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二与刘铁嘴在小酒馆分道扬镳后,脚下生风,一路狂奔回家。待他气喘吁吁地冲进院子,瞧见自家婆娘正双手叉腰,优哉游哉地坐在院里晒太阳,那股子无名火“噌”地一下就冒了起来。他“砰”地关上院门,又将那门栓重重插上,仿佛要把这股怒气都锁在这一方天地里。
“你这婆娘,整日游手好闲,眼里连根针都放不下,就不能做点针线活儿?”李老二扯着嗓子,怒目圆睁,那声音仿佛要冲破这小院的天空。
他老婆也不甘示弱,白眼一翻,啐道:“做你娘的针线!家里穷得底儿掉,连条完整的裤子都没有,哪来的针线活儿?老娘饿得手都抬不起来,还做针线,你咋不去喝西北风!”
李老二冷哼一声,心里暗自盘算:“你这懒婆娘,懒到骨子里了。等老子时来运转发了财,第一件事就是休了你这个黄脸婆!”
想到这儿,他三步并作两步,箭一般冲进里屋,手像疾风一样伸向炕上的枕头底下,一顿摸索。然而,什么都没有!“完了!”他心里“咯噔”一下,那两颗要命的骰子去哪儿了?
他像是发了疯一般,双手抓住床铺,猛地一掀,“哗啦”一声,破棉褥子、破草席子散落一地,可床上干净得就像被水洗过一样,哪有骰子的影子。
他又旋风似的冲回院子,手指像一把利刃,直直地指向他老婆,吼道:“我枕头底下的两颗骰子呢?你到底藏哪儿去了?”
他老婆斜睨了他一眼,满脸嫌弃,撇嘴道:“你整天不务正业,就知道泡在赌场里。现在倒好,连赌具都往家里带,谁陪你玩儿这玩意儿?”
李老二彻底急眼了,像头暴怒的狮子,一把揪住他老婆的衣领,咆哮道:“少废话!我问你骰子到底在哪儿?”说着,手上的劲儿又大了几分。
他老婆被勒得脸都憋红了,猛地往他脸上啐了一口,拼命挣扎着喊道:“你个赌鬼!就知道赌钱,连赌具都上了炕。我把它们扔到牲口棚里去了,你以后就跟你的牲口过吧!”
李老二一听,扭头就往后院牲口棚冲去。最近兽医庄子没生意,牲口棚空荡荡的,像一座废弃的空城。他一头扎进去,眼睛像探照灯一样四处乱扫,在一堆马粪蛋子中间,终于发现了那两枚骰子。
李老二那颗悬着的心瞬间落了地,整个人像饿虎扑食一般扑了过去,从那堆粪屎里把骰子抠了出来,放在胸前使劲蹭了蹭,还嫌不够干净,又“噗噗”往上面吐了两口口水,重新擦拭得干干净净,这才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仿佛揣着的是稀世珍宝。
第二天一大早,李老二就像被什么神秘力量召唤着,又去找刘铁嘴了。刘铁嘴算卦的时候,他就像个影子一样,静静地站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大气都不敢出。
等客人一走,他就像个求知若渴的学生,迫不及待地向刘铁嘴详细询问卦象里的门道。李老二这人,脑袋瓜儿转得快,没几天,就把算卦的基本原理摸得门儿清,如何解卦更是了如指掌。
腊月二十八,这是刘铁嘴年前出卦摊的最后一天。李老二像个虔诚的信徒,向刘铁嘴求了一本《易经》,说要过年在家好好研究。他还眼巴巴地看着刘铁嘴,让他把檀木匣子里面记载的阴卦中变卦变爻的方法,用最工整的楷书,写在这本《易经》的最后一页。
刘铁嘴也没多想,毕竟前些天收了人家珍贵的东西,正愁没机会报答呢。见李老二这么感兴趣,就又慷慨地送了他两本《奇门遁甲》和《梅花易数》,让他平日里没事儿的时候好好钻研。
“多谢铁嘴哥这些日子的悉心指点,让我知道这行里原来藏着这么多门道。”李老二满脸感激,拱手谢道。
刘铁嘴哈哈一笑,摆了摆手说:“这可不叫门道,这叫文化!咱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就咱这行里的学问,那可是浩如烟海,深着呢!”
李老二一听,兴致更高了,眼睛放光,说道:“今天收摊早,咱哥俩儿何不再去喝一杯?”
刘铁嘴一拍大腿,点头称是:“好啊!今儿个我请客,还没好好谢你赠宝呢!”
两人收了卦摊,又来到上次的小馆子。这次刘铁嘴出手阔绰,点了四个硬菜:炒肝尖,炸虾段,烧鹅掌,熘鱼片。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老二的脸已经红扑扑的了,他又缠着刘铁嘴,央求道:“铁嘴哥,再给我讲讲算卦的趣事呗,尤其是那个周文王的故事,我还想听。”
几杯老酒下肚,刘铁嘴的话匣子就像被打开的水龙头,关都关不住:“老二啊,咱算卦这行,要说祖师爷,那还得是周文王。”
“想当年,周文王时期,有个叫武吉的年轻人,每天靠打柴为生,养活体弱多病的老母亲。有一天,他挑着柴去集市上卖,突然,一匹受惊的马像发了疯似的冲了过来。旁边一人吓得慌忙避让,结果倒霉透顶,一头撞到了武吉的扁担上,就这么巧,那人当场就没了气儿。”
“这时,在一旁的姜子牙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把武吉拉到一个僻静的地方,悄声说道:‘赶紧回家,按我说的做,不然你可就被官府判成死罪了。’说完,就在武吉耳边嘀咕了一番。武吉听完,撒腿就往家跑。回到家,他按照姜子牙说的,在家挖了一个地窖,在地窖里点上了四十九盏长明灯,自己就坐在里面,像个神秘的隐士。”
“再说武吉在城门撞死了人,官府的人很快就来了,可武吉早就没影了。他们一番调查,追到他家里,却只看到老母亲病恹恹地躺在炕上,哪有武吉的人影?没办法,只好回去复命。”
“周文王得知此事后,掐指一算,占了一卦。卦象显示,此人已在土下,那意思就是已经死了。这案子也就这么稀里糊涂地结了。”
“一年以后,有人告诉文王,说看到那个卖柴的武吉了。文王一听,大惊失色,他的卦象可从来没错过啊!于是,他立刻派人把武吉抓来审问。武吉没办法,只好把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文王一听,就知道这是遇到高人了。于是,他四处寻访姜子牙。你还别说,文王还真找到了姜子牙。”
“这两人一见面,就像干柴遇到烈火,一拍即合。他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年龄相仿,又都有一个共同的梦想——伐纣;还有共同的爱好——占卦。所以说,他们俩那是志同道合啊!也有人说,周文王的占卦之术,有些是跟姜子牙研讨交流学来的。不过,这历史太久远了,也没法考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