谯周担任太史一职,对天文颇有研究。见孔明又打算出兵,便向后主上奏道:“我如今掌管司天台,但凡有祸福征兆,不能不向陛下奏明。最近有几万只鸟从南方飞来,投入汉水而死,这是不祥的预兆。我观测天象,发现奎星运行到太白星的位置,北方气势强盛,不利于攻打魏国。此外,成都的百姓都听到柏树在夜里发出哭声。有这几种灾异现象,丞相只适合谨慎防守,不可轻易行动。 ”
孔明说:“我受先帝托孤的重任,应当竭尽全力讨伐逆贼,怎么能因为毫无根据的灾异,就荒废国家大事呢!”于是命令有关官员准备太牢之礼,到昭烈帝刘备的庙中祭祀。孔明流着泪拜祭,说道:“臣诸葛亮五次出兵祁山,却未得到一寸土地,所负的罪责不轻!如今臣再次统领全军,出征祁山,发誓竭尽全力,剿灭汉贼,恢复中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祭祀完毕,他拜别后主,星夜赶到汉中,召集众将,商议出兵之事。
这时,忽然传来关兴病逝的消息,孔明放声大哭,昏倒在地,过了许久才苏醒过来。众将再三劝解,孔明叹息道:“可怜这样忠义的人,上天却不给他长寿!我这次出征,又少了一员大将啊!”后人写诗感叹:“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样空。但存忠孝节,何必寿乔松。 ”
孔明率领三十四万蜀兵,分五路进发,任命姜维、魏延为先锋,都从祁山会合,又让李恢先把粮草运到斜谷道口待命。
魏国因为去年有青龙从摩坡井中出现,于是改年号为青龙元年,当时是青龙二年春二月。近臣向魏主曹睿奏报:“边境官员飞马来报,三十多万蜀兵分五路再次出兵祁山。”曹睿大惊,急忙召来司马懿,问道:“蜀人三年没有入侵,如今诸葛亮又出兵祁山,这该如何是好?”
司马懿上奏说:“臣昨夜观测天象,看到中原旺气正盛,奎星侵犯太白星,对西川不利。如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是自取败亡。臣托陛下洪福,愿意前往破敌,希望能保举四个人一同前去。”曹睿问:“你要保举何人?”
司马懿说:“夏侯渊有四个儿子,长子名霸,字仲权;次子名威,字季权;三子名惠,字稚权;四子名和,字义权。夏侯霸、夏侯威二人,骑射娴熟;夏侯惠、夏侯和二人,精通韬略。这四人一直想为父报仇。臣如今保举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为行军司马,共同协助军机,击退蜀兵。”
曹睿说:“之前夏侯楙驸马违抗并耽误军机,损失了许多人马,至今羞愧不敢回来。如今这四人,也和夏侯楙一样吗?”司马懿说:“这四人可不是夏侯楙能比的。”曹睿于是听从了他的请求,任命司马懿为大都督,所有将士都听凭他量才任用,各处兵马都听他调遣。
司马懿领命,辞别朝廷出城。曹睿又亲手写下诏书赐给司马懿,上面写道:“你到渭水之滨,应当坚守壁垒,不要与敌军交锋。蜀兵如果不能得逞,必定会假装退兵诱敌,你千万不要追击。等他们粮草耗尽,必然会自行退兵,然后你再乘虚攻打,取胜就不难了,也可避免军马疲劳。没有比这更好的计策了。”
司马懿叩头接受诏书,当天就赶到长安,聚集各处军马共四十万,都到渭水之滨扎营。又调拨五万军,在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桥,命令先锋夏侯霸、夏侯威渡过渭水安营。还在大营后面的东原筑起一座城,以防意外。
司马懿正与众将商议,忽然报告说郭淮、孙礼求见。司马懿迎接他们进来,行礼完毕,郭淮说:“如今蜀兵就在祁山,如果他们跨过渭水登上北原,连接北山,阻断陇道,那就非常危险了。”
司马懿说:“你说得很对。你可以总督陇西军马,在北原扎营,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按兵不动。只等他们粮草耗尽,才能进攻。”郭淮、孙礼领命,带兵扎营去了。
