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见杨婵此刻得众人悉心护持,心下稍安,遂脚踏风火二轮,如同一道赤色流光,径直射向乾元山,回山向师父太乙真人复命。太乙真人听罢事情的来龙去脉,微微颔首,缓声道:“既如此,你且去桃园好生练枪,切莫懈怠。”
哪吒心急如焚,上前一步,急切道:“师父,可眼下弱水一事尚未了结,徒儿放心不下二哥、三姐,还想回去助他们一臂之力。”
太乙真人手抚长须,目光深邃,仿若能洞悉世间一切玄机,悠然道:“弱水之事,非得等杨戬想通其中关窍,方能寻得破解之法,你此刻回去亦是徒劳,先去桃园潜心练习枪法吧!”
此时,屠麻辽亦从旁走出,抱拳道:“哪吒兄弟,我出来时日已久,族内诸事繁杂,也该回族中料理了,就此告辞。”
哪吒面露惋惜之色,拱手还礼:“既然屠大哥去意已决,哪吒自不便多留,望日后还有机缘相聚,大哥保重,请!”
屠麻辽回礼道:“请!”言罢,大步迈出金光洞,身影渐没于洞外的翠霭之中。
且说在这乾元山金光洞深处,太乙真人正闲坐于碧游床之上,双目轻阖,周身气息仿若古井不波,潜心运功,修炼那无上元神。蓦地,他心间仿若有一道灵光乍现,又似心湖被天外陨石击中,刹那间泛起层层细密的涟漪。
须知,但凡神仙,超脱尘世烦扰,嗔痴、爱欲诸般杂念早已抛却,心如磐石,万难撼动。而这心间突如其来的悸动,便是俗称的“心血来潮”,乃是感应到世间机缘变幻的征兆。
真人袖中手指轻掐,须臾间,心中已然明了前因后果,不禁脱口惊叹:“呀!黄家父子深陷厄难,命悬一线,贫道理应速去搭救。”
言罢,他当即唤来金霞童儿,神色凝重地吩咐道:“快去请你师兄来。”
童儿领命,快步来到桃园。只见园内,哪吒正手持火尖枪,舞得虎虎生风,枪尖划过空气,仿若撕开夜幕的闪电。童子高声喊道:“师父有请。”
哪吒听闻,收枪而立,快步来到碧游床下,倒身拜倒,恭敬问道:“弟子哪吒在此,不知师父唤弟子有何要事?”
真人神色凝重,仿若霜覆青山,缓缓说道:“黄飞虎父子如今深陷困境,命在旦夕,你即刻下山,前去救他一番。待将他们送出汜水关后,你便可速速回山,不得有误。日后,你与他还有同朝为官之缘。”
哪吒本就生性好动,喜好行侠仗义,仿若不羁烈马,听闻此言,心中大喜,连忙起身,手忙脚乱地收拾一番,打点好行装,脚踏风火二轮,手提火尖枪,风驰电掣般离开了乾元山,朝着穿云关疾驰而去。其速度之快,仿若一道流光划过天际。
话说哪吒脚踏风火二轮,转瞬之间便抵达了穿云关,而后在一山岗之上缓缓落下。他抬眼四望,观察片刻,不见丝毫动静,便静静伫立许久。不多时,只见远方一支人马浩浩荡荡而来,旗帜飘扬,剑戟林立,威风凛凛,仿若钢铁洪流滚滚而来。
哪吒心中暗自思忖:“我平白无故可不能贸然出手,须得寻个正当理由,找他们个不是,方可名正言顺地动手。”
这般想着,哪吒灵机一动,开口唱起歌来,歌声清朗,传遍四方:
吾当生长不记年,只怕尊师不怕天。
昨日老君从此过,也须送我一金砖。
仙界风云常幻变,灵霄宝殿聚群仙。
我持金砖朝天阙,敢向玉帝索瑶田。
诸仙侧目惊且叹,天兵天将怒持鞭。
我自逍遥轻拂袖,雷光火电任周旋。
哪吒歌罢,再次脚登风火二轮,如同一尊战神,傲然立于咽喉要道之上。
有探马见状,大惊失色,急忙飞报余化:“启禀老爷,前方有一人脚立车上,放声高歌,阻断去路。”
余化听闻,心中一惊,当即传令扎营,而后催动胯下火眼金睛兽,气势汹汹地出营查看。只见哪吒傲然立于风火轮上,周身光芒闪耀,威风凛凛。
余化定睛一看,高声喝道:“来者何人?竟敢阻拦我军去路!”
