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兰英向张奎献策,让他夜入周营行刺武王君臣,张奎深以为然。
当晚子牙筹备攻城,恰是杨任巡营,二更时张奎地行进营,被杨任识破阻拦,周营大乱,张奎未得逞回城。
次日杨戬叫阵,与张奎交手,张奎用地行术遁走,杨戬回营告知子牙。
张奎自觉渑池难守,想弃城回朝歌,高兰英却要坚守,次日她出城搦战,邓婵玉迎战,二十回合后邓婵玉用五光石打伤高兰英得胜回营。
此时土行孙运粮归来,缴印愿随军征伐。
土行孙走下帅帐,来到众将聚集之处,环顾四周,却唯独没有瞧见黄将军的身影,心中不禁“咯噔”一下,赶忙拉住哪吒询问道:“哪吒,黄将军去哪儿了?怎么不见他的人影?”
哪吒闻言,脸上闪过一丝悲愤,重重地叹了口气,说道:“唉,你有所不知,这渑池不过是个弹丸小县,谁能想到,竟让黄将军、崇君侯他们五位豪杰,在一场大战中不幸阵亡。昨日那姓张的奎贼好生厉害,他精通地行之术,比起你来,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诡异精奇得很呐!前天夜里,他偷偷潜入咱们营地,妄图行刺武王君臣,若不是杨任及时察觉,咱们可就危险了,也正因如此,大军前进的步伐才被硬生生地阻拦住,实在是可恶至极!”
土行孙听完,瞪大了眼睛,满脸的难以置信,惊呼道:“竟有这般事!想当初,师父传授我这地行之术时,曾言此乃盖世无双的绝技,怎会料到,在这里竟还有如此异人!哼,待明日,我定要会会他,看看他究竟有多大能耐!”
说罢,土行孙满心疑虑地来到后帐,找到邓婵玉,再次求证:“婵玉,哪吒所言之事,可是当真?”
邓婵玉神色凝重地点点头,应道:“千真万确,绝无虚假。”
这一夜,土行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心中反复思量着应对之策,久久难以入眠。
次日清晨,土行孙早早起身,大步走上帅帐,向姜子牙抱拳行礼,朗声道:“元帅,末将愿去会一会那张奎,定要为死去的将士们讨回公道!”
姜子牙见他态度坚决,微微点头,应允了他的请求。
一旁的杨戬、哪吒、邓婵玉听闻,也纷纷挺身而出,齐声说道:“我们愿一同前往,为土将军掠阵助威!”
土行孙心中一暖,点头致谢。
众人来到城下,土行孙二话不说,手中棍棒一横,冲着城内高声叫骂,搦战张奎。
守城的哨马不敢耽搁,迅速将消息报与张奎。
张奎听闻,心中一凛,赶忙披挂出城。只见城下站着一个矮个子,他眉头一皱,大声喝问:“你是何人?报上名来!”
土行孙冷笑一声,高声回道:“吾乃土行孙是也!”言罢,他手中棍棒猛地一挥,整个人如同急速旋转的陀螺一般,裹挟着呼呼劲风,朝着张奎劈头盖脸地打去。
张奎见状,不敢轻敌,手中长刀一横,奋力招架。
一时间,二人你来我往,刀光棍影闪烁,大战数个回合,未分胜负。
此时,哪吒、杨戬瞅准时机,齐声大喝,从两侧一同杀出,前来助战。
哪吒更是眼疾手快,猛地一甩手中乾坤圈,那乾坤圈裹挟着万钧之力,呼啸着朝张奎砸去。
张奎心中大惊,不敢硬接,慌乱之中,他滚落马鞍,瞬间施展地行之术,消失得无影无踪。
土行孙哪肯罢休,见张奎遁走,他也毫不犹豫地把身子一扭,顺着张奎消失的方向追了下去。
张奎在地底下逃窜之际,回头一看,不禁大惊失色:“这怎么可能!周营之中竟也有精通此等妙术之人!”
这地下之战,形势却对土行孙颇为有利。张奎身材高大魁梧,在这狭窄的地下空间行动颇为不便,转换身形时总是磕磕绊绊。
而土行孙身材矮小,灵活敏捷,转换起来极为伶俐,他依仗着身形优势,或前或后,如鬼魅一般紧追不舍,时不时出棍攻击,打得张奎应接不暇。
张奎渐渐不敌,无奈之下,只得拼尽全力,狼狈败逃。
土行孙紧追了一程,怎奈张奎速度太快,最终还是没能追上,他只能满心不甘地返回地面,与众人会合。
张奎地行术更快,土行孙追他不上,回营向子牙请命,要回夹龙山求指地成钢法,子牙修书同意,土行孙启程。
张奎战败后与高兰英商议,遇怪风折旗,算出土行孙意图,抢先到夹龙山,杀了土行孙,回城号令。
周营发现后上报,子牙伤感,邓婵玉报仇被杀,子牙攻城两昼夜无果,暂退。
张奎再修本求救,差官到朝歌,微子向纣王奏报,纣王欲亲征,飞廉劝阻,建议招贤,袁洪、吴龙、常昊揭榜,他们是梅山精怪,随飞廉入朝见纣王。
飞廉向纣王奏报梅山三杰应诏,纣王宣见,封袁洪为大将等职,鲁仁杰暗觉袁洪非大将之才。
袁洪建议守孟津,纣王准奏调兵前往。
渑池张奎盼救兵无果,与高兰英商议守城。
子牙因渑池难攻、损兵折将烦闷,夹龙山道童来送惧留孙书信,子牙依计传令诸将行事。
当晚周营佯攻,次日子牙邀武王看城诱张奎,张奎出城追,周营将官趁机杀奔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