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姜汤,父子俩就准备吃晚饭。
晚饭也简单,就是蟹黄拌面,加了黄瓜丝,还有一盘切的精薄的卤牛肉。
蟹黄油是签到得的,除了前天得的二两,今天签到又得了一罐。
黄瓜真是路上买的,但卤牛肉却是[游戏商城]买的。
如今牛是不能随意杀的,就算有那老死或者意外死的,报备了官府,也被得了信的酒楼或者富贵人家分了,哪轮得着旁人。
但嫦玖之前说了给他爹带好吃的。
太出格的怕吓着他爹,也怕ooc,不敢拿出来。
但卤牛肉却还好,平时他们吃不着,但却并不是买不起。路上遇到了哪个脚店有卖,也正常。
嫦玖就不是那种没苦硬吃,将日子过得抠抠索索的人。
哪怕因为人设、任务,她也做不到,也不想做。
再说了,若是因为吃点好的就人设ooc,那他爹这疼儿子的心,水分太大了。
好在孟三多是真疼儿子,这两年省钱也不过是想给儿子留点家底,以后娶媳妇也好看点。
但若为了省钱,让儿子吃不饱穿不暖,那就本末倒置了,傻子才干。
……
嫦玖先给他爹盛了半碗面,然后直接将一罐蟹黄油倒了半罐,只叫孟三多看的眼抽抽:“多了多了。”
他又不是那没见识的,螃蟹在中秋时节最贵,但六月蟹正是鲜嫩的时候,价也不便宜。
且熬制蟹黄油,选用的都是膏满黄肥的母蟹,更是贵上加贵。
在正店酒楼里,一碗蟹黄面怕是要二三百钱,也多是蟹黄混着蟹肉的。
嫦玖自然知道蟹黄拌面贵,毕竟在现代卖七八百一碗。
但这不是签到白得的嘛,且[游戏商城]里这些不带属性的凡阶吃食最是便宜,蟹黄油一斤才五个交易点。
她如今虽然交易点不富裕,但五个交易点还是花费得起的。
“不多,我听月哥儿说,这蟹黄拌面必须根根裹满蟹黄才好吃,您就吃吧,一吃一个不吱声。”
孟三多:……
月哥儿那孩子现在这么豪横的嘛?
然后接过儿子替他拌的面,往嘴里塞了一口……
嫦玖见他爹真的不吱声了,就知道这面味道差不多,毕竟这加热过的蟹黄油,只闻着就香的她快要流口水了。
嫦玖赶紧挑面给自己拌了一碗,然后一口下去……
她终于知道,为什么美食治愈一切了。
鲜香的蟹黄与面条的结合,使得每一口都充满了浓郁的海鲜风味。面条被蟹黄充分包裹,口感香而不腻,令人回味无穷。
主要是签到给的蟹黄油实在太香了,根本不是之前吃的蟹黄拌面可比的。
嫦玖吃了几口面,顺手又夹了两片牛肉:哇噢,这个也是惊喜。
肉质柔韧有嚼劲,每一丝肉纤维都充满了卤汁的香浓,又不失牛肉的醇香,层次分明,回味悠长。
“爹,你别光顾着吃面,尝尝卤牛肉。”
孟三多夹了两片尝了尝,明显眼睛一亮,忍不住从床底下掏出一坛酒,自己倒了二两,想了想,又给儿子倒了一个碗底。
“你大了,也该学学喝酒了,不喝,不代表不会。尤其是以后你自己独当一面,这方面更是得学。”
这个嫦玖还真是不会。
啤酒也就是一瓶,喝了脸红头晕的不舒服,白酒都没碰过。
不过他也知道,就像他爹说的,不喝但得会,不然出门碰上不喝不行的情况,一喝就醉的啥也不知道了,也是个麻烦。
他试着抿了一小口,怎么说呢,就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人都是论坛喝了,且千杯不醉。
他爹拿出来的这坛酒,算是中档酒,顶多二十度。
不说和现代高度白酒(52~68度)比,都不见得有现代的低度白酒(18~34度)纯。
当然,这和蒸馏提纯水平有关。
嫦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能使他一夜暴富的商机。
但这种想法,只在脑子里过了过,就被他抛之脑后。
古代饮酒大多为粮食酿造,因此,酿酒是有限制的。
元清国也不例外,整个元都除了官营酒坊,只有七十二家私家正店酒楼有酿酒的许可证,其他脚店酒馆只可售酒而不能酿酒。
他就是一个小货郎,自己卖点高度酒就算了,但要是想挣大钱,他没那个背景。
挣钱的法子多的是,到时候人设ooc就得不偿失了。
……
父子俩一人吃了一碗面,肚子里有食了,就吃的慢了,就着牛肉喝着小酒,开始闲话家常。
“月哥儿和珠娘还好吧?村长身体怎么样?”
“都好,月哥儿和宝珠见您没去,还有点不适应呢。
月哥儿听我说您有风湿,还怪我怎么不早说,说村里有好药,专治风湿老寒腿的。
我拿了一罐回来,一会儿睡前给您抹抹。
宝珠托我给您带回来一盒龙落子,不知听谁说的有散寒止痛、益气补血的功效,非要我带回来给您炖汤,我见个头不大,就收了,也是孩子一份心意。”
说到这龙落子,也就是海马干,还真是宝珠送的。
泉先村有时候,还施行集体采集、按劳分配的制度,尤其是到了各种海货应季的时节,怕耽搁了采收的好时候,大家都是一起工作。
比如这海马,捕捞后晒干炮制,特级的自然是留在族里珍藏;一等、二等品卖给药材商,获得的银子按劳分配;
而三等的就家家户户分点,或者自己吃或是卖了,都随各人。
宝珠送的龙落子就是他们家分到的三等的。
宝珠非要送,嫦玖也不可能跟个小丫头解释这玩意主要是补肾壮阳,没办法,也就收了。
反正偶尔吃点也没坏处,虽然孟家父子两光棍,吃了也没地使去,白瞎了好东西。
作为一个下乡也收药材且懂点医术的货郎,孟三多自然知道龙落子有何功效,这会儿听是宝珠送的,只感觉脑仁疼。
“珠娘也大了,虽然有泉先村的伯娘婶子们照顾着,到底不是在眼跟前。有些事还是得有妇人教着,耳濡目染。
不行我让你李二叔寻摸一个懂礼的仆妇,给珠娘送去?”
孟三多口中的“李二叔”,是他的经年好友,更是结拜兄弟,如今在一户大商之家当账房,见识自然比孟家父子强些。
“这我倒是没想到,主要是泉先村排外。不过最好是定了死契的,用着也放心。”
嫦玖虽然是现代人,但对于奴婢仆妇一类的,并没有古早小说女主那种“互称姐妹”、“人人平等”的心。
现代尚且做不到人人平等,更别说人口买卖合法、蓄奴之风盛行的古代了。
他要敢说什么人人平等,下一秒ooc程度就得飚到100%。
“除了仆妇,我想着让宝珠上几年学,和月哥儿也说了,月哥儿说待明年开春, 她也六岁了,就送去族学,让族老们发愁去。”
……
父子俩絮絮叨叨,主要是嫦玖说,他爹听,这顿小酒喝了快两个小时。
还是孟三多惦记儿子奔波了一天,赶他去睡觉,这才消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