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听闻鲁肃前来,便与玄德出城迎接,将鲁肃接到官署,相互见面行礼完毕。鲁肃说道:“我家主公听闻令侄去世,特地准备了薄礼,派我前来祭奠。周都督也再三向刘皇叔、诸葛先生表达问候。” 玄德和孔明起身称谢,收下礼物,摆酒款待鲁肃。
鲁肃接着说:“之前皇叔曾说,公子不在了,就归还荆州。如今公子已经去世,想必定会归还。不知何时可以交割呢?” 玄德说:“您先喝酒,我们再商量商量。” 鲁肃勉强喝了几杯,又开口询问归还荆州之事。玄德还没来得及回答,孔明脸色一沉,说道:“子敬你怎么如此不通情理,非要等别人先开口!自从我大汉高皇帝斩白蛇起义,开基立业,传承至今;不幸奸雄四起,各自占据一方;但天道循环,总归要回归正统。我家主公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的玄孙,当今皇上的皇叔,难道不应分封土地?况且刘景升是我家主公的兄长,弟弟继承兄长的基业,有什么不顺理的?你家主公是钱塘小吏的儿子,对朝廷向来没有什么功德;如今依仗势力,占据六郡八十一州,还贪心不足,妄图吞并大汉的土地。刘氏的天下,我家主公姓刘倒没有份,你家主公姓孙反而要强争?再说赤壁之战,我家主公出了很多力,众将也都拼死效力,难道只是你们东吴的功劳?要不是我借东南风,周郎哪能施展半点谋略?江南要是被攻破,别说二乔会被安置在铜雀宫,就是你们众人的家小也难以保全。刚才我家主公没有立刻答应,是因为觉得子敬你是高明之人,不需要细说。没想到你怎么如此不明事理!” 这一番话,说得鲁子敬闭上了嘴,半天说不出话来,过了好一会儿才说:“孔明先生说的,似乎也有道理;只是我鲁肃的处境很为难啊。” 孔明问:“有什么为难之处?” 鲁肃说:“当年皇叔在当阳受难时,是我带孔明渡江,去见我家主公;后来周公瑾要兴兵夺取荆州,又是我阻拦;至于说等公子去世就归还荆州,也是我担下的承诺:如今却不兑现前言,让我怎么回去交代?我家主公和周公瑾肯定会怪罪我。我死不足惜,只是恐怕惹恼东吴,引发战争,皇叔也不能安稳地坐在荆州,白白被天下人耻笑。” 孔明说:“曹操统领百万大军,动不动就以天子的名义行事,我都不放在眼里,还会怕周郎那个小子吗!要是担心先生面子上过不去,我劝我家主公写一份文书,暂时借荆州作为根基;等我家主公另外夺取到城池的时候,就把荆州交还给东吴。你看这个提议怎么样?” 鲁肃问:“孔明先生打算等你们夺得哪里的城池,就归还荆州呢?” 孔明说:“中原地区眼下难以图谋;西川的刘璋昏庸懦弱,我家主公打算谋取西川。如果夺取了西川,那时就归还荆州。” 鲁肃无奈,只好听从。玄德亲自写了一份文书,签了字。保人诸葛孔明也签了字。孔明说:“我是皇叔这边的人,怎么能自己做保呢?麻烦子敬先生也签个字,回去见吴侯的时候也好看些。” 鲁肃说:“我知道皇叔是仁义之人,肯定不会食言。” 于是签了字,收起文书。宴饮结束后,鲁肃告辞回去。玄德与孔明,一直送到船边。孔明叮嘱道:“子敬回去见到吴侯,好好说明情况,不要心生妄想。要是不认可我这份文书,我可就翻脸了,到时候连东吴的八十一州都夺了。如今只希望两家和睦,别让曹贼看笑话。”
