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董卓带兵渡过浮桥,这才安营扎寨。
当天夜里,轮到己部守夜,魏武亲自带领十名哨骑巡查营地周围。
按理说,魏武身为司马,很多事情不必亲力亲为,但他深知自己得到董卓的赏赐,难免被人眼红。
如果不显得自己勤奋努力,恐怕会招来闲言碎语。
夜色深沉,月光如水,洒在营地上。
魏武带领哨骑沿着大道而行,警惕地观察着四周的动静。
就在这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
魏武定睛看去,只见远处有六个火光正朝着营地方向而来。
魏武不由疑惑:自己在那里没有布置哨骑,哪里来的这些人?这些人很可疑啊!
他心中警觉,随即下令让周围甲士在一旁埋伏。
甲士闻言,迅速躲入林中,屏息凝神,等待命令。
很快,那数骑已经靠近。
魏武见状,立即带兵冲出,将那些人团团围住。
那些人见状,连忙将一人护在中间,大声喊道:“保护明公!”
中间那人环顾四周,厉声呵斥道:“放肆!尔等何人,胆敢拦我!”
魏武借着火光定睛一看,不由一愣:这人竟然是宗正刘虞!
他连忙下马,恭敬地行礼道:“拜见御史!不知是御史前来,在下以为是贼军探马,这才埋伏,还请御史恕罪!”
刘虞借着火光打量了一下魏武,点了点头道:“哦,原来是魏司马啊。我要见董将军,你速速带路!”
魏武连忙行礼道:“诺!”随即,他带领刘虞前往董卓的大帐。
帐内,董卓见到刘虞,连忙起身行礼:“拜见御史!不知御史连夜前来,有何要紧事务?”
刘虞目光严厉地看着董卓,缓缓说道:“董将军,你大破贼军,斩杀敌首,可喜可贺啊!”
董卓微微一笑,语气中带着几分谦逊:“不敢当,御史过奖了。御史连夜前来,想必是有要紧事务?”
他说着,转头看向魏武,命令道:“止戈,召集众将,大帐议事!”
魏武行礼道:“诺!”随即,他迅速召集众将齐聚大帐。
……
帐内,刘虞神情严肃地看向董卓,语气中带着几分质问:“董将军,听闻你去攻打允吾县了?”
董卓闻言,连忙行礼道:“启禀御史,在下只是带兵去看看,并没有攻打,顺道也是为大军搭建浮桥。”
刘虞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深意:“董将军,陛下已派出使者,任命我为凉州牧,让我管理凉州官民。
凉州叛乱,皆因地方官员贪污,百姓饥荒,被贼人利用!我决定赦免凉州所有人的罪行,只杀贼首!这是我的决定,也是陛下所希望的!”
众人闻言,不由一愣,齐齐看向董卓。
董卓眉头微皱,语气中带着几分质疑:“使君,这些人杀害凉州官员,就这么原谅了?至少应该屠一城,以威慑那些不忠之人!”
刘虞神情严肃,目光如炬,沉声道:“董将军,难道你不知道凉州是汉民和羌胡混居之地?如果屠城大开杀戮,那么汉人在本地的人数定然大减!
不出数年,羌胡定然做大,到时候朝廷将彻底失去对凉州的控制!董将军,凉州之事,需以安抚为主。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才能真正平息叛乱。”
魏武在一旁默默听着两人的对话,心中暗自思忖:刘虞果然是个仁义之人,他的策略虽然温和,但正是凉州百姓所需要的。
保持汉人的数量才是控制地方稳定的关键!但董卓真的会同意吗?
董卓闻言,神情严肃,忧虑道:“使君既然这么想,我也没有办法。但我担忧这羌人得到喘息之际,借机做大。等到我们大军离去,他们便卷土重来!如果不加以威慑,恐怕后患无穷啊!”
刘虞神情严肃,目光坚定,缓缓说道:“董将军所建京观还不够吗?董将军,我知你对朝廷忠心耿耿。我已向陛下举荐你为并州牧!
等打完仗,你可以带领兵马返回并州,继续效力边陲。但我希望你能留下部分部曲,助我管理凉州。当然,部曲之司马,我会任命为凉州各地太守!如何?”
董卓听闻此言,不由陷入沉思。
他低头沉吟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权衡之色,随即点了点头,妥协道:“如此甚好。不过,冀城战事如何了?”
刘虞微微一笑:“边章已经是瓮中之鳖,用不了多久必死无疑。凉州之乱,可平!”
董卓点了点头,语气中带着几分释然:“既然如此,我便听从使君安排。”
第二日,董卓便与刘虞一同返回了冀城围城营地。
刘虞抵达后,立即命人往城中射信,信上道明利害局势,并宣布赦免所有人的罪过,只斩杀边章一人!
没过数日,冀城果然不战而降,城中守军献上了边章的首级。
至此,四名贼首全部被斩,凉州羌乱也已基本宣告结束。
皇甫嵩和曹操带兵返回洛阳,董卓也被封为并州牧。
临行前,董卓决定让段煨、魏武、赵达和卢洪带领四部共四千人,留给刘虞管理,以防止羌胡再叛。
魏武站在营地外,望着远去的董卓大军,心中思绪万千。
刘虞走到魏武身旁,语气中带着几分赞许:“魏司马,此次凉州平定,你功不可没。日后凉州安定,还需你多多出力。”
魏武连忙行礼,恭敬道:“使君言重了,在下定当竭尽全力,助使君治理凉州。”
刘虞点了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深意:“凉州乃汉羌混居之地,治理不易。唯有以仁德安抚百姓,方能长治久安。魏司马,你年纪轻轻,却有如此胸襟,实在难得。”
魏武微微一笑,谦逊道:“使君过奖了,在下只是尽本分而已。”
之后,刘虞带领部队以及粮草前往允吾县。
贾诩得知此事后,随即开城投降,城中百姓得以安宁。
大帐之中,贾诩跪地行礼,恭敬地汇报城内情况,并告诉刘虞:“贼首韩约、北宫伯玉和李文侯的家眷恐被处罚,纷纷逃离,不知去向。恳请使君治罪。”
刘虞闻言,微微一笑,亲自将贾诩扶起:“文和无需多礼,反贼家眷成不了气候,不必过于担忧。”
贾诩起身,恭敬地行礼道:“使君所言甚是。在下以为,可以书信凉州各个羌族部落,让他们缉拿逆贼家眷,从而给他们一个将功补过的机会。”
魏武一听这话,瞬间明白过来:这些家眷定然是贾诩故意放走!
他心中暗自赞叹:贾诩果然智谋过人,此举既能安抚羌族部落,又能避免不必要的杀戮,真是一举两得!
刘虞点了点头,赞许道:“如此甚好,就依你所言!”
他顿了顿,目光中带着几分期待,继续说道:“文和,我听魏司马说你有张良、陈平那样的智慧。我尚有别驾司马一职空缺,如果你不嫌弃,能否担此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