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景耀五年冬十月,大将军姜维派人连夜修复栈道,整顿好军粮和兵器,又在汉中的水路调拨船只,一切准备就绪后,上表奏请后主刘禅:“臣多次出战,虽未立大功,但已震慑了魏国人的心胆。如今军队休养太久,不作战士兵就会懈怠,懈怠就容易出问题。况且现在士兵渴望效命,将领愿意出力。如果臣不能取胜,甘愿接受死罪。”后主看了奏表,犹豫不决。谯周出列上奏:“臣昨夜观测天文,看到西蜀对应的星宿区域,将星昏暗不明。如今大将军又想出兵,这次行动很不吉利,陛下可下诏阻止。”后主说:“且看这次出兵的情况,如果真有闪失,再阻止也不迟。”谯周再三苦苦劝谏,后主都不听从,谯周只好回家叹息,随后称病不再上朝。
姜维即将出兵时,问廖化:“我这次出师,发誓要恢复中原,应当先夺取何处?”廖化说:“连年征战,军民不得安宁,加上魏国有邓艾,此人足智多谋,不是一般人,将军勉强去做难以成功的事,所以我不敢妄言。”姜维大怒:“当年丞相六出祁山,也是为了国家。我如今八次伐魏,岂是为了一己私利?如今应当先取洮阳。谁要是违抗我,定斩不饶!”于是留下廖化镇守汉中,自己同众将率领三十万大军,直奔洮阳而来。川口的人很快把消息报到祁山寨中。当时邓艾正和司马望谈论军事,得知这个消息后,马上派人去侦察。回报说蜀兵都从洮阳方向而来。司马望说:“姜维多谋,莫非是假意夺取洮阳,实际上却来攻打祁山?”邓艾说:“这次姜维是真的出兵洮阳。”司马望问:“您怎么知道?”邓艾解释道:“之前姜维多次出兵我军粮草充足之地,如今洮阳没有粮草,他肯定料到我只会防守祁山,不会防守洮阳,所以直接去取洮阳。如果得到这座城,就可以囤积粮草,联合羌人,做长远打算。”司马望又问:“如果是这样,该怎么办?”邓艾说:“可以把这里的兵力全部撤出,分成两路去救洮阳。离洮阳二十五里处,有个侯河小城,是洮阳的咽喉要地。您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洮阳,放倒军旗,停止击鼓,大开四门,如此这般行事。我则带领一支军队埋伏在侯河,必定能大获全胜。”两人筹划好后,各自依计行动,只留下偏将师纂守卫祁山寨。
姜维命令夏侯霸为前部,先率领一支军队直奔洮阳。夏侯霸带兵前进,快到洮阳时,望见城上没有一杆旌旗,四门大开。夏侯霸心中起疑,不敢进城,回头对众将说:“莫非有诈?”众将说:“明明是空城,只有一些百姓,听说大将军的兵来了,都弃城逃走了。”夏侯霸不信,亲自骑马到城南查看,只见城后有无数老人小孩,都往西北方向逃去。夏侯霸大喜,说:“果然是空城。”于是率先冲入城中,其余众人随后跟进。刚到瓮城边,忽然一声炮响,城上鼓角齐鸣,旌旗遍布,吊桥也被拉起。夏侯霸大惊:“中计了!”慌忙想退,城上箭如雨下。可怜夏侯霸和五百士兵,都死在城下。后人写诗感叹:大胆姜维妙算长,谁知邓艾暗提防。可怜投汉夏侯霸,顷刻城边箭下亡。
