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既却忧心忡忡道:\"大王,臣担心蝗灾蔓延。蝗虫过境,遮天蔽日,所到之处颗粒无收。三辅与凉州接壤,必须提前防范!\"
魏武赞许地点头:\"孤正有此意。传令三辅各郡县:立即挖掘深沟以备驱蝗掩埋;准备树枝扑打蝗群;夜间在田间燃火诱杀。\"
\"大王英明!\"百官齐声应和。
就在此时,大司马段煨突然出列,声音洪亮:\"启禀大王!臣还有一虑——自古天灾必伴人祸。那刘庄狼子野心,很可能会趁灾出兵三辅!
更可怕的是,恐有奸细混在难民中潜入。臣建议立即关闭关隘,严禁灾民入境!\"
此言一出,朝堂哗然。以蔡邕为首的文官们纷纷摇头,而魏迷等武官则面露赞同之色。
魏武抬手示意众人安静,目光如炬地扫过每位大臣:\"段大司马所虑不无道理,但...\"他话锋一转,\"若闭门拒灾民于外,岂非坐视他们饿死?届时民心尽失,刘庄更会借机煽动。\"
杨阜上前一步,沉声道:\"启禀大王,若真爆发蝗灾,饥民遍地,恐生瘟疫。若大量接收灾民,三辅地区反受其害啊!\"
\"荒谬!\"蔡邕突然出声,他此刻面色凝重,向魏武深深一揖:\"大王明鉴!昔日齐桓公救济灾民,终成霸主;
秦穆公赈济晋国饥荒,得民拥戴。灾民与瘟疫本无必然关联,关键在于如何安置。\"
蔡邕的声音越发激昂:\"管仲曾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若大王此时施以援手,灾民必感恩戴德。他日刘庄来犯,这些受过恩惠的百姓,便是最好的屏障!\"
魏武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王座扶手。
蔡邕的话虽在理,但杨阜的担忧也不无道理。
自古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若真爆发瘟疫,后果不堪设想。
可若见死不救,不仅会失去民心,更会给刘庄可乘之机。
届时瘟疫、灾民、战乱交织,整个三辅地区恐怕...
就在魏武沉思之际,成公英突然出列:\"启禀大王,臣以为灾民必须救,但未必非要放入三辅。司隶灾民若逃难,必从潼关而来。
可在关外设立粥棚,既能救济百姓,又可避免疫病传入。\"
魏武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以成公英的才智,不该提出如此明显的漏洞——关外救济既难管控,又易遭袭。
想必是有些话不便当众明言...
\"传令下去!\"魏武突然起身,声音响彻大殿,\"凉州与三辅立即着手防范蝗灾!各仓开廪备粮,速送三辅赈灾!潼关、武关加强戒备,严防敌人来犯!\"
\"大王仁德!\"百官齐声应和。
……
退朝后,魏武立即将成公英召至后殿。
殿门紧闭,魏武直视成公英:\"德才,朝堂上未尽之言,现在可以说了。\"
成公英谨慎地环顾四周,压低声音道:\"启禀大王,此策关键在于先施恩于灾民,再以灾民为刀剑,助我们夺取弘农!\"
魏武闻言,缓缓在案几旁坐下,眼中闪过一丝兴味:\"哦?此话怎讲?\"
成公英凑近几步,低声道:\"蝗灾过后,百姓饥荒难耐。届时我们可暗中散布流言,说弘农杨氏的庄园中囤积了数百万斛粮食,足够所有人渡过难关。\"
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他们之所以不愿开仓放粮,就是为了饿死百姓,好贱价收购他们的田产。\"
魏武轻轻摩挲着下巴,若有所思:\"有意思...继续说。\"
\"只要流言一起,即便杨氏被迫开仓,百姓也不会感激,反而会认定他们是做贼心虚。\"成公英冷笑道,\"届时民变必起!大王只需暗中资助叛军些许粮草,百姓就会对您感恩戴德,唯命是从。\"
他顿了顿,\"况且杨氏能有今日家业,本就是靠趁灾囤粮、兼并土地得来的。这也算是...报应不爽。\"
魏武嘴角微微上扬:\"弘农杨氏本就是忤逆之徒。百姓杀他,不仅无罪,反倒有功!若有人带头起义,孤即刻上表朝廷,封他为将军!\"
\"大王英明!\"成公英深深一揖,\"只待蝗灾一起,便可散布流言。\"
……
转眼入秋,中原大地哀鸿遍野。兖州、豫州因持续干旱,庄稼绝收。
紧接着,遮天蔽日的蝗群席卷而来,青州、徐州、冀州乃至荆州北部,尽成炼狱。
田野间,蝗虫如乌云压境,所过之处,绿叶尽成枯枝。
饥民们跪在干裂的田地上,眼睁睁看着最后的希望被啃食殆尽。
有人试图捕捉蝗虫充饥,却不知这些飞蝗体内带毒,食后腹痛如绞,口吐白沫而亡。
道路上,饿殍遍地,母亲抱着干瘪的婴孩无声哭泣,老人蜷缩在墙角等待死亡降临。
易子而食的惨剧,在灾区屡见不鲜。
有诗约:
《哀鸿行》
玄穹裂如釜,赤地焦我苗。
蝗翼蔽天日,枯骨垒野桥。
稚子吮石乳,老妪煮蒿茅。
毒蝗岂可啖?肠穿作鬼嚎。
白杨哭新冢,乌鸢啄空壕。
易子鼎镬沸,析骸爨烟高。
弘农仓廪腐,陌上青磷飘。
鸱鸮栖金阁,豺虎踞丹墀。
忽闻埙声咽,恍见汉月凋。
雒阳四百载,谁诵硕鼠谣?
愿剖豪族腹,穑事祭九霄。
但得天雨粟,不作离黍嗥。
……
相比之下,提前做好防备的三辅和凉州损失较小。
每到夜晚,田间燃起无数火堆,飞蝗扑火而亡的噼啪声不绝于耳。
百姓们手持树枝,日夜不停地扑打着这些祸害。
万众一心之下,总算保住了部分收成。
潼关外,魏武命人搭建起连绵数里的粥棚。
每日清晨,炊烟袅袅,米香四溢。
逃难而来的灾民排成长龙,眼中既有对生存的渴望,也有对未来的绝望。
就在这赈济过程中,一个消息在灾民间悄然流传——弘农杨氏的庄园里,囤积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却宁愿看着百姓饿死...
\"听说了吗?杨家的粮仓里,麦子都发霉了!\"
\"我表兄在杨家做长工,亲眼看见他们往地窖里运粮!\"
\"这些人,就等着我们饿死后霸占我们的田地!\"
流言如野火般蔓延,灾民们眼中的绝望,渐渐化作了愤怒的火光。
……
不到一个月,弘农郡的怒火终于爆发。
县令张晟率领一万饥民,手持农具、木棍,如潮水般涌向杨氏庄园。
他们砸开粮仓大门时,却发现里面空空如也!饥民们认为杨氏早已将粮食转移。
这更加激怒了起义军,他们放火烧毁了整个庄园,将庄园内的杨氏族人尽数屠戮。
……
魏武得知消息后,立即命庞德暗中资助张晟粮草兵器,更送去一匹白马以示支持。
张晟欣喜若狂,当即自号\"白骑将军\"。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很快河东郡也爆发起义。
郭大率领两万饥民攻打了当地豪族卫家和范家,两家家主仓皇逃往洛阳向董卓求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