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猴举起金箍棒往上一架,只听“当啷”一声巨响,邓天君的刀被直接荡开。小石猴趁势上前,挥动金箍棒回击,邓天君急忙收回刀抵挡。两人你来我往,战了七八个回合。邓天君渐渐体力不支,实在难以继续招架,只好虚砍一刀,施展土遁之术逃走了。小石猴也不追赶,稳稳地站在阵前,等待其他将领前来交战。
邓天君回到东岳大帝面前请罪,说道:“小石猴胆大包天,竟敢抗拒天兵,凭借武艺逞凶,末将实在不是它的对手。这小石猴和当年孙大圣一样威风。”东岳大帝听了,心里有些犯难,暗自思量:怪不得这石猴能从阴司逃脱,如今这么多天兵天将前来,它还敢抵抗,要是又像当年孙大圣那样大闹一番,可就麻烦了。于是问殷、马、温、朱、辛、张、陶七位将领:“请你们七位一同上前,齐心协力,务必将这小猴子擒获,不可懈怠,一定要小心行事。”七人齐声答应。只见殷元帅挥动三尖两刃刀,马元帅举起八楞紫金爪,温元帅舞动金崔宣花斧,朱元帅手捧太极铳金铛,辛天君手举流金锤和霹雳钻,张天君使开白银蛇舌矛,陶天君高举双股锏,七位天将各自挥舞着兵器,快步冲了出来。来到洞门口,二话不说,将小石猴团团围住。
小石猴却镇定自若,不慌不忙地舞动金箍棒,防守得密不透风,一根金箍棒抵挡着七件兵器的进攻,一时间,双方杀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七位天将各施绝技,兵器如雨点般朝着小石猴的上中下三路猛击。小石猴施展玄妙功夫,格外留意保护头上的天庭穴不被击中,手中金箍棒上下左右灵活招架,还瞅准空当反击几下。就这样,它和七位天将竟然战成了平手,七位天将也没能占到上风。
就在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时,突然辛天君口中“啊呀”一声,身子晃了几晃,差点栽倒。他强忍着疼痛,展开双翅飞逃而去。四位元帅与张、陶二天君见此情景,不明所以,一阵慌乱。小石猴趁机看准朱元帅的肩膀,一棒打去,朱元帅来不及招架,忍痛逃跑。其余五将也无心再战,各自虚晃一招,纷纷退走。他们回去见到东岳大帝,说道:“这孽猴太过厉害,我们不是它的对手。依我们愚见,不如暂且回去,等玉帝再派遣其他有能耐的将领前来围剿,不知大帝意下如何?”东岳大帝听了,说道:“这话正合我意。”旁边温元帅问道:“辛天君怎么在酣战之时突然叫了一声飞逃回来,我们一慌,害得朱元帅挨了一金箍棒,不知是什么原因?”辛天君说:“我正在交战的时候,不知从哪里飞来一件暗器,打在我肩膀上,所以我才退回来。”
各位看官,你们知道这暗器是谁放的吗?原来是通臂仙在后面督战。他见小石猴打败邓天君,起初并不着急。后来见七位天将将小石猴团团围住,担心小石猴有危险,于是从怀中取出一粒弹子,用力一丢,瞄准辛天君的咽喉射去。幸亏辛天君反应快躲了过去,弹子打在他的臂膀上,并无大碍,只是受了点轻伤。通臂仙练就了一门绝技,口中能发射弹子,名叫连珠牙环弹,百发百中,在三百步之内,被击中的人重则丧命,轻则受伤。今天辛天君一是距离较远,二是打在比较坚硬的部位,所以才没有造成严重后果。闲话少叙,言归正传。东岳大帝于是吩咐众元帅和天君,各自驾着祥云,返回南天门。暂且按下不表。