鲁肃告别后上船返回,先到柴桑郡去见周瑜。周瑜问:“子敬,你去讨要荆州结果如何?” 鲁肃说:“有文书在这里。” 把文书呈给周瑜,周瑜跺脚说道:“子敬,你中了诸葛亮的计谋啊!名义上是借地,实际上就是耍赖。他说取了西川就还,谁知道他什么时候去取西川?假如十年都没取到西川,难道十年都不还?这样的文书,有什么用,你还给他做保!他要是不还,肯定会连累你,主公怪罪下来可怎么办?” 鲁肃听了,愣了半天,说:“我想玄德不会辜负我。” 周瑜说:“子敬你是个实在人。刘备是个枭雄,诸葛亮更是奸诈之徒,恐怕不像先生你心地善良。” 鲁肃问:“那该怎么办呢?” 周瑜说:“子敬是我的恩人,当年你慷慨指囷相赠的恩情,我怎么能不救你?你先放宽心住几天,等江北打探消息的人回来,再想别的办法。” 鲁肃听了,心里十分忐忑不安。
过了几天,探子回报:“荆州城中扬起布幡在做法事,城外新建了坟墓,军士们都戴着孝。” 周瑜惊讶地问:“死了什么人?” 探子说:“刘玄德的甘夫人去世了,如今正在安排殡葬。” 周瑜对鲁肃说:“我的计策成了!能让刘备乖乖就范,荆州唾手可得!” 鲁肃问:“是什么计策?” 周瑜说:“刘备死了妻子,肯定会再娶。主公有个妹妹,极其刚勇,身边有数百侍婢,平时都带着刀,房间里摆满了兵器,就算是男子也比不上。我现在上书主公,派人去荆州做媒,说让刘备来入赘。把他骗到南徐,妻子没娶到,反而把他囚禁在狱中,然后派人去讨要荆州来换刘备。等他们交割了荆州城池,我再另有打算。这样一来,子敬你就没什么麻烦了。” 鲁肃连忙拜谢。
周瑜写好书信,选了快船送鲁肃前往南徐去见孙权,鲁肃先说起借荆州一事,呈上文书。孙权说:“你怎么这么糊涂!这样的文书,要它有什么用!” 鲁肃说:“周都督有书信呈给主公,说用这个计策,可以得到荆州。” 孙权看完书信,点头暗自高兴,寻思着派谁去合适。突然想到:“非吕范不可。” 于是召来吕范,对他说:“最近听说刘玄德死了妻子。我有个妹妹,想招刘玄德为婿,永结姻亲,共同破曹,扶持汉室。这事非子衡你去做媒不可,希望你马上前往荆州说一说。” 吕范领命,当天就收拾船只,带着几个随从,前往荆州。
再说玄德自从甘夫人去世后,日夜忧愁烦恼。一天,正和孔明闲聊,有人报告东吴派吕范来了。孔明笑着说:“这是周瑜的计谋,肯定是为了荆州的事。我就在屏风后面偷听。不管他说什么,主公都先应承下来。把来人留在馆驿休息,我们再另作商议。”
玄德让人请吕范进来。行礼完毕,大家坐下,喝过茶,玄德问:“子衡前来,一定有什么见教吧?” 吕范说:“我最近听说皇叔丧偶,有一门好亲事,所以不避嫌疑,特地来做媒。不知道皇叔意下如何?” 玄德说:“中年丧妻,是大不幸的事。妻子尸骨未寒,我怎么忍心马上议亲呢?” 吕范说:“人要是没有妻子,就像房子没有大梁,怎么能半途废弃人伦之事呢?我家主公吴侯有个妹妹,美丽又贤惠,能够侍奉皇叔。如果两家结为秦晋之好,那么曹贼就不敢轻视东南了。这事对国家和个人都有好处,请皇叔不要迟疑。只是我国太吴夫人非常疼爱女儿,不肯让她远嫁,所以一定要皇叔到东吴来成婚。” 玄德问:“这件事吴侯知道吗?” 吕范说:“不先禀报吴侯,我怎么敢贸然来说呢!” 玄德说:“我已经年过半百,鬓发斑白;吴侯的妹妹,正是青春妙龄:恐怕不太般配。” 吕范说:“吴侯的妹妹,虽然是女子,但志向胜过男儿。她常说:如果不是天下英雄,我不会侍奉他。如今皇叔名闻四海,正所谓淑女配君子,怎么能因为年龄大小而嫌弃呢!” 玄德说:“您先暂且留步,明天给您答复。” 当天设宴款待吕范,让他住在馆舍。
