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泰毫不掩饰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参与江南重建工程的意愿时,李恪沉默了一瞬,随后缓缓起身,踱步而出。
众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他身上,只见他略微沉思了片刻,便毅然决然地开口说道:“启禀父皇,儿臣认为江南重建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便是商业的复苏。想必定襄郡王对此已有周详的规划,儿臣斗胆自荐,愿能为此尽一份绵薄之力。”
李恪的这番话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在朝堂之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二陛下与诸位国公大臣们面面相觑,开始低声议论起来。
毕竟,在当今大唐的社会观念中,“士农工商”的阶层划分依然根深蒂固,然而林杰伦的出现却如同一股清流,冲击着这种传统思维。
如今,商人的地位在人们眼中已不再卑微,反而成为了大唐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恪此时提出参与商业复苏的计划,显然并非仅仅出于对江南重建的关心。
其中,是否有远离皇位争夺的意图,众人心中都有自己的判断。
与此同时,李二陛下和众大臣们也都心知肚明,李恪近来一直全心全意地向绿蝶学习商业之道,其目的便是要成为大唐除林杰伦与绿蝶之外的商业翘楚。
想到这里,李二陛下不禁对林杰伦的远见卓识赞叹不已。
他暗自思忖,林杰伦不仅在商业领域有着非凡的才能,更能洞察人心,引导李恪走上这样一条道路,实非一般人所能及。
朝堂之上的议论声渐渐平息,李二陛下目光深邃地看向李恪,缓缓说道:“恪儿,你既有此心,朕自当应允。只是这商业复苏之路艰难,你可有十足的把握?”
李恪单膝跪地,他的身体微微前倾,仿佛要将自己的决心传递给眼前的人。
他的声音低沉而坚定:“父皇放心,儿臣已向绿蝶姑娘学习许久,对商业之道也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儿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父皇期望!”
李泰站在一旁,他的目光落在李恪身上,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
然而,这丝不悦很快就被他脸上的笑容掩盖住了。
就在这时,长孙无忌站了出来,他拱手向李二陛下行礼,然后说道:“陛下,李恪殿下此举固然值得赞赏,但商业之事毕竟复杂多变,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严重后果。因此,臣认为还需有得力之人从旁辅佐,以确保万无一失。”
李二陛下微微点头,表示同意长孙无忌的看法。
他沉思片刻,然后开口道:“朕准许你前往江南,但你要记住,一切都要听从定襄郡王的安排。他在商业方面经验丰富,是此次行动的核心人物。”
李恪心中一喜,他连忙谢恩道:“儿臣多谢父皇信任!儿臣定会谨遵父皇旨意,听从定襄郡王的教诲。”
李恪深知,能够跟随定襄郡王林杰伦一同前往江南,不仅可以学到更多宝贵的经验,更有可能让江南的商业重新焕发生机。
这对于他来说,既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带着父皇的期望和自己的使命,李恪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江南的征程。
他相信,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土地上,一场商业变革即将展开,而他也将成为这场变革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而李泰的不悦其实并不是因为嫉妒李恪,而是因为他对于争宠这件事情一直耿耿于怀,始终无法释怀。他内心深处对于得到父亲李二陛下的宠爱和肯定有着强烈的渴望,这种渴望已经深深地扎根在他的心底,成为了他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当然,此时的李泰争宠纯粹是出于对父爱的追求,与争夺皇位毫无关系。
他只是希望能够在父亲面前展现出自己的优秀和才华,获得父亲的认可和赞扬。
当李泰看着李恪领命而去的背影时,他心中的不甘和不服愈发强烈。
他暗自攥紧了拳头,暗暗发誓一定要找个机会在父皇面前证明自己的能力和价值,绝不能就这样被李恪比下去。
几天后,李泰经过深思熟虑,决定主动进宫求见李二陛下。
他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皇宫,见到李二陛下后,他恭敬地行了个礼,然后说道:“父皇,儿臣近日一直在思索江南重建之事,经过一番研究,儿臣认为除了商业的发展,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也至关重要。儿臣愿意亲自前往江南,推广新的农耕之法,为江南的农业复苏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李二陛下听了李泰的话,眼中露出了赞赏的神色。他对李泰的主动和用心表示肯定,同时也对他提出的建议表示认可。
李二陛下说道:“泰儿如此有心,朕深感欣慰。既然你有此决心,朕便准你前往江南。不过,这农业之事并非易事,需要你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耐心。你切不可大意,一定要谨慎行事。”
李泰脸上露出了欣喜若狂的笑容,他不住地点头,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在父皇面前大显身手的场景。
这个机会对他来说太重要了,他决心要全力以赴,绝对不能辜负父皇对他的期望。
与此同时,李恪已经顺利抵达江南,与林杰伦会合。
两人一见面,便立刻开始商讨起商业复苏的策略。
他们深知,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整个大唐来说都至关重要,而这次重建正是一个绝佳的契机。
然而,就在李泰满心欢喜地准备迎接挑战的时候,他并不知道一场激烈的竞争已经在他和李恪之间悄然展开。
这场竞争不仅仅是关于江南重建的较量,更是一场兄弟之间的角力。
又过了两天,李泰终于也来到了江南。
当他见到林杰伦时,林杰伦的表情有些无奈,他当然知道李泰来此的目的。不过,林杰伦看着眼前这三位皇子和一位小公主的阵容,心中却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他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让李二陛下看到皇子们并非一定要争个你死我活的好机会。
如果他们能够摒弃前嫌,精诚合作,那么在江南重建这件事情上,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多的辉煌,为大唐带来更大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