哪吒嘴角上扬,露出一抹不羁的笑容,仿若破晓曙光穿透云层,朗声道:“吾久居此地,过往行人,无论官员皇帝,都需留下买路钱。你如今要去往何方?还不速速送上买路钱,也好让你顺利赶路。”
余化闻言,怒极反笑:“好大的胆子!吾乃汜水关总兵韩荣前部将军余化,今日押送反臣黄飞虎等一众官员前往朝歌请功,你莫要自不量力,速速退去,饶你性命。”
哪吒却仿若未闻,嘻嘻一笑:“原来你是捉将有功之人,既如此,今日路过此地,也罢,只需送我十块金砖,我便放你过去。”
余化气得暴跳如雷,再不二话,催动火眼金睛兽,挥舞方天画戟,如一道黑色闪电般直取哪吒。哪吒怡然不惧,手中火尖枪一抖,急架相还。刹那间,二人你来我往,战在一处。一个仿若猛虎下山,气势汹汹;一个如莲花战神,抖擞神威。
哪吒身负仙传妙法,招式精妙,威力奇大,与余化相较,自是大不相同。没过多久,余化便渐渐不敌,被哪吒杀得气喘吁吁,力尽筋疲,无奈之下,他虚晃一戟,拨转兽头,狼狈败走。
哪吒见状,大喝一声:“吾来了!”脚下风火轮光芒大放,如离弦之箭般向前追去。余化回头,见哪吒紧追不舍,心中一横,突然下方天画戟,从怀中取出戮魂幡,妄图以此法宝擒住哪吒。
哪吒见那幡中数道黑气扑面而来,却仿若未见,只是轻轻一笑:“哼,此物不过是戮魂幡罢了,有何可惧!”言罢,他抬手轻轻一招,那几道黑气便仿若被一股无形之力牵引,径直飞入他手中,哪吒顺手往豹皮囊中一塞,还高声叫嚷道:“有多少?尽管一起放过来吧!”
余化见法宝被破,心中又惊又怒,却也不甘就此罢休,连忙拨回走兽,再次与哪吒战在一处。哪吒心中却暗自警醒:“我奉师命下山,是为救黄家父子而来,若在此处与他缠斗过久,万一余化狗急跳墙,伤了黄家父子性命,那可就糟了。”
这般想着,哪吒左手紧握火尖枪,奋力挡架方天戟,右手探入囊中,取出一块金砖,猛地丢向空中,口中大喝:“疾!”
刹那间,只见五彩霞光漫天绽放,仿若祥瑞降临,天地瞬间为之变色,金砖上宝光四溢。那金砖裹挟着万钧之力,呼啸而下,直直砸在余化顶盔之上。
余化只觉脑袋仿若被重锤击中,眼前一黑,“哇”地喷出一口鲜血,俯身趴在鞍鞒之上,手中画戟也拿捏不住,倒拖在地,再次败逃而去。
哪吒追杀一程,心中突然警醒:“我奉师命前来救援黄家父子,若一味贪功追击,误了正事,可就罪过大了。”想到此处,他脚下风火轮一转,登转双轮,抬手又是一块金砖丢出,金砖过处,众兵丁仿若星飞云散,吓得纷纷丢盔弃甲,瓦解冰消,各自顾命奔逃。
哪吒驱散敌军,快步来到陷车旁,只见车内众人垢面蓬头,狼狈不堪,仿若困兽挣扎。他高声喊道:“谁是黄将军?”
黄飞虎听闻,挣扎起身,高声问道:“来者何人?敢来救我等性命?”
哪吒朗声道:“吾乃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门下,姓李,双名哪吒。得知将军今日有难,奉师命下山相援。”
黄飞虎闻言,大喜过望,眼中泪光闪烁:“多谢恩公搭救!”
哪吒微微一笑,手中金砖一挥,将陷车磕开,将众将一一放出。黄飞虎感激涕零,倒身便拜:“恩公大恩,飞虎没齿难忘!”
哪吒连忙扶起众人,说道:“列位将军莫要多作揖,且慢行。我如今先去为诸位取下汜水关,待将军们出关后,再做计较。”
众人听闻,再次称谢:“多谢恩公盛德,救命之恩,我等日后必当厚报。”
说罢,众人各自拿起短器械,紧紧握在手中,咬牙切齿,怒目圆睁,跟在哪吒身后,朝着汜水关大步而去。
且说余化,一路狼狈败回汜水关。那火眼金睛兽脚力非凡,两头见日便能奔走千里,穿云关至汜水关不过一百六十里路程,不多时便已赶到。此时,汜水关总兵韩荣正在府内,与众将官把酒言欢,兴致颇高,正谈论着黄家之事。
忽有小兵匆匆入厅禀报:“启禀总兵大人,先行官余化求见。”
韩荣心中一惊,手中酒杯差点掉落:“去而复返?其中定有蹊跷。”他连忙整了整衣衫,传令道:“快,让他进来。”
韩荣抬眼望去,只见余化面容憔悴,神色慌张,心中更是疑虑重重。他忙问道:“将军为何这般模样回来?可是出了何事?”
余化满脸羞愧,上前请罪道:“末将率军行至穿云关附近,遇到一人,此人不通姓名,脚蹬风火二轮,还在路中放声高歌,阻拦我军去路。末将与之会面,他竟索要十块金砖才肯放行。末将心中不忿,便与他大战一场。不想此人枪法精奇,末将不敌,只得回马,想用宝物擒他。可刚一举宝,就被他空手接了去。末将不服,再次勒回战马与他交战,正交手间,只见他抬手一晃,一道黄光闪过,末就觉着颈项一痛,受了重伤,无奈之下,只得败回。”
韩荣听闻,脸色大变,惊慌失措地问道:“那黄家父子如今怎样了?”
余化满脸沮丧,低头答道:“末将不知。”
但看那哪吒,携黄家众将,雄赳赳气昂昂,向着汜水关进发,前路虽险,侠气纵横,定要搅得这汜水关风云变色,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