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风呼啸,羊角风卷起,天地瞬间变得昏暗无光,黄沙漫天飞舞,阴云密布,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大辽国的军队浩浩荡荡地进发,如山岳崩塌般气势磅礴,仿佛整个乾坤都为之失色。
黑色的雕旗随风舒展,好似乌云在天空中翻腾,沙柳箭如流星般飞驰而出。连环骏马奔跑起来,速度快过疾风,虎臂强弓射出的箭,仿佛能缩地追击。士兵们头戴千池荷叶般的青毡笠,身上的铁甲在寒日的映照下闪烁着寒光。朱缨棍如豹子的狼牙般挥舞,宝雕弓好似乌龙的脊背般紧绷。
胡笳声响起,仿佛在共同吟唱着天山的战歌,鼓声阵阵,震撼着大地,就连白骆驼也似乎受到了鼓舞。番王左右侍从手持钺斧,威风凛凛,统军前后士兵横握金戈,气势汹汹。瀚海的狂风翻动着人马,乳酪的香气飘散在空气中,仿佛在为君王的盛宴增添氛围。海青鹰展翅高飞,让鸿雁都感到忧愁,豹子的吼声传来,令神鬼都为之惧怕。
番兵们穿着平整的貂鼠袍,矫健的健儿挥舞着鱼腹刀,十万番兵展现出无比的英勇威武,虎筋弦紧绷,发出悲怆的号声。幽州城下,人潮涌动,连珠炮轰鸣,声响震天。仿佛神兵从天而降,四野的人们都仰头观望,被这宏大的场面所震撼。
当时,宋江站在高处,看到辽兵如此强大的阵势,心中慌乱,急忙骑马回到本阵。他在营帐中与卢俊义、吴用、公孙胜等人商议道:“今日虽然赢了一阵,斩杀了他们两个先锋,但我登上高处观望辽兵,只见他们铺天盖地而来,阵容浩大。这可是大队的番军人马,明日必定要与他们展开大战,我们兵力薄弱,恐怕寡不敌众,这可如何是好?”
吴用说道:“兵微将寡之时,自古以来善于用兵的人,能够以少胜多,这才是高明之处。昔日晋朝谢玄率领五万人马,就击退了苻坚的百万雄兵,像这样以少胜多的例子数不胜数,先锋何必惧怕!可传令给三军众将,明日务必让旗幡整齐严整,弓弩上好弦,刀剑拔出鞘,深深埋下鹿角,严密警戒守护营寨,濠堑准备完备,各种军器都布置妥当,提前准备好云梯、炮石等攻城器械。依旧摆出九宫八卦阵势,如果辽军前来攻打,就按照阵势依次应对。纵使他们有百万之众,又怎敢轻易冲阵!”
宋江说:“军师所言极是。” 随即传令下去,众将三军都领命行事。五更时分开始做饭,天刚亮就拔营出发,向前抵达昌平县界,立即将军马摆开阵势,扎下营寨。
前面排列的是马军,虎军大将秦明在前,呼延灼在后,关胜在左,林冲在右,东南方向是索超,东北方向是徐宁,西南方向是董平,西北方向是杨志。宋江坐镇中军,其余众将各归原位。后面的步军另成一队,作为后阵,由卢俊义、鲁智深、武松三人统领。数万将士,个个都是能征善战之辈,此时都摩拳擦掌,准备投入厮杀。阵势布置完毕,只等番军到来。
没过多久,远远望见辽兵浩浩荡荡地前来。前面有六队番军人马,他们既是哨探道路,也是压阵之军。番兵这六队,每队各有五百人,左边设置三队,右边设置三队,循环往来,阵势变化不定。先头看到的是游动的士兵,随后大队人马如潮水般涌来,前军清一色都是黑色的旗帜,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是怎样的装扮呢?