适都心存感激,干起活儿来也格外地卖力气。
“你们忙吧,我就先回去了。”
这里已经没有朱吾适什么事儿了,剩下的由管委会处理就行。
回去的路上,朱吾适准备看了看商业街的生意。
刚好这会儿也快到中午了,餐饮街的生意是最好的,基本上每家店铺都是人满为患。
其他地方的生意也不错。
这里的店铺跟城里的还是有些区别的,这里的店铺卖的基本上都是各种纪念品。或者玩具什么的。
真要是在这里开个米面粮油店,生意肯定好不了。
来这里的基本上都是来游玩参观的。顺手买点儿纪念品是正常的。
要是真扛袋米回去,那才是不正常呢。
地摊儿一条街上的生意也不错。
目前来这里摆摊儿的,基本上也是卖各种手工艺品,小玩意儿,还有些卖糖人儿啥的。
每个摊位的收费并不是很贵,基本上想要搞副业的农民也租得起。
朱吾适就看到了好几个拿着自己用竹篾编织的手工艺品来卖的,看打扮就知道是附近的村民。
这些摆摊儿的,跟开店的也不会有竞争关系。
开店的卖的纪念品更精美,也更贵。客户群体是不冲突的。
朱吾适随便逛了逛,收获了一大堆的礼品。
朱吾适跟朱元璋一样,不习惯带钱,倒是手机他每时每刻都放在兜里。
没办法,在现代习惯手机不离身了。
但是这里的商户们又没有二维码碰一碰啥的,朱吾适只能勉为其难接受了百姓们的好意。
这都是百姓们对他爱的具象话,总是拒绝的话,百姓们会伤心的。
百姓太热情,朱吾适干脆就直接离开了。
再不走手里的东西拿不下了。
回到家,朱吾适把百姓们送的东西全都送给了几个小朋友。
“爸爸你真好,出去上班还给我们买礼物。”
“这不是买的,都是百姓们送的。”
“爸爸,百姓们为什么送东西给你啊,这些东西都可以卖钱的。”
朱吾适干脆坐到地上,让几个小朋友围着他坐下,耐心解释道。
“因为爸爸为百姓们做了实事,帮助他们提高了生活水平,百姓们为了感谢爸爸,才会每次都热情地跟爸爸打招呼,送爸爸礼物。
你们要记住,百姓是最可爱的人,你尊重他们,带领他们过上丰衣足食的生活,他们就会真心拥护你。
你要是做了伤害百姓的事儿,百姓们就会畏惧你,厌恶你,背地里骂你,甚至朝你扔臭鸡蛋。
所以你们以后长大了,不管做什么,都要问心无愧,不能伤害他人,除非是坏人。
明白了吗?”
几个小朋友乖巧点头。
“爸爸爸爸,我知道,这个是不是就是你说的朋友来了有美酒,敌人来了有豺狼。”
要么就说徐妙锦聪明呢,记性还特别好。
很多话朱吾适都不记得自己说过了,她还记得住。
“妙锦很聪明,就是这个意思。不过不是敌人来了有豺狼哦,是豺狼来了有棍棒,豺狼跟敌人一个意思。”
徐妙锦对朱吾适的夸奖很受用。
主动把小脑袋靠过来,让他摸。
朱吾适慈爱地抚摸着她的小脑袋,继续鼓励道。
“妙锦最棒了。”
群英楼的事儿算是搞定了。
从今天起,应天府的百姓们又多了一个可以游玩的地方。
因为群英楼在郊外,距离城里还有些距离。
群英楼那边的公园本身就不小,附近环境也不错。
再加上群英楼的碑文以及墙上的字非常多,一天的时间根本就看不完。
所以朱吾适在此之前就已经在群英楼附近搞了一些民宿。
不是说要与民争利,民宿要想生意好,房子太差了不行,伙食太差了也不行。
要想把房子盖好是需要成本的。
当地农民哪有那个本钱啊。
朱吾适干脆买了他们的土地盖了一些民宿,然后雇佣当地的人为民宿打工。
朱吾适也不知道民宿在大明会不会受欢迎,他这也是一种尝试。
如果可以的话,以后西湖边,包括大明其他可以开发的景区,都可以搞民宿,这也是一个赚钱的项目。
因为不知道是否能赚钱,所以朱吾适也就开了十来家民宿,每一家只有五六个房间。
等于说就算民宿每天都爆满,也赚不了多少钱。
主要是尝试一下,如果可行的话,后期可以推广开来,让百姓们自己弄。
如果本钱不够的,也可以以村为单位弄民宿。
这十来家民宿的装修都很不错,比客栈好多了。
因为今天才第一天,而且还是白天,看不出生意好坏。
朱吾适准备过一段时间,等群英楼那边客流量减少了,带几个小朋友过去玩儿。
刚好也让他们见识一下什么叫革命先烈。
到时候他们一家会入住民宿,也算是给民宿打一波广告了。
接下来的几天,朱吾适就待在家里哪儿也没去。
一个星期后,朱元璋派人来找他了。
俞通渊他们要回去了。
朱棣那边正是缺人的时候,老六那边已经找好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工匠。
俞通渊知道朱棣的难处,所以简单跟家人团聚了一下就准备回瀛洲去了。
朱吾适今天要过去给他们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