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虚宫门下广成子一脸凝重,他双手抱拳,对着西方教的接引道人深深一揖,然后沉声道:“道虽分为二门,但其实质却是殊途同归。以人心去契合天道,又怎么会得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
这天地四方,无论南北西东,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同出一源,都在皇王的统治之下,本就属于同一家族,又哪里来的西方与东南教义不同的说法呢?
古代的名言早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丹舍利同仁义,三教原来是一家。’如今周王顺应天命,秉承玉虚宫的符命而崛起,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啊。”
接引道人听了广成子的话,微微皱起了眉头,他的手轻轻抚摸着自己的长须,沉思了一会儿,然后缓缓说道:“小友所说的话,确实有一些道理。
然而,我西方的这面青莲宝色旗,向来是不沾染红尘俗世的,如果将它借给你们用于世间的征战杀伐,这实在是一件让人颇为棘手的事情啊。”
二人正僵持不下,你来我往地论辩着,一道身影从后方飘然走来,正是准提道人。他神色平和,先向二人行了一礼,随后安然入座。
准提道人目光扫过二人,缓缓开口:“广成子此次前来,是为借青莲宝色旗去往西岐山降伏殷郊。论常理,这宝旗断不可外借,可如今局势有变,倒也有了转圜的余地。”
紧接着,准提道人转向接引道人,言辞恳切:“此前我便与道兄提及,东南两方有三千丈红气冲霄,此乃与我西方有缘,正应了我八德池中五百年花开之数。
西方虽为极乐净土,可若想让我教义在东南之地落地生根,眼下不正是天赐良机?不妨借东南大教之力推行,况且广成子亲至,想必是奉了玉虚严令,咱们也当顺势而为。”
接引道人听了准提道人的一番剖析,心中权衡利弊,终是不再犹豫,抬手将青莲宝色旗递向广成子。
广成子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欣喜,双手郑重接过旗子,向二位道人深施一礼,便马不停蹄地转身离去,直奔西岐方向。
广成子施展仙法,脚下生风,一路疾驰。不多时,便望见了西岐城的轮廓。他径直入了相府,寻到燃灯道人。
此时相府内气氛凝重,众人皆因殷郊之事愁眉不展。广成子快步上前,将在西方的种种遭遇,事无巨细地告知燃灯。
从起初西方的推脱拒绝,到后来准提道人的劝说斡旋,直至最终借得宝旗的过程,一一详述。
燃灯道人听罢,低头沉思良久,而后抬头说道:“如今总算是有了转机。要降伏殷郊,正南需用离地焰光旗,东方要用青莲宝色旗,中央由杏黄戊己旗镇守,西方还缺素色云界旗,如此布局,方能让殷郊陷入绝境,无路可逃。”
广成子面露难色,双眉紧蹙,长叹一声:“可这素色云界旗究竟隐匿何处?我与门下弟子苦思多日,仍是毫无头绪,这可如何是好?”
言罢,他满心的沮丧,众门人见师父如此,也都悄无声息地退下,不忍再添烦忧。
恰在此时,哪吒行至门外,与杨戬撞了个正着。
哪吒一脸懊恼,忍不住向杨戬抱怨:“这殷郊无端来犯,搅得西岐不得安宁,咱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如今还缺一面关键的素色云界旗,连个影子都找不着,真真气煞人也!”
二人正你一言我一语,廊道那边突然传来轻微响动。原来是龙吉公主路过,听到他们的谈话,心中一动,赶忙现身。
她莲步轻移,走到哪吒面前,轻声问道:“你们所言的素色云界旗,可是我母亲那里的那面旗子?”
哪吒与杨戬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异口同声问道:“公主知晓此旗下落?”