到了晚上,玄德与孔明商议。孔明说:“他的来意我已经知道了。刚才我占卜了一下,得到一个大吉大利的征兆。主公可以答应这门亲事。先让孙乾和吕范回去见吴侯,当面答应下来,选个日子就去成亲。” 玄德说:“周瑜定计要害我,我怎么能轻易进入危险之地呢?” 孔明大笑说:“周瑜虽然会用计,可怎么能逃出诸葛亮的预料呢!我略施小计,就能让周瑜一筹莫展;吴侯的妹妹,也会成为主公的妻子;荆州也万无一失。” 玄德还是心存疑虑,犹豫不决。
孔明最终还是让孙乾前往江南去说合亲事。孙乾领命,与吕范一同来到江南,去见孙权。孙权说:“我愿意把小妹招赘玄德为婿,绝无其他心思。” 孙乾拜谢后,回到荆州见玄德,说:“吴侯专门等候主公去结亲。” 玄德心里害怕,不敢前往。孔明说:“我已经定下三条计策,非子龙不可执行。” 于是把赵云叫到跟前,贴着他耳朵说:“你保护主公去东吴,要带上这三个锦囊。锦囊里有三条妙计,依次施行。” 随即把三个锦囊交给赵云,让他贴身收藏好。孔明先派人前往东吴下了聘礼,一切准备妥当。
当时是建安十四年冬十月。玄德与赵云、孙乾乘坐十只快船,带着五百多人,离开荆州,前往南徐进发。荆州的事务,都听从孔明的安排。玄德心里一直忐忑不安。到了南徐州,船靠岸后,赵云说:“军师吩咐了三条妙计,要依次施行。如今已经到这里了,应当先打开第一个锦囊看看。” 于是打开锦囊,看了计策。赵云便把五百随行的军士召集起来,一一交代如此这般,众军士领命而去。赵云又让玄德先去拜见乔国老,这乔国老是二乔的父亲,住在南徐。玄德带着羊和酒,前去拜见乔国老,说起吕范做媒、自己要娶夫人的事。随行的五百军士,都披红挂彩,进入南徐购买物品,四处传扬玄德要入赘东吴的事,城中人很快都知道了这件事。孙权得知玄德已经到达,让吕范好好招待,先安排在馆舍休息。
乔国老见过玄德后,便进宫去见吴国太,向她道喜。吴国太问:“有什么喜事啊?” 乔国老说:“您的女儿已经许配给刘玄德做夫人了,如今玄德已经到了,为什么要瞒着我呢?” 吴国太惊讶地说:“我根本不知道这件事!” 于是派人去叫吴侯来问个虚实,一面先派人到城中打探。去打探的人都回来报告:“确实有这件事。女婿已经在馆驿休息,五百随行军士都在城中买猪羊果品,准备成亲。做媒的女方是吕范,男方是孙乾,都在馆驿中招待着。” 吴国太吃了一惊。不一会儿,孙权来到后堂见母亲。吴国太捶胸大哭。孙权问:“母亲为什么这么烦恼?” 吴国太说:“你简直不把我当回事!你姐姐临终的时候,嘱咐了你什么话!” 孙权吃惊地说:“母亲有话就直说,何必这样呢?” 吴国太说:“男大当婚,女大当嫁,这是古今常理。我是你母亲,这种事应该向我禀报。你招刘玄德为婿,为什么要瞒着我?女儿可是我的!” 孙权吃了一惊,问:“您从哪里听来的这话?” 吴国太说:“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满城百姓,哪个不知道?你还想瞒我!” 乔国老说:“老夫我已经知道好几天了,今天特地来道喜。” 孙权说:“不是这样的。