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一早,村长带着村里人,开始在村口巨石下,盖茶摊。
保证进入桃花谷的人,一眼就能看到茶摊。
苏南星没有跟着一起,他带着一部分人,在山里打猎,顺道寻找山洞。
找到合适的山洞,无论大小,就先安排人住进去。
就这样忙活了三五日,村里所有人都住进了山洞。
而村口的茶摊,也已经盖好了。
这时,薛婉儿姐弟和邱万里三人来了。
他们来拜访一下村里人,顺道看看有没有什么能帮的上忙的。
村里的茶摊弄好了,下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荒地整理出来。
村长把宅基地的位置留好,然后其他所有的地方,全都得清理出来。
现在还没有分,哪里是谁家的地,所以就一起干。
薛婉儿姐弟和邱万里三人,撸起袖子,就跟着一起干活。
而家里的女人,老人,就去山脚下做生意,卖点野味、野果什么的。
男人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打猎,一部分开荒。
苏家是苏爷爷和苏大山去开荒,苏南星去打猎。
苏木则和苏奶奶一起,研究苏南星给的美食秘方——关东煮。
系统给的秘方,上面的调味料,都是这边有的。
只是有些可能暂时,还没有被发现。
所以苏南星上山打猎的时候,也会顺便找一下。
随着找到的调味料越来越多,关东煮的味道也越来越好。
苏南星打猎的时候心想,今晚的关东煮味道肯定更上一层楼!
因为缺的最后两种调味料,已经全都找到了。
晚上,苏奶奶做了很多关东煮,免费请村里人品尝,顺道让大家给点意见。
村里人吃了,都赞不绝口。
薛婉儿姐弟吃过之后,也是十分惊叹,这比以前府里厨子做的食物都好吃!
而邱万里只是一个劲的询问,苏家何时开始卖。
再等几日,自己就要去当兵,吃不到了。
许温书和弟弟许温棋,则是说,要是去城里做生意,正好他们有店铺。
不过苏家暂时没有去城里的打算,因为村里现在事情有点多。
等到所有的地都种上了,才会考虑去城里。
不过苏南星倒是想到了顾京墨留给自己的铺子和宅子,想着到时候也不用麻烦许家兄弟。
关东煮获得一致好评,第二日便出现在了茶摊旁边。
苏爷爷按照苏南星的描述,做了一个三轮的小推车。
小推车很大,上面可以放两个炉子,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放各种食材。
虽然很重,但是人也能推动。
而茶摊附近,除了苏家的关东煮,还有卖包子的、卖油条的、卖面的。
都是推车小摊子,桌椅都是每家自己带过去的。
苏爷爷也因为要做小推车和桌椅,不用去开荒种地。
除了这些吃食,还有很多婶子拿着菜篮子卖野果、野菜。
因为现在桃花谷不收费了,所以很多普通百姓,也会一家来游玩。
毕竟曾经是富贵人才能看的风景,很有吸引力。
所以野菜、野果因为价钱便宜,也有人买。
不过生意最好的,还是茶摊以及苏家的关东煮。
甚至好些人为了关东煮,顺道再来爬山看风景。
因为关东煮味道好,周围也都是村里人,没有人恶意捣乱。
所以生意迅速好了起来,而且只三日就风靡南青城。
城里人总是在谈论,桃花谷山下,有个卖关东煮的,那味道绝了!说是山珍海味都不为过!
城里人听了这夸张的赞美,不免好奇,这个关东煮到底有多好吃。
正好桃花谷也不远,还能踏青游玩,看风景,紫薇也正开的旺。
所以来桃花谷的人,迅速多了起来。
苏南星早就想到,几日后,肯定会有一波顾客高峰期。
所以一开始,就做好了准备。
首先就是各类食材和丸子,他雇佣了村里的老人和婶子,还有孩子。
早上,他会从城里采购回来,其实是从空间把各种蔬菜拿出来。
然后让村里人,洗漱穿成串。
至于肉类,大都是苏南星从山上打猎来的。
除了猪肉,毕竟野猪肉口感没有家养的好。
苏南星雇佣大家,是按照串的数量付工钱的。
所以大家都很积极,好些人晚上坐在篝火旁,都要奋战。
一些稍微大的孩子,也被拘在家里,帮着干活。
那些去山下卖野菜的人家,都不去了。
卖野菜能赚几个钱,不如在家给苏家做串串。
现在天还是有些热的,做好的串串,苏南星对外都说,放在深山的山洞里。
但其实都放在自己的空间里,绝对的保鲜。
幸好苏南星现在力气大,一个人运输那些串串,轻松的很。
所以拒绝别人的帮忙,也没人太过热情或者怀疑。
正是存货充足,在城里的人,一窝蜂的冲向桃花谷时,苏家的关东煮,一直没有缺过货。
而村里人看到苏家的生意这么好,心里也高兴。
这意味着,苏家会一直收串串,他们一直都能赚钱。
苏家的生意也带动了其他人的是生意,就连不好卖的野花,都被卖出去好多。
这个野花摊子,还是小竹子拉着银宝弄的。
大家本以为就是小孩子闹着玩,刚开始也确实没人买。
但是没想到,现在却是卖的出去。
小竹子高兴的不行,还用糖果雇佣起了小弟,去找好看的花。
他和银宝,就在摊子上负责卖花。
苏南星也给两个小孩出了主意,找个好看的菜篮子,装饰一下,把花种进去。
或者把各种各样的花,捆成一束,只要搭配的漂亮,肯定有人买。
银宝听的眼睛一亮,找了两个小孩看摊子,便带着小竹子去采花去了。
苏南星的主意确实很不错,经过装饰的花束,果然深受一些夫人、女子的喜爱。
还有那些种在花篮的花,也被带动着,卖出去不少。
村里所有的孩子,现在都成了银宝和小竹子的手下,跟着采花卖钱。
关东煮的爆火,让村里人更加坚定了做生意的决心。
好些本来还想好,要不要摆摊的人家,也鼓起勇气,弄了个小摊子。
桃花谷山脚下的小摊子,也越来越多。
只是那些没什么手艺的人家,可就愁死了。
他们纷纷找到村长,希望村长给个主意。
虽然茶摊也能分到钱,但是他们也想做生意啊!
村长倒是没啥好主意,不过村长的小儿子修柏,倒是提出,大家也可以卖一些手工。
比如好看的虎头鞋、手帕,或者木制的玩具、篮子。
做衣服,就没有人不会的。
更别说手帕和鞋子了,大家也是一时魔障了,城里卖什么,他们都可以卖啊。
怎么就只想着卖吃的,魔障了魔障了。
就这样,桃花谷山下的小集市,已经初具雏形。
这时,县里的粮种,也终于轮到桃花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