再说小石猴等了一会儿,不见天兵天将再来应战,后来看见东岳大帝驾云离去,心想,想必是去另请高手了。一边想着,一边走回洞中。来到洞口,他吩咐众小猴:“你们要留心紧紧守住洞门,要是再有天将前来,马上向我报告,不得懈怠。”众小猴答应下来。这时通臂仙上前迎接,两人一同走进洞内坐下。通臂仙吩咐摆酒,为小石猴庆祝胜利。有人可能要问,这山上哪来的酒呢?这酒是用百花之露和天落雨水酿造而成的,名叫“百花仙露”,菜肴则是各种兽肉、禽鸟肉以及树上的新鲜水果。通臂仙一声令下,不一会儿,石台上就摆满了酒菜。小石猴和通臂仙二人入席饮酒。席间,通臂仙把暗中发射牙环弹的事情告诉了小石猴。小石猴听后,连忙拜谢,说道:“如今虽然暂时把他们击退了,但他们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另调其他厉害的角色前来,这可如何是好?要是调别人来,我倒不怕,就怕调那三只眼的二郎神杨戬来,我恐怕不是他的对手。”通臂仙说:“你别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你放心,当年杨戬也曾和孙大圣交过手,也没见他有什么特别通天的手段,技艺高超到哪里去,不过是能七十三变,比孙大圣多一变罢了。他不来便罢,要是来了,也不用怕他,等他来了我去会会他。”小石猴听了,心里的担忧顿时减轻了许多,于是在水帘洞中住下,日夜和通臂仙一起等待,看是否还有其他天将到来。暂且不提。
且说东岳大帝和八位天将、众天兵驾着云光,返回南天门。没过多久,就抵达了南天门。殷、马、温、朱四位元帅吩咐自己的亲标兵丁回到各自的防区,邓、辛、张、陶四天君也让雷部兵丁回到雷部。然后九人一同进入南天门,来到紫霄宫,朝见玉帝。行完三呼万岁之礼后,东岳大帝奏道:“臣奉旨率领四位元帅、四位天君,前往花果山捉拿小石猴。无奈这孽猴猖獗异常,凭借自身技能顽抗,不服法令,臣有罪,请陛下恕罪。”玉帝听后说道:“爱卿平身,恕你无罪。这实在是那妖猴冥顽不灵,目无法纪,并非爱卿等不尽力。”东岳大帝等人听了,纷纷谢恩起身。接着玉帝吩咐邓、辛、张、陶、温、朱、殷、马各自回到自己的防区,不得擅离职守。八人遵旨退出,暂且不提。玉帝听闻小石猴如此无法无天,觉得必须另派勇将前往,才能将其擒获。他拿定主意,开口问道:“如今这猴子如此猖獗,必须另派有能力的将领前往围剿捉拿。依众爱卿看来,何人能够胜任此任务?”话还没说完,忽然左班中走出一人,俯伏在金阶之下奏道:“依臣愚见,当年战斗胜佛孙大圣大闹天宫时,众神将都不是他的对手,只有灌口二郎神杨戬能与他匹敌,后来孙大圣被陛下的外甥杨戬擒获,押解至天宫,送往兜率宫太上老君处,才又逃脱。如今既然小石猴如此猖狂,想来比孙大圣还是要差一些,陛下只需降旨灌口,召陛下的外甥杨戬前往花果山围剿,望陛下明察恩准。”玉帝一看,原来是执掌天库使司玄觉宣化真人许华阳。玉帝听许真人所奏,十分高兴,于是准奏。许真人谢恩回到班列。玉帝随即降下一道圣旨,让递文使者律令齐前往灌口,召杨戬来朝,不得有误。律令领旨退出。玉帝退朝。律令背了圣旨,出了南天门,立刻驾起祥光,直奔灌口而去,眨眼间就抵达了灌口。原来上苍传递公文御旨,赶路最迅速的莫过于律令,所以眨眼之间就能到达灌口。如今僧道诵经时常念“急急如律令”,就是取其迅速之意。不知律令到了灌口之后情况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