这是周瑜的计策,因为要夺取荆州,所以用这个做借口,把刘备骗来囚禁在这里,要他用荆州来交换;如果他不答应,就先杀了刘备。这只是计策,不是真的要结亲。” 吴国太听了大怒,骂周瑜说:“你身为六郡八十一州的大都督,竟然没有一条计策去夺取荆州,却用我女儿的名义,使出美人计!杀了刘备,我女儿就成了望门寡,以后还怎么说亲?这不是耽误我女儿一辈子吗!你们怎么能这样做事!” 乔国老说:“如果用这个计策,就算得到了荆州,也会被天下人耻笑。这事儿可不能这么做!” 说得孙权沉默不语。
吴国太不停地责骂周瑜。乔国老赶忙劝解道:“事已至此,刘皇叔是汉室宗亲,倒不如就真的招他为婿,省得出丑。” 孙权有些顾虑地说:“只怕年龄不太相称。” 乔国老说:“刘皇叔可是当世豪杰,要是能招到这样的女婿,也不辱没了令妹。” 吴国太说:“我还没见过刘皇叔呢。明天约好在甘露寺见面:要是他不合我心意,任凭你们处置;要是合我心意,我就把女儿嫁给他!” 孙权向来极为孝顺,见母亲这么说,马上答应下来,出去叫来吕范,吩咐他明天在甘露寺方丈设下宴席,吴国太要见刘备。吕范出主意说:“何不命令贾华率领三百刀斧手,埋伏在两廊下;要是国太不满意,一声令下,两边的人一起冲出来,把刘备拿下。” 孙权便叫来贾华,吩咐他预先做好准备,一切就看吴国太的举动行事。
乔国老告别吴国太后回家,派人去给玄德报信,说:“明天吴侯和国太要亲自见您,您可要多留个心眼!” 玄德和孙乾、赵云商量对策。赵云说:“明天这会面,多半凶多吉少,我亲自带领五百军士保护您。” 第二天,吴国太、乔国老先在甘露寺方丈室里坐定。孙权带着一班谋士随后也到了,接着让吕范去馆驿请玄德。玄德里面穿着精细的铠甲,外面套着棉袍,随从背着剑紧紧跟随,上马前往甘露寺。赵云全身披挂整齐,率领五百军士一同随行。到了寺前下马,玄德先去见孙权。孙权见玄德仪表堂堂,气质不凡,心里不禁生出一丝畏惧。两人行过礼后,便进入方丈室拜见吴国太。吴国太见到玄德,十分欢喜,对乔国老说:“这才是我理想的女婿啊!” 乔国老也附和道:“玄德有龙凤般的姿容,仪表出众,更兼仁德之名传遍天下:国太能得到这样的好女婿,实在是值得庆贺!” 玄德连忙拜谢,大家一起在方丈室里设宴共饮。
过了一会儿,赵云带着剑走进来,站在玄德身旁。吴国太问道:“这是什么人?” 玄德回答:“他是常山赵子龙。” 吴国太又问:“莫非是在当阳长坂坡抱着阿斗的那位?” 玄德说:“正是他。” 吴国太称赞道:“真是一员猛将!” 说完,赐酒给赵云。赵云悄悄对玄德说:“刚才我在走廊下巡视,看到房间里有刀斧手埋伏,他们肯定没安好心。您得把这事告诉国太。” 玄德听后,立刻跪在国太席前,哭着说:“如果你们要杀刘备,现在就请动手吧。” 国太惊讶地问:“这是说的什么话?” 玄德说:“走廊下暗藏刀斧手,不是要杀我还能是什么?” 国太听了大怒,责骂孙权:“如今玄德既然是我的女婿,那就如同我的儿女。你为什么要在走廊下埋伏刀斧手!” 孙权装作不知情,叫来吕范询问;吕范又推说是贾华的主意;国太叫来贾华责骂,贾华无言以对。国太喝令将贾华斩首。玄德连忙求情说:“要是斩杀大将,对我们的亲事不利,我也难以长久留在您身边尽孝了。” 乔国老也在一旁劝解。国太这才喝退贾华,那些刀斧手吓得抱头鼠窜地跑了。
