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哥儿夫妻与轻尘进城后,寻了一家客栈,要了二楼的两间房。
在客栈屋里稍作休息之后,下楼去大堂吃过晚饭,便回房间歇下。
第二日,樵文桓夫妇醒来,已是辰时,太阳升起老高,暖阳阳的。
两人简单收拾一下,准备下楼去大堂吃饭,樵文桓对着妻子说:“你在屋里等着,我看看尘儿妹妹起床了没?”
到了隔壁房间,文桓抬手敲门,轻声喊道:“尘儿,可醒了,一起吃个饭,然后你去看文博,我们在这里等着子棋他们。”
等了一阵子,又敲了几下,见没有应答,才推了推门,文桓觉着奇怪,“门开着,人呢,哪去了?”
这时,店小二在楼下听到声音,上得楼来,手里拿着一封信,“客官,这是昨晚住你隔壁的小哥,留给你的信,说是有事,出去看一个人,不必等他。”
“多谢小二哥!”樵文桓谢过店小二,拿着书信,快步回到客栈的房间,急急的拆开信件,一目十行,看了个大概,对着李子染说:“尘儿妹妹,留下书信,独自一人女扮男装走了。”
李子染也是吃惊不小,“她一个女孩子,从未出过远门,最远的就是到这城里,现下独自一人离开,多危险呀,这又是为什么呀,要去哪里呢?”
“我怎么知道?这小妮子就是欠揍,胆子也忒大了。找着了,看我不打断他的腿。”樵文桓咬牙切齿的说道。
李子染没有说话,心道:“要打断人家的腿,得先找着人不是。只怕找着人了,到那时又舍不得打了。谁不知你们兄妹中,就你两最是亲厚。”
李子染心里想着,却没有说出口,认真的看完信后,对着樵文桓道:“夫君,尘儿妹妹在信里说,先去看看文博,然后往东而去。”
“往东,那不是去京都吗?”樵文桓喃喃自语。“我们也是去京都,为什么不同行呢?这下咋办呢?要出了事,怎么给小叔和小婶子交代呀,零出门时,他们可是千叮呤万嘱咐,仔细的照顾着尘儿妹妹呢。如今倒好,她留下书信,潇洒的走了,把难题丢给我,可急死个人了。”
樵文桓夫妇顾不得吃饭,火急火燎的赶往樵文博读书的书院。
虽说客栈离书院不远,仅仅隔着一条街,等赶到书院时,没有看到店小二口中的年轻公子,大门外只有一个扫地的老者。
老者见着神色匆忙的两人,放下扫把,笑着询问:“二位如此焦急的样子,可是有事?”
樵文桓上前一揖“请问老先生,可见着一位年轻的公子,来过书院?”
“年轻的公子啊,已经离开一阵子了。”老者说着,还伸手指了指前方,“往那边走的,这会子估计还没到城门口。你们赶过去,兴许还能见着。”
“多谢!打扰了”樵文桓说完,与子染一道,顺着老者手指的方向,一路朝着目标追去,到了城门口,四下环顾,却没看到人。这城门口,虽说人来人往,即便轻尘乔装打扮,凭着兄妹之间默契,不可能会认不出。
“我们先吃饭吧,然后再做决定。”樵文桓说着与子染走进一家面馆,子染站着,在食客中找寻,希望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
文桓要了两碗素面,拉过子染的手,“坐下来,先吃点东西,这样着急忙慌的寻人,根本不是办法,还是回客栈,等爹娘他们到了,再作商量。”
一路走着,看过往的行人来去匆匆,街道两边的店铺一家挨着一家,进出的人络绎不绝,好一番热闹。难怪那些个有钱人,都喜欢在城里买地建房子。
而城里的有钱人,又往更大的城市去居住,真就应了那句老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下晌时候,李辰星一家四口,来到樵文桓夫妇住的客栈,在其隔壁要了三间房。
吃罢饭,一行六人回到楼上的客房,聚在李辰星屋里,商量着关于樵轻尘留书出走的事情。在饭桌上,樵文桓已经简单说了一下当时的情况,因为大堂吃饭的人虽不多,顾及女儿家的名声,也不敢多说。
沉默一会儿,李辰星开口道 :“其实,打自轻尘这孩子一出生,就与旁人不同。”见着没有说话,遂又继续。
“她的聪慧非常人能比,稳重中带着霸气,却又平和开朗,不与人交恶,总是笑意盈盈,却又让人敬三分。其断字识文的本领,超出了我们村同年纪的所有人。”
“小小年纪,记得很多中医汤头,认识那么多种草药,这是近智则妖啊。”李辰星继续说“村子里女孩儿不少,有几个的智慧在她之上?别说女孩儿,就是村子里的所有人中,你们能找出来一个吗?”
“此女本非池中之物,岂是咱们这些个凡人能比的。如此看来,这轻尘有着不可告人的秘密。”李辰星又道。
待李辰星说完,屋里寂静无声,大家期待的看着李辰星,“还有呢?”。
李辰星没有说话,只是坐在那里喝茶。一屋子人,除了李家娘子,其余的小辈儿皆看向他,眼神有探究的,也有问询的,“难道你就没有秘密?”
“咱们不是在讨论樵家妹子轻尘的事儿吗?看着我干嘛。”李辰星没好气道。
“对呀,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说出来,一起来讨论讨论,制定出下一步方案。”李家娘子出来圆场。
“还能有什么想法,眼下要紧的,是传信给四郎兄弟,作为轻尘的爹娘,他们有权知道情况,没得说我们不近人情,如此大事,也不知会一声。”李辰星道 : “一切安排好后,我们则启程去京都。”
遂樵文桓拿起笔,铺开宣纸,写好信,用嘴吹了吹,不待墨迹全干,折叠好后,装进信封。急急出了客栈,往昔日里村子牛车常停留的地方而去。
寻得砍樵村的牛车,上面已经坐满了回村的人,文桓忙上前,对赶牛车的樵有喜道:“喜叔,我今天不回村里,请把这封信带给我小叔。打扰了。”
樵有喜忙道:“看你说的,自家人,就不必说见外的话。回村就给他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