孔明再次出兵祁山,扎下五个大寨,按左、右、中、前、后分布。从斜谷一直到剑阁,又一连扎下十四个大寨,分兵屯守,做长久打算,并且每天派人巡逻侦察。忽然报告说郭淮、孙礼率领陇西的兵马在北原扎营,孔明对众将说:“魏兵在北原安营,是怕我们夺取这条路,阻断陇道。我们现在假装攻打北原,却暗中夺取渭水之滨。派人扎一百多只木筏,上面装载草把,挑选五千名熟悉水性的水手驾驶。我趁夜只攻打北原,司马懿必定会带兵来救。他如果稍有败退,我就先让后军渡过岸去,然后把前军安排到木筏中,先不要上岸,顺着水流夺取浮桥并放火烧断,攻打他们的后方。我自己率领一支军队去夺取前营营门。如果能占领渭水之南,那么进兵就不难了。”众将遵令行动。
很快,巡逻侦察的士兵就把消息飞速报告给了司马懿。司马懿召集众将商议说:“孔明这样安排,其中必有计谋:他以夺取北原为名,顺水来烧浮桥,扰乱我们后方,却攻打我们前方。”于是传令给夏侯霸、夏侯威说:“如果听到北原传来喊声,就带兵到渭水南山之中,等蜀兵到来就攻击他们。”又命令张虎、乐綝带领二千弓弩手埋伏在渭水浮桥北岸,说:“如果蜀兵乘木筏顺水而来,就一起射箭,不要让他们靠近浮桥。”还传令给郭淮、孙礼说:“孔明来北原暗渡渭水,你们新扎的营寨,人马不多,可以全部埋伏在半路。如果蜀兵在午后渡水,黄昏时分必定会来攻打你们。你们假装战败逃走,蜀兵必定会追击,你们都用弓弩射击。我水陆并进。如果蜀兵大批到来,只看我的指挥行动。”各处下令完毕,又命令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带兵救援前营,自己率领一支军队救援北原。
孔明命令魏延、马岱带兵渡过渭水攻打北原;命令吴班、吴懿带领木筏兵去烧浮桥;命令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马忠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兵分三路,去攻打渭水旱营。当天午时,人马离开大寨,全部渡过渭水,列成阵势,缓缓前进。
魏延、马岱快到北原时,天色已晚。孙礼侦察到后,便弃营逃走。魏延知道有埋伏,急忙退兵,这时四下喊声大震,左边有司马懿,右边有郭淮,两路兵马杀来。魏延、马岱奋力杀出,蜀兵多半落入水中,其余的人奔逃无路。幸好吴懿带兵杀来,救了败兵上岸拒守。
吴班分出一半兵力撑着木筏顺水去烧浮桥,却被张虎、乐綝在岸上用乱箭射住。吴班中箭,落水而死。其余的士兵跳水逃命,木筏全被魏兵夺去。此时王平、张嶷不知道北原兵败,直奔魏营,已经是二更天,只听到喊声四起。
王平对张嶷说:“军队攻打北原,不知胜负如何。渭南的营寨就在眼前,怎么不见一个魏兵?莫非司马懿知道了,事先做好了准备?我们且等浮桥起火,才能进兵。”二人勒住军马,忽然背后有一骑马来报:“丞相让军马赶快撤回。北原的军队、攻打浮桥的军队,都战败了。”
王平、张嶷大惊,急忙退兵,却被魏兵抄到背后,一声炮响,一齐杀来,火光冲天。王平、张嶷领兵迎战,两军混战一场。二人奋力杀出,蜀兵折损大半。孔明回到祁山大寨,收拢败兵,大约折损了一万多人,心中忧虑烦闷。
忽然报告说费祎从成都来见丞相。孔明请他进来。费祎行礼完毕,孔明说:“我有一封信,正想麻烦你送到东吴,不知你肯去吗?”费祎说:“丞相的命令,我怎敢推辞?”孔明马上写好信,交给费祎。
费祎拿着信直接到了建业,进见吴主孙权,呈上孔明的信。孙权拆开来看,信中大致说:“汉室不幸,朝纲紊乱,曹贼篡逆,祸害延续至今。我受昭烈皇帝刘备的重托,怎敢不竭尽全力尽忠。如今大军已在祁山会合,狂妄的贼寇将在渭水灭亡。希望陛下顾念同盟之义,命将领北伐,共同夺取中原,平分天下。信中难以尽述,希望陛下明察!”
