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戬眼见邓婵玉回马飞驰而来,口中娇喝着要取韦护性命,不由得心中大急,高声呼喊:“且慢!休要伤害我师弟!”话未落音,他双腿猛夹胯下战马,如离弦之箭一般疾驰而出,手中长枪舞动生风,直朝邓婵玉刺去。
邓婵玉见状,只得横枪招架。刹那间,两匹骏马交错而过,枪尖碰撞之处火花四溅。然而,双方交手不过数个回合,邓婵玉心知难以取胜,虚晃一枪后拨转马头就跑。杨戬岂肯轻易放过她,拍马紧紧追赶而去。
婵玉一边策马狂奔,一边回头张望,见杨戬穷追不舍,心下愈发慌乱。她匆忙之中再次摸出一枚石子,用力掷向杨戬。那石子犹如流星般急速飞去,不偏不倚正砸中杨戬脸颊,打得他脸上火星迸射。但杨戬仿若未觉,依旧催马疾行,越追越近。
婵玉见马速已经快到极致,但杨戬却仍旧步步逼近,心中更是焦急万分。她顾不得许多,手忙脚乱地又发出一颗石子,这一次又是精准命中杨戬面部。可杨戬面不改色,仿佛这石子打在别人身上一般。
此时的邓婵玉已是惊惶失措,全然不知杨戬身怀无限腾挪变化之术。就在她心慌意乱之际,杨戬突然祭出方天画戟,化作一道寒光朝着邓婵玉的脖颈处狠狠刺去。只听一声惨叫响起,邓婵玉的颈子上被刺开一道深深的伤口,连皮带肉削去了一大块。剧痛瞬间传遍全身,邓婵玉再也支撑不住,身体一晃险些从马上跌落下来。她强忍着伤痛,狼狈不堪地逃回营地,一路呼号着疼痛不止。
邓九公在营帐内听到女儿的惨呼声,心急如焚地冲出来查看情况。待见邓婵玉身负重伤、满脸痛苦之色,邓九公心疼不已,心中对杨戬的愤恨又增添了几分。他连忙吩咐手下人速速去请石矶娘娘前来相助,同时自己则在帐中踱步沉思,咬牙切齿地咒骂着杨戬。
再说杨戬成功解救了韦护之后,返回本阵与姜子牙会合。姜子牙见到韦护又遭石击受伤,眉头微皱;虽说杨戬方才用兵器刺伤了邓婵玉,可为韦护报了仇,但他心中仍有些许不快。
就在当天,石矶娘娘应邀而至。邓九公赶忙带着儿子邓秀出门相迎,并将事情经过详细告知于她。石矶娘娘听完轻描淡写地说道:“此事不过区区小麻烦罢了,无需担忧。”
于是,石矶娘娘吩咐道:“快去取一碗清水来!”众人不敢怠慢,急忙去准备。不多时,一碗清澈见底的水被端到了跟前。
只见石矶娘娘从怀中小心翼翼地掏出一粒丹药,这粒丹药圆润光滑,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轻轻地将丹药放入清水中,用手指轻轻搅拌了几下,丹药瞬间融化开来,原本透明的清水变得微微有些浑浊,散发出一股奇异的药香。
随后,石矶娘娘用手指蘸取了一些药水,轻轻地涂抹在了邓婵玉的伤口上。那药水一接触到伤口,就仿佛拥有生命一般迅速渗透进去。不一会儿工夫,奇迹发生了——只见邓婵玉的伤势明显好转,原本狰狞可怖的伤口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愈合起来,新的肉芽不断生长,很快就覆盖住了整个伤口。
邓婵玉感到一阵清凉和舒适,疼痛也随之减轻了许多。她惊喜交加,连忙挣扎着站起身来,然后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对着石矶娘娘恭恭敬敬地磕了几个响头,感激涕零地说道:“多谢娘娘救命之恩,此等大恩大德,婵玉没齿难忘!”
然而,此时的石矶娘娘却并没有让她起身,而是微微一笑,轻声说道:“且慢,小姑娘,我还有话要对你说呢。这几日相处下来,我见你聪慧过人,而且与我颇为有缘。不知你是否愿意拜我为师,跟随我一同修行?”
邓婵玉听了这话,不由得一愣,一时间竟然呆住了。她完全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好事降临到自己头上,心中既兴奋又紧张,不知道该如何回答才好。
石矶娘娘见她沉默不语,还以为她不愿意,脸色微微一变,接着说道:“吾乃是那东海仙霞岛上菡芝仙娘娘的座下亲传大弟子,亦是人间慈悲娘娘的弟子。同时,还是东海金鳌岛上圣人的徒孙。若你能拜入我的门下,日后定当前途无量。”
一旁的邓九公等人听到这里,皆是大吃一惊。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石矶娘娘居然有着如此显赫的身份背景。邓九公赶紧上前一步,满脸堆笑地说道:“哎呀呀,原来仙子竟有这般来历!仙子能够看中小女,欲收其为徒,实乃她前世修来的福分啊!婵玉,还不快向仙子谢恩!”
邓婵玉如梦初醒般回过神来,连忙再次叩头行礼,口中高呼道:“婵玉拜见师尊!弟子愿意拜您为师,跟随您潜心修行,请师尊收留!”
石矶娘娘见状,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点头说道:“好好好,从今往后,你便是我的二弟子了。在你之上,还有一位师姐。待时机成熟之时,自会让你们相识。”邓婵玉乖巧地应道:“是,师尊!”