他们头顶黑色头盔,身披玄色铠甲,上身穿着皂色战袍,骑着乌黑色的战马,手中拿着相同的兵器,正好对应北方斗、牛、女、虚、危、室、壁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北方玄武水星。这员大将又是怎样的模样呢?他头披青丝细发,黄色抹额紧紧束着乌云般的头发;身穿秃袖皂袍,银色压铠散发着阵阵冷气。狮蛮带紧扣乌油甲,锦雕鞍稳稳地跨在乌骓马上。身上挂着一副走兽飞鱼沙柳硬弓和长箭,手中拿着一口三尖两刃四楞八环刀。此人正是番将曲利出清,他率领着三千披发的黑甲人马,对应北辰五气星君。皂旗下的军兵多得数都数不清。真可谓是:冻云截断东方日,黑气平吞北海风。有诗为证:
兵按北方玄武象,黑旗黑铠黑刀枪。
乌云影里玄冥降,凛凛威风不可当。
左军全是青龙旗,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四缝盔,身披柳叶甲,上身穿着翠色袍,下骑着青鬃马,手持相同的兵器,正好对应东方角、亢、氐、房、心、尾、箕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东方苍龙木星。这员大将头戴狮子盔,身披狻猊铠。身穿堆翠绣青袍,腰系缕金碧玉带。坐在雕鞍上,腰间悬挂着弓箭,脚蹬宝镫,穿着鹰嘴花靴。手中拿着月斧金丝杆,骑着龙驹玉块青马。他就是番将只儿拂郎,率领三千青色宝幡人马,对应东震九气星君。青旗下左右围绕的军兵多得数不清。恰似:翠色点开黄道路,青霞截断紫云根。有诗为证:
青龙驱阵下天曹,青盖青旗青战袍。
共向山前呈武勇,堂堂杀气拂云霄。
右军全是白虎旗,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水磨盔,身披烂银铠,上身穿着素罗袍,骑着雪白色的战马,各拿伏手兵器,正好对应西方奎、娄、胃、昴、毕、觜、参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西方咸池金星。这员大将头顶兜鍪凤翅盔,身披花银双钩甲。腰间玉带闪烁着寒光,合身的素袍如飞雪般洁白。骑着一匹照夜玉狻猊马,手持一枝纯钢银枣槊。他是番将乌利可安,率领三千白缨素旗人马,对应西兑七气星君。白旗下前后护御的军兵多得数不清。正像:征驼卷尽阴山雪,番将斜披玉井冰。有诗为证:
太白分兵下九天,白云光拥素袍鲜。
巨灵翻海人难敌,扰得苍龙夜不眠。
后军全是绯红旗,一带有七座旗门,每座旗门有千匹马,各有一员大将。这些大将头戴箱朱红漆笠,身披猩猩血染的征袍,桃红锁甲显现出鱼鳞般的纹理,骑着冲阵龙驹赤兔马,各持伏手兵器,正好对应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七星。七门之内总设一员把总大将,对应上界南方朱雀火星。这员大将头顶着绛冠,朱缨灿烂夺目;身穿绯红袍,茜色光芒耀眼。甲衣如一片红霞,靴子上刺着数条花缝。腰间系着宝带红鞓,臂上挂着硬弓长箭。手持八尺火龙刀,骑着一匹胭脂马。他是番将洞仙文荣,率领三千红罗宝幡人马,对应南离三气星君。红旗下朱缨绛衣的军兵多得数不清。恰似:离宫走却六丁神,霹雳震开三昧火。有诗为证:
祝融飞令下南宫,十万貔貅烈火红。
闪闪赤云生涧谷,阵前谁敢去当锋?