司马望从城内杀出,蜀兵大败而逃。随后姜维率领接应的兵马赶到,打退司马望,就在洮阳城下扎营。姜维听说夏侯霸被射死,悲伤不已。当天夜里二更,邓艾从侯河城内,暗中率领一支军队潜入蜀营,蜀兵大乱,姜维制止不住。城上鼓角喧天,司马望带兵杀出,两下夹攻,蜀兵大败。姜维左冲右突,拼死才得以脱身,后退二十多里扎营。蜀兵两次败逃后,军心开始动摇。姜维对众将说:“胜败是兵家常事,如今虽然损兵折将,但不足为忧。成败在此一举,你们始终不要改变信念。谁要是说退兵,立刻斩首。”张翼进言说:“魏兵都集中在这里,祁山必然空虚。将军整顿兵力与邓艾交锋,攻打洮阳、侯河,我带领一支军队夺取祁山。拿下祁山九寨后,就可以进军长安。这是上策。”
姜维听从了他的建议,立刻命令张翼带领后军直奔祁山。姜维自己带兵到侯河向邓艾挑战,邓艾出兵迎战。两军摆开阵势,二人交锋几十回合,不分胜负,各自收兵回营。第二天,姜维又带兵挑战,邓艾按兵不动。姜维让士兵辱骂。邓艾心想:“蜀兵被我狠狠打击了一阵,却全然不退,还连日来挑战,肯定是分兵去袭击祁山寨了。守寨将领师纂,兵力少且智谋不足,肯定会战败。我应当亲自去救援。”于是叫来儿子邓忠,吩咐道:“你用心守住这里,任凭他们挑战,千万别轻易出战。我今夜带兵去祁山救援。”当夜二更,姜维正在营中谋划,忽然听到寨外喊声震天,鼓角齐鸣,有人报告说邓艾率领三千精兵前来夜战。众将想要出战,姜维制止说:“不要轻举妄动。”原来邓艾带兵到蜀营前侦察了一番,趁机去救祁山,邓忠则回到城中。姜维对众将说:“邓艾假装夜战,肯定是去救祁山寨了。”于是叫来傅佥,吩咐道:“你守住这个营寨,不要轻易与敌人交战。”嘱咐完后,姜维自己带领三千士兵去支援张翼。
再说张翼正攻打祁山,守寨将领师纂兵力太少,难以抵挡。眼看营寨就要被攻破,忽然邓艾的兵马赶到,一阵冲杀,蜀兵大败,张翼被隔在山后,退路被截断。正在慌乱之际,忽然喊声大震,鼓角喧天,只见魏兵纷纷后退。左右报告说:“大将军姜伯约杀到!”张翼趁机带兵响应。两下夹攻,邓艾战败,急忙退回祁山寨,不再出战。姜维命令士兵四面围攻。
话说两头。后主刘禅在成都,听信宦官黄皓的话,又沉迷于酒色,不理朝政。当时大臣刘琰的妻子胡氏,容貌绝美,因为入宫朝见皇后,被皇后留在宫中,一个月后才出宫。刘琰怀疑妻子和后主私通,就叫来帐下五百军士,列于面前,将妻子捆绑起来,让军士用鞋抽打她的脸几十下,胡氏几乎死去又苏醒过来。后主听说后大怒,命令有关部门商议刘琰的罪行。有关部门商议后认为:“士兵不是鞭打妻子的人,脸也不是受刑的地方,应当斩首示众。”于是斩杀了刘琰。从此,有封号的妇女不许入朝。然而一时间官僚们因后主荒淫,大多心怀疑虑和怨恨。于是贤能之人渐渐隐退,小人日益得势。当时右将军阎宇,没有立下一点功劳,只因阿谀奉承黄皓,就获得了很高的爵位。他听说姜维在祁山统兵,就劝说黄皓奏请后主:“姜维屡战无功,可以命阎宇代替他。”后主听从了这个建议,派使者带着诏书,召回姜维。姜维正在祁山攻打营寨,忽然一天之内三道诏书下达,宣召他班师回朝。姜维只得遵命,先让洮阳的兵马撤退,然后和张翼缓缓退兵。邓艾在营寨中,只听到一夜鼓角喧天,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到天亮时,有人报告说蜀兵全部退走,只留下空营。邓艾怀疑有诈,不敢追击。
