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高太公吩咐下人,准备了一桌丰盛的斋饭。
早已饿极的唐玄奘,见到饭菜上桌,也顾不上许多,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趁着唐玄奘吃饭的间隙,孙悟空将天蓬拉到一旁,满脸疑惑地问道:
“天蓬,你怎么会在这里?
还有,你为何娶了这凡间的女子?”
孙悟空一边说着,一边上下打量着天蓬,眼中满是好奇。
天蓬微微一笑,不紧不慢地说道:
“我奉了教主的命令,在此等候你和唐玄奘。
教主安排我与你们一同前往西天取经。
至于我和翠兰,实不相瞒,我在这高老庄等待的日子里,着实无聊。
偶然间结识了翠兰,一来二去,我们情投意合,便结为了夫妻。
我打算待西行结束后,带着翠兰和我老丈人一同回到天庭,共享天伦之乐。”
孙悟空听完,恍然大悟,不禁点头表示理解,同时心中暗自高兴。
他早就对与唐玄奘整日相伴,听他念 “阿弥陀佛” 感到厌烦,如今有了天蓬的加入,往后的旅程想必会有趣许多。
当晚,孙悟空和唐玄奘便在高老庄内留宿。
夜深人静之时,天蓬将高太公和高翠兰唤至跟前。
他施展神通,瞬间变回了自己原本天蓬元帅的模样。
高太公和高翠兰看到天蓬的真容,惊得目瞪口呆。
天蓬看着高太公和高翠兰,深情地说道:
“爹,翠兰,这才是我原本的样子。
我本是天庭统领十万天河水军的天蓬元帅,只因接到教主的命令,下凡执行任务。
如今孙悟空和唐玄奘已到,我的任务也即将开启,所以我必须离开了。”
高翠兰听闻此言,泪水夺眶而出,她哽咽着说道:
“那你走了之后,还会回来吗?
我该怎么办啊?”
说着,她便泣不成声。
天蓬心疼地将高翠兰紧紧抱在怀中,温柔地安慰道:
“翠兰,你放心,我对你的心意天地可鉴。
教主的任务我不得不去完成,但这绝非一去不返。
我向你保证,等任务完成,我定会回来接你和爹,我们一同上天庭,从此长相厮守,永不分离。”
高翠兰在天蓬的怀里,听着他的承诺,渐渐停止了哭泣。
这一晚,三人在房内促膝长谈,回忆着过往的点点滴滴,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
天蓬还贴心地对高太公说道:
“爹,待我走后,我会施法将高老庄与外界隔绝。
如此一来,即便唐王率领大军打到此处,也不会发现高老庄,你们便可安然无恙。”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间,第二日清晨的阳光洒满了高老庄。
在高翠兰依依不舍的目光中,天蓬告别了岳父和妻子,跟随孙悟空和唐玄奘,踏上了西行的道路。
临行前,天蓬施展神通,一道光芒闪过,高老庄瞬间被一层神秘的力量笼罩,与外界彻底隔绝。
从此,高老庄在这片土地上,成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世外桃源,静静地等待着天蓬归来的那一天 。
离开高老庄地界后,唐玄奘一行三人踏上了更为广阔且未知的西行之路。
一路上,唐玄奘骑在白龙马上,孙悟空和朱悟能并肩行走在旁。
道路两旁是广袤无垠的荒野,枯黄的野草在风中摇曳,远处山峦起伏,勾勒出一幅雄浑而又略显孤寂的画面。
行至一处稍作休息的空地,唐玄奘轻轻勒住缰绳,从马上下来,目光温和地看向朱悟能,开口问道:
“你既如悟空一般,要拜入我门下,成为我的弟子,随我一同前往西天求取真经,那你叫什么名字呢?”