阵前左边有一队五千人的猛兵,人马都戴着金缕弁冠,穿着镀金铜甲,身着绯袍,系着朱缨,打着火焰红旗,骑着绛鞍赤马。簇拥着一员大将:他头戴簇芙蓉如意缕金冠,身披结连环兽面锁子黄金甲,穿着猩红烈火绣花袍,系着碧玉嵌金七宝带。手持两口日月双刀,骑着一匹五明赤马。此人正是辽国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对应上界太阳星君。正如同:金乌拥出扶桑国,火伞初离东海洋。有诗为证:
海神英武出扶桑,耶律提兵准太阳。
雄略嘉谋播辽国,源源兵阵远鹰扬。
阵前右边设置一队五千人的女兵,人马都戴着银花弁冠,穿着银钩锁甲,身着素袍,系着素缨,打着白旗,骑着白马,手持银杆刀枪。簇拥着一员女将:她头上凤钗对插青丝,红罗抹额上珠翠散乱地铺着,云肩巧妙地衬托着锦裙,绣袄紧紧裹着银甲,小巧的花靴稳稳地踏在金镫上,翩翩的翠袖中玉鞭轻盈地挥舞着。她手持一口七星宝剑,骑着一匹银鬃白马。她就是辽国天寿公主答里孛,对应上界太阴星君。恰似:玉兔团团离海角,冰轮皎皎照瑶台。有诗为证:
貌似春烟笼芍药,颜如秋水浸芙蓉。
玉纤轻搦龙泉剑,到处交兵占上风。
两队阵中,围绕着一圈都是黄旗,军将们都骑着黄马,身披金甲。衬甲袍好似一片黄云,绣包巾散发出半天的黄雾。黄军队中有军马大将四员,各领兵三千,分布在四角。每角上有一员大将,团团守护:东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青袍金甲,头戴三叉金冠,束着兽面腰带,带着全副弓箭,手持青缨宝枪,骑着粉青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罗睺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荣;西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紫袍银甲,头戴宝冠,束着腰带,背着硬弓长箭,手持一口宝刀,骑着海骝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计都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华;东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绿袍银甲,头戴紫冠,束着宝带,腰间悬挂着龙弓凤箭,手持方天画戟,骑着五明黄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紫气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忠;西北方向的一员大将,身着白袍铜甲,红抹额下青丝散乱地撒着,金厢带装饰得七宝璀璨,腰间悬挂着雕箭画弓,手持七星宝剑,骑着踢雪乌骓马,站在阵前,对应上界月孛星君,他是辽国皇侄耶律得信。
黄军阵内簇拥着那员上将,对应上界中央镇星,他左边有人举着青旗,右边有人持着白钺,前面有人擎着朱幡,后面有人张着皂盖。周围的旗号对应二十四气、六十四卦,南辰北斗,飞龙飞虎,飞熊飞豹,明面上分出阴阳左右,暗地里契合璇玑玉衡、乾坤混沌之象。那员上将是怎样的装扮呢?他头戴七宝紫金冠,身披耀日黄金龟背甲,身着西川蜀锦制成的绣征袍,系着蓝田美玉制成的玲珑带。左边悬挂着金画铁胎弓,右边带着凤翎鈚子箭。脚穿鹰嘴云根靴,骑着铁脊银鬃马。锦雕鞍稳稳地踏在金镫上,紫丝缰牢牢地绊在山鞒上。腰间挂着宝剑,用以驱赶番将,手中挥舞着马鞭,统领大军。马前有一将,擎着朱红画杆方天戟。这簇军马光辉耀眼,四边都闪耀着金色,对应中宫土星一气天君。他就是大辽国都统军大元帅兀颜光上将军。
黄旗之后,中军是凤辇龙车,前后左右有七重剑戟枪刀围绕。九重之内,又有三十六对黄巾力士推着车驾。前面有九骑金鞍骏马驾辕,后面有八对锦衣力士跟随。辇上中间坐着大辽郎主,他头戴冲天唐巾,身穿九龙黄袍,腰系蓝田玉带,脚穿朱履朝靴。左右有两个大臣:左丞相幽西孛瑾,右丞相太师褚坚,他们都戴着貂蝉冠,穿着火裙朱服,系着紫绶金章,拿着象简玉带。龙床两边,金童玉女手持简圭。龙车前后左右两边,簇拥着护驾天兵。大辽国主对应上界北极紫微大帝,总领镇星。左右二丞相,对应上界左辅右弼星君。真可谓是:一天星斗离乾位,万象森罗降世间。有诗为证:
旗幡铠甲与刀枪,正按中央土德黄。
天意岂能人力胜,枉将生命苦相戕。
那辽国番军摆列的天阵已然完成,形状如同鸡卵,屯扎稳定后,团团如覆盆之状。旗帜排列在四角,长枪摆放在八方,循环变化没有定数,进退都有规则,摆出了如此强大的阵势。
宋江见状,立刻下令让强弓硬弩手守住阵脚,压阵的轻骑兵也做好准备。他在中军竖起云梯将台,带着吴用、朱武登上台去观望辽军阵势。宋江一看,惊讶得合不拢嘴。吴用瞧了半天,也摸不着头脑。朱武仔细辨认后,认出这是天阵,便对宋江和吴用说道:“这乃是太乙混天象阵。”
宋江赶忙问道:“该如何攻打呢?” 朱武回答:“此天阵变化无穷,局势交错复杂,难以预测,切不可贸然攻打。” 宋江又说:“若打不开这阵势,怎样才能让敌军退兵?” 吴用接口道:“眼下急切间还不清楚阵内虚实,怎么能轻易去攻打呢?”