石矶娘娘微微抬手示意邓婵玉起身,接着她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掏出一件宝物。这件宝物正是菡芝仙特意送来之物,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朵晶莹洁白的莲花,旁边还摆放着一副精致的细针。
只听得石矶娘娘缓声说道:“此乃你师祖特地赐予你的护身护道之宝,名为六品白莲,以及这九九功德针。你需妥善使用,莫要辜负了你师祖的一番美意。”说话间,石矶娘娘将白莲和针递到了邓婵玉手中。
就在此时,一旁的石矶心中暗自感叹,师尊那珍贵无比的七朵九品白莲和十二朵六品白莲至此已全部用尽。然而,石矶娘娘并未停止赏赐,她又取出一条散发着宝光红色的绫带,递给邓婵玉,并言道:“这亦是为师赐予你的护身灵宝——混天绫。你一并收下吧。”说罢,石矶娘娘轻轻一点手指,一道璀璨的神光瞬间没入邓婵玉的神识之中。
紧接着,石矶娘娘和声说道:“这是本门的修炼功法,今传授于你,望你能勤加修习,早日有所成就。”邓婵玉闻言,赶忙跪地叩首拜谢道:“多谢师祖师尊恩赐法宝,弟子定当感恩戴德,全力以赴修行!”言毕,她又朝着东海的方向虔诚地拜了三拜,方才结束这场庄重的收徒仪式。
站在一旁的邓九公目睹此情此景,心中不禁一动,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对石矶娘娘施礼说道:“仙子在上,在下尚有一子名曰邓秀,不知可否有幸拜入仙子门下?”旁边的邓秀听闻此言,顿时激动得心跳加速,满脸期待地望着石矶娘娘。
可惜事与愿违,石矶娘娘略作沉吟后,缓缓摇头回应道:“公子与吾无缘,此事怕是不妥。”邓九公父子二人闻听此言,如遭雷击,脸上的喜悦之情瞬间消散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落和沮丧。石矶娘娘见此情景,虽心有不忍,但终究还是沉默不语。
且说那邓九公闻听石矶所言,需先助婵玉打好根基,他便知趣地带着儿子退下了。只见石矶娘娘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瓶筑基灵丹妙药,小心翼翼地倒出一颗,轻轻放入婵玉口中。而后,石矶娘娘双手轻抬,一股柔和的灵力自掌心涌出,缓缓引导着婵玉体内药力的运行,帮助她踏上修行之路。
这边厢,邓九公父子满怀失落之情与日夜饱受煎熬的四位将领在营帐中商议起来。他们忧心忡忡地谈论道:“如今主帅伤势已好,不知待其之后,能否战胜强大的西岐呢?”正在众人议论纷纷之时,忽有探子来报,说是督粮官土行孙等人已到营外,并传来内帐命令,召土行孙入帐。
土行孙快步走进大帐,却未见主帅身影,心中顿生疑惑,连忙询问缘由。太鸾赶忙上前,将事情始末一五一十地告知于他。原来,主帅邓九公之前在战场上不幸被哪吒所伤,导致肩臂筋断骨折,伤势严重,难以痊愈。此次土行孙奉旨前来征讨西岐,本以为可以依靠主帅之力旗开得胜,没曾想竟会遭遇这般变故。
土行孙闻罢,面色微变,但旋即镇定下来,朗声道:“主将之伤并无大碍,末将手中恰好有疗伤灵药。”说着,他迅速伸手从腰间取下一个小巧玲珑的葫芦,从中倒出一粒金光闪闪的金丹,递到邓九公面前。
邓九公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毫不迟疑地接过金丹,收入怀中。就在此时,土行孙忽然听到帐后隐隐传来痛苦的呻吟声,不禁眉头微皱,开口问道:“里面可是有人受伤?为何在此呻吟不止?”
邓九公稍作犹豫,最终还是如实相告:“实不相瞒,乃是小女婵玉也受了重伤。”土行孙听闻此言,二话不说,再次从葫芦中取出一粒金丹,递予邓九公。邓九公见此情形,自然也不会客气,赶忙将这粒珍贵的金丹收下。此刻,邓九公心中大喜过望,对土行孙自是感激不尽。
时至傍晚时分,营帐之内大摆酒宴,用以款待土行孙等诸位将领。众人围坐在一起,共同举杯畅饮。期间,土行孙好奇地询问邓九公:“不知您与那姜子牙交战了多少个回合?”邓九公微微叹息一声,说道:“我军屡次出战,但都未能取得胜利啊!”土行孙听闻此言,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朗声道:“想当初,如果主将能够果断采用我的计策出征,恐怕现如今早就平定了西岐,也不用拖延至今啦!”邓九公心中暗自思忖道:“看这土行孙如此自信满满,想必此人定然有些真本事。而且,他若是没有一定的道术本领,那申公豹又怎么会极力推荐于他呢?罢了罢了,不如就将他改为正印先行官吧。”
待到酒席散去,次日清晨,邓九公早早便升帐议事。只见他转头看向太鸾将军,缓声说道:“将军啊,现今本帅打算将先行官之印交予土行孙掌管,好让他能够早日立下战功,凯旋而归,我们也好一同向朝廷奏报喜讯,共享这皇家恩赐的荣华富贵。如此一来,既不会再延误时日,又可早日得胜还朝,岂不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