姜维直接回到汉中,让兵马休息,自己和使者进入成都拜见后主。后主一连十天不上朝,姜维心中疑惑。这天,他走到东华门,遇见秘书郎郤正,姜维问道:“天子召我班师,你知道原因吗?”郤正笑着说:“大将军怎么还不知道?黄皓想让阎宇立功,奏请朝廷,发诏书召回将军。如今听说邓艾善于用兵,这件事就搁置了。”姜维大怒:“我一定要杀了这个宦官!”郤正劝阻道:“大将军继承武侯的事业,责任重大,怎么能冲动行事?倘若天子不容,反而不好。”姜维道谢说:“先生说得对。”第二天,后主和黄皓在后园宴饮,姜维带领几个人径直进去。早有人报告给黄皓,黄皓急忙躲到湖山旁边。姜维来到亭下,拜见后主,哭着上奏:“臣把邓艾围困在祁山,陛下接连下达三道诏书,召臣回朝,不知圣意为何?”后主沉默不语。姜维又奏道:“黄皓奸诈弄权,就像灵帝时的十常侍。陛下近可借鉴张让的事,远可借鉴赵高的事。早日杀了这个人,朝廷自然清平,中原才能恢复。”后主笑着说:“黄皓不过是供驱使的小臣,就算专权,也成不了大事。以前董允常常对黄皓咬牙切齿,我还很奇怪。你何必在意呢?”姜维叩头奏道:“陛下今天不杀黄皓,灾祸就不远了。”后主说:“喜欢他就希望他活着,厌恶他就希望他死去。你怎么连一个宦官都容不下呢?”命令近侍到湖山旁边,把黄皓叫到亭下,让他向姜维叩头请罪。黄皓哭着向姜维下拜说:“我只是早晚侍奉圣上而已,从不干涉国政。将军不要听外人的话,想要杀我。我的性命掌握在将军手中,希望将军可怜可怜我!”说完,叩头流泪。
姜维气愤地离开后园,立刻去见郤正,把事情的经过详细告诉了他。郤正说:“将军的灾祸不远了。如果将军遭遇危险,国家也会随之灭亡!”姜维说:“先生请务必教我保国安身的计策。”郤正说:“陇西有个地方叫沓中,土地极其肥沃。将军为何不效仿武侯屯田的做法,奏明天子,前往沓中屯田呢?一来,麦子成熟可以补充军粮;二来,能够图谋夺取陇右各郡;三来,魏人不敢轻易觊觎汉中;四来,将军在外掌握兵权,别人就难以算计您,可以躲避灾祸。这是保国安身的好办法,应该尽早施行。”姜维听后非常高兴,道谢说:“先生的话真是金玉良言。”
第二天,姜维上表奏请后主,请求前往沓中屯田,效仿武侯之举,后主同意了。姜维回到汉中,召集众将说:“我多次出兵,因为粮草不足,没能成功。如今我率领八万士兵,前往沓中种麦屯田,慢慢谋划进取。你们长期征战,十分劳苦,现在暂且收兵聚集粮草,退守汉中。魏兵千里运粮,翻山越岭,自然会疲惫不堪,等他们疲惫撤退的时候,我们乘虚追击,必定战无不胜。”于是命令胡济守卫汉寿城,王含守卫乐城,蒋斌守卫汉城,蒋舒、傅佥共同守卫关隘。安排妥当后,姜维亲自率领八万士兵前往沓中种麦,做好长久打算。
邓艾听说姜维在沓中屯田,沿途扎下四十多座营寨,连绵不绝,如同长蛇一般。邓艾便让侦察兵勘察地形,画成地图,呈上奏表。晋公司马昭看到后,大怒道:“姜维屡次进犯中原,却不能剿灭,真是我的心腹大患。”贾充说:“姜维深得诸葛亮的真传,很难击退他。必须找一个智勇双全的将领,前去刺杀他,这样可以省去动兵的麻烦。”从事中郎荀勖说:“不是这样。如今蜀主刘禅沉迷酒色,信任黄皓,大臣们都有避祸的心思。姜维在沓中屯田,正是避祸的计策。