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五十个战败的小妖,举着破旗、敲着破鼓,慌慌张张地冲进洞里报告:“大王,虎先锋敌不过那个毛脸和尚,被他追到东山坡去了。” 老妖听了,十分恼火。正低头沉思,想着应对的计策,守前门的小妖又来报告:“大王,虎先锋被那个毛脸和尚打死了,他把尸体拖到门口,正在那儿叫骂挑战呢。” 老妖一听,更加恼怒,说道:“这和尚太放肆了!我还没吃他师父,他倒打死了我家先锋,可恶!可恶!” 接着喊道:“拿我的披挂来。我只听说过什么孙行者,等我出去看看,这是个什么三头六臂的和尚,把他抓进来,给我的虎先锋抵命。” 众小妖赶忙抬出披挂。老妖穿戴整齐,手持一杆三股钢叉,率领群妖跳出洞来。
大圣在洞外站定,见那妖怪走出来,模样十分勇猛。看他的装扮:头戴的金盔闪耀着日光,身上的金甲散发着光芒。盔上的缨子如同山雉的尾巴般飘动,淡鹅黄色的罗袍罩在铠甲外。勒甲的绦带绣着盘龙,光彩夺目,护心镜光芒耀眼,晃人眼睛。脚上是槐花染色的鹿皮靴,腰间围着柳叶绒装饰的锦围裙。手中的三股钢叉锋利无比,气势不输给当年的显圣二郎真君。
老妖走出洞门,厉声高喊道:“哪个是孙行者?” 行者脚下踩着虎怪的皮,手里握着如意金箍棒,回答道:“你孙外公在这儿呢,快把我师父交出来!” 那妖怪仔细打量行者,见他身材矮小,面容消瘦,身高还不满四尺,笑着说:“可怜啊!可怜!我还以为是多么厉害的好汉,原来是这么个瘦得像骷髅的病鬼!” 行者笑着回应:“你这小子,太没眼力见了!你外公我虽然个头小,你要是敢照着我的头打一叉柄,我立马能长高三尺。” 那怪说:“你硬着头皮,吃我一叉。” 大圣毫不畏惧。那怪真的一叉打下来,大圣把腰一弯,身子立刻长高了三尺,足有一丈长短。妖怪吓得连忙按住钢叉,大声喝道:“孙行者,你别在我洞门口耍这种护身的变化把戏!别玩虚的!有本事上来,跟我真刀真枪地比试比试!” 行者笑道:“小子!俗话说:‘留情就不出手,出手就不留情。’你外公我的手劲可大了,只怕你挨不起我这一棒!” 那怪哪里肯听,转动钢叉,朝着行者的胸口就刺。大圣可是行家,毫不慌乱,挥动铁棒,使出一招 “乌龙掠地势”,拨开钢叉,接着就朝妖怪的头打去。
两人在黄风洞前,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厮杀:妖王发怒,想要抓住行者为先锋报仇;大圣施威,一心要捉住妖怪救出师父。钢叉刺来,铁棒抵挡,铁棒挥去,钢叉迎击。一个是镇守山林的总帅,一个是护持佛法的美猴王。一开始他们在地上争斗,后来都跳到了空中。点钢叉尖锐锋利,如意棒漆黑带着金箍。被叉戳中的,魂归地府;被棒打着的,必定要命丧黄泉。全靠着眼疾手快,还得有力气强壮、身体强健。双方都舍生忘死,也不知道谁能平安,谁会受伤。
老妖和大圣大战了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行者为了尽快立功,使出 “身外身” 的绝技:揪下一把毫毛,用嘴嚼得粉碎,往空中一喷,大喊一声:“变!” 瞬间变出一百多个行者,个个都是一样的打扮,每人手里都拿着一根铁棒,把那妖怪围在了空中。那妖怪害怕了,也使出自己的本事:急忙回头,朝着巽地(东南方)张开嘴,连张了三次,猛地吹出一口气,刹那间,一阵黄风从空中刮起。这风可真厉害:
天地间变得冷冷飕飕,黄沙无影无形地旋转。风穿过树林,吹断山岭,松树和梅花被吹倒,扬起尘土,崩裂山岩。黄河的浪涛被搅得浑浊不堪,湘江水汹涌翻腾。碧天中的斗牛宫都被震动,差一点就把森罗殿刮倒。五百罗汉被吹得喧闹不止,八大金刚也叫嚷混乱。文殊菩萨的青毛狮跑丢了,普贤菩萨的白象也找不到了。真武大帝的龟蛇二将失散了,梓橦帝君的骡子连鞍韂都被吹跑了。行商们对着苍天呼喊求救,船夫们纷纷许下各种心愿。在波涛中,人们的性命如同随波逐流,名利也都被这风浪吞噬。仙山洞府变得黑沉沉的,海岛蓬莱也昏暗暗的。太上老君顾不上炼丹炉,寿星收不起龙须扇。王母娘娘正要去赴蟠桃会,却被一阵风吹断了裙腰上的钏饰。二郎神迷失了灌州城,哪吒找不到匣中的宝剑。托塔天王看不见手中的宝塔,鲁班的金头钻也掉落了。雷音宝阙被吹倒了三层,赵州石桥崩裂成两段。一轮红日失去了光芒,满天星斗都变得昏乱。南山的鸟往北山飞,东湖的水向西湖流淌。雌雄鸟被迫分开,不再相互呼唤,子母也分离了,难以发出叫声。龙王在四海到处寻找夜叉,雷公四处寻觅闪电。十代阎王找寻判官,地府的牛头马面也在相互追赶。这风把普陀山都吹倒了,还卷起了观音菩萨的经卷。白莲花被吹落到海边,菩萨的十二院也被吹倒。从盘古开天以来,就算见过风,也没见过这么凶恶的风。呼呼作响,天地都险些被吹崩,万里江山都在颤抖!
妖怪使出这阵狂风,把孙大圣用毫毛变的小行者们,刮得在半空中像纺车一样乱转,根本没法抡棒,也靠近不了妖怪。行者赶忙把毫毛一抖,收回到身上,独自举着铁棒,上前去打妖怪。又被那妖怪迎面喷了一口黄风,两只火眼金睛被刮得紧紧闭上,怎么也睁不开。因为眼睛看不见,没法使用铁棒,行者只好败下阵来。那妖怪收了风,回到洞里,暂且不提。
再说猪八戒,看到黄风刮得铺天盖地,天地都没了光亮,他牵着马,守着担子,趴在山凹里,眼睛都不敢睁,头也不敢抬,嘴里不停地念佛许愿。他既不知道行者的胜负,也不清楚师父是死是活。正在满心疑虑的时候,风渐渐停了,天也放晴了。他抬起头往洞门前一看,却不见兵器,也听不到锣鼓声。呆子既不敢到洞门口去,又没人帮忙看守马匹和行李,真是进退两难,心里慌张极了。正在发愁的时候,只听见孙大圣从西边大声吆喝着走过来。他赶忙起身迎上去,说道:“哥哥,这风可真大啊!你从哪儿来的?” 行者摆摆手说:“太厉害了!太厉害了!我老孙活了这么久,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风。那老妖拿着一柄三股钢叉,和我交战。打了三十多个回合,我使出‘身外身’的本事,把他围住攻打。他着急了,就弄出这阵风来,这风太凶恶了,刮得我站都站不稳,只好收起本事,顶着风逃回来了。哼,这风!哼,这风!老孙我也会呼风唤雨,可从没见过像这妖精这么厉害的风!” 八戒问道:“师兄,那妖精的武艺怎么样?” 行者说:“还不错。他的叉法很齐整,和我打得不相上下。就是这风太厉害了,很难赢他。” 八戒说:“那怎么救师父呢?” 行者说:“救师父的事以后再说,不知道这儿有没有眼科医生,先让他给我治治眼睛。” 八戒问:“你的眼睛怎么了?” 行者说:“我被那妖怪一口风喷过来,吹得我眼珠酸痛,现在一直流眼泪。” 八戒说:“哥啊,这深山里,天又晚了,别说找眼科医生了,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 行者说:“找住的地方倒不难。我估计那妖精还不敢伤害我师父,我们先找到大路,找个人家借住一晚,明天天亮了,再来降伏妖怪。” 八戒说:“好,好。”
于是他们牵着马,挑着担子,走出山凹,来到路口。这时天渐渐黑了,只听到路南山坡下有狗叫声。两人停下来一看,原来是一座庄院,隐隐约约有灯火闪烁。他们也不管有没有路,踩着野草就走了过去,一直来到庄院门口。只见:
紫芝长得郁郁葱葱,白石显露出来,一片苍茫。紫芝下面长满了青草,白石上半部分覆盖着绿苔。几点萤火虫闪烁着微弱的光,一片树林里的野树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兰花香气浓郁,嫩绿的竹子刚刚栽种。清澈的泉水在曲折的山涧中流淌,古老的柏树倚靠在深深的山崖边。这地方偏僻,没有游客到来,门前只有野花肆意开放。
他们俩不敢贸然进去,只好喊道:“开门,开门!” 这时,一位老者带着几个年轻的农夫,拿着叉、钯、扫帚走了过来,问道:“什么人?什么人?” 行者恭敬地弯腰说道:“我们是东土大唐圣僧的徒弟。因为要去西方拜佛求经,路过这座山,我师父被黄风大王抓走了,我们还没把他救出来。现在天色晚了,特地来府上借住一晚,希望您能行个方便。” 老者连忙还礼说:“失敬,失敬。这里是云雾多、人少的地方,刚才听到叫门,还以为是妖狐、老虎,或者山中的强盗之类的,所以小人们愚笨,多有冒犯。不知道是二位长老。请进,请进。” 于是,他们兄弟俩牵着马,挑着担子进了庄院,一直走到里面,拴好马,放下担子,和庄院的老者拜见后,坐了下来。又有仆人献上茶。喝完茶,老者又让人端出几碗胡麻饭。吃完饭,老者让人安排床铺,让他们睡觉。行者说:“先不睡,请问老人家,这附近有卖眼药的吗?” 老者问:“是哪位长老眼睛不舒服?” 行者说:“不瞒您老人家,我们出家人向来没病,从不知道眼睛会不舒服。” 老人问:“既然没病,为什么要找眼药?” 行者说:“我们今天在黄风洞门口救我师父,没想到被那妖怪一口风喷过来,吹得我眼珠酸痛,现在一直流泪,所以想找眼药。” 老者说:“哎呀!哎呀!你这个长老,年纪轻轻的,怎么说谎呢?那黄风大圣的风最厉害了。他的风,可不是什么春秋的风、松竹的风,也不是东西南北的风。” 八戒说:“那想必是夹脑风、羊耳风、大麻风、偏正头风?” 老者说:“不是,不是。他的风叫‘三昧神风’。” 行者问:“怎么见得?” 老者说:“那风能吹得天地间的妖怪害怕,鬼神发愁。能把石头吹裂,把山崖吹崩,人要是被这风吹到,立刻就没命了。你们要是被他的风吹了,还想活命?除非是神仙,才能没事。” 行者说:“果然!果然!我们虽然不是神仙,可神仙还是我的晚辈呢,这条命一时半会儿还丢不了,就是这风吹得我眼珠酸痛!” 老者说:“既然这么说,你们也是有来历的人。我们这儿没有卖眼药的。我有点迎风流泪的毛病,曾经遇到一个异人,传了我一个药方,叫‘三花九子膏’,能治一切风眼。” 行者听了,低头行礼说:“希望能求一点给我试试。” 老者答应了,马上走进屋里,拿出一个玛瑙石的小罐,拔开塞子,用玉簪蘸出一点,给行者点上,让他别睁开眼睛,安心睡觉,明天早上就会好。点完药,老者收好石罐,带着小仆人们退到里面去了。八戒解开包袱,铺开铺盖,请行者休息。行者闭着眼睛乱摸。八戒笑着说:“先生,你的拐杖呢?” 行者说:“你这个贪吃的呆子!你把我当瞎子啊!” 那呆子嘿嘿地暗笑着睡了。行者坐在铺上,运转神功,一直到三更过后,才睡下。
不知不觉,又到了五更天,天快要亮了。行者揉了揉脸,睁开眼睛说道:“这药果然神奇!眼睛比平常还要明亮百倍!” 他转头朝后面望去,呀!哪里还有什么房舍窗门,只见一片老槐树和高大的柳树,他们兄弟俩都睡在绿茵茵的草地上。这时,八戒也醒了过来,问道:“哥哥,你叫嚷什么呢?” 行者说:“你睁开眼睛看看。” 呆子猛地抬起头,发现房子不见了,惊慌失措地一骨碌爬起来,问道:“我的马呢?” 行者说:“不是拴在树上吗?”“那行李呢?” 行者又说:“就在你头边放着呀。” 八戒嘟囔道:“这家人太不像话了。他们搬走了,怎么也不叫我们一声。要是让老猪知道,也好给你送些茶果表示感谢。想必他们是为了躲避赋税,怕里长知道,所以就连夜搬走了。唉!我们也睡得太死了!他们拆房子,怎么一点动静都没听到呢?” 行者呵呵笑着说:“呆子,别乱嚷嚷。你看那树上贴着一张什么纸帖儿。” 八戒走上前去,用手揭了下来,原来上面写着四句诗:
“这庄院并非普通人家,乃是护教伽蓝点化而成的住所。
给你妙药医治眼痛,尽心降妖不要犹豫。”
行者说:“这些神通广大的神仙,自从换了龙马之后,我一直没使唤他们,他们倒又来故弄玄虚了!” 八戒问:“哥哥,你别吹牛。他们怎么会听你指挥呢?” 行者解释道:“兄弟,你还不知道。这护教伽蓝、六丁六甲、五方揭谛、四值功曹,都是奉了菩萨的法旨,暗中保护我师父的。从他们报了名之后,因为这一路上有了你,我就没再用过他们,所以也就没再指挥他们做事。” 八戒说:“哥哥,他们既然奉法旨暗中保护师父,所以不能现身,因此才点化出这座仙庄。你别责怪他们,昨天也多亏他们给你治眼睛,还管了我们一顿斋饭,也算是尽心尽力了。你别埋怨他们,我们还是赶紧去救师父吧。” 行者说:“兄弟说得对。这里离黄风洞洞口不远,你先别乱动,就在林子里看好马,守着行李,等老孙去洞里探听一下,看看师父到底怎么样了,再和那妖怪争斗。” 八戒说:“没错,得弄清楚师父是死是活。要是师父死了,我们也好各自想办法;要是没死,我们就全力营救。” 行者说:“别乱说了,我去了!”
他纵身一跃,直接来到黄风洞洞口,洞门还关着,妖怪们都在睡觉。行者没有叫门,也不想惊动妖怪,他念起咒语,摇身一变,变成了一只花脚蚊虫,模样十分小巧。有诗为证:
身形微小,利喙扰人,嗡嗡声细如雷鸣。喜欢在兰房纱帐间穿梭,偏爱炎热天气的温暖气息。
就怕被烟熏、被扇子驱赶,唯独钟情灯火的光辉。小巧灵活,极为敏捷,飞入妖精洞里。
只见那守门的小妖正在呼呼大睡,行者飞过去,在他脸上叮了一口。小妖翻了个身,醒了过来,说道:“我的天哪!好大的蚊子!一口就叮出一个大包!” 他突然睁开眼睛,说:“天亮了。” 这时,又听到 “吱呀” 一声,二门打开了。行者嗡嗡地飞了进去,只见那老妖正在吩咐各个门口的小妖要谨慎防守,同时准备兵器,说道:“只怕昨天那阵风没把孙行者刮死,他今天肯定还会来。他要是来,一定要让他有来无回!”
行者听了,又飞过厅堂,径直来到后面。只见有一道门关得紧紧的,行者从门缝钻了进去,原来是一个大空园子,在那边的定风桩上,唐僧被绳索紧紧地捆绑着。师父正泪流满面,心里一直挂念着悟空和悟能,不知道他们都在哪里。行者停在他的光头上,叫了一声:“师父。” 长老听出了他的声音,说道:“悟空啊,我太想你了!你在哪里叫我呢?” 行者说:“师父,我在你头上呢。你别着急,别烦恼。我们一定要抓住妖精,才能救你性命。” 唐僧问:“徒弟啊,什么时候才能抓住妖精呢?” 行者说:“抓走你的那个虎怪,已经被八戒打死了。只是老妖的风太厉害了。我看今天就能抓住他。你放心,别哭了,我这就去想办法。”
说完,行者嗡嗡地飞到前面。只见那老妖坐在上面,正在给各路头目安排任务;又看见洞前有一个小妖,把令字旗晃了晃,跑上厅来报告说:“大王,小的出去巡山,刚出门,就看见一个长着大耳朵、长嘴巴的和尚坐在林子里;要不是我跑得快,差点就被他抓住了。不过没看到昨天那个毛脸和尚。” 老妖说:“孙行者不在,想必是被风给吹死了。要不然就是去什么地方搬救兵了!” 众妖说:“大王,如果真把他吹死了,那是我们的福气。就怕没吹死他,他去请了神兵来,那可怎么办?” 老妖说:“怕他干什么,怕什么神兵!要是能制服我的风势,除非是灵吉菩萨来,其他的都不足为惧!”
