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俗不习俗的,姜姚不关心。她只是旅客。她整理好鬓发,牵着十二娘手,安心坐回了摊位。
那群少年郎扭着腰肢缓缓离开,热闹气氛一哄而散,人群渐渐散去了。
“别走呀,祭巧活动才刚开始。”王掌柜扯着嗓门喊道。这鹊桥不能白搭。
“王掌柜,这国丧期。济州城大肆庆祝,不怕这个。”吕雁好奇问道,顺带做了一个摸脖子动作。
“吕娘子,连年征战,人口流失严重,男女相看是国策。”王掌柜一脸嘲弄说道。
“寡妇翻身。”吕雁笑容可掬说道。王掌柜则一头雾水,不明所以。
“十二娘,你战绩如何?”姜姚扭着脖子,笑嘻嘻问道。簪了花,人都自信了。
“什么战绩?”十二娘不解,她指了指画作,再指了指书案上的海棠花。现如今这枝海棠花与鹊桥都成了画作的道具。只要客户有需求,这朵海棠花就能簪在姑娘的发髻上。
“方博士?别说那些有的,没的。”姜姚挥开十二娘的手,朝她挤眉弄眼。方博士不错,成熟稳重。最重要这博士是体制内的,收入高,待遇稳定。
“夏荷。”十二娘闭口不谈,羞赧低下头。那个少女不怀春,这是人之常情。
“小娘子。”一壮汉躬着身体走了过来。他一身粗布麻衣,与玩闹的人群格格不入。
“你谁呀?”姜姚吓了一跳,她不解望着壮汉,随即又望向十二娘。
十二娘诧异摇头,示意她也不认识。
“小娘子,我是李家庄的,我寻了好些天,终于找到你们了。”那壮汉抬眼望着她俩,兴奋说道。
“你是谁?”十二娘不解望向他。庄稼人,一身粗布。
“娘子,李某是李家庄的,上次你给曾阿牛……”那男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闭嘴。”姜姚慌乱低喃,朝那壮汉直摇头。
“啥事?”吕雁实在无趣,鹊桥下抢不到郎子,她有些后悔。她谋划着去其他店家蹲守那群少年郎。
“娘子,河里又淹死了人,无人敢缝合,求娘子去。”那壮汉不断朝着十二娘磕头。他头发凌乱,手掌皲裂。
“缝合尸体?胆肥了?”吕雁蹲了下来,一把推翻了跪倒在地的壮汉。那壮汉眼神惶恐,无助的瘫坐在地。
“大哥,上次之事只是凑巧。”十二娘为难说道。她们是医士不是仵作。
“怪不得,夏荷,你还天天做噩梦。”吕雁恍然大悟说道,眼神凌厉。
“哪里天天做噩梦,一天而已。”姜姚嘀嘀咕咕道。她最烦吕雁喜欢夸大事实。
“小娘子,拜托了,村民愿意出重金。”那壮汉眼神坚定,掏出一个钱袋。
“大哥,此事好说。”吕雁瞪大双眼,立马转变嘴脸,谄媚说道。
“吕大夫,此事还需斟酌。”十二娘扯了扯吕雁的手臂。
“斟酌啥?大哥,我是大夫,她俩是童女子,不方便去,我无所顾忌,她们不行,我来。”吕雁拍了拍胸脯,保证道。
“娘子,童男童女不怕鬼怪。她俩最合适。”那壮汉绞着手指,为难说道。
“缝合尸体的人选还挑上了。整这么多幺蛾子要干嘛?”吕雁嘴角噘得高高的,她一生气扔了那钱袋。
“吕雁,别闹了。”十二娘低声呵斥道。她十分为难。一边是贪财的吕雁,一边是老实巴交,苦苦哀求的村民。
“十二娘,来一下。”吕雁拉上十二娘,转身回了客栈。
“小娘子,求你了?”那壮汉不断给十二娘磕头。济州城,仵作缺失,义庄乱成一团。
半刻钟不到,十二娘从客栈内转了出来。她同意了男子的请求。
“缝合尸体?十二娘,你怎么想的?”姜姚不解望向她。上次缝合尸体权当是给她练手,这次到底是为了什么。
“缺钱了,吕雁的银钱全屯药材了。”十二娘附耳说道。她朝来往马匹指了指:“去京城的马车都雇不上了。”
吕雁,吕雁,怎么这么不靠谱。这事彻底给姜姚整抑郁了。
“七夕节去补尸体?换一天好不好。”姜姚烦躁跺脚。今日是七夕,每个少女祈巧的好日子。
“小娘子,尸体等不及,恐尸变。”那壮汉慌乱说道,不住挠头。
尸变,这么吓人。这如何是好。
“我们吃了巧果圆子再去。”十二娘朝路边卖汤圆的大婶招手。
“这是巧果?”姜姚看着汤锅里沉沉浮浮的圆子,馋哭了。这分明是汤圆。
“这巧果有什么说法吗?”姜姚好奇问道。这好好汤圆说成巧果,这肯定有说法的。
“小娘子,巧果内包着祈巧的物件。”那妇人朝她微微一笑,她搅动着锅里的黄糖水,甜腻的香味扑鼻而来。
“大婶,巧果内包着什么?”锦书站在锅前,擦着口水,久久不愿离开。
“4碗。”十二娘低声说道。她抚着锦书头道:“锦书,去喊你娘下楼。”
两个铜板一碗,三个巧果,吕雁对此痛心疾首,这种应景的食品价高,她不吃也罢。
吕雁这种想法被此起彼伏的惊喜声打断。
“铜板,十二娘,你看。”姜姚第一口就咬到铜板。她捧在手上炫耀。
“恭喜小娘子,今年定会发大财。”那卖巧果妇人低沉的恭贺声让人心生愉悦。
“红绳?”吕雁从破皮巧果里扯出一条红头绳。
“恭喜娘子,月老牵了红绳。”那妇人笑眯眯说道。
吕雁羞赧,甩着红绳转了两圈。
十二娘碗里的三个巧果愣是没出一件乞巧的物件。
“大婶,退钱,退钱。”吕雁愤愤不平说道。她知晓这其中猫腻,巧果是一种意头。一碗汤圆中至少该有一个乞巧的物件。
“小娘子,快走吧。城门要关了。”那壮汉急得满头大汗。
十二娘放下碗筷,催促姜姚上了那壮汉的牛车。
牛车吱吱呀呀走在山间小道上。姜姚无事,翘着二郎腿,轻声哼着歌。
“夏荷,你在唱什么?”十二娘回头望了她一眼。这曲调轻快,不似一般的古曲。
“《好春光》”姜姚望着蓝蓝天空,心情愉悦。
“你通音律,下次教你古琴。”十二娘尽情感受着那节奏。
济州的义庄在李家庄,周遭杂草丛生,一间破败的屋子,四面漏风。
义庄门口,一妇人痛哭流涕的烧着纸钱。正午的阳光都不能驱散此处阴森。
那壮汉拿起线香,虔诚拜了下去。
“夏荷,拜拜。”十二娘接过壮汉递过来线香,虔诚的拜了拜。
屋子内昏暗不堪,天气炎热,蝇虫环绕。蛆虫在尸身上蠕动,尸身惨不忍睹。
“十二娘,有蝇虫。我怕。”姜姚闭气,捂嘴。
“用酒洗。”十二娘低声提示道。
“什么声音?”姜姚屏住呼吸,竖着耳朵。大白天的,该不会尸变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