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岐,城外的旷野之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得四野瑟瑟发抖,哪吒脚踏风火轮,悬于半空,火红的混天绫在身后烈烈舞动,恰似那浴火的蛟龙,手中的火尖枪寒光闪烁,锋芒毕露,直逼对面的敌手——火祝子。
哪吒心中暗忖,这火祝子来路不明,却屡次坏己方大事,今日定要将其拿下。
想到此处,他牙关一咬,臂上肌肉紧绷,猛地将手中火尖枪奋力抛射而出。
那火尖枪裹挟着千钧之力,枪尖划破空气,发出尖锐的呼啸,如一道赤色闪电,直刺向火祝子的咽喉要害。
哪吒满心期许着这凌厉一击能够建功,一举制敌。
然而,火祝子却绝非等闲之辈,只见他身形一晃,仿若鬼魅,在箭不容发之际,侧身一闪,轻松避开了火尖枪的必杀一击。
火尖枪带着未消散的劲道,“嗖”地插入远处的山壁,碎石飞溅,尘土漫天。
哪吒见状,心急如焚,额头上青筋暴起。
他深知今日之战的关键,毫不犹豫地立刻祭起法宝板砖。
刹那间,一块巨大的板砖凭空浮现,遮天蔽日,带着呼呼的风声,如同天外流星般迅猛砸向对方。
板砖飞行之际,周边的空气都被挤压得扭曲变形,地面上的沙石被卷起飞向半空,形成一道壮观却又暗藏杀机的沙幕。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之时,只听得火祝子大喝一声:“着!”
声音如洪钟般响彻天地,震得哪吒双耳嗡嗡作响。
随着这声呼喊,一道奇异的火光从火祝子手中绽放而出,光芒如虹,瞬间将那些气势汹汹的板砖笼罩其中。
紧接着,不可思议的一幕发生了,原本势大力沉、足以开山裂石的板砖,竟然在火光中如冰雪消融般,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显然,法宝已被火祝子以祝莲镯给收走了。
哪吒顿时大惊失色,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
他心知今日遇上了强敌,自己其他法宝之前又被那石矶收走,如今法宝尽失,再战下去恐有性命之忧。
于是,他当机立断,脚尖轻点风火轮,风火轮急速转动起来,转速之快,带起一阵狂暴的狂风,飞沙走石间,哪吒转眼间便化作一道流光,疾驰而去。
而火祝子见哪吒逃走,倒也并未穷追不舍,只是嘴角泛起一抹淡淡的笑意,似是对这场争斗的胜负毫不在意。
他转身,衣袂飘飘,缓缓落回地面之上。
此时,火祝子先是快步走到受伤倒地的陈九公和姚少司二人身旁,蹲下身子,双手轻柔地扶起他们,目光中满是关切。
他仔细查看了一番二人的伤势,见虽受伤不轻,但性命无虞,这才微微松了口气,起身迈步走到白居士身旁。
与此同时,一直在远处观战的杨戬,将这一切尽收眼底。
见哪吒已然逃离战场,他深知此刻局势已无法挽回,再留下去亦是徒劳,便也毫不迟疑地施展八九玄功,化作一道流光,瞬间消失在了原地。
随后,杨蛟与其他众人成功汇合在一起。
众人面色凝重,经历此番激战,皆是心有余悸。
他们围成一圈,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议起来。
最终,众人决定一同返回商营,毕竟在这危机四伏的野外,随时可能遭遇敌方援军,回营休整才是上策。
一路上,众人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时刻警惕着四周可能出现的危险。
每个人都绷紧了神经,眼睛瞪得如铜铃一般,扫视着周围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
哪怕是一丝微风拂动草丛,或是一片树叶飘落的声响,都能让他们瞬间握紧手中武器,严阵以待。
所幸直至五人全部安全抵达商营,也未曾见到那传说中的十二金仙前来抢夺,众人悬着的心这才稍稍放下。
而西岐这边,哪吒一路狂奔,直至远离战场,才放缓速度。
恰在此时,杨戬施展神通追了上来,他身形一闪,落在哪吒身旁,开口问道:“今日你怎么独自逃离这么快?”