孙权看完,非常高兴,对费祎说:“我早就想兴兵,只是没能与孔明会合。如今既然有信来,我即日亲自出征,进驻居巢门,夺取魏国新城;再命令陆逊、诸葛瑾等在江夏、沔口屯兵,夺取襄阳;孙韶、张承等出兵广陵,夺取淮阳等地。三处一齐进军,共三十万大军,马上起兵。”
费祎拜谢说:“果真如此,那么中原不久就会被攻破!”孙权设宴款待费祎。饮宴时,孙权问:“丞相军前,用谁为先锋破敌?”费祎说:“魏延为先锋。”孙权笑着说:“这个人勇力有余,但心术不正。如果有一天孔明不在了,他必定会惹出大祸。孔明难道不知道吗?”费祎说:“陛下说得极是!我回去后,马上把这话告诉孔明。”于是拜别孙权,回到祁山,见到孔明,详细说明了吴主起兵三十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进军的情况。
孔明又问:“吴主还有别的话吗?”费祎把孙权评价魏延的话告诉了他。孔明叹息道:“真是聪明的君主啊!我并非不知道魏延的为人,只是爱惜他的勇力,所以才任用他。”费祎说:“丞相早该想办法处置。”孔明说:“我自有办法。”费祎辞别孔明,回成都去了。
孔明正在和众将商议出征的事,突然有人来报,说有魏将前来投降。孔明把降将叫进来询问,那人回答道:“我是魏国的偏将军郑文。最近我和秦朗一同领军,听候司马懿调遣。没想到司马懿徇私偏袒,封秦朗为前将军,却把我看得一文不值,我实在气不过,所以前来投降丞相,希望您能收留我。 ”话还没说完,又有人来报,说秦朗带兵在寨外,指名要郑文出去交战。
孔明问郑文:“这个人的武艺和你比起来怎么样?”郑文说:“我能立刻斩杀他。”孔明说:“你要是能先杀了秦朗,我才不会怀疑你。”郑文很高兴,上马出营,和秦朗交锋。孔明亲自出营观看。只见秦朗挺着长枪大骂:“反贼,偷了我的战马跑到这儿,还不赶紧还我!”说完,就直接刺向郑文。郑文拍马挥刀迎战,只一个回合,就把秦朗斩于马下,魏军见状,各自逃走。郑文提着秦朗的首级进了营寨。
孔明回到帐中坐下,把郑文叫到跟前,突然勃然大怒,呵斥左右:“把他拉出去斩了!”郑文大喊:“小将无罪!”孔明说:“我早就认识秦朗,你刚才斩杀的,根本不是秦朗。竟敢骗我!”郑文连忙下拜,说道:“这其实是秦朗的弟弟秦明。”孔明冷笑着说:“是司马懿派你来诈降,想从中搞破坏吧,怎么可能瞒得过我!你要是不实说,必定斩了你!”郑文没办法,只好说出自己是诈降,哭着求孔明饶他一命。
孔明说:“你既然想活命,就写一封信,叫司马懿亲自来劫营,我就饶你不死。要是能捉住司马懿,就是你的功劳,还会重用你。”郑文只好写了一封信,交给孔明。孔明下令把郑文监押起来。樊建问道:“丞相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是诈降的呢?”孔明说:“司马懿用人一向谨慎。要是封秦朗为前将军,那秦朗武艺肯定高强,可他和郑文交手,只一个回合就被郑文杀了,这人肯定不是秦朗,所以我知道他是诈降。”众人听了,都对孔明佩服不已。
孔明挑选了一个能言善辩的士兵,在他耳边悄悄嘱咐了一番。士兵领命,拿着信径直来到魏营,求见司马懿。司马懿把他叫进去,拆开信看完,问道:“你是什么人?”士兵回答:“我是中原人,流落到了蜀中,郑文和我是同乡。现在孔明因为郑文立了功,让他做先锋。郑文特意托我来献这封信,约定在明天晚上,以举火为信号,希望都督您带领大军来劫寨,郑文在里面接应。”