龙吉公主莞尔一笑,耐心解释:“这素色云界旗,另有‘云界’‘聚仙’两名。每逢瑶池盛会,只需将此旗升起,群仙感应,便会纷纷赶赴。
因其有召集群仙之能,故而又称聚仙旗。只是此旗极为特殊,旁人断难借得,非得南极仙翁亲自出面不可。”
哪吒闻言,不敢耽搁,匆匆奔至殿前,拜见燃灯道人,急切说道:“弟子方才在外,与杨戬谈及此事,恰被龙吉公主听到。
她说此旗乃西王母处的宝物,名为聚仙旗,须得南极仙翁去借。”燃灯道人闻听,顿时眼前一亮,当即令广成子速往昆仑山。
广成子领命之后,周身突然绽放出耀眼的金色光芒,如同太阳一般璀璨夺目。眨眼之间,他的身影便如同闪电一般迅速消失在原地,穿越了时空的界限,瞬间挪移至玉虚宫的麒麟崖上。
站在麒麟崖上,广成子静静地伫立着,一座雕塑。他的目光凝视着远方,似乎在等待着什么重要的人物或事件。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周围的一切都显得异常安静,只有微风轻轻拂过他的衣袖,带来一丝凉爽。
终于,在漫长的等待之后,南极仙翁的身影从玉虚宫中缓缓走出。他步履稳健,每一步都显得庄重而沉稳。广成子见状,急忙迎上前去,向南极仙翁行礼问候。
紧接着,广成子将殷郊忤逆反叛、肆虐西岐,致使封神大业受阻的事情详细地讲述了一遍。他的语气充满了忧虑和焦急,这件事情已经让他寝食难安。
南极仙翁听完广成子的叙述后,脸色变得愈发凝重起来。他微微点头,表示自己已经完全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沉默片刻后,南极仙翁对广成子说道:“此事我已尽知,你且先回西岐,等候消息。”
广成子得到南极仙翁的指示后,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施展仙法,如流星般迅速返回西岐。他的身影在空中划过一道弧线,很快便消失在天际。
南极仙翁看着广成子离去的方向,心中暗自思忖。他深知这件事情的严重性,封神大业关系到三界的安危,绝不能有丝毫闪失。于是,他转身回到屋内,迅速收拾好行囊,换上一身庄重的朝服。
南极仙翁仔细地系好叮当玉佩,手持朝笏,整个人显得庄严肃穆。一切准备就绪后,他才脚踏祥云,向着瑶池的方向飘然而去。
一路上,祥云朵朵,如同一般柔软洁白。这些云朵仿佛有生命一般,在南极仙翁的脚下轻轻飘动,是一群仙鹤在为他引路。这景象壮观而美丽,让人不禁为之惊叹。
不多时,南极仙翁便抵达了瑶池。抬眼望去,只见朱门紧闭,四下静谧无声,唯有他身上的玉佩偶尔轻碰,发出细微的声响,在这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清晰。
他稳步走进瑶池,映入眼帘的奇景令他也不禁心头一颤。但此刻无暇他顾,南极仙翁赶忙俯伏在金阶之上,高声奏道:“小臣南极仙翁,特来奏闻金母。
如今天命流转,圣主应运而生,凤鸣岐山,仙临杀戒,此乃上天垂象。因三教共议封神,奉玉虚符命,依三百六十五度封神八部,涵盖雷火瘟斗、群星列宿。
现今玉虚副仙广成子门下殷郊,背师逆命,犯上作乱,屠戮生灵,致使姜尚受阻,难以奔赴封神之地,恐延误拜将佳期。
殷郊既已发誓愿在西岐受犁锄之厄,今奉玉虚指令,特恳请圣母恩赐聚仙旗,携至西岐惩治殷郊,以应其誓。小臣惶恐,稽首顿首,敬呈此奏疏。”言罢,他伏地静候。
须臾,仙乐悠悠响起,曲调悠扬婉转,仿若天籁。南极仙翁依旧俯伏不动,在玉阶之上耐心等待敕旨降临。不多时,乐声渐近,金门缓缓开启,四对仙女袅袅婷婷而出,手中高捧聚仙旗。
为首仙女轻声说道:“敕旨已下,交付南极仙翁。周武当有天下,纣王无道,臭名昭着,理当覆灭,此乃顺应天意。今特敕你携聚仙旗速去,助周邦平乱,不得延误,以免亵渎仙宝。速速启程,钦此!”
南极仙翁望阙谢恩,双手接过聚仙旗,小心翼翼收入囊中,这才转身离开瑶池。他一刻不停,直奔西岐。
到了西岐,杨戬早已等候多时,见南极仙翁到来,忙报入相府。广成子率众人焚香接敕,望阙谢恩毕,姜子牙亲自迎仙翁入殿中落座,众人齐聚,共商降伏殷郊大计。
仙翁环视众人,神色肃然:“子牙,吉时将至,你等当速速破殷郊。我暂且回宫,静候佳音。”众仙起身,恭送仙翁回宫。
燃灯道人此时开口:“如今聚仙旗到手,擒殷郊有望,只是还需两三位仙人援手,方可确保万无一失。”话音未落,哪吒匆匆入殿禀报:“赤精子前辈到了。”
子牙赶忙迎至殿前,广成子见到赤精子,不禁苦笑:“道兄,你我皆被这不孝弟子所累,实在令人嗟叹。”正说着,又有门人通报玉鼎真人前来。
玉鼎真人入殿,见了子牙,拱手称喜。子牙一脸苦笑:“何喜之有?连年征战,日夜不宁,哪有闲暇静坐悟道?”
燃灯道人见状,出言安排:“今日有劳玉鼎道友,烦请将青莲宝色旗带往西岐山震地驻扎;赤精子用离地焰光旗在岐山离地驻扎;中央戊己之地由贫道镇守;西方聚仙旗须得武王亲自驻扎。”
子牙点头应道:“此事不难。”随即差人请武王至相府,却只说是请大王往岐山退兵,老臣同往。
武王闻召,当即应道:“相父既有吩咐,孤自当亲往。”
话说子牙登上聚将台,敲响聚将鼓,号令一下,黄飞虎领令箭冲击张山大辕门,郑伦冲向左粮道门,南宫适冲向右粮道门,哪吒、杨戬在左,韦护、黄天祥在右,黄天禄断后,李靖掠阵。
且说张山、李锦在营中,见杀气弥漫,忙上帐向殷郊进言:“千岁,我等驻扎于此,久战不胜,不如暂且退兵朝歌,再做图谋。”
而西岐这边,众仙与将士们已各就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