哪吒一脸懊恼,回道:“我法宝已被那贼人收了去,我抵不过,当然先跑,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杨戬听罢,微微摇头,深知此刻多说无益,只得无奈轻叹一声。
随后,杨戬与哪吒复往岐山来见子牙。
二人行至岐山,天色已明,晨光照耀在大地之上,却驱不散众人心中的阴霾。
南宫适见二人归来,赶忙报入营中。
子牙正在中军大帐内,为抢书一事愁眉不展,满心纳闷时,只见小兵来报杨戬、哪吒求见。
子牙忙命二人入中军帐,开口便问抢书一节。
杨戬上前一步,将诓设一事的前因后果详细说与子牙。
子牙听罢,沉默良久,心中暗自思忖应对之策。
许久,杨戬又道:“既然没有夺回来,想必是那赵公明命不该绝。”
接着,他转头看向哪吒,又谕道:“哪吒,你之法宝被收,我定会与太乙师兄明言,让他设法相助。”
哪吒听罢,拱手道谢。
随即,杨戬和哪吒二人回芦篷歇息,按下不表。
且说子牙,自二人离去后,日夜惊心提胆,在中军帐内来回踱步,思考后续如何进展。
这场封神大战,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步错便可能满盘皆输,他肩负着西岐的命运,怎能不忧心如焚。
再说闻太师这边,等得第二日巳时,还不见抢书的五人回来,心中焦急万分,又令辛环去打听消息。
少时,辛环如一阵旋风般回来报信:“太师,他们回来了!”
太师听罢,大喜过望,脸上的阴霾一扫而空,赶忙出门迎接。
只见果然是陈九公、姚少司、白居士、杨蛟、火祝子五人回来了。
闻仲大步上前,急切问道:“如何?你等可有抢回那草人?”
白居士拱手回道:“闻师弟,不负使命,我等已经带回了草人。”
闻仲听罢,喜不自禁,双手都微微颤抖起来,连忙把众人带到赵公明营中。
随后,他又喊人去请菡芝仙和四位天君过来。
不多时,便见四天君跟在菡芝仙的身后,一同进营来见太师等人。
此时,白居士等五人已在帐内等候。
菡芝仙刚入帐,便出声问道:“可成功?”
杨蛟上前一步,回道:“师祖,我等已取回草人。”
说罢,便让陈九公掏出草人,菡芝仙见罢,伸手接过。
只见此草人之上如今已插着几箭,箭羽染血,众人见此,心中悲痛万分。
随后,太师询问昨晚发生的事,火祝子赶紧走上前,将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与众人听。
四天君站在一旁,默默不语,众人心中却都暗道:“果然如此,还好有提前准备。”
此时,众人来到赵公明榻前,公明鼻息之声如雷,显然受伤极重。太师垂泪,轻声呼唤:“赵道兄。”
公明闻声睁目,见闻太师来至,便问抢书一事。太师如实说道:“陈九公、姚少司二人和白师兄、两位师侄已经拿回草人了。”
赵公明听罢,脸上露出难得的微笑,那笑容中却透着几分苦涩与欣慰。闻太师见状,看向菡芝仙说道:“师叔,还请快快出手相救。”
菡芝仙微微点头,回道:“嗯,你等且退回,看我施展神通救回赵师弟。”
说罢,她莲步轻移,走上前。
众人见状,纷纷后退,屏气敛息,静静地观看。
只见菡芝仙拿出草人,玉手轻扬,小心翼翼地拔掉那些箭,随后双目微闭,口中念念有词,施展精妙仙法,将草人里面的那些魂魄小心翼翼地引进赵公明体内。
紧接着,她又从袖中取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玉瓶,从中倒出几滴三光神水,轻轻滴落在赵公明的额头、胸口等要害之处,为他修复受损的身体。
做完这些,菡芝仙又拿出净世蕴灵宝盆,抛向空中,宝盆旋转间,洒下丝丝缕缕的净化之气,将赵公明笼罩其中,为他疗愈暗伤。
不一会儿,只见赵公明原本苍白如纸的脸色渐渐恢复了红润,气息也平稳下来,身体转好,人也变得精神抖擞,所受到的暗伤已然修复如初。
刚好的公明赶紧下床,对着菡芝仙拜谢。
菡芝仙连忙扶起他,柔声道:“师弟客气,你我同门,岂能看着你身死而不救。
只是师弟经此一劫,当知劫难有数,还望你即刻回转山门,闭关不出,静颂黄庭。”
赵公明听罢,长叹一声,道:“师姐之语,师弟晓得。只是想吾在天皇时得道,修成玉肌仙体,岂知今日遭殃,反被陆压暗算,真是可怜。”
菡芝仙轻声安慰:“师弟别丧气,说不定你经此一劫,回去闭关一下,定有突破。”
随后,她又跟其他两位已经度过破阵劫难的天君说道:“你等二人已过劫难,等下也回转山门去,不得再出山。”
那两位天君恭敬回道:“是,师姐,弟我等这边告辞。”
说罢,便跟众人道别,驾着遁光离开了。
不久,众人叙旧完毕,赵公明也带着陈九公、姚少司二人,心怀感慨,回峨眉山罗浮洞闭关潜修,只待日后机缘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