司马懿反复追问,又把信仔仔细细查看了一遍,觉得确实不假,就赏给士兵酒食,嘱咐道:“就定在今晚二更,我亲自来劫寨。要是大事能成,一定重用你。”士兵拜别司马懿,回到蜀营,把事情告诉了孔明。
孔明手持宝剑,踏着罡步,祈祷完毕,把王平、张嶷叫来,如此这般地吩咐了一番;又把马忠、马岱叫来,也交代了一番;还把魏延叫来,另行安排。之后,孔明自己带着几十个人,坐在高山之上,指挥众军。
司马懿看了郑文的信,就想带着两个儿子率领大军去劫蜀营。长子司马师劝谏道:“父亲,怎么能仅凭一张纸就亲自深入险地呢?要是有个闪失,可怎么办?不如派别的将领先去,父亲您在后面接应。”司马懿觉得有理,就命令秦朗带领一万士兵,去劫蜀营,自己带兵接应。
当天夜里初更,风清月朗,快到二更的时候,突然阴云密布,黑气弥漫,对面都看不见人。司马懿高兴地说:“这是上天要助我成功啊!”于是,士兵们都口中衔枚,马匹都勒紧缰绳,悄无声息地快速前进。秦朗一马当先,带领一万士兵直冲进蜀营,却发现里面一个人都没有。秦朗知道中计了,急忙下令退兵。这时,四下里火把齐明,喊声震天:左边有王平、张嶷,右边有马岱、马忠,两路兵马杀了过来。秦朗拼死作战,却冲不出去。
背后的司马懿看到蜀营火光冲天,喊声不断,又不知道魏兵的胜负情况,只顾催兵接应,朝着火光处杀来。忽然一声大喊,鼓角齐鸣,火炮震地:左边有魏延,右边有姜维,两路兵马杀出。魏兵被打得大败,十成里死伤了八九成,四散奔逃。此时,秦朗带领的一万士兵,都被蜀兵围住,箭像飞蝗一样射来,秦朗死在了乱军之中。司马懿带着败兵逃进自己的营寨。
三更以后,天空又恢复了晴朗。孔明在山头上鸣金收兵。原来二更时的阴云暗黑,是孔明用遁甲之法弄出来的,收兵结束后,天空又变晴朗,是孔明驱使六丁六甲驱散了浮云。
孔明得胜回到营寨,下令把郑文斩了,接着又商议夺取渭南的计策。每天派士兵去魏营挑战,魏军却始终不出营迎战。孔明亲自乘坐小车,到祁山之前、渭水东西一带查看地形。忽然来到一个谷口,只见山谷形状像葫芦,里面能容纳一千多人;两山之间又有一个小山谷,能容纳四五百人;背后两山环抱,只能容一人一马通过。
孔明看了,心中十分高兴,问向导官:“这里是什么地方?”向导官回答:“这里叫上方谷,也叫葫芦谷。”孔明回到帐中,把裨将杜睿、胡忠二人叫来,在他们耳边传授了密计。让他们召集一千多名随军工匠,到葫芦谷中,制造“木牛”“流马”备用,又命令马岱带领五百士兵守住谷口。
孔明嘱咐马岱:“工匠们不许放出去,外人不许放进来。我还会时不时亲自来查看。捉拿司马懿的计策,就全靠这次了,千万不能走漏消息。”马岱领命而去。杜睿等二人在谷中监督工匠,按照方法制造。孔明每天都来指导。
有一天,长史杨仪进来报告说:“现在粮米都在剑阁,靠人夫和牛马搬运,很不方便,这可怎么办呢?”孔明笑着说:“我已经谋划很久了。之前堆积的木料,以及在西川收购的大木,我让人用来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非常方便。这些牛马不用喝水吃草,可以昼夜不停地转运。”众人都惊讶地说:“从古到今,都没听说过‘木牛’‘流马’这种东西。不知道丞相有什么妙法,能造出这么神奇的物件?”