他们正在商议,兀颜统军在中军传令:“今日五行属金,可派亢金龙张起、牛金牛薛雄、娄金狗阿哩义、鬼金羊王景四位将领,跟随太白金星番将乌利可安,出阵攻打宋兵。”
宋江等众将在阵前,远远望见对阵右军的七座旗门,时而打开,时而关闭,军中战鼓雷响,阵势严整。那引军旗在阵内从东转向北,又从北转向西,最后朝西投南。朱武见此情形,骑在马上说道:“这是天盘左旋之象。今日属金,天盘向左转动,必定有敌军来袭。”
话还没说完,只听五声炮响,对阵中顿时涌出敌军。中间是太白金星,四下是四位星宿,带领着五旗军马如卷席般冲杀过来,那气势犹如山崩地裂,锐不可当。宋江的军马一时措手不及,急忙往后退,大队人马连忙压住阵脚。辽兵从两面夹攻,宋军抵挡不住,大败而逃,匆忙退回本寨,辽兵倒也没有追赶。
宋江赶忙清点军中头领,发现孔亮被刀砍伤,李云中箭,朱富被炮击中,石勇被枪刺中,受伤的军卒更是不计其数。宋江立即命人将伤者抬上车,送到后寨,让安道全医治。同时,他又命令前军在营寨前布下铁蒺藜,深深埋下鹿角,坚守寨门。
宋江在中军心中烦闷,与卢俊义等人商议:“今日吃了败仗,这可如何是好?要是再不出战,敌军必定会来攻打。” 卢俊义说:“明日派两路军马抵住他们的压阵军兵,再调两路军马冲击敌军正北的七座旗门,同时让步军从中间杀进去,看看里面究竟是何虚实。” 宋江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第二天,宋江依照卢俊义的计策,整顿好营寨,率军来到阵前准备迎战。他大开寨门,引兵向前。远远望去,辽军已经近在眼前,六队压阵的辽军正在前方侦察。宋江随即派关胜在左,呼延灼在右,率领本部军马去冲击压阵的辽兵,大队人马则继续前进,与辽军正面相接。
接着,宋江又派花荣、秦明、董平、杨志在左,林冲、徐宁、索超、朱仝在右,两队军兵去冲击辽军的皂旗七门。果然,他们撞开了皂旗阵势,打败了皂旗人马,辽军正北的七座旗门,队伍顿时混乱起来。
宋江阵中,李逵、樊瑞、鲍旭、项充、李衮率领五百牌手冲向前去,背后鲁智深、武松、杨雄、石秀、解珍、解宝带着所有步军头目,也一同杀入。然而,混天阵内突然四面炮响,东西两面的辽军,以及正面的黄旗军,一齐杀了过来。宋江的军马抵挡不住,转身便逃,后面的士兵也难以招架,最终大败而回,退回原寨。
宋江急忙清点军队,发现折损了大半兵力。杜迁、宋万也受了重伤,而且在混乱中不见了黑旋风李逵。原来,李逵杀得性起,只顾着往辽军阵里猛冲,结果被辽军的挠钩搭住,活捉了去。宋江在寨中得知此事,心中忧虑万分。他传令先将杜迁、宋万送到后寨,让安道全医治,受伤的马匹则交给皇甫端照料。
宋江又与吴用等人商议:“今日又折损了李逵,输了这一阵,这可怎么办才好?” 吴用说:“前日我们活捉的那个小将军,是兀颜统军的儿子,正好可以用他来交换李逵。” 宋江却担忧道:“这次换了,以后要是再折损将领,拿什么去解救?” 吴用劝道:“兄长何必如此固执,先顾好眼前的事要紧。”