唐玄奘的声音在空旷的原野上回荡,带着一丝关切。
朱悟能挠了挠头,憨厚地笑了笑,说道:
“师父,在我还未成为天蓬元帅之时,本名叫朱能。”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几分质朴。
唐玄奘微微点头,沉思片刻后说道:
“既然你已入我佛门,成为我的弟子,那我便为你取个法号,就叫朱悟能吧。
不过,我瞧你已然成婚,且对酒肉并不忌讳,为你再取个浑名,就叫八戒吧,望你能以此为戒,在修行路上有所精进。”
唐玄奘一边说着,一边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
朱悟能听完,连忙点头表示同意,说道:
“多谢师父赐名,弟子朱悟能,往后定当谨遵师父教诲。”
他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眼中满是对未来取经之路的期待。
于是,三人重新踏上征程。
此时的孙悟空,心情明显愉悦了许多。
他一路上蹦蹦跳跳,时而在前方开路,时而跑到路边摘些野果分给大家。
以往,他与唐玄奘相伴,整日听着唐玄奘念诵佛号,心中难免觉得枯燥。
如今有了朱悟能这个相识的道教弟子同行,取经路仿佛被注入了一股鲜活的力量,变得有趣起来。
他们二人时而谈天说地,讲述着天庭中的奇闻轶事,时而相互调侃,笑声在旷野中不断回荡。
师徒三人一路西行,历经了无数的山川河流、城镇村落。
在这漫长的旅途中,他们时常能遇见一些来自天庭的旧相识。
每一次相遇,孙悟空和朱悟能都会与他们热情交谈,互诉近况。
这些相遇,如同点缀在取经路上的繁星,让这段艰辛的旅程多了几分温暖与惊喜。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流沙河河畔。
流沙河宽阔无比,河水浑浊不堪,湍急的水流奔腾呼啸,河面上不时泛起巨大的漩涡,仿佛一头头张牙舞爪的猛兽,让人望而生畏。
师徒三人站在河边,望着眼前的滔滔河水,一时犯了难,开始商量如何过河。
就在这时,河中央突然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漩涡。
旋涡飞速旋转,激起层层浪花。在旋涡的中心,缓缓升起一个身影。
此人浑身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皮肤粗糙黝黑,身上披着一件破旧的蓑衣。
他一看到孙悟空三人,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朝着岸边跑来。
那人跑到唐玄奘面前,“扑通” 一声跪地,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说道:
“师父,弟子原本乃是天庭的卷帘大将。
当年,在昊天重回天庭举办的蟠桃大会上,弟子一时失手,打碎了一个琉璃盏。
那昊天见状,勃然大怒,当即下令将弟子打入凡间受苦。
幸得观世音菩萨慈悲点化,告知弟子在此等候取经人,护送其前往西天取经。
今日终于盼到师父前来,还望师父收留弟子。”
他一边说着,一边磕头,眼中满是虔诚与期待。
唐玄奘听完,心中感慨万千,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声佛号,说道:
“阿弥陀佛,既然是观音菩萨的安排,那便是天意。
我便收下你这个徒弟。”
说罢,唐玄奘略作思索,为其取了一个法号:
“你就叫沙悟净吧,愿你能在这取经途中,洗净自身罪孽,悟得佛法真谛。”
一旁的孙悟空和朱悟能看着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复杂。
他们知道沙悟净并非来自道教和天庭,而是受佛教点化而来,此刻他满心感激观音菩萨,往后在这取经路上,行事说话怕是要多有顾忌了。
两人对视一眼,微微摇头,心中暗自思忖着未来的相处之道。
就在孙悟空和朱悟能思索之际,唐玄奘转头看向沙悟净,问道:
“悟净,你在这流沙河中待了许久,可知道有什么办法能让我们顺利过河?”
沙悟净连忙站起身来,拍了拍胸脯,自信地说道:
“师父放心,弟子有办法。”
说罢,他伸手从脖子上取下一串骷髅头。
这串骷髅头散发着奇异的光芒,每一个都透着一股神秘的气息。
沙悟净熟练地将骷髅头与随身携带的葫芦组合在一起,瞬间,一个坚固而又神奇的葫芦法船出现在众人眼前。
沙悟净将葫芦法船放入河中,法船稳稳地漂浮在水面上。
他招呼着众人上船,说道:
“师父、师兄们,请上船,我这就带大家过河。”
孙悟空、朱悟能和唐玄奘依次登上法船。
沙悟净站在船头,双手合十,口中念念有词。
只见法船缓缓启动,在湍急的流沙河中破浪前行。
不多时,他们便顺利抵达了对岸。
就这样,原本三人的取经团队,因为沙悟净的加入,变成了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