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话的正是顺天府丞郑砚之。
沈清河看看齐振,目光里仿佛在问,“是你安排的?”
齐振眼珠微转,“我以为是你安排的呢?”
沈清河眼珠再转,“我没有啊,看看他怎么说。”
他们俩在做心灵交流时,女帝轻轻抬手,小安子心领神会,“详细奏来。”
郑砚之在所有人的目光中昂首大步来到前方。
冲着女帝深施一礼,然后挑衅般看向潘敏。
潘敏只能质问道:“郑大人,下官一心为国,为何如此针对?”
郑砚之冷哼一声,“立储自然是国之大事,但并非急务。哪条国法规定,皇帝登基后必须第一时间册立储君?”
郑砚之扫视一圈,声音逐渐提高,“我朝太祖皇帝开创大燕基业,是在登基一年零两个月后册立太子。宣宗皇帝一代明主,也是在登基两年后才确定东宫。时间最久者为英宗皇帝,登基后足足五年才确定储君。”
他说的是本朝史实,所有人都一清二楚。
“陛下如今春秋鼎盛,御极也不过区区半载,何必急吼吼确定储君?”
郑砚之来了状态,继续大声道:“还说什么安天下和百官之心?陛下登基以来励精图治,败柔然惩贪腐,海晏河清,天下哪里不安?百官谁又心里不安?”
“我看就是你潘大人心里有鬼才不安吧。”
郑砚之一番话有理有据,掷地有声,潘敏被怼的张口结舌无言以对。
龙椅上的女帝凤眸连闪,心里畅快之极。
没发现这个郑砚之还真是一个人才,当重赏!
沈清河再次看向齐振,“你推荐的这小子可以啊。”
齐振眉毛一挑,“小意思啦。”
李德用暗骂潘海废物,转头看看吴同。
吴同只能出列,指了指郑砚之,“你是……那个……”
“顺天府丞郑砚之。”
“哦,对,郑砚之,说话不要上纲上线,潘敏也是从大局着想,并没有错。”
说着看向女帝,“启禀陛下,微臣认为潘敏的提议很有价值。宪宗皇帝也曾说过,立储之事宜早不宜迟。”
郑砚之面对潘敏自然无惧,但吴同就不一样。
不过事已至此更不能后退,于是争辩道:“吴大人所言甚是,既然立储乃国之根本,那就当慎之又慎,岂能仓促决定?”
吴同瞥了一眼郑砚之,心里暗恨,嘴里却道:“微臣也不是要陛下今日就确定人选,而是要明确一个具体方略才好。”
说到底就是女帝打算把皇位如何传承下去的问题,是要选叔叔,还是选堂兄弟,总要有个说法。
这么一来,郑砚之就不好插嘴了。
今日乃是大朝,端王、理王和肃王三人也在殿上。
当潘敏提出立储议题后,这三个人全都浑身一紧。表面上古井无波,内心里已在快速旋转。
难道今日还能有意外收获?
但他们身为当事方,不可能直接出面,只能冷眼旁观。
看这架势,女帝这一关并不好过。
兵部尚书傅琼站了出来,“即便是具体方略也要仔细斟酌,否则太过儿戏。”
户部尚书朱友锡一步不让,“斟酌也要有个时间限制,难道要斟酌三年五载?”
傅琼怒道:“你这是要逼迫陛下么?”
吴同冷笑一声,“傅大人莫要乱扣帽子,否则今后谁还敢为朝廷建言献策?”
双方火药味十足,现场骤然升温。
沈清河微微转身,对李德用道:“李相如何看?”
李德用抬起眼皮,仿佛刚刚睡醒一般,“愿听沈相高见。”
沈清河暗骂一声老狐狸,悠然道:“依本相看,此事可押后再议。”
李德用附和般点点头,“几人各有道理,老臣也不知该如何判定,看来只有请陛下圣裁方能令人信服。”
李德用话声刚落,身后呼啦啦站出来二十几位大员,同时说道:“臣等请陛下圣裁!”
这叫什么?
这就是逼宫!
女帝今天必须要给个说法,否则如何堵住悠悠众口?
齐振虎目扫视,这些可都是李德用的嫡系。
还好阮纯并不在其中,看来自己的骚操作还是有作用。
嗯?
将作监尹鸿居然也站了出来,好你个老小子,给我等着。
立即上前一步,暴喝道:“大胆!尔等竟敢逼迫陛下,想要欺君不成?”
吴同冷冷道:“齐统领,拱卫司也不能胡乱栽赃。百官只是想要陛下给个期限,怎么就是逼迫?”
齐振紧盯吴同,“陛下但有决定,自会公布,无需明确期限。”
吴同瞥了一眼齐振,轻蔑道:“此事不是你拱卫司能决定的。”
说完面向女帝,“臣等拳拳之心可鉴日月,还请陛下体谅。”
齐振被人蔑视,心里一阵火大,刚要再说时,只见端王忽然上前。
“列位臣公,小王本不想在朝政上随意置喙,但事涉立储,也不得不说上一句。”
端王在朝中人望颇高,见他出面,都齐齐转头,目露期待。
甚至有人在想,难道端王今日也要发难吗?
那就有好戏看了。
端王冲着女帝躬身施礼,女帝凤眸微眯,停了片刻后才缓缓开口,“王叔有何要讲?”
端王诚恳道:“小王只有一句话,立储乃国之根本,陛下心中自有决断。诸位既然已经提出,相信陛下不日就有答复,还是不要非等今日了吧?”
这话表面上看是奉劝李党收手,给女帝留个余地。
但如果深思,似乎又不是那么回事。
什么叫不日就有答复?
什么叫非等今日?
不同人听在耳中有不同解读。
齐振看看这个贤名在外的端王,暗道,老小子不简单啊,都是千年的狐狸,聊什么骚?
刚想上去怼两句,却听女帝清冷开口。
“朕以女子之身登临大宝,皇位传承本就在考虑之内。”
说着缓缓起身,居高临下冷冷看着那些站出来的大臣,似乎要将他们的样子都死死记住。
她已经看得很明白,如果今日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不说这些人不会轻易罢休,明日起蓟都官场说不定会有什么谣言传出,到时动摇的依然会是她的皇位。
“朕今日有两点谕旨,一是,皇位必然会在燕氏皇族之间传承,不会旁落。”
“二是,具体传承方略,朕会在……十日内确定。”
~~~~
昨天有许多读者大大赏了暖心的五星书评,我都认真看了,心里太感动!
万分感谢,爱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