话还没说完,小校前来报告:“有辽将派使者前来传话。” 宋江将使者唤入中军。那番官进来与宋江相见,说道:“我奉元帅之令,今日捉了你们的一个头目,带到我们总兵面前,总兵没有杀害他,还好酒好肉招待着。总兵想把他送来,换你们手中的小将军。如果将军同意,就把那个头目送回来。” 宋江答道:“既然如此,我明日把小将军带到阵前,双方交换。” 番官领了宋江的话,上马离开了。有诗为证:
宋江前日擒王子,番将今朝捉李逵。
此是乾坤消息理,不须惆怅苦生悲。
宋江又与吴用商议:“我们没有办法破敌阵势,不如把小将军带来,就在这里与辽军和解这一阵,两边各自停战。” 吴用说:“暂且让军马休息,再想良策破敌,也为时不晚。”
到了第二天拂晓,宋江派人连夜去取兀颜小将军,同时也派人前往兀颜统军那里,说明情况。
且说兀颜统军正在帐中坐着,小军前来报告:“宋先锋派人来传话。” 统军传令让使者进来。使者到帐前,见到兀颜统军后说道:“我们宋先锋向统军致意,如今送小将军回来,换回我们的那个头目。现在天气严寒,军士们十分劳苦,两边暂且停战,等到来年春天再作商议,以免人马冻伤,请统军定夺。”
兀颜统军听后,大声喝道:“我那没出息的儿子被你们生擒,就算活着回来,还有什么脸面见我!不用交换,把他拿下,替我斩了。要是想停战,就让宋江绑了自己前来投降,饶他不死;否则,我率领大兵一到,定让你们寸草不留!” 说罢,大喝一声:“退下!” 使者飞马回寨,把这番话告诉了宋江。
宋江十分慌张,生怕救不出李逵,赶忙拔寨起军,带着兀颜小将军,直奔前军,隔着阵大声喊道:“快把我的头目放回来,我就还你小将军。要是不停战也无妨,我就与你对阵厮杀。”
只见辽军阵中,没过多久就把骑着马的李逵送出阵来,这边也牵出一匹马,将兀颜小将军送出阵去。两家达成一致,两边同时放回人质。李逵回到寨中,小将军也骑马回到了辽军那边。当天,两边都没有再厮杀,宋江退兵回寨,为李逵的归来而庆贺。
宋江在帐中与诸位将领商议:“辽军势大,我们无计可施,我心中忧虑,度日如年,这可如何是好?” 呼延灼说:“我们明日可以把军马分成十队,两路去抵挡压阵的军兵,八路一齐冲击,与他们决一死战。” 宋江说:“全靠各位兄弟齐心协力,明日就按此计行事。” 吴用却道:“两次冲击都没有成功,不如守在这里,等他们来交战。” 宋江说:“等他们来也不是好办法,只是各位兄弟应当全力拼杀,哪有接连失败的道理。”
当天,宋江传令,第二天一早拔寨起军,分成十队迅速向前冲去。两路军先截住辽军后背的压阵军兵,八路军马二话不说,呐喊摇旗,冲入混天阵。只听阵内雷声大作,四七二十八门一齐打开,变作一字长蛇阵,辽军顺势杀了出来。宋江的军马措手不及,急忙下令撤军,结果大败而逃,旗枪杂乱,金鼓歪斜,迅速退回本寨。一路上,军马损失惨重。宋江传令,让军将们紧紧守住山口的寨栅,深挖濠堑,牢固地埋下鹿角,紧闭寨门,不再出战,暂且熬过寒冬再说。
且说副枢密赵安抚多次向朝廷呈送文书,奏请朝廷发放衣袄等物资。于是,朝廷特地派遣御前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现任郑州团练使王文斌,此人文武双全,智谋和勇气兼备。他带领着京师一万多人,征调民夫和车辆,押运着五十万领衣袄,前往宋先锋的军营前交割,同时催促军将们向前交战,早日奏捷,不得违抗怠慢,否则将治罪。