如果派大将去讨伐,必定取胜,何必用刺客呢?”司马昭大笑道:“这话太对了。我想讨伐蜀国,谁可以担任将领呢?”荀勖说:“邓艾是世间良才,再让钟会做副将,大事就能成功。”司马昭非常高兴,说:“这话正合我意。”于是召来钟会,问道:“我想让你担任大将,去讨伐东吴,可以吗?”钟会说:“主公的本意,不是想伐吴,而是想伐蜀吧。”司马昭大笑道:“你真是了解我的心思。但你去讨伐蜀国,要用什么计策呢?”钟会说:“我料到主公想伐蜀,已经画好地图在这里。”司马昭展开一看,图中详细记载了一路安营扎寨、屯粮积草的地方,从哪里进攻,从哪里撤退,都规划得有条有理。司马昭看后十分高兴,说:“真是良将啊!你和邓艾合兵攻打蜀国,怎么样?”钟会说:“蜀川道路宽广,不能只从一路进攻,应当让邓艾分兵多路并进。”司马昭于是任命钟会为镇西将军,授予符节斧钺,都督关中人马,可调遣青州、徐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等地的军队,同时派人持符节任命邓艾为征西将军,都督关外陇上的军队,让他们约定日期讨伐蜀国。
第二天,司马昭在朝中商议此事,前将军邓敦说:“姜维屡次进犯中原,我们的士兵伤亡惨重,如今只防守都难以保证安全,怎么能深入山川险要之地,自招祸乱呢?”司马昭发怒道:“我要兴仁义之师,讨伐无道的君主,你怎么敢违抗我的旨意!”喝令武士把邓敦推出去斩首。不一会儿,邓敦的首级被呈到台阶下,众人都大惊失色。司马昭说:“我自从征讨东吴以来,休养生息了六年,整治军队、修缮铠甲,都已经准备完备,早就想讨伐吴、蜀了。如今先平定西蜀,凭借顺流而下的优势,水陆并进,吞并东吴,这是‘灭虢取虞’的计策。我估计西蜀将士,守卫成都的大概有八九万人,守卫边境的不过四五万人,姜维屯田的部队不过六七万人。现在我已经命令邓艾率领关外陇右的十多万士兵,把姜维牵制在沓中,使他不能东顾,派遣钟会率领关中的二三十万精兵,直抵骆谷,分三路袭击汉中。蜀主刘禅昏庸无道,一旦边境被攻破,国内百姓就会惊恐震动,蜀国灭亡是必然的。”众人都表示信服。
钟会接受了镇西将军的印信,起兵讨伐蜀国。钟会担心机密泄露,便以讨伐东吴为名,命令青州、兖州、豫州、荆州、扬州等五地各自建造大船,又派唐咨到登州、莱州等靠海的地方,征集海船。司马昭不明白他的用意,于是召来钟会询问:“你从旱路攻打蜀川,为什么要造船呢?”钟会说:“蜀国如果听说我们大军进发,必然会向东吴求救。所以我先虚张声势,做出伐吴的样子,东吴就不敢轻举妄动。一年之内,蜀国被攻破,船也造好了,再去讨伐东吴,岂不是顺势而为?”司马昭十分高兴,选定日期出师。魏景元四年秋七月初三,钟会出师,司马昭送他到城外十里才返回。西曹掾邵悌私下对司马昭说:“如今主公派钟会率领十万大军伐蜀,我担心钟会志向远大、心气高傲,不能让他独掌大权。”司马昭笑着说:“我怎么会不知道呢?”邵悌说:“主公既然知道,为什么不派人共同执掌兵权呢?”司马昭说了一番话,让邵悌顿时消除了疑虑。正是:方当士马驱驰日,早识将军跋扈心。不知道司马昭说了什么,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