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柔霸气宣:“吾等已查明,煽动之人乃是罪臣余孽,妄图搅乱墨国恢复旧制。”
顾承熙眼瞧机会一来,殷勤的搭话帮腔助威:“他们若成,诸位今日所得将化为泡影。”
听到这话,不少人心不忍一惊。
无论是谁都不想再回到从前,回到那暗无天日的丧失人权之境。
这时,一位年长的女子站出来说道:“公子言之有理,姐妹们,别被人当傻子利用了。”
其他人纷纷附和,目光瞬间转移到刚才煽动之人,甚至有人恨不得现在就扑上去撕咬他们。
很快,墨国的局势得到控制,男女之间的矛盾似乎逐渐缓和。
大街上也慢慢恢复平静安详。
而远在大夏京城的皇上,也收到了捷报。
正当大家都觉得风已平浪已静。
腊八才过,墨国突然各地莫名其妙的暴虐四起,毫无征兆。
有男子无视新律当街欺辱女孩,有女子团伙作案霸凌面容俊秀的男人,有恶徒烧杀抢掠,有暴者见人就杀……
紧要关头,为了尽力不让百姓遭受难,语柔和红蓼商议决定,不得不以暴制暴,快速镇压。
为了以最快速度结束,只得兵分多路,捏紧拳头抓住头目就地诛杀。
“皇女有令,参与暴动者,无论男女老少,格杀勿论!”
“是!”
语柔挥出长剑扔鞘给属下喝令,冷眸寒光如从地狱里上来人间的女阎王,带人冲入了冲突现场。
这一次,她不再心慈手软,更不再过多解释。
手起剑落,只见人纷纷倒下,不见剑锋挂上血丝。
救下的百姓惊慌,错愕,惊讶!
看着和大夏传来的画像截然不同的陌生面容,听着一口流利的墨国口音,有人不由自主的喃喃喊道:“玉……将军?!”
忽然人群中有人高声应和。“对,玉将军,不过她不是夏国的玉将军,她是我们墨国的玉将军,属于我们的玉将军。”
许是大家都觉得,此时的墨国真的非常需要一位果敢又有铁血手腕的人出现,而这人最好还是个姑娘,如夏国传说的煞玉将军那般厉害的姑娘。
“玉将军威武!玉将军威武!玉将军威武!”
有百姓忽然惊喜欢呼,引得现场热血沸腾。打斗处血溅横飞,人群中声潮澎湃。
现场的百姓许是在庆幸自己能死里逃生,也可能是在为神兵降至开心,总之,此时的他们打心底崇拜眼前救他们于危难的姑娘。
语柔和红蓼都算出师顺利。
突然城楼上有人登高振臂一呼:“看,皇女何等手段,对我等能残忍戕害,对你们也会别无二致,哈哈哈!”
说完便纵身一跃,粉身碎骨。
语柔和红蓼都反应过来了,他们是想玉石俱焚,他们亡落,说死也要带上皇女灭末。
“姐姐,他们真是阴险恶毒,为了虚无缥缈的权利欲望,居然逼我们不得不以暴制暴,还……”
“那,咱们就遂了他们意吧!”语柔掏出手绢,轻轻擦拭一尘不染的剑锋。
“可……”夏天无不明白,刚开口,语柔帅气挽剑花背于身后,反臂拿剑冷声发令:“与此事有关者,无论男女老少,一人不留。”
“是!”
忽然震声响彻云霄,吓得刚才欢喜的百姓眼里忽然显现一丝惊恐。
语柔杀人不见血,封喉不留痕,确实是救了他们,但这么恐怖的力量若是矛头指向自己,谁都心有余悸。
几日过后,这次暴乱涉及面广,影响力非常强大,在强力镇压中突显一股清流。
他不仅按律处理了暴动人群,也妥善的安置百姓,为大家主持公道,也为和谐社会共创家园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在百姓口中备受好评。
而他便是传说中在瓮城救百姓于水火,拼尽全力护一城流民的安清郡主关门二徒弟冬陵和其门中人芒萁、清秋。
有人多方打听后听说,有墨国难民向隔壁安居乐业的大夏求助,他们识文断字,会墨语,大夏皇帝派他们带人来安抚墨国受苦的百姓,已经入墨许久了。
特别是安清郡主身边的执鞭侍女红蓼在身边伺候,那美名远扬的白衣女孩医毒双全众所周知,所以他们的身份无人再有猜疑。
期间,他们一直恪尽职守,竭尽全力冲在最危险处,从不干涉墨国内政,只顾底层人民疾苦。
救人,治伤。熬药,消瘀。尽心尽责。
长期接触后,有人无意间发现他们三人身上都有墨国前朝皇族的印记。
本来好多老人都快忘了这东西,是突然出现的皇太女,让他们不得不拾起忘却多年的记忆。
他们师从大夏那众所周知宅心仁厚的安清郡主,行事周到,刚正不阿。
那暴戾恣睢的皇太女和他们站在一起,哪怕她再有能力,在百姓心里瞬间黯然失色。
默默的,就开始有人重心移向他们三人,关注力和兴趣也都在他们身上,甚者有人主动请求他们的庇护。
不知是有所期待使他们光环加身,还是他们本就气质出众,相处久了,感觉他们举手投足都遮不住那与生俱来的贵气。
多少人来回复始,就期盼他们能发现自己身份不同寻常百姓。
可都快年关将至,依旧没有任何动静,他们只顾照顾受难百姓,从不过问政事,也不关心墨国那高位坐谁。
反观皇女那般,战况惨烈,已经用雷霆手段攻入皇城活捉宫里那些食戮百姓的杂碎。
他们不急,百姓急呀!
开始有人明里暗里提醒三人,哪怕有一人起事,都可以一呼百应。
皇女快要大权在握,百姓心急如焚,可又无人敢冒进公开点破他们身份,怕认错,更怕结果不如期待发展,后果无法自担。
为确认他们是否是墨国前朝皇族,各处百姓团结一致,历经万难避开皇女爪牙,从各地寻来不少前朝宫里的老人,还有旧臣、官眷。
秘密转移到三人所庇护的地方,只为瞅准机遇识别那身份是真是假。
众多老人和旧臣悄悄私见冬陵、芒萁和清秋,以各种理由引诱他们掀开袖子查看手臂。
多人轮番独自确认后,回到百姓自发筹备的议事堂写下自己判断。
最后当众公布结果,居然空前的一致。
落笔写下的都是:三人乃当年太女遗孤。
无一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