王文斌领了圣旨文书,带上随行的军器,整理好衣甲鞍马,催促着人夫和军马,押运着车仗,从东京出发,朝着陈桥驿进发。他们押着一二百辆插着黄旗、写有 “御赐衣袄” 字样的车子,缓缓前行。一路上,所经之处的官府都会供给口粮。
经过多日行程,王文斌一行来到边庭,拜见了赵枢密,并呈上中书省的公文。赵安抚看后,十分高兴地说:“将军来得正好!如今宋先锋被大辽兀颜统军摆下混天阵势,连续输了好几阵。很多头目和士兵都受了伤,现在都在这里调养,由安道全负责医治。宋先锋在永清县扎寨,不敢出战,心中十分烦闷。”
王文斌禀报道:“朝廷因此派我来催促军士向前,尽快取胜。如今既然屡次战败,我回京师去见省院官员,实在难以向圣上复命。我虽不才,自幼读过一些兵书,略懂些阵法,我想到军前,施展些小策略,与宋先锋一同分忧。不知枢相意下如何?” 赵枢密听后大喜,设酒宴款待王文斌,还在军中犒劳押车的人夫,同时让王文斌将衣袄转运到宋江军前发放。赵安抚先派人去通知宋先锋了。有诗为证:
文斌天使解衣装,共仰才名世少双。
自逞英雄冲大阵,辽兵不日便归降。
且说宋江在中军帐中烦闷不已,听说赵枢密派人前来,得知东京派教头、郑州团练使王文斌押送五十万领衣袄前来,还将在军前催促大家努力作战。宋江派人将王文斌接到寨中,下马后请入帐内,摆酒为他接风。
几杯酒下肚,宋江询问缘由,说道:“我自蒙朝廷派遣来到边境,仰仗天子洪福齐天,已经拿下四个大郡。如今到了幽州,没想到被大辽兀颜统军设下这混天象阵,屯兵二十万,军容整整齐齐,按照周天星象排列,还请大辽国主御驾亲征。我军连败数阵,只能坚守不出,实在无计可施,只能屯驻在此,不敢轻举妄动。如今有幸将军到来,还望不吝赐教。”
王文斌说:“就这混天阵,有什么稀奇的!我虽不才,愿同将军一起到军前看看,自有主见。” 宋江听后大喜,先让裴宣将衣袄发放给军将们。众人穿上衣袄后,面向南方谢恩,高呼万岁。当天,中军摆下酒宴,热情款待王文斌,同时犒劳三军。
第二天,五路大军全都行动起来。王文斌取出自己带来的头盔和衣甲,全副武装后跨上战马,一同来到阵前。对阵的辽兵看到宋兵出战,连忙报告到中军。一时间,金鼓齐鸣,喊杀声震天,六队辽军的战马呼啸着冲出阵来,宋江连忙分兵迎击,将辽军杀退。
王文斌登上将台,亲自观察了一番辽军阵势,然后走下云梯说道:“这个阵势不过如此,没什么惊人的地方。” 实际上,王文斌自己并不识得此阵,只是想要借此虚张声势、沽名钓誉,于是便下令前军擂鼓挑战。对阵的番军也敲响战鼓,鸣起金锣。
宋江立马阵前,大声喝道:“有没有胆大包天的,敢出来与我挑战?” 话还没说完,黑旗队里第四座门内突然冲出一员将领。只见那番官披头散发,头上扎着黄罗抹额,戴着金箍,身着乌油铠甲,外披秃袖皂袍,骑着一匹乌骓马,手持三尖刀,直逼阵前。他背后跟着数不清的牙将,率领的军队打着皂旗,上面用银字写着 “大将曲利出清”。曲利出清跃马阵前,向宋军挑战。