行者在屋梁上,听到他这句话,心里十分高兴,立刻抽身飞了出来,变回原形,来到树林里,喊道:“兄弟!” 八戒说:“哥,你去哪儿了?刚才有个拿着令字旗的妖精,被我赶走了。” 行者笑着说:“多亏了你!多亏了你!老孙我变成蚊虫,进了他的洞去查看师父,原来师父被绑在定风桩上哭呢。我安慰了他,让他别哭。然后又飞到屋梁上听了一会儿。只见那个拿令字旗的小妖,气喘吁吁地跑进去报告,就被你赶走了,没看到我。老妖在那里胡乱猜测,说老孙我被风吹死了,又说我去请神兵了。没想到他自己说出了一个关键人物,太好了!太好了!” 八戒问:“他说的是谁?” 行者说:“他说不怕什么神兵,能制服他风势的,只有灵吉菩萨。但不知道灵吉菩萨住在哪里。”
他们正在商量,只见大路旁走来一个老公公。看他的模样:
身体硬朗,不用拐杖,雪白的胡须和头发蓬松着。头上的金花耀眼,眼神有些朦胧,虽然瘦骨嶙峋,但筋骨却很硬朗。
弯着背,低着头,缓缓地走着,眉毛又浓又白,脸红红的,像个孩童。看他的容貌,让人觉得,好像是寿星从洞里出来。
八戒远远地看见,十分高兴,说道:“师兄,俗话说:‘要知道山下的路,就得问过往的行人。’你上前去问问他,怎么样?” 于是,大圣收起铁棒,整理好衣襟,走上前去,说道:“老公公,向您问好了。” 那老者似答非答,回了个礼,问道:“你们是哪里的和尚?在这旷野之地,有什么事?” 行者说:“我们是去取经的圣僧。昨天在这里,师父被抓走了,特意来问问公公,灵吉菩萨住在哪里?” 老者说:“灵吉菩萨在正南方向。从这里到那里,还有二千里路。有一座山,名叫小须弥山。山上有个道场,是菩萨讲经的禅院。你们是去取他的经吗?” 行者说:“不是取他的经,我有件事想请他帮忙,不知道走哪条路能到。” 老者用手指着南方说:“这条羊肠小道就是了。” 孙大圣刚一回头看路,那公公就化作一阵清风,消失不见了。只在路旁边留下一张简帖,上面写着四句诗:
“告知齐天大圣知晓:我这老人乃是李长庚。
须弥山上有飞龙杖,灵吉当年受过佛兵。”
行者拿着帖子,转身准备上路。八戒说:“哥啊,这几天我们运气太差了。这两天白天都能碰见怪事!那个化作清风的老头是谁啊?” 行者把帖子递给八戒。八戒念了一遍,问道:“李长庚是谁?” 行者说:“他是西方太白金星的名号。” 八戒吓得赶紧对着天空下拜,说道:“恩人!恩人!老猪我要是没有金星在玉帝面前求情,性命都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行者说:“兄弟,你倒也知道感恩。不过你别出头,就藏在这树林深处,仔细看好行李和马匹,等老孙去须弥山请菩萨来。” 八戒说:“知道了!知道了!你赶紧去吧!老猪我就学乌龟,该缩头的时候就缩头。”
孙大圣纵身一跃,跳到空中,施展筋斗云,径直朝着正南方向飞去,速度那叫一个快。他一路疾行,转眼间就飞过了三千里路,又跨了八百多里的行程。没过多久,就看到一座巍峨高山,半山腰处祥云缭绕,瑞霭纷纷。山凹里果然有一座禅院,只听见钟磬之声悠扬传来,又见香烟袅袅升腾。大圣直接来到禅院门前,看见一位道人,脖子上挂着数珠,口中念着佛。行者上前说道:“道人,给您作揖了。” 那道人赶忙躬身还礼,问道:“您是从哪里来的老爷?” 行者说:“这里可是灵吉菩萨讲经的地方?” 道人回答:“正是此处,您有什么事?” 行者说:“麻烦您老人家帮我通报一声:我是东土大唐御弟三藏法师的徒弟,齐天大圣孙悟空。如今有一事,想见见菩萨。” 道人笑着说:“老爷您说的字多话也多,我记不全。” 行者说:“你就说唐僧的徒弟孙悟空来了就行。” 道人依照他的话,走上讲堂去通报。灵吉菩萨一听,马上披上袈裟,点燃香火,出门迎接。