玄德起身去殿外换衣服,看到庭院中有一块石头。玄德拔出随从所佩的剑,对着天空祈祷道:“如果刘备能够回到荆州,成就王霸之业,就让我一剑把这块石头劈成两段。要是我死在这里,这剑就砍不开石头。” 说完,手起剑落,只见火光四溅,石头被砍成了两段。孙权在后面看到,问道:“玄德公为什么这么恨这块石头?” 玄德说:“我年近五十,却不能为国家铲除贼党,心里常常感到遗憾。如今承蒙国太招我为婿,这是我平生难得的际遇。刚才我向天占卜,如果能破曹兴汉,就砍断这块石头。现在果然如愿。” 孙权暗自寻思:“刘备是不是用这话来蒙骗我?” 于是也抽出剑对玄德说:“我也向天占卜。要是能打败曹贼,也把这块石头砍断。” 但他心里却暗暗祈祷:“要是能再次夺取荆州,让东吴兴旺发达,就把石头砍成两半!” 说完,手起剑落,巨石也被劈开。直到现在,那块带有十字纹的 “恨石” 还留存着。后人看到这处胜迹,写诗称赞道:“宝剑落时山石断,金环响处火光生,两朝旺气皆天数。从此乾坤鼎足成。”
两人放下剑,携手回到宴席。又喝了几轮酒,孙乾用眼神示意玄德,玄德便起身告辞说:“我不胜酒力,先告退了。” 孙权把他送到寺前,两人并肩站着,观赏江山景色。玄德赞叹道:“这可真是天下第一江山啊!” 直到现在,甘露寺的牌子上还写着 “天下第一江山”。后人写诗赞道:“江山雨霁拥青螺,境界无忧乐最多。昔日英雄凝目处,岩崖依旧抵风波。”
两人一同观赏时,江风猛烈,波涛如雪,白浪滔天。忽然看见江面上有一叶小舟,在波涛中行驶如同在平地上一般平稳。玄德感叹道:“南方人擅长驾船,北方人善于骑马,真是一点不假。” 孙权听了这话,心想:“刘备这话,是在嘲笑我不擅长骑马吧。” 于是让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疾驰下山,又加鞭冲上岭坡,笑着对玄德说:“南方人就不能骑马吗?” 玄德听了,撩起衣服一跃,跳上马背,飞奔下山,又纵马驰骋上山。两人在山坡上勒马停住,挥着马鞭大笑。直到现在,这个地方还被叫做 “驻马坡”。后人有诗写道:“驰骤龙驹气概多,二人并辔望山河。东吴西蜀成王霸,千古犹存驻马坡。” 当天,两人并马回到城中。南徐的百姓,都纷纷称贺。
玄德回到馆驿,和孙乾商议。孙乾说:“主公只管向乔国老苦苦哀求,让他帮忙尽早促成婚事,免得再生变故。” 第二天,玄德又来到乔国老的住宅前下马。乔国老将他迎入,行礼、喝茶完毕,玄德诉苦说:“江东很多人都要害我,我恐怕在这里待不长了。” 乔国老安慰道:“玄德放宽心。我会把这事告诉国太,让她出面护着你。” 玄德拜谢后回到馆驿。乔国老进宫去见吴国太,说玄德担心有人谋害他,急着想回去。国太听了大怒:“我的女婿,谁敢害他!” 当即就让玄德搬到书院暂时居住,挑选良辰吉日举办婚事。玄德亲自去告诉国太:“我只怕赵云他们在外面不方便,军士们也无人管束。” 国太便让把他们都搬到府中安顿,不要再留在馆驿,以免惹出是非。玄德暗自高兴。
几天之内,东吴大摆筵席,孙夫人和玄德举行了成亲仪式。到了晚上,宾客散去,两行红烛引路,引着玄德进入洞房。在灯光下,玄德只见房间里枪刀林立,侍婢们都佩剑悬刀,站在两旁。玄德吓得魂飞魄散。正是:惊看侍女横刀立,疑是东吴设伏兵。究竟是怎么回事,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