王文斌心想:“我若不在这儿显显本事,还能到哪儿去施展呢?” 于是,他挺枪跃马出阵,与番官二话不说,催马交锋。王文斌举枪便刺,番将挥刀来迎。两人战了不到二十回合,番将突然转身就跑,王文斌见状,立刻催马持枪,奋力追赶。原来,番将并非真的战败,而是故意露出破绽,引他来追。番将轮起大刀,看准王文斌靠近,突然回身,反手一刀,将王文斌从肩膀到胸脯砍成两段,王文斌当场死于马下。
宋江见此情景,急忙下令收军,辽兵趁机冲杀过来,宋军又吃了一场败仗,只能慌慌张张地收拾残兵,退回寨中。众多军将看到王文斌就这样被斩杀在阵前,都面面相觑,心中充满了骇然。
宋江回到寨中,写了一份文书,回复赵枢密说:“王文斌自愿出战,不幸战死,现已安排他带来的随从返回京城。” 赵枢密得知此事后,心中十分忧虑烦闷,烦恼不已,只得写了申呈奏本,与省院沟通,打发王文斌带来的人回京去了。有诗为证:
赵括徒能读父书,文斌诡计又何愚。
轻生容易论兵策,无怪须臾丧厥躯。
且说宋江独自在寨中烦闷,绞尽脑汁,却始终想不出破敌之法:“怎样才能打败辽兵呢?” 他茶饭不思,夜不能寐,坐立不安,满心忧虑。
这天夜里正值严冬,天气十分寒冷,宋江关上帐房,点起蜡烛,独自沉吟闷坐。二更时分,他感到神思困倦,便和衣靠在案几上睡着了。恍惚间,他感觉寨中狂风骤起,冷气扑面而来。宋江起身,只见一个青衣女童走上前来,向他行了个稽首礼。宋江问道:“童子从哪里来?” 女童回答说:“小童奉娘娘法旨,前来请将军,烦请将军移步。” 宋江又问:“娘娘现在何处?” 女童指着前方说:“离这儿不远。”
宋江便跟随女童走出帐房。只见天地间一片明亮,金碧辉煌,香风轻轻吹拂,瑞霭飘飘,仿佛是二三月间的宜人天气。他们走了不过两三里路,便看到一片大林子,里面青松郁郁葱葱,翠柏挺拔耸立,紫桂亭亭玉立,石栏若隐若现,两边都是茂密的树林和修长的竹子,垂柳依依,夭桃灼灼,曲折的阑干环绕其间。转过一座石桥,眼前出现一座朱红的棂星门。宋江抬头望去,只见四面都是萧墙粉壁,画栋雕梁,门上钉着金钉,朱红的大门,碧瓦重檐,四边挂着虾须帘,正面窗户呈龟背形状。
女童带着宋江从左廊下进入,来到东向的一个阁子前,推开朱门,让宋江在里面稍坐。宋江举目四望,只见四面云窗寂静无声,台阶上洒满霞光,天花纷纷扬扬飘落,异香缭绕。女童进去后,又出来传旨说:“娘娘有请,星主请随我来。” 宋江还没坐热乎,便立刻起身。
这时,外面又进来两个仙女,她们头戴芙蓉碧玉冠,身穿金缕绛绡衣,面容如同满月般姣好,体态轻盈优美,双手如同春笋般纤细,向宋江施礼。宋江不敢抬头直视。两个仙女说道:“将军何必如此谦逊?娘娘换好衣服就出来,请将军商议国家大事。请将军一同前往。” 宋江答应着,跟着她们前行。有诗为证:
蕊珠仙子碧霞衣,绰约姿容世亦稀。
口奉九天玄女命,夜深飞梦入灵扉。
只听殿上金钟敲响,玉磬鸣响,青衣女童前来迎接宋江上殿。两位仙女在前面引路,带着宋江从东阶而上。来到珠帘前,宋江只听到帘内传来隐隐约约的玎珰声,那是玉佩相互碰撞的声音。青衣女童请宋江进入帘内,跪在香案前。宋江举目观望殿上,只见祥云缭绕,紫雾腾腾,正面的九龙床上坐着九天玄女娘娘。娘娘头戴九龙飞凤冠,身穿七宝龙凤绛绡衣,腰系山河日月裙,脚穿云霞珍珠履,手中拿着无瑕的白玉圭璋。两边侍奉的女仙大约有二三十个。