大圣这才举步走进禅院,往里面看去,只见:
满堂装饰得锦绣华丽,整个屋子都透着威严的气息。众多门人齐声诵读《法华经》,老班首轻轻敲着金铸的磬。佛前供奉的,全是仙果仙花;案桌上摆放的,都是素肴素品。辉煌的宝烛,条条金色火焰直射虹霓;馥郁的真香,道道玉色烟雾飞舞彩雾。正是讲经完毕,心境闲适,才得以入定,片片白云环绕着松梢。静静地收起慧剑,魔头自然灭绝,般若波罗的法会境界高超。
灵吉菩萨整理好衣衫,出门迎接,行者走进厅堂,坐在客位上。菩萨随即吩咐上茶。行者说:“茶就不用赐了,我师父在黄风山遭遇危难,特意来请菩萨施展大神通,降伏妖怪,搭救我师父。” 菩萨说:“我受了如来的法令,在此镇压黄风怪。如来赐给我一颗‘定风丹’,一柄‘飞龙宝杖’。当时我抓住了他,饶了他性命,放他归隐山林,还告诫他不许伤害生灵、造下罪孽。没想到他如今要害你师父,违背了教令,这也是我的罪过。” 菩萨想要留下行者,准备斋饭好好招待,行者诚恳地推辞了。于是菩萨拿起飞龙杖,和大圣一起驾起祥云。
没过多久,就到了黄风山上。菩萨说:“大圣,这妖怪有点怕我,我就在云端稳住身形,你下去向他挑战,引他出来,我好施展法力。” 行者按照菩萨说的,按下云头,二话不说,抡起铁棒就把洞门打破了,大声喊道:“妖怪!快把我师父还来!” 把门的小妖吓得赶紧跑去通报。那妖怪说:“这泼猴太无礼了!还不老实,反倒打破我的门!这次出去,我要使出神风,一定要把他吹死!” 于是又像之前那样披挂整齐,手持钢叉,走出门来。一见到行者,二话不说,举叉就朝着行者胸口刺去。大圣侧身一闪,躲过钢叉,举起铁棒迎击。两人没打几个回合,那妖怪转身朝着巽地,正要张口呼风,只见半空中,灵吉菩萨把飞龙宝杖扔了下来,不知道念了什么咒语,宝杖瞬间化作一条八爪金龙,“哗啦” 一声抡开两爪,一把抓住妖精,提着它的头,狠狠地往山石崖边摔了两三下。妖精现了原形,原来是一只黄毛貂鼠。
行者赶忙上前,举起铁棒就要打,被菩萨拦住,说:“大圣,别伤它性命。我还要带它去见如来。” 接着对行者说:“它本是灵山脚下得道的老鼠,因为偷了琉璃盏里的清油,导致灯火昏暗,它怕金刚捉拿,所以逃了出来,在这里修炼成精,兴风作浪。如来洞察到它的情况,认为它罪不至死,所以让我来管束它。但它却伤害生灵、造下罪孽,如今又冲撞大圣,陷害唐僧,我带它去见如来,让它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才算立下这场功绩。” 行者听了,连忙向菩萨道谢。菩萨向西回去,暂且不表。
再说猪八戒在树林里,正想着行者,忽然听到山脚下有人喊道:“悟能兄弟,快牵马挑担过来。” 呆子一听就知道是行者的声音,急忙收拾好东西,跑出林外,见到行者就问:“哥哥,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行者说:“我请来了灵吉菩萨,他用飞龙杖拿住了妖精,原来是一只黄毛貂鼠成精,菩萨把它带去灵山见如来去了。我和你进洞里去救师父。” 呆子听了,这才欢欢喜喜的。
两人闯进洞里,把那一窝狡兔、妖狐、香獐、角鹿,用钉钯和铁棒一顿猛打,全都打死了。然后到后园去解救师父。师父出了门,问道:“你们俩是怎么捉住妖精的?又是怎么救我的?” 行者把请灵吉菩萨降妖的事情,详细地说了一遍。师父感激不尽。他们兄弟三人把洞里的素斋收拾出来,吃了些茶饭,然后出门,找到大路,继续向西赶路。不知道往后还会遇到什么事情,且听下回分解。