孔明说:“我已经让人按照方法制造了,还没全部完工。现在我先把制造木牛流马的方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都写清楚,你们看看。”众人都很高兴。孔明当即亲手写了一张纸,交给大家观看。众人围过来,只见造木牛的方法是这样的:
方腹曲胫,一股四足;头入领中,舌着于腹。载多而行少:独行者数十里,群行者二十里。曲者为牛头,双者为牛足,横者为牛领,转者为牛脚,覆者为牛背,方者为牛腹,垂者为牛舌,曲者为牛肋,刻者为牛齿,立者为牛角,细者为牛鞅,摄者为牛秋轴。牛仰双辕,人行六尺,牛行四步。每牛载十人所食一月之粮,人不大劳,牛不饮食。
造流马的方法是这样的:
肋长三尺五寸,广三寸,厚二寸二分:左右同。前轴孔分墨去头四寸,径中二寸。前脚孔分墨二寸,去前轴孔四寸五分,广一寸。前杠孔去前脚孔分墨二寸七分,孔长二寸,广一寸。后轴孔去前杠分墨一尺五分,大小与前同。后脚孔分墨去后轴孔三寸五分,大小与前同。后杠孔去后脚孔分墨四寸七分,后载克去后杠孔分墨四寸五分。前杠长一尺八寸,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后杠与等。板方囊二枚,厚八分,长二尺七寸,高一尺六寸五分,广一尺六寸:每枚受米二斛三斗。从上杠孔去肋下七寸:前后同。上杠孔去下杠孔分墨一尺三寸,孔长一寸五分,广七分:八孔同。前后四脚广二寸,厚一寸五分。形制如象,靬长四寸,径面四寸二分。孔径中三脚杠,长二尺一寸,广一寸五分,厚一寸四分,同杠耳。
众将看了一遍,都拜倒在地,说:“丞相真是神人啊!”过了几天,木牛流马都制造完备,看起来就跟活的一样,上山下岭,都很自如。众军看到,都十分欢喜。孔明命令右将军高翔,带领一千士兵驾着木牛流马,从剑阁一直到祁山大寨,往来搬运粮草,供给蜀兵使用。后人写诗称赞道:剑关险峻驱流马,斜谷崎岖驾木牛。后世若能行此法,输将安得使人愁?
司马懿正发愁烦闷的时候,突然侦察兵来报告:“蜀兵用木牛流马转运粮草,人不太劳累,牛马也不用吃东西。”司马懿大吃一惊,说:“我之所以坚守不出,就是因为他们粮草接济不上,想等他们自己支撑不下去。现在他们用了这个办法,肯定是做了长远打算,不打算退兵了。这可怎么办呢?”