玄女娘娘对宋江说:“我传给你天书,不知不觉已经过去好几年了。你一直坚守忠义,从未有过丝毫懈怠。如今宋天子命你破辽,战况如何?” 宋江俯伏在地,跪拜奏道:“臣自从承蒙娘娘赐予天书,从未轻易泄露给他人。如今奉天子敕命破辽,没想到被兀颜统军摆下这混天象阵,我军接连战败,臣实在想不出破阵的办法,如今正处于危急存亡的关头。”
玄女娘娘问道:“你知道混天象阵的阵法吗?” 宋江再次跪拜奏道:“臣乃凡夫俗子,不懂得此阵之法,恳请娘娘赐教。” 玄女娘娘说:“此阵之法,汇聚的是阳象。如果只是这样攻打,永远无法攻破。若想破阵,必须运用相生相克的道理。比如,前面皂旗军阵内设有水星,对应上界北方五气辰星。你宋军当中可选出七员大将,身着黄旗、黄甲、黄衣,骑着黄马,冲破辽兵的皂旗七门,随后派一员猛将,身披黄袍,直取水星,这就是土克水的道理。再挑选八员将领,率领白袍军马,打透大辽左边的青旗军阵,这是金克木的道理。接着选八员将领,带领红袍军马,打透大辽右边的白旗军阵,这是火克金的道理。然后选八员将领,率领皂旗军马,打透大辽后军的红旗军阵,这是水克火的道理。再派一支青旗军马,选九员将领,直取中央黄旗军阵的主将,这是木克土的道理。还要再选两支军马,一支是绣旗花袍军马,扮作罗睺,单独攻破辽兵的太阳军阵。另一支是素旗银甲军马,扮作计都,直破辽兵的太阴军阵。另外,打造二十四部雷车,按照二十四节气,上面放置火石火炮,直接推进辽兵的中军。让公孙胜施展风雷天罡正法,直奔大辽国主的驾前。依此计策行事,定能大获全胜。注意,白天不可出兵,必须在黑夜进军。你要亲自领兵,掌控中军,催动人马,一鼓作气便可成功。我所说的这些,你要秘密接受,保国安民,切不可心生退意。天凡有别,我们从此永别,他日若在琼楼金阙,再当重逢。你赶快回去,不可久留。” 说完,特地让青衣女童献上茶水。宋江喝完茶,青衣女童便送他回寨。有诗为证:
玉女虚无忽下来,严祠特请叙高怀。
当时传得幽玄秘,辽阵堂堂顷刻开。
宋江再次跪拜,诚恳地感谢娘娘,然后离开殿庭。青衣女童在前面引路,宋江下殿后,从西阶而出,转过棂星红门,沿着来时的路返回。刚走过石桥和松径,青衣女童用手指着前方说:“辽兵就在那里,你可以去破阵了。” 宋江回头看时,青衣女童轻轻一推,宋江猛然惊醒,发现自己还在帐中,刚才的一切原来是一场梦。他静静地听着军中的更鼓,已经敲过四更了。
宋江立刻让人请军师吴用前来圆梦。吴用来到中军帐内,宋江问道:“军师,你有破混天阵的计策吗?” 吴用说:“还没有想出好办法。” 宋江说:“我梦到玄女娘娘传授了秘诀,我已经想好了,特地请军师来商议。我们可以召集诸将,分拨任务。这一战,必须依靠大将。” 吴用说:“愿闻良策,如何破敌?” 宋江开口讲述,话还没说几句,就仿佛看到了希望。这一番计策,将会让大辽国主拱手归降,兀颜统军命丧黄泉。正所谓:动达天机施妙策,摆开星斗破迷关。那么,宋江到底用了什么计策,如何攻打辽军的阵势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