他急忙把张虎、乐綝二人叫来,吩咐道:“你们二人各带五百士兵,从斜谷小路抄过去,等蜀兵驱赶着木牛流马经过,等他们全过去之后,一起杀出去。不要抢太多,只抢三五匹就回来。”二人领命,各自带领五百士兵,扮成蜀兵,夜里偷偷从小路过去,埋伏在山谷中。果然看到高翔带兵驱赶着木牛流马过来。等差不多都过去了,两边一齐擂鼓呐喊着杀出,蜀兵措手不及,丢下几匹木牛流马。张虎、乐綝很高兴,把抢到的木牛流马赶回了本寨。
司马懿看了,发现这些木牛流马果然行动自如,跟活的一样,十分高兴,说:“你们会用这个办法,难道我就不会用!”于是命令一百多个能工巧匠,当面把木牛流马拆开,吩咐他们按照尺寸、长短、厚薄的方法,照样制造木牛流马。不到半个月,就造好了二千多只,和孔明造的一模一样,也能奔走。
司马懿就命令镇远将军岑威,带领一千士兵驾着木牛流马,去陇西搬运粮草,往来不断。魏营的将士们,都十分欢喜。
高翔回去向孔明报告,说魏兵抢走了五六匹木牛流马。孔明笑着说:“我就是要让他们抢走。我不过费了几匹木牛流马,过不了多久就能从魏军那里得到很多物资资助。”众将疑惑地问:“丞相怎么会这么肯定呢?”孔明解释道:“司马懿看到木牛流马,一定会仿照我们的方法制造。到时候,我自有应对的计策。”
过了几天,有人来报,说魏兵也造出了木牛流马,正在往陇西搬运粮草。孔明听后十分高兴,说:“果然不出我所料。”于是把王平叫来,吩咐道:“你带领一千士兵,扮成魏兵,连夜偷偷越过北原,就说是巡粮的军队,直接赶到运粮的地方,把护粮的人全部杀散,然后把木牛流马赶回来,径直从北原过来。这里肯定会有魏兵追赶,你就把木牛流马嘴里的舌头扭转,牛马就不能行动了,你们就直接弃下它们逃走。等背后魏兵赶到,他们会发现这些牛马牵不动、扛不走。等我的其他兵马赶到,你再回身把牛马的舌头扭回来,就可以赶着它们顺利走了。这样魏兵肯定会觉得十分怪异!”王平领命,带兵出发了。
孔明又把张嶷叫来,吩咐说:“你带领五百士兵,都扮成六丁六甲神兵的模样,鬼头兽身,用五彩颜料涂脸,装扮成各种怪异的样子,一手拿着绣旗,一手拿着宝剑,身上挂着葫芦,里面藏着烟火之类的东西,埋伏在山旁。等木牛流马到来的时候,就放起烟火,一起冲出去,驱赶着牛马前进。魏人看到,肯定会以为是神鬼,不敢来追赶。”张嶷领命,带兵而去。
孔明接着又把魏延、姜维叫来,吩咐道:“你们二人一起带领一万士兵,到北原寨口接应木牛流马,防止和魏军交战。”然后又对廖化、张翼说:“你们二人带领五千士兵,去截断司马懿的来路。”最后对马忠、马岱说:“你们二人带领二千士兵去渭南挑战。”这六人各自领命,依计行事。
魏将岑威带领军队驱赶着木牛流马,装载着粮米,正行进间,忽然有人报告说前面有巡粮的军队。岑威派人前去侦察,发现果然是魏兵,便放心地继续前进。两支队伍会合后,突然喊声震天,蜀兵就在队伍里杀了起来,大喊:“蜀中大将王平在此!”魏兵毫无防备,被蜀兵杀死了大半。岑威带领败兵抵抗,被王平一刀斩杀,其余的人纷纷溃散。王平带兵把木牛流马全部赶了回去。
败兵飞奔回北原寨内报告。郭淮听说军粮被劫,急忙带兵前来救援。王平命令士兵把木牛流马的舌头扭转,把它们都丢弃在路上,一边战斗一边撤退。郭淮见状,连忙让士兵先别追,先把木牛流马赶回去。众士兵一起去驱赶,可那些牛马却怎么也赶不动。郭淮心中充满疑惑,正不知如何是好,忽然鼓角齐鸣,喊声四起,两路兵马杀来,正是魏延、姜维,王平也带兵杀了回来。三路兵马夹攻,郭淮大败而逃。
王平让军士把牛马的舌头再次扭转回来,顺利地驱赶着它们前进。郭淮远远望见,正想回兵再追,只见山后烟雾升腾,一队神兵冲了出来,一个个手拿旗帜宝剑,模样怪异,赶着木牛流马像风一样迅速离去。郭淮大惊失色,说道:“这一定是有神明相助!”众士兵见了,也都惊恐不已,不敢再追赶。
司马懿听说北原兵败,急忙亲自带兵来救援。刚走到半路,突然一声炮响,两路兵马从险峻的地方杀出,喊声震地,旗帜上写着大大的“汉将张翼、廖化”。司马懿见了大惊失色,魏军顿时惊慌失措,各自逃窜。正所谓:路逢神将粮遭劫,身遇奇兵命又危。不知道司